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廣大的土地和悠久的歷史上,泉州不只一個,而有兩個:一個在北,一個在南。而南方的這個福建泉州,也并不是一個開始就指現(xiàn)在的泉州市。這些史實,很多人搞不清楚,故須加以說明,以釋疑滋。?
西漢之時,最初設(shè)置的泉州,其地在現(xiàn)今河北省通州附近。清劉錫信《潞城考古錄》說:“按二漢及晉,雍奴、泉州各自為縣,見《漢書·地理志》、《后漢書·郡國志》、《晉書·地理志》。至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并泉州入雍奴,見《魏書·地形志》?!边@段話很明白地告訴我們,“泉州”在南北朝以前是北方的地方。這里舉一件有趣的巧合。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李卓吾,一生都和名為“泉”的地名結(jié)緣。他生于福建泉州;第一次做官到河南共城,其地又名“百泉”,他就自號“百泉居士”;最后葬在河北通州,又是古名泉州。?
至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在南方的福建首次出現(xiàn)了“泉州”之名,但這個“泉州”是在今天的福州,而不在閩南。說一句笑話,如果把隋朝的福州人說是“泉州”人,倒符合歷史事實,“泉州”的名比福州還古啦???
唐朝景云二年(711年),把“泉州”(福州)改名為閩州,而以原來設(shè)在現(xiàn)在南安的武榮州命名為泉州。這樣,“泉州”這個地名才從福州移到閩南。然而,州治是在今南安豐州鎮(zhèn),并不在現(xiàn)泉州。那時的泉州市附近乃一片荒蕪,墳冢壘壘。一直到唐朝開元六年(718年),經(jīng)濟發(fā)展,方把南安縣分出東南之地,設(shè)立晉江縣,把州治遷到現(xiàn)在的泉州市來。所以說,今泉州市是唐朝新建的城市。
在我國廣大的土地和悠久的歷史上,泉州不只一個,而有兩個:一個在北,一個在南。
而南方的這個福建泉州,也并不是一個開始就指現(xiàn)在的泉州市。這些史實,很多人搞不清楚,故須加以說明,以釋疑滋。
西漢之時,最初設(shè)置的泉州,其地在現(xiàn)今河北省通州附近。清劉錫信《潞城考古錄》說:“按二漢及晉,雍奴、泉州各自為縣,見《漢書·地理志》、《后漢書·郡國志》、《晉書·地理志》。
至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并泉州入雍奴,見《魏書·地形志》?!边@段話很明白地告訴我們,“泉州”在南北朝以前是北方的地方。
這里舉一件有趣的巧合。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李卓吾,一生都和名為“泉”的地名結(jié)緣。
他生于福建泉州;第一次做官到河南共城,其地又名“百泉”,他就自號“百泉居士”;最后葬在河北通州,又是古名泉州。?至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在南方的福建首次出現(xiàn)了“泉州”之名,但這個“泉州”是在今天的福州,而不在閩南。
說一句笑話,如果把隋朝的福州人說是“泉州”人,倒符合歷史事實,“泉州”的名比福州還古啦???唐朝景云二年(711年),把“泉州”(福州)改名為閩州,而以原來設(shè)在現(xiàn)在南安的武榮州命名為泉州。這樣,“泉州”這個地名才從福州移到閩南。
然而,州治是在今南安豐州鎮(zhèn),并不在現(xiàn)泉州。那時的泉州市附近乃一片荒蕪,墳冢壘壘。
一直到唐朝開元六年(718年),經(jīng)濟發(fā)展,方把南安縣分出東南之地,設(shè)立晉江縣,把州治遷到現(xiàn)在的泉州市來。所以說,今泉州市是唐朝新建的城市。
有一次新的泉州知府某上任,秦種震探知這位新知府是一個著名的道學先生,故意要和他開開玩笑,料知知府初赴任,照例必出來拜客,一定會從他的屋前經(jīng)過,他就特地把他屋前的白粉壁上寫著幾個大字。
那所寫的是:“嫖賭飲莫如我”,“掙貢打不讓人”。(掙音靜,泉州方言和人家打架,用拳頭打人叫做掙。
) 潔白的墻壁,襯出墨黑的大字,不消說是很惹人注目咧。果然,第二天,新知府從他的門前經(jīng)過了,一瞧著那些字,不由得氣到眼眉直豎,他──知府──心中兀自想著:“我來這里是要整頓風俗的,怎可任這種不法之徒如此明目張膽呢?”于是在轎子里連忙傳喚那隨行的當差問道:“這是誰的住家?” “秦鐘震?!?/p>
“秦鐘震不是本地的進士嗎?” “是的?!?“唔…………” 知府點點頭,手一揮,再往別的地方拜客去了。
不一會兒回到衙門,立刻叫當差的拿了一張片子請秦鐘震前來,而秦鐘震也不慌不忙地跟著當差的去會新知府。見面時候寒喧不及三兩句,那知府就板起兇狠臉孔問他道:“貴居的屋前那些大字,聽說是你寫的,真的嗎?” “真的,是我寫的?!?/p>
“不對!你是名教中的人,應(yīng)該守規(guī)蹈矩,做人民的表率,為什么反做那些傷風敗俗的事,并且大書特書在你的屋前,這樣太肆無忌憚了?!?“治下(專制時代紳士對府縣官自稱治下)老是守分不過的,那些字正是矯正風俗呢。
“呸!你寫:嫖賭莫如我,還說守分嗎?你寫:掙貢找不讓人,還說規(guī)矩嗎?如今我要把你……” “太尊!慢點發(fā)怒,治下真的守分,壁上的字,許是你誤會吧!像我這樣行為不茍,恐怕在泉州城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呀。” “你這……” “我在壁上不是明白說過嗎?‘嫖賭飲,莫,如我’是表示賭嫖飲的勾當莫干,要象我這樣正派。
‘掙貢打,不,讓人?!褪潜硎緬曦暣虻氖虏蛔觯磺幸俗屓思业?。
太尊把我的文字看錯了,才這樣生氣,難道我這么守分還不成嗎?”新知府被他這么一說,不由得改容對他道歉,心中雖明知他要和自已開玩笑,而惱他這般狡猾,同時也佩服他的聰明,因而敬重他。
2.涂門街
涂門街地處中山路中段,西接新門街,東接溫陵路,是集購物、宗教、餐飲于一體的繁華商業(yè)街區(qū)。涂門街路段最引人注目的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凈寺及市區(qū)著名的廟宇——通淮關(guān)岳廟,亦是福建省唯一的一條“購物放心一條街”。
3.打錫街
它是泉州城內(nèi)極為繁華的一條街道,東起九一路口,西至中山中路,全長380米。在20世初,這里只是古城的一條小巷,因為曾經(jīng)集中了城內(nèi)專門制作和銷售錫器的作坊、店號,因此稱為打錫巷。
4.新門街
南唐保大中“晉江王”留從效筑羅城時,增筑臨漳門,百姓俗呼為“新門”,而從新門向東行至中山路,故稱為新門街。它是東西街以南,市中心區(qū)一條主要東西走向的第二道橫街。
5.東街
泉州
東街在100年前是泉州的政治中心、交通要道和歷史文化街區(qū),民國期間一度改稱中華東路。該街全長986米,大道兩側(cè)新建立面為富有閩南僑鄉(xiāng)建筑風格與特色的騎樓式房屋。
6.狀元街
狀元街位于鯉城區(qū)東街后街,是條步行街,西起中山路,東至南俊路,全長483米。建有泉州特色的牌坊,街內(nèi)有元妙觀、清白源井等重要文物景點。改造后的狀元街保留了泉州的傳統(tǒng)民居建筑特色,通過紅磚白瓦石料的對比和獨特多樣的建筑小品,構(gòu)造一個具有濃厚文化色彩的古街道空間環(huán)境。
這邊有一個莊府巷的由來。
?si=1
這是二郎巷的由來。
.cn/gb/content/2004-08/21/content_1334573.htm
花巷由來。
后城巷來歷:
后城巷位于泉州市舊城區(qū)東南部,從原中菜市場(今在建的文廟廣場)至宜春新村(兵馬司橋巷)。據(jù)傳,宋代此處乃南門城墻后的一條小巷,故稱為后城巷。元代拓建新羅城時,巷隨之拓寬,又名后城街。因?qū)倥f境鋪的三教鋪,也曾以三教鋪為地名。
后城古街巷位于涂門街北側(cè),巷兩邊古民居鱗次櫛比,較著名的有楊宅、黃宅等。其建筑形式分為三類,一類是兩進或三進硬山頂(或懸山)帶雙護厝,第一進為“凹壽”式,第二、三進多帶廂房或迥廊,廳后多為花園,或假山。二類是臨街為圍墻內(nèi)為天井、二進、三進為硬山頂(或懸山)建筑帶雙護厝。三類“手巾寮”式,通道與廳、房、后軒、天井等錯落組合。巷傍宋羅城城壕溝,上有祖師巷橋、百源橋、清真寺橋、兵馬司橋與涂門街相勾連,壕溝上有巨榕參天。小橋、流水、古宅、古榕,相益成趣。
近年來,后城古街巷在泉州市區(qū)舊城改造中,依古建筑形式而重新建筑而成,形成一條古色古香,集旅游觀光和購物于一體的古街巷,與涂門街、打錫街、中山中路、清凈寺、關(guān)岳廟等一起,成為泉州古城區(qū)一條靚麗的風景線。
甘棠巷來歷:
“甘棠巷”位于泉州市舊城區(qū)西部,從西街至面粉廠大門口。明代天啟年間大學士張瑞圖因出于對相國李廷機愛民的崇敬,取周朝召伯[召公碩奭(音shì,意為“盛大”)]愛民的故事相比,就引用召伯于甘棠樹下審案愛民的典故,命名該巷為“甘棠巷”。民間諧音為甘刀巷,訛稱關(guān)刀巷。
“甘棠”有兩種含義,一種是指樹名,即甘棠樹,另一種是指詩篇名,它出自“召伯循行南國,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后人思其德,故愛其樹,因賦此詩?!庇纱丝梢姡案侍摹本哂小暗抡敝馑?。
泉州舊城區(qū)的“甘棠巷”名稱的來歷與李相國的“策馬三鞭為界建相府”和敬業(yè)愛民有關(guān)。
李廷機(公元l 542年一l 6 1 6年)字爾張,號九我,泉州人。明萬歷十一年(公元1 583年)中榜眼,歷官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太子太保。著述有《四書臆說》、《春秋講章》、《大明國史》、《國朝名臣言行錄》等近二十種。明萬歷年間,相國李廷機要告老返梓時,神宗皇帝十分留戀,皇帝想到李相國在朝為官時,立身廉潔,連相府都不蓋,對他非常的敬重。當他離京返鄉(xiāng)之時,神宗皇帝特賜他馬鞭一支,教他三鞭為界,就地建造相府。何謂“三鞭為界”7就是任其騎著馬,隨意抽三鞭,縱馬馳騁,馬跑到什么地方,就以那個地方為界,不管是田園萊地,還是官宅民房、商場作坊,都歸其所有。尚若是一個倚權(quán)仗勢的貪官酷吏,也許會把半個泉州城都占為已有。但李相國不是這種人,他是一位“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的大清官,他不肯隨便占百姓的利益,可是圣旨已下,不能忤逆。他騎在馬上在泉州城內(nèi)尋來找去,找來尋去,實在不忍下手抽鞭。最后他來到西街,拐進偏僻的五塔巷,看見有一片荒蕪的曠地,才確定下來,于是他拿起馬鞭,輕輕地往馬背上拍了三下,不一會兒,又緊緊地收住韁繩,結(jié)果,馬跑不遠便停了下來,占地也就不多,他便在該巷與五塔巷之間建了一座不大的相府。
李相國在家鄉(xiāng)期間,為家鄉(xiāng)的人民做.了很多的好事,極受當時泉州人民的推崇與愛戴。人民稱頌他為“楷體; mso-bidi-font-size: 12.0pt">;好宰相”,把他居住的地方叫做“賢相里''。
明代天啟年間,大學士張瑞圖出于對李相國一生高風亮節(jié)和廉潔愛民的崇敬,特別是對他一生德政業(yè)績顯赫的敬慕,便引早期敬業(yè)愛民的典故取該巷名為“甘棠巷'',一直沿用至今。
仙公山的傳說
何氏九仙
泉州洛江區(qū)馬甲鎮(zhèn)有一座高山。山遠遠看去就像兩個婦人的頭髻,人們把它叫做雙髻山。傳說古早時如果遇到干旱,到雙髻山乞雨就會下雨,讓五谷豐收,因此雙髻山又稱豐山。山上有一個山洞,叫豐山洞,洞內(nèi)奉侍何氏九仙公。所以人們更常把這座山叫做仙公山。
傳說在漢武帝年間,江西九江有一戶姓何的人家。何先生是淮南王劉安的部下。何先生有九個兒子四個女兒。這九個兒子胸懷天下,但是生于亂世,就一心學道修煉,濟世救人。這九個兄弟知道自己的父親參與了淮南王的叛亂,勸阻無用,就做陣來到福建隱居。他們先是住在福州于山,后來走到莆田。九個兄弟在靠近惠安的所在砍楓樹搭亭子居住,采藥煉丹,這個地方后來叫做楓亭。
何氏九個兄弟四處采草藥煉丹救人,最后在仙游九鯉湖騎鯉魚飛天成仙。百姓感激他們的恩德,就建成一座九鯉湖寺,塑造何氏九仙的神象來供奉。后來何氏九仙在豐山降靈,豐山也就奉侍何氏九仙了。
關(guān)于先公山還有另外一種傳說。有一個縣官,生了九個兒子都破相,不是歪嘴斜目,就是跛腳瘸手??h官覺得這九個兒子很丟臉。但是九個破相的孩子心地很好,十分關(guān)心百姓的辛苦,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有一回,縣官做六十大壽,四五路的親戚朋友、官場同僚、鄉(xiāng)里老大都來賀壽??h官大擺筵席招待客人,可是心里總是怕九個破相的兒子讓他沒面子。縣官就把九個兒子關(guān)在柴房,不讓他們出來見客。
九個兄弟的舅舅也來拜夀,看不到他的九個外甥出來叫阿舅,就問縣官??h官只顧招呼客人,沒有閑工夫答話。舅舅就親自去找九個外甥。找到柴房,聽見里面有人在哭,舅舅就推門進去。九兄弟見門一開就往外跑。他們見舅舅追過來,以為是有人又要把他們關(guān)進柴房,就拼命跑。一直跑到湖邊,一個一個跳進去。舅舅大驚,趕快叫人來撈。突然間,湖水象煮沸的開水不停地滾動。九尾鯉魚沖出湖面,載著九個兄弟向天頂飛去。從此,人們把這個湖叫做九鯉湖,九個兄弟就叫做九仙公。
傳說講,九仙公來到豐山,看到豐山山勢好,風景秀麗,就在豐山顯靈。人們就在山頂建寺供奉九仙公。是舅舅在誤會中幫助九兄弟成仙的,所以寺內(nèi)也供奉一位仙舅公。閩南俗語說,天頂天公,地下母舅公。舅舅的地位是很大的。真是古話所說,山不在高,有仙就會出名。泉州市洛江區(qū)馬甲鎮(zhèn)的豐山,有了九仙公,香客、游客來山頂?shù)囊荒瓯纫荒甓啵晒揭荒瓯纫荒瓿雒?/p>
泉州十八景:涂門街、東湖公園、五里橋、蔡氏古民居、府文廟、開元寺、崇武古城、洛陽橋、牛姆林 、清水巖、清源山、西湖公園、深滬灣、天后宮 、黃金海岸、仙公山、岱仙瀑布 、鄭成功史跡。
泉州十八景流傳不少的典故、俗語,現(xiàn)具體介紹“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這句典故。
五里橋
俗稱“安平橋”,橫跨晉江安海鎮(zhèn)與南安水頭鎮(zhèn)之間的海灣。始建于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經(jīng)13年建成。為花崗石砌成的石墩石梁橋,是我國古代首屈一指的長橋,素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譽,馳名海內(nèi)外,經(jīng)國務(wù)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長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的橋墩361個,橋面寬3-3.8米,橋板長度5-11米不等,最重達25噸,兩側(cè)有石護欄;橋上有亭5座:橋東“超然亭”,橋西“海潮庵”,橋中“泗水亭”,兩頭各設(shè)路亭一座,供游人憩息。“泗水亭”,俗稱“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楹聯(lián)一對,立有兩尊石雕將軍;亭側(cè)保存歷代重修碑記14方。西端橋亭留有清代重修碑刻,東端有五層六角樓閣式仿木結(jié)構(gòu)白塔一座。歷經(jīng)800年滄桑,安平橋成了“陸上橋”。1980—1985年國家撥款進行維修,宋代原貌得以恢復。
牛姆林
為何叫她“牛姆林”呢? 牛姆林又稱姆林山,因“勢若牛姆,孕崽懷寶”而得名。它位于福建省永春縣下洋鎮(zhèn)境內(nèi)。1958年劃為森林禁伐區(qū),1984年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qū),1998年規(guī)劃建設(shè)生態(tài)旅游區(qū),面積1000公頃。牛姆林是在閩南地區(qū)保留最完好、最具特色的原始森林群體,被譽為閩南的西雙版納。
/view/80728.htm
2.涂門街 涂門街地處中山路中段,西接新門街,東接溫陵路,是集購物、宗教、餐飲于一體的繁華商業(yè)街區(qū)。
涂門街路段最引人注目的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凈寺及市區(qū)著名的廟宇——通淮關(guān)岳廟,亦是福建省唯一的一條“購物放心一條街”。 3.打錫街 它是泉州城內(nèi)極為繁華的一條街道,東起九一路口,西至中山中路,全長380米。
在20世初,這里只是古城的一條小巷,因為曾經(jīng)集中了城內(nèi)專門制作和銷售錫器的作坊、店號,因此稱為打錫巷。 4.新門街 南唐保大中“晉江王”留從效筑羅城時,增筑臨漳門,百姓俗呼為“新門”,而從新門向東行至中山路,故稱為新門街。
它是東西街以南,市中心區(qū)一條主要東西走向的第二道橫街。 5.東街泉州 東街在100年前是泉州的政治中心、交通要道和歷史文化街區(qū),民國期間一度改稱中華東路。
該街全長986米,大道兩側(cè)新建立面為富有閩南僑鄉(xiāng)建筑風格與特色的騎樓式房屋。 6.狀元街 狀元街位于鯉城區(qū)東街后街,是條步行街,西起中山路,東至南俊路,全長483米。
建有泉州特色的牌坊,街內(nèi)有元妙觀、清白源井等重要文物景點。改造后的狀元街保留了泉州的傳統(tǒng)民居建筑特色,通過紅磚白瓦石料的對比和獨特多樣的建筑小品,構(gòu)造一個具有濃厚文化色彩的古街道空間環(huán)境。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