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逆子變驢
明朝正德年間,平陽有個人叫周振.他自恃有幾分才氣,狂妄驕橫,常常只為家中的小事就辱罵父親.老父性格懦弱,只好忍受.
有一天,周振無緣無故打罵兒子.他父親看不過意,就來勸阻.他竟然發(fā)怒說:"我打我的兒子,關你什么事?他又不是你生的!"氣的老父親含淚無語.
這天晚上,周振在夢中被抓到陰間,閻王罰他變毛驢.周振忙忙申辯無罪.閻王斥責說:"你常常辱罵父親,忤逆不孝,應該墜入畜生道;而且由于你狂妄自大,旁若無人,所以還要蒙上你的眼睛,使你推磨挨鞭打."
周振醒來后,自己說要作驢去就死了.
孝者存逆者亡
楊璞,楊富兄弟倆與母親在一塊兒居住,倆兄弟都個有妻兒.楊璞忠厚孝順,楊富卻天性涼薄.
有一天漲大水,洪水將到.楊富不管老母兄長死活,先用船載著妻兒往北山逃命去了.楊璞無可奈何,危急之中急忙背著老母登上一座小土坡.剛到坡頂,四面洪水滔滔而來,許多房屋都被沖毀.楊璞正為來不及照顧妻兒痛心,忽然看見有個婦女抱著孩子,乘在一根大木頭上漂了下來,他趕快盡力救上土坡,一看卻正是自己的妻兒.
第二天水退了,他四處查問兄弟一家人,才知道他們的船剛到北下坡,被一棵大樹倒下壓翻,全家都被水淹死了.
逆子食魚化骨
長溪人陳元,被女方招郎上門后,靠捕魚為生.有一天父母來探望他,他見父母來了就滿肚子不高興.母親覺察到了他的心思,怕他干出令人難堪的事丟人現眼,坐了一會就要告辭回家.媳婦心眼較好,苦苦勸父母留下.
第二天陳元仍去打魚,捕到了一條大魚.他得意之極,忽然想到有父母在家,一定會同吃他的魚,就找個托詞,打發(fā)老婆送父母回家.老婆,父母前腳剛走,他就急忙把魚烹熟,大嚼起來,不想剛吃完,他骨肉就全部化成血水,慘痛而死.
原來這魚叫化骨魚,逆子吃了它也是惡報,可稱得上大快人心.
兄弟棄親不養(yǎng)
杭州人陳子岳,生有兩個兒子,老大叫陳桐闕.因為父母年紀漸大,眼看著就只能吃飯不能干活了,老大對老二說:"我們不如分了家好."老二說:"我早就想分了."于是兩兄弟分開產業(yè),各自開伙,誰都不管老父母的饑餓寒冷.鄰居們看不過,但怎么勸說都不管用.老父母生活無著,只得乞討度日.
不久,老大生了個兒子,沒耳朵沒鼻子,其丑無比,老二也生下個兒子,渾身是毛,象是猴子.兄弟倆還不知悔改,怨天怨地,認為自己沒做壞事,怎么生的兒子會這樣?怨恨的話還沒說完,晴天一聲霹靂,把老大打死在地.又過幾天,老二上山砍柴,被兩只老虎分尸,血骨遍地.遠近的人都說,這是不孝養(yǎng)父母的惡報.
厚妻子薄父母
恩平縣有個人叫倫芬,很小就死了父親,母親含辛茹苦撫養(yǎng)他成人,后來,倫芬到佛山做小生意發(fā)了,買了房子,娶了老婆.他一直拼命賺錢,生怕餓著老婆,凍著兒子,卻從沒想到老母一人在家辛苦過日子.有朋友勸他:"你疼愛老婆孩子,可說是無微不至,但你老母親一人在家,不知過的如何,你能放得下心嗎?"倫芬竟然回答說:"我母親雖老,身體還好.家中有兩畝田,她可以自耕自食.老年人不用吃多少,穿多少,用不著我照顧."朋友后來在背后感慨嘆息說:"父母是樹根樹干,妻兒是樹枝樹葉.不顧老母只顧老婆兒子,就如毀壞了樹根,還妄想開花結果呢!"果然,倫芬的老婆很早就死去了.他的兩個兒子既無出息又不孝順.到他年老的時候,以至凍餓而死.正是"忤逆還生忤逆兒",這話說得確切.
戰(zhàn)爭成語
戰(zhàn)無不克: 攻戰(zhàn)沒有不取勝的。形容強大無比,可以戰(zhàn)勝一切。
出處:清·昭梿《嘯亭續(xù)錄·轉庵和尚》:“將軍之事吳王亦至矣,為之辟地攻城,戰(zhàn)無不克,數月之間招來數郡?!?
百戰(zhàn)百勝: 每戰(zhàn)必勝。形容所向無敵。
出處:《孫子·謀攻》:“百戰(zhàn)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百戰(zhàn)不殆: 經歷許多次戰(zhàn)役,都沒有遭到危險。形容善于用兵。
出處:《孫子·謀攻》:“知彼知己者百戰(zhàn)不殆?!?
連戰(zhàn)皆捷: ①打仗接連取得勝利。②今多指體育比賽或考試等接連取得好成績。
屢戰(zhàn)屢敗: 屢:多次。多次打仗多次失敗。
出處:《晉書·桓溫傳》:“殷浩至洛陽修復園陵,經涉數年,屢戰(zhàn)屢敗,器械都盡。”
1孝感動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2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3嚙指痛心 曾參,孔子的得意弟子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曾參于是接見客人,以禮相待*4百里負米 仲由,孔子的得意弟子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5蘆衣順母 閔損,孔子的弟子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6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鉆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y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7戲彩娛親 老萊子,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懷一次為雙親送水,進屋時跌了一跤,他怕父母傷心,索性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8賣身葬父 董永,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后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于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9刻木事親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黃河北)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于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后一定面見,從不懈怠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10行傭供母 江革,東漢時齊國臨淄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zhàn)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欲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yǎng),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后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雇工供養(yǎng)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11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12埋兒奉母 郭巨,晉代人,家道殷實父親死后,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yǎng),對母極孝后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yǎng)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yǎng)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jié)省些糧食供養(yǎng)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并得以兼養(yǎng)孩子*13扇枕溫衾 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少年時即博通經典,文采飛揚,京師廣泛流傳天下無雙,江夏黃童安帝(107-125年)時任魏郡(今屬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災,黃香盡其所有賑濟災民著有九宮賦天子冠頌等*14拾葚異器 蔡順,漢代人,少年喪父,事母甚孝當時正值王莽之亂,又遇饑荒,柴米昂貴,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饑一天,巧遇赤眉軍,義軍士兵厲聲問道:為什么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蔡順回答說: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三斗白米,一頭牛,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以示敬意*15涌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里之遙,龐氏常。
詞目 不一而足
發(fā)音 bù yī ér zú
釋義 足:充足。指同類的事物不只一個而是很多,無法列舉齊全。
出處 《公羊傳·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則何以不氏?許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示例 兩邊擺地攤,售賣農家器具及鄉(xiāng)下日用物件的,~。(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一回)
詞目 愛不釋手
發(fā)音 ài bù shì shǒu
釋義 釋:放下。喜愛得舍不得放手。
出處 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余愛嗜其文,不能釋手?!?
示例 雖是不合他的路數,可奈文有定評,他看了也知道~。(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五回)
藝不壓身 比喻人學會的技藝越多越好。
知足不辱 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貪心。
壯心不已 壯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指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壯志仍不衰減
殞身不恤 殞:犧牲;恤:顧惜。犧牲生命也不顧惜。
指不勝屈 扳著指頭數也數不過來。形容為數很多。
心口不一 心里想的和嘴上說的不一樣。形容人的虛偽、詭詐
有眼不識泰山 比喻見聞太窄,認不出地位高或本領大的人。
先天不足 原指人或動物生下來體質就不好。后也指事物的根基差。
心術不正 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心神不寧 定:安定。形容心情不平靜
心神不定 心里煩躁,精神不安。
更多,自己找吧:
/chengyu_search.asp?select=0&keyword=不&page=4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成語:出其不意,釋義:原指出兵攻擊對方不防備的地方。后亦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出處:語出《孫子·計》:“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董勝
西元一九六年,孫策派水軍攻打錢塘江南岸的固陵,屢攻不下。他的部下孫靜向他獻計:「王朗在固陵防守很堅固,不宜正面死攻。離這里幾十里的查瀆有條路,可以迂回包抄固陵。你給我一支兵隊,我從查瀆那邊圍攻,給他來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肯定能取勝!」孫策一聽有理,就派兵給他,依計而行。同時,下令軍隊弄來數百個大缸,盛滿水,給人以準備長期作戰(zhàn)的感覺。到了夜晚,還命令軍隊多點燈讓敵方以為孫策的主力還在原地。當孫靜的部隊突然出現在固陵附近的高遷屯時,王朗大吃一驚,趕忙派周昕率隊迎戰(zhàn)。然而周昕不是孫策的對手,很快戰(zhàn)敗。周昕一死,不久,固陵也就陷落,會稽一帶便被孫策占領了。
在對方毫無心理、物質種種的準備狀態(tài)下,給予迅速的攻擊,為戰(zhàn)略的一種。生活中唯有時時刻刻保有高度的警覺心,才能面對突發(fā)的事故。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