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刀計”是王猛利用誘惑慕容垂的兒子慕容令,用其父親的金刀謊稱有人追殺他的父親,其父以金刀為信物,快速逃跑保命,達到了王猛趕跑慕容垂的計策。
雖然慕容令有所懷疑,但面前站著的是父親的親信王猛,親信手里拿著的是父親隨身攜帶的金刀,慕容垂信了,連夜出逃。逃跑后,王猛立即將慕容令叛逃的消息公開傳到都城,慕容垂聽后,權(quán)衡之下,也倉皇出逃。
這就是金刀計,這條計策之毒辣,環(huán)環(huán)相扣之緊密,實在是令人咋舌!中國人用計謀,堪稱強者中的強者,古往今來,那些優(yōu)秀的用計事件,隨便拉出來兩個都是如雷貫耳,比如漢武帝實施的推恩令,赤壁之戰(zhàn)時的連環(huán)計等等,個個都讓人拍案叫絕。而金刀計在史上用計界也是響當當?shù)拇嬖?,甚至堪稱是反間計的巔峰。
這個計策發(fā)生在東晉十六國時期,因此,名聲傳播的不是太廣,但因為實在太優(yōu)秀,還是被很多人知曉。這場計策涉及到的主角們,沒一個是草包,個個都是人精中的人精,能力都非常強,這也注定了這場計策必須是一個十分高明的計策。
其次,在慕容令叛逃事實成立之前,沒一丁點跡象表明王猛要害慕容垂一家。一切都是那么的正常。
最重要的,這條計策妙就妙在,出錯率極低,慕容令老家是前燕,前秦攻打前燕,讓慕容令做參軍合情合理;國家二把手打感情牌,讓慕容垂送一物,慕容垂就算不送金刀,送金項鏈、金手鐲都行,只要是他的信物就可以。大軍已出發(fā),信息溝通不暢,慕容令根本無法及時向父親求證。
公開傳消息回都城,而不選擇秘傳給苻堅,就是為了讓慕容垂知道。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怎么實施出錯率都極低!為了排除異己,王猛確實干得不太地道。
金刀計,反間計的一次完美的運用,王猛為陷害慕容垂所用,借慕容垂金刀,誆慕容令歸國,王猛用計心思縝密,天衣無縫。
王猛用金刀計,心思縝密,其計不可謂不毒,但是并沒有完成用計目的,殺死慕容垂,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個計失敗了,可是真的失敗了嗎,故事仍在繼續(xù)。
滅燕幾年之后,王猛病死,可以說慕容垂終于可以舒一口氣了,果不出王猛所料,淝水之戰(zhàn)后,前秦帝國分崩離析,慕容垂復國,史稱后燕。后燕強盛一時,可是慕容令死后,嫡子只剩下慕容寶,慕容垂子侄中不乏能力突出的人,可偏偏這位活寶,這個太子,庸碌無為,“潑墨漢家子,走馬鮮卑兒”,為了給太子立威,為了清除北魏的威脅,參合陂之戰(zhàn)爆發(fā),慕容寶率領(lǐng)后燕軍隊慘敗,坑殺后燕軍隊數(shù)萬,慕容垂以老病之軀又一次征討,病死軍中,慕容寶接任后燕皇帝。后燕國每況欲下。且因慕容寶不能服眾,慕容氏內(nèi)部也是分崩離析。沒過多少年,后燕就滅亡了。
可以肯定,無論立嫡長子還是立賢,慕容令都將承接慕容垂的位置,而且將是無可爭議的燕主,他的資歷、經(jīng)歷、能力是所有人都服氣的,所有兄弟都不會有謀逆之心,參合陂之敗或許就不會是后燕慘敗,那時大燕精銳猶在,北魏縱有拓拔珪,兩人之間也不會是一邊倒。王猛的“金刀計”看似沒有達到直接效果卻改變了歷史。
金刀計沒能殺了慕容垂,間接卻死了慕容令,以至于有慕容寶參合陂慘敗,有后燕的遺憾,如果慕容令沒死,就沒有他的妻子獻幽皇后丁氏擁立小叔子兼情人慕容熙為帝,造成的后燕基業(yè)崩壞,如果慕容令沒死,可是歷史就是歷史,沒有如果。
被譽為反間計巔峰的金刀記,它厲害就在于環(huán)環(huán)相扣,它由最開始的送東西,到后來的用金刀來實行一定的計謀再到最后的成功,它整個前后都是一個連貫性的過程,而且中間沒有辦法去再次進行確認和求證,也真的是天時地利人和了。
這個金刀記主要參與的人物有慕容垂是前燕國的一個將領(lǐng),還有他的兒子慕容令以及前燕國的將領(lǐng)王猛。這個計謀的最開始是由于慕容垂逃去到了前秦,然后到那里去避難,但是前秦的將領(lǐng)王猛認為留著這個慕容垂對將來會有一定的威脅,所以說他就建議要把這個慕容垂除掉,但是當時的領(lǐng)導人并沒有同意,于是他自己就尋找機會,終于在一次國家要發(fā)兵滅了前秦的時候,機會來了。
王猛抓住了這次機會,他先是推薦慕容垂的兒子慕容令去參加戰(zhàn)爭,然后在出征前的前一夜,他去到了慕容垂的府上,和慕容垂一起喝酒,他們兩個聊得很好,王猛就讓慕容垂送給他一件東西,慕容垂感動地將他家傳的金刀送給了王猛,但是后來王猛讓慕容錘的一個親信拿著這把金刀去找到慕容令,告訴他慕容垂已經(jīng)逃跑了,讓他也快點兒跑,然后慕容令就相信了這件事情,他也連夜就逃跑了。
而這些就是這個計謀的高深之處,王猛用這把金刀真的實現(xiàn)了除掉慕容垂一家的這個想法,而且在他實現(xiàn)這個目標之前,他并沒有透露或者表現(xiàn)出一丁點的跡象,還有就是他做的這些事情都是合情合理的,而且在整個的過程中,慕容垂和他的兒子慕容令,都沒有時間去證明這件事情的真假。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zhàn)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
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lǐng)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后,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諸葛亮巧用空城計
于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lǐng)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后,笑著說:“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里拿著拂塵。城門里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今后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后軍撤退。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么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F(xiàn)在城門大開,里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諸葛亮的士兵問道:“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tǒng)十五萬精兵到此,見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他說:"兵法云,知己知彼.方可百戰(zhàn)不殆.如果是司馬昭和曹操的話,我是絕對不敢實施此計的."
周瑜準備派人去詐降曹操,卻不知道找誰合適。及有了人選,還不知道人家愿意不愿意受苦。黃蓋主動找上門來,一拍即合。這就是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其實周瑜不愿意打,是不得已而打。
兩人商量好了,于是在眾人面前,特別是在曹操的假降將蔡中、蔡和面前,故意發(fā)生口角,激起矛盾。讓周瑜有機會打黃蓋。眾人苦苦求情,但不打不行啊,戲得演啊,于是打得黃蓋皮開肉綻,鮮血迸流,扶歸本寨,昏絕幾次。就這周瑜還不饒呢:“汝敢小覷我耶?。 焙蘼暡唤^而入帳中。[ 轉(zhuǎn)自鐵血社區(qū) / ]
苦肉計看不懂的人多,看懂的人也有。諸葛亮看透十分,闞澤觀公瑾舉動,已料著八九分。黃蓋說看懂就好,正需要你。闞澤說明白,讓我去獻詐降書,沒問題。
曹操很聰明,很奸詐,他仔細看了十幾遍,但還是被有膽有識的闞澤說服了,中了苦肉計。
三國演義后面還有一出小苦肉計,是東吳的周魴欺騙曹休。曹休有些懷疑,當面問周魴。周魴于是大哭,用劍割發(fā)擲于地曰:“吾以忠心待公,公以吾為戲,吾割父母所遺之發(fā),以表此心!”。曹休乃深信之,設(shè)宴相待。說是小苦肉計,是因為理發(fā)不疼。后來,賈逵告訴曹休,周魴斷發(fā)為誓,是假的,是學要離斷臂,刺殺慶忌(早期的苦肉計)??墒侵荇櫟谋硌莶苄菪帕?,賈逵說的沒用??喟l(fā)計成了,曹休大敗。
苦肉計原文是: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間以得行。童蒙之吉,順以巽也。(《易經(jīng)·蒙》卦)。 意思是說,人不會自己傷害自己,若受到傷害,必然是真。假作真時真亦假,離間計就可以實行了。這樣,就如同蒙騙幼童一樣,蒙騙敵方,使他們?yōu)槲曳讲倏v。這是吉祥之兆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9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