一、回答:
1、龐翁是指:龐蘊。
2、杞婦是指:杞梁之妻。
二、擴展知識:
1、龐蘊簡介:宋代釋道原《景德李清照傳 49 傳燈錄》卷八:襄州居士龐蘊將入滅( 佛教稱僧人死亡為入滅 ),令其女靈照觀日之早晚來報.其女回報說 :"日已中矣,而有蝕也 ."待父出門觀看時,其女"即登父坐,合掌而亡 ."父見其狀,夸其女"鋒捷 ",龐延至七日之后乃亡.
2、杞梁之妻簡介:劉向《說苑 善說篇》載 :"昔華舟杞梁戰(zhàn)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為之崩,城為之阤 ."
3、賞析龐翁的典故:說明趙明誠死得其所,而詩人未死,只能獨守悲傷之意。
4、賞析杞婦的典故:杞婦之悲,在古文中是與孟姜女齊名的,這里也是用來表達詩人的悲痛心情。
《賣油翁》是北宋歐陽修所著的一則寓言故事,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歸田錄》通過記述形象地說明了“熟能生巧”、“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原文 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jīn)。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
見其發(fā)矢(shǐ)十中八九,但微頷(hàn)之。 康肅問曰:“汝(rǔ)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shú)爾?!?/p>
康肅忿(fèn)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之?!蹦巳∫缓J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
因曰:“我亦無他,唯手熟(shú)爾。”康肅笑而遣(qiǎn)之。
譯文 陳康肅公堯咨擅長射箭,在當時沒有第二個人能和他相比,他也憑著這種本領自我夸耀。他曾經(jīng)在家圃里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lián)?,站在場邊斜著眼看著他射箭,很久也沒有離開。
(老翁)看見他射箭十支中射中八九支,只是微微點頭。 陳康肅咨問(老翁):“你也懂得射箭嗎?你怎么能質(zhì)疑我的射箭技術?”賣油的老翁說:“這沒有別的(原因),只不過是熟練罷了?!?/p>
陳堯咨惱怒地說:“你怎么敢輕視我的射技!”老翁說:“憑我倒油(的經(jīng)驗就可以)知道這個道理的?!庇谑蔷湍贸鲆粋€葫蘆放在地上,用(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杓子舀了油向下灌注,(油)從錢孔中注入,但錢幣卻未被沾濕。
(老翁)于是說:“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陳堯咨(只好)笑著打發(fā)他走了。
作者 歐陽修生于(1007~1072年)北宋,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蘇轍、歐陽修、曾鞏、王安石)字永叔,謚號文忠,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意為:“藏書一萬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醉翁一人”這六個“一”),漢族人,自稱廬陵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出生于綿州(今四川綿陽)。
蘇軾父子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創(chuàng)作實績亦燦然可觀,詩、詞、散文均為一時之冠。
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散文近似,重氣勢而能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承襲南唐余風。 歐陽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績斐然。
除文學外,經(jīng)學研究《詩》、《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說,有獨到見解;金石學為開辟之功,編輯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銘文碑刻上千,并撰寫成《集古錄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簡稱《集古錄》,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學著作;史學成就尤偉,除了參加修定《新唐書》250卷外,又自撰《五代史記》(《新五代史》),總結五代的歷史經(jīng)驗,意在引為鑒戒。歐陽修書法亦著稱于世,其書法受顏真卿影響較深。
朱熹說:“歐陽公作字如其為人,外若優(yōu)游,中實剛勁”。 歐陽修幼年喪父,在寡母撫育下讀書。
仁宗天圣八年(1030)進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陽)留守推官,與梅堯臣、尹洙結為至交,互相切磋詩文。
景祐元年(1034),召試學士院,授任宣德郎,充館閣???。景祐三年,范仲淹因上章批評時政,被貶饒州,歐陽修為他辯護,被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
康定元年(1040),歐陽修被召回京,復任館閣???,后知諫院。 慶歷三年(1043),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推行“慶歷新政”,歐陽修參與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軍事、貢舉法等主張。
慶歷五年,范、韓、富等相繼被貶,歐陽修也被貶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以后,又知揚州、潁州(今安徽阜陽)、應天府(今河南商丘)。
至和元年(1054)八月,奉詔入京,與宋祁同修《新唐書》。嘉祐二年(1057)二月,歐陽修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提倡平實的文風,錄取了蘇軾、蘇轍、曾鞏等人。
這對北宋文風的轉(zhuǎn)變很有影響。嘉祐五年(1060),歐陽修拜樞密副使。
次年任參知政事。以后,又相繼任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
英宗治平二年(1065),上表請求外任,不準。此后兩三年間,因被蔣之奇等誣謗,多次辭職,都未允準。
神宗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實行新法。歐陽修對青苗法曾表異議,且未執(zhí)行。
熙寧三年(1070),除檢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職,堅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縣)。這一年,他改號“六一居士”。
熙寧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師的身份辭職,居潁州。卒謚文忠。
本文以韓愈為宗,倡導寫作平實樸素的古文,反對當時盛行的崇尚藻飾的駢體“時文”,創(chuàng)立了平易流暢、委曲婉轉(zhuǎn)的文章風格,繼唐代韓愈、柳宗元之后掀起了又一次文學革新運動,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他在寫作實踐上有較高的成就,尤其是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對后世影響很大。
流傳后世的有《六一詩話》、《歐陽文忠公文集》。 本文選自于《歐陽文忠公文集·歸田錄》 人物簡介 陳堯咨(?—1034?),北宋人,字嘉謨,謚號康肅。
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庚子科狀元。陳堯咨中狀元后,授將作監(jiān)丞,通判濟州。
召為校書郎,值史館,判三司度支勾院。擢右正言,知制誥。
奉詔擔任殿試考官時,因接受請托,提攜劉幾道,被貶為單州團練。
龐翁:龐居士,名蘊,字道玄,乃與江西道一禪學相契者。
龐居士渾家向火,居士驀云:難難難,十石油麻樹上攤。龐婆云:易易易,百草頭上祖師意。靈照云:也不難也不易,饑來吃飯困來睡。法燈道:入荒田不揀,信手拈來草。觸目未嘗無,臨機何不道。無根兮得活,離地兮不倒。日用尚不知,更向何處討?切宜清息之。
問禪何處:僧問大珠禪師:多么大算大?答:無邊際。又問:多么小算小,答:看不見。問:大無邊際,小至不見,究竟何處是?禪師反問:何處不是呢?
此中深意,可意會,不可言傳!
箕山洗耳:
上古時侯,堯帝聽周圍的人說許由是一個很有本事的高人,于是就打算讓許由來接替自己的帝位。堯派使者來到了許由隱居的箕山,請他出來,沒想到,許由卻說:“我才不會希罕帝位呢!”使者只得灰溜溜地走了。許由覺得使者的話污染了他的耳朵,便馬上跑到山下潁水邊洗耳。他的朋友巢父正巧也在河邊,給牛飲水,見到許由便問:“你在干什么呢?”許由向他講述了事情的經(jīng)過,又說:“因為聽到了不干凈的話,所以我必須把我的耳朵洗干凈!”巢父向許由撇了撇嘴,說:“都是你在外面老愛顯示自己,那么招搖!現(xiàn)在麻煩來了吧,你還洗耳朵干什么?這都怪你自己不好!你別洗了,別弄臟了我家牛的嘴!”說完,看都不看許由一眼,牽著牛就走了。
語出《史記·項羽本記》:“當此時,彭越數(shù)反梁地,絕楚糧 食,項王患之。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瘽h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桮羹?!备喝庵G,即“杯”。
后謂從他人那里分享利益為“分我杯羹”。
【成語故事】楚漢相爭時期,項羽擔心長期對峙下去對他不利,于是抓了劉邦的父親,揚言劉邦不投降就殺了他父親燉成肉羹吃,劉邦聽說后說我們兩人是結拜兄弟,我的父親也是你的父親,如果殺了的話就分一杯羹給他。項羽聽從項伯的勸告沒有動手殺人
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敵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直譯譯文:
靠近邊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長推測吉兇掌握術數(shù)的人。他的馬無緣無故逃跑到胡人住地。人們都(為此)來寬慰他。那老人卻說:“這怎么就不會是一種福氣呢?”過了幾個月,那匹失馬帶著胡人的良馬回來了。人們都前來祝賀他。那老人又說:“這怎么就不能是一種災禍呢?”老人家中有很多好馬,他的兒子愛好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下來摔斷大腿。人們都前來慰問他。那老人說:“這怎么就不能變?yōu)橐患J履兀俊边^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塞,健壯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戰(zhàn)。邊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這個人惟獨因為腿瘸的緣故免于征戰(zhàn),父子倆一同保全了性命。
百里奚的故事 百里奚成秦相以后,又向秦王推薦蹇叔。
與妻子分別四十余年后,上演了催人淚下的一幕——百里奚認妻,請對照前文觀看,以下是百里奚的妻子(才女)奏樂獻曲的內(nèi)容:百里奚,五羊皮! 憶別時,烹伏雌, 舂黃齏,炊扊扅。 今日富貴忘我為? 百里奚,五羊皮, 父梁肉,子啼饑。
夫文繡,妻浣衣。 嗟乎!富貴忘我為? 百里奚,五羊皮。
昔之日,君行而我啼。 今之日,君坐而我離。
嗟乎!富貴忘我為? 話說秦穆公見百里奚果然才略過人,心中歡喜,便想將他封為上卿,百里奚急忙辭道;“臣的才干,還不及臣的朋友蹇叔的十分之一。主公若想治理秦國,非得蹇叔主持不可,臣甘愿做他的助手。”
穆公道:“先生的才略,我已親身目睹耳聞,蹇叔的賢名我今日才頭次聽說?!卑倮镛烧f:“蹇叔賢能,別說主公不知,就連他居住過的齊、宋兩國也從未有人聽說,當世恐怕只有臣一人了解他。
臣壯年家貧,曾出游齊、周,本想在齊公子無知、周王子頹處謀官任職,都被義兄蹇叔勸阻,我聽了他的話,這才逃脫了與兩人一同身敗名裂的下場。臣返回虞國,又想在虞公那里做官,蹇叔再次加以勸阻,但我當時實在貧困潦倒到了極點,為求溫飽,只好暫且投靠虞公,結果后來就與亡國的虞公一道成為晉國的俘虜。
臣兩次聽從他的勸阻,兩次逃脫大禍,一次不聽其言,就幾乎身首異處,蹇叔智慧超群由此可見?,F(xiàn)在蹇叔就居住在宋國鳴鹿村,主公可盡快將他召來重用?!?/p>
穆公于是派公子縶扮作商人,帶著重禮和百里奚的信函去請蹇叔。 公子縶收拾行囊,乘車來到鳴鹿村,未進村口就見有幾名農(nóng)人在田隴上休息,并相繼唱道: 山之高兮無攆,途之濘兮無燭。
相將隴上兮,泉甘而土沃。勤吾四 體兮,分吾五谷。
三時不害兮饔飧足,樂此天命兮無榮辱! 公子縶坐在車中,聽到這些歌聲音韻清拔,大有超凡出塵之意,不覺嘆道:“古人云‘里有君子,而鄙俗化’。蹇叔隱居之處,連耕田的農(nóng)夫都如此優(yōu)雅,他真是一位大賢??!”公子縶下車向農(nóng)夫詢問蹇叔居處,農(nóng)人指點說:“前面竹林深處,左泉右石,中間有座茅屋,那就是蹇叔的居所。”
公子縶拱手道謝,驅(qū)車來到茅屋前,停車四望,見周圍環(huán)境十分幽靜清雅。隴西居士有隱居詩道: 翠竹林中景最幽,人生此樂更何求? 數(shù)方白石堆云起,一道清泉接澗流; 得趣猿猴堪共樂,忘機麋鹿可同游。
紅塵一任漫天去,高臥先生百不憂。 公子縶將車停在茅屋旁邊,讓隨從前去叩門。
一個童子開門問道:“貴客從何而來?”公子縶說:“我是來拜訪蹇先生的?!蓖诱f:“主人與鄰里老翁在石梁觀賞泉水,一會兒就回?!?/p>
公子縶不敢冒失進入草屋,只得坐在路旁山石上等候。不一會兒就看見一個大漢,濃眉環(huán)眼,臉方身長,身上背著兩條鹿腿,從西面田埂上大步走來,公子縶見此人相貌堂堂,連忙起身相迎,那大漢也將獵物放下,向公子縶行禮。
公子縶請教其姓名,大漢答道:“在下姓蹇,名丙,字白乙?!惫涌{又問:“蹇叔是您的什么人?”蹇丙回答:“正是家父?!?/p>
公子縶再次施禮,連稱久仰。蹇丙問公子縶此來有何貴干。
公子縶說: “令尊的朋友百里奚現(xiàn)在在秦國做官,他有一封信請我轉(zhuǎn)給令尊。”蹇丙將公子縶請入茅屋,說:“家父即刻就回,請先生稍候?!?/p>
兩人分賓主坐下,公子縶與蹇丙談論農(nóng)事,后又談到武藝,蹇丙一一對答,說話條理分明。公子縶暗暗稱奇,想道:“ 有其父必有其子。
百里奚盛贊蹇叔賢能,看來一點不假?!闭诖藭r,那個童子前來通報,說:“主人回來了?!?/p>
蹇叔與兩位鄰里老翁觀泉歸來,見自家門前停有兩輛車,驚道:“村中哪來的這種車輛?”蹇丙走到門外,告訴父親有貴客遠道而來。蹇叔同兩位老翁進屋,與公子縶相見,然后依次坐下,蹇叔說:“剛才小兒說我的兄弟井伯有信給我,請出示一觀。”
公子縶將信呈上,蹇叔見信中寫道:我不聽兄長之言,落難虞國。幸遇秦國國君任賢好才,將我從牧馬人中贖回,加以重用。
我自思才智不及兄長,特向秦君舉薦兄長,秦君思賢若渴,現(xiàn)特派大夫公子縶重禮相請。望兄長能以天下為重,慨然出山,一展才志,若兄長留戀山林田園,我也當辭官到鳴鹿村與兄相伴。
蹇叔讀完書信,問公子縶:“秦君是怎樣發(fā)現(xiàn)井伯的?”公子縶便把百里奚作為媵臣逃走,穆公愛慕其才,用五張羊皮將他贖回的始末告訴蹇叔,又說:“現(xiàn)在我君想封井伯為上卿,井伯說自己才干不如先生,堅持要先生到秦國,否則不肯任職。我君命我攜帶微禮,前來迎請先生?!?/p>
說完即命隨從將車中禮物取出。蹇叔對出仕一事心存猶豫,鄰里老翁一旁勸道:“秦國如此重賢愛才,先生不可辜負秦君這番美意?!?/p>
蹇叔說:“過去虞公不重用井伯,導致亡國喪邦,現(xiàn)在秦君如果真的虛心任賢,一個井伯就足夠了,多老夫一人又有何用?”公子縶說:“如果先生不去,井伯也一定不會獨自留下?!卞渴宄烈靼肷?,嘆道:“井伯多年懷才不遇,今喜得明主,我不能不成全他的志向,我就為了井伯走一趟吧!”公子縶大喜。
蹇叔使人取酒,由兩位鄰翁相陪,招待公子縶,公子縶當晚就留宿蹇叔家中,次日一早,兩位鄰翁便攜酒前來,為蹇叔餞行。席上,公子縶。
“敲竹杠”的典故
封建時代的官吏,要一清如水,一點不貪,怕是找不到的?!八燎鍎t無魚”,用在這里恰好。讀《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家書》,覺得唐氏評點大不同于一般的“注”,而像一篇篇的學術隨筆,豐富有趣,又隨意輕松。其中就涉及這類事。說到曾家的老九,曾國荃。他善戰(zhàn)勇猛,攻克金陵,立了天下第一功。但是也貪。搶了財寶就運回湖南老家買田置房。據(jù)云湘軍整個都是如此,把金銀財寶裝到竹筒里帶回家。后來朝廷就令關卡人員查,每見運竹筒者,就敲一敲,聽其聲,以檢查?!扒弥窀堋币辉~,實是由此而來。說得有趣。且說曾國藩的小女曾紀芬,高壽九十二,她后來寫回憶錄,述及曾府往事。她說,其九叔忠襄公“每克一名城,奏一凱歌,必請假還家一次。頗以求田問舍自晦?!边@意思是,在家買田買房,是向朝廷表示自己沒有大志,沒有野心,只求以后過好日子。此乃“自晦”之意。唐浩明的一段評點寫得很好,錄之如下:“購置良田美宅,在老百姓的眼里是對錢物的貪戀,但在當國者看來,卻正是無大志無野心的表現(xiàn)。這種說法是有根據(jù)的?!度龂尽返年惖莻骼镉幸粍t故事。劉備有一次對許汜說,您有國士的名聲,當今天下大亂,應當憂國憂君才是,但您只一個勁兒地買田起屋,沒有什么好的主意可供采納。這可是陳登所不喜歡的事。后來辛棄疾據(jù)此典故寫了幾句詞:‘求田問舍,怕因羞見,劉郎才氣?!o芬拿這段典故為其叔遮掩,認為曾國荃,是以求田問舍來表明他無政治野心,借此清除當國者的猜忌而求自保。真是這樣的嗎?怕未必。”其實曾老九表現(xiàn)其政治野心的地方已經(jīng)太多了,這不說?!霸u點”說到李鴻章之貪,更是太多?!袄罴液笕酥两癖4嬷铠櫿氯ナ篮螅渥訉O遺產(chǎn)分配的合同。合同中提到李家在合肥、巢縣,六安州、霍山都有大量田產(chǎn),在揚州有當鋪,在廬州府、江寧、揚州、上海等地有大批房產(chǎn)。合同中只提到不動產(chǎn),至于金銀財寶等動產(chǎn)部分還不知有多少?!边@是在評點曾國藩同治三年致曾國荃信里說的,曾氏原信里還說道:“有自滬來者,言其署中藏珍珠燈、八寶床、翡翠菜碗之類,值數(shù)十萬金,其弟季荃好貨尤甚”。這就是清代名臣、封疆大吏的一般情況。曾國荃自己應當說很好,不貪。但他信中也言及給官員送禮,北京一行,送銀萬余兩,這可并不是他自己掏腰包。而且家里的大宅子蓋起來,怕也不是只靠薪俸所能辦到?!霸u點”隨手寫道,當時民間有一聯(lián)語,云:“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nóng)常熟世間荒?!痹紫嗑椭咐铠櫿拢前不蘸戏嗜?;司農(nóng)指翁同和,他是江蘇常熟人。翁氏是有名望有功勞的開明人物,是光緒皇帝的老師,為光緒皇帝起草過變法的詔書。他在當時也還是較為清廉的官吏,把他寫在此聯(lián)內(nèi),我想,也許是為了湊成聯(lián)語的對偶。他并不以貪著名。
古代政界人物以“求田問舍”表明“自晦”,真也有點意思?!霸u點”引辛詞“怕因羞見,劉郎才氣”一句里的“因”字,諸書均寫為“應”,所引似誤。我想就此補充一例。那就是清代大詩人龔自珍《己亥雜詩》里的兩句。詩云:“一事避君君慝笑;劉郎才氣亦求田?”詩有自注,說“儉歲,有鬻田六畝者,予愿得之。友人來問此事?!笔粘刹缓?,有人要賣六畝地。龔氏想買。怕朋友來問,他就寫了這詩作答。他有“劉郎才氣”,卻也想求田。他沒說“怕應羞見”,但是沒向朋友講,怕朋友笑話,也還是有點不好意思。其實,貪官一買百畝千畝,他那六畝算什么?花的是官俸;還不知后來究竟買到?jīng)]有。有點兒酸勁兒。
劉琨(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西晉末年、十六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音樂家、軍事家,中山魏昌(今河北無極縣)人。
生平 早年生涯 劉琨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后。其祖父劉邁、父親劉蕃都曾出任高官。
年輕時和祖逖要好,相約要做出一番事業(yè),“聞雞起舞”一詞便出自他們二人的典故。但同時他也喜好奢靡虛浮的清談風流,是以大富豪石崇為首的“二十四友”的成員。
八王之亂 劉琨歷職太尉掾、著作郎、太學博士和尚書郎。永康元年(300年),趙王司馬倫執(zhí)政后,劉琨任記室督,又轉(zhuǎn)從事中郎。
劉琨的姐夫是司馬倫之子司馬荂,所以劉琨父子兄弟以趙王姻親并被委以重任,從而卷入了“八王之亂”的斗爭中。司馬倫篡位后,劉琨遷太子詹事。
永康二年(301年)三月,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颙聚兵數(shù)十萬進攻洛陽。四月,司馬倫以劉琨為冠軍、假節(jié),與孫會率領三萬宿衛(wèi)兵迎戰(zhàn)司馬穎于溴水(原出河南濟源縣,經(jīng)孟縣入黃河),因而麻痹輕敵,加之各部互不相從,不能統(tǒng)一指揮,司馬穎趁勢發(fā)動反攻,大敗而還,因焚燒了河橋,才得以自保。
隨著前線兵敗,司馬倫親信、左衛(wèi)將軍王輿與洛陽城內(nèi)諸將起兵反司馬倫,率兵700余人由南掖門攻入皇宮,殺孫秀、孫會、士猗、許超等,囚司馬倫,旋即賜死,迎惠帝自金墉城還宮。隨后,司馬穎、司馬頤進占洛陽。
司馬穎又派軍南下陽翟,配合司馬冏擊降張泓等。六月,司馬同率軍數(shù)十萬入洛陽,詔為后司馬,執(zhí)掌朝權。
司馬冏因劉琨父兄名望很高,故未加罪,并且以其兄劉輿為中書郎,以劉琨為尚書左丞,轉(zhuǎn)司徒左長史。 永寧二年(302年)驃騎將軍司馬乂與司馬颙等里應外合攻殺司馬冏,司馬乂掌握朝權。
范陽王司馬虓引劉琨為司馬。 永安元年(304年)初,司馬越發(fā)動兵變殺司馬乂,迎司馬穎進占洛陽,控制朝政。
是年七月,司馬越等挾惠帝進攻司馬穎,兵敗東逃。司馬颙乘機出兵攻占洛陽,迫惠帝與司馬穎遷都長安,獨專朝政。
永興二年(305年),司馬越再度起兵,西攻長安,司馬颙戰(zhàn)敗。次年六月,司馬越迎晉惠帝還洛陽,不久,司馬颙與司馬穎相繼被殺。
王司馬越執(zhí)政后,以司馬虓代劉喬為豫州刺史,劉喬舉兵抵抗,劉琨率領突騎5000救司馬虓,兵敗與司馬虓俱逃往河北,父母卻陷于劉喬。司馬虓領冀州,劉琨到幽州向王浚借突騎800,渡河擊敗劉喬,才救還父母。
接著,劉琨又與司馬虓連敗司馬穎部,以功封廣武侯,封邑2000戶。在“八王之亂”中,劉輿、劉琨兄弟陷得很深,充當了這些人的幫兇。
征戰(zhàn)并州 光熙元年九月,司馬越為了擴張勢力,派劉琨出任并州(今山西東部、河北西部)刺史、加振威將軍、領護匈奴中郎將。在此兩年前匈奴王劉淵趁八王之亂已在并州起兵建立“漢”政權,后改稱“趙”,史稱前趙。
劉琨帶領一千余人輾轉(zhuǎn)離開首都洛陽,于元嘉元年(307年)春天到達晉陽(今山西太原)。當時的晉陽經(jīng)歷戰(zhàn)亂,已成一座空城。
劉琨在左右強敵環(huán)俟的環(huán)境下安撫流民,發(fā)展生產(chǎn),加強防御。不到一年晉陽就恢復了生氣,成了東晉在匈奴敵后的少數(shù)幾個割據(jù)政權之一。
當時的晉陽南面是強大的匈奴前趙,北面是正在崛起試圖染指中原的拓跋鮮卑的代國,東面是和段部鮮卑結盟的幽州刺史王浚。劉琨和拓跋鮮卑首領拓跋猗盧結盟,和前趙石勒等大將的戰(zhàn)斗互有勝負。
一個叫徐潤的河南人因為懂得音律得到劉琨的重用,此人無能而飛揚跋扈。奮威將軍令狐盛進言要劉琨除去徐潤,反被徐潤誣殺,造成其子令狐泥等人的反叛。
劉琨吸引了許多志愿抗擊匈奴、羯人的志士,但他的政治軍事才能也使不少人離去。 建興元年(313年),晉愍帝繼位,封劉琨大將軍、都督并州諸軍事。
此時石勒在晉陽的東南襄國(今河北邢臺)擁兵割據(jù),勢力日盛。他修書劉琨假意降晉,出兵消滅與劉琨有矛盾的王浚,而劉琨作壁上觀。
建興三年(315年)前趙劉曜擊敗劉琨,但因要攻打長安回兵。劉琨被晉愍帝封為司空、都督并冀幽諸軍事。
次年劉曜攻破長安,西晉滅亡。 建興四年(316年)石勒出兵進攻并州,劉琨不聽勸阻全軍盡出,中了埋伏大敗,丟了并州,只身投奔鮮卑首領段匹磾。
建武元年(317年),劉琨率段部鮮卑的軍隊討伐石勒,因段部鮮卑內(nèi)部不和而流產(chǎn)。太興元年(318年),段部鮮卑內(nèi)斗,劉琨被段匹磾懷疑投入大牢,并于次年6月22日縊殺。
文化造詣 音樂 劉琨精通音律,創(chuàng)作了《胡笳五弄》,在傳統(tǒng)的琴曲中加入北方游牧民族的音調(diào),描寫北方歷經(jīng)戰(zhàn)亂的景象,抒發(fā)了思鄉(xiāng)愛國之情。 曾經(jīng)有一次前趙匈奴圍攻晉陽。
劉琨登城清嘯,半夜又奏胡笳(一說指揮一隊士兵奏胡笳),匈奴人聽到后思鄉(xiāng)流淚,無心再戰(zhàn),撤兵而去。 詩文 劉琨的詩文激昂悲壯,充滿對戰(zhàn)亂中的流民的同情和抵抗敵人的決心。
被囚后所作的《重贈盧諶詩》更是其代表作。此詩前半段引用了姜子牙、管仲、陳平、鄧禹等人的典故,表達對晉室的忠誠。
后半段描述了自己壯志未酬的心情:“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 后人紀念 后來有很多人創(chuàng)作了詩作,紀念劉琨在社稷將傾之際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
譬如李白“劉琨與祖逖,起舞雞鳴晨”,陸。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2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