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應該占據(jù)大學生50%以上,產生這種困擾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主要原因還是在大學生對在校學習的目標較為含糊有關,在這些“厭學”的學生中很多都是只想著有一本大學學歷證明而已,沒有為自己今后有一個長遠打算,計劃不明就容易產生對學習的厭倦,除了每天必須要學的課目(其實也是被逼無奈)之外整天就無事可做,除了手捧手機玩游戲上網(wǎng)聊天之就再也沒有別的事可做了,這樣的日子日積月累就連他(她)自己也覺得煩,不產生厭學才怪呢,反過來也印證了一個真正的人才都是鳳毛麟角的,杰出的人才都出自努力加刻苦勤奮的結果,所以大學四年的時光是短暫的,可要在這短短的四年里想爬到象牙塔尖上沒有錐股的精神是很難做到的。
關于孩子厭學問題,小編給各位父母三點建議:
一:父母管理自身情緒。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因為父母要理解孩子是剛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才開始和爸爸媽媽進入分離的狀態(tài),切忌寶寶一哭說媽媽我不要去幼兒園,媽媽就哭得比孩子還厲害,比孩子更生氣。
二:共情:幫孩子說出感受。共情,就是父母要幫助孩子說出感受和想法,比如媽媽可以這樣對寶寶說,媽媽知道你舍不得媽媽,或者說媽媽知道你在幼兒園還沒有交到好朋友,你是不是覺得有一點不開心。
三:了解孩子不想去的目的。這個是正常的分離焦慮,還是孩子在幼兒園當中發(fā)生了不高興的事情,比如孩子在學校沒有交到好朋友,或者孩子對規(guī)則還沒有進行很好地融合,這是需要父母幫助孩子一起去面對成長過程中的磕磕絆絆,也就是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是永遠幫助他、支持他、鼓勵他,和他一起面對成長當中的困難。
總結:理解,共情,是鼓勵孩子成長的第一步。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1.91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