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既生瑜,何生亮 原作如下: 卻說周瑜怒氣填胸,墜于馬下,左右急救歸船。
. 周瑜愈怒。
忽又報孔明遣人送書至。周瑜拆 封視之。
書曰:“漢軍師中郎將諸葛亮,致書于東吳大都督公瑾先生麾下:亮自柴桑一別, 至今戀戀不忘。聞足下欲取西川,亮竊以為不可。
益州民強地險,劉璋雖暗弱,足以自守。 今勞師遠征,轉運萬里,欲收全功,雖吳起不能定其規(guī),孫武不能善其后也。
曹操失利于赤 壁,志豈須臾忘報仇哉?今足下興兵遠征,倘操乘虛而至,江南齏粉矣!亮不忍坐視,特此 告知。幸垂照鑒?!?/p>
周瑜覽畢,長嘆一聲,喚左右取紙筆作書上吳侯。乃聚眾將曰:“吾非 不欲盡忠報國,奈天命已絕矣。
汝等善事吳侯,共成大業(yè)?!毖杂?,昏絕。
徐徐又醒,仰天 長嘆曰:“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shù)聲而亡。壽三十六歲。
2.刮骨療毒,談笑風聲 原作如下: 佗乃下刀,割開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見 者,皆掩面失色。
公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須臾,血流盈盆。
佗刮盡其毒, 敷上藥,以線縫之。公大笑而起,謂眾將曰:“此臂伸舒如故,并無痛矣。
先生真神醫(yī) 也!”佗曰:“某為醫(yī)一生,未嘗見此。君侯真天神也!”后人有詩曰:“治病須分內(nèi)外 科,世間妙藝苦無多。
神威罕及惟關將,圣手能醫(yī)說華佗?!?3,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這段孔明調(diào)戲周瑜到一塌糊涂 呵呵經(jīng)典啊 周郎命短 三氣周瑜 也源自此典故 孔明笑曰:“天有不測風云,人又豈能料 乎?”瑜聞失色,乃作呻吟之聲。
孔明曰:“都督心中似覺煩積否?”瑜曰:“然,”孔明 曰:“必須用涼藥以解之?!辫ぴ唬骸耙逊鏊帲粺o效?!?/p>
孔明曰:“須先理其氣;氣 若順,則呼吸之間,自然痊可?!辫ち峡酌鞅刂湟?,乃以言挑之曰:“欲得順氣,當服何 藥?”孔明笑曰:“亮有一方,便教都督氣順?!?/p>
瑜曰:“愿先生賜教?!笨酌魉骷埞P,屏 退左右,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p>
寫畢,遞與周瑜 曰:“此都督病源也?!?4.死諸葛嚇退活司馬 (死諸葛能走生仲達) 注:仲達就是司馬懿 懿嘆曰:“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因此蜀中人諺曰:“死諸葛能走生仲達?!?/p>
后人有詩嘆曰:“長星半夜落天 樞,奔走還疑亮未殂。關外至今人冷笑,頭顱猶問有和無!” 5.三顧茅廬 呵呵,三國太經(jīng)典,張飛急躁的性格在這一覽無余,劉備也真正體現(xiàn)了人才騙子的應有的大度和寬容 原作如下: 卻說玄德訪孔明兩次不遇,欲再往訪之。
關公曰:“兄長兩次親往拜謁,其禮太過矣。 想諸葛亮有虛名而無實學,故避而不敢見。
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齊桓公欲見東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況吾欲見大賢耶?”張飛曰:“哥哥差矣。
量此村夫,何足為大賢;今番不須哥哥去;他如不來,我只用一條麻繩縛將來!”玄德叱曰:“汝豈不聞周文王謁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賢,汝何太無禮!今番汝休去,我自與云長去?!憋w曰:“既兩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禮?!?/p>
飛應諾。 6.三英戰(zhàn)呂布 原作如下: 棄了公孫瓚,便戰(zhàn)張飛。
飛抖擻精神,酣戰(zhàn)呂布。連斗五十余合,不分勝負。
云長 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
戰(zhàn)到三十合,戰(zhàn)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里也來助戰(zhàn)。
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
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 看見沒,三英戰(zhàn)呂布,呂布武力天下無敵, 關公張飛劉備3個一起上他。
這才叫男人! 老子這準備20塊磚頭,再有誰說呂布不猛的,老子砸砸死你這廝 7.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 這就不用說了吧,地球人都知道 只是可惜了顏良和文丑這兩傻小子,曹操白丟了2個好將,而且只能忍痛佩服關公。游戲里面常??吹筋伭己臀某蠼袊蹋阂呀?jīng)沒有人是我對手了嗎?顏良離開。
了 看把,惹都沒人敢惹,這兩小子,從此點更可見關公之猛。 8.舌戰(zhàn)群儒(有次玩魔獸RPG 3C,看見有人取名 舌戰(zhàn)群乳,對孔明的玷污啊 這一段比較長,大家慢慢看) 諸葛亮勸說吳蜀聯(lián)盟防魏,群挑吳國不服的儒士,帥,除了帥還是帥。
原作如下: 張昭等見孔明豐神飄灑,器宇軒昂,料道此人必來游說。 。
.孔明聽罷,啞然而笑曰:“鵬飛萬里,其志豈群鳥能識哉?譬如人染沉疴,當先用糜粥以飲之,和 藥以服之;待其腑臟調(diào)和,形體漸安,然后用肉食以補之,猛藥以治之:則病根盡去,人得 全生也。若不待氣脈和緩,便投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
吾主劉豫州,向日軍敗 于汝南,寄跡劉表,兵不滿千,將止關、張、趙云而已。
這一篇言語,說得張昭并無一言回答。 座上忽一人抗聲問曰:“今曹公兵屯百萬,將列千員,龍驤虎視,平吞江夏,公以為何 如?”孔明視之,乃虞翻也。
孔明曰:“曹操收袁紹蟻聚之窮。
虞翻不能對。
座間又一人問曰:“孔明欲效儀、秦之舌,游說東吳耶?”孔明視之,乃步騭也??酌?曰:“步子山以蘇秦張。
步騭默然無語。
(難道無語的典故來自于此????如今到處可見 。
.除了。
.還是。
) 忽一人問曰:“孔明以曹操何如人也?”。
.. 薛綜滿面羞慚,不能。
草木皆兵 東晉的時候,北方的前秦王苻堅,想要征服中原,統(tǒng)一天下。
公元383 年 ,他調(diào)兵90 萬大軍浩浩蕩蕩地迫進淮河,進攻東晉。 弱小的東晉沉著應敵。
大將謝石、謝玄率兵去淮河迎戰(zhàn)。 前秦王苻堅覺得自己有百萬強兵,糧草堆積如山,打一個弱小的晉朝是不費吹灰之力的,而且應首戰(zhàn)告捷,一舉攻占壽陽。
苻堅自信必勝,于是派東晉降將朱序去謝營勸降,可是朱序到了那里不但沒勸降反而告訴謝石說 :“秦軍雖夸口說有百萬強兵,可大部分還在路上,如果現(xiàn)在乘秦大軍未到,迅速打過去,敗其先鋒,后軍銳氣就可弱 ?!庇谑侵x石立刻派部下劉牢率精兵5 萬趁著天黑,渡過洛澗奇襲秦軍,結果苻堅的軍隊大敗。
苻堅吃了敗仗,勃然大怒,他登上城樓,朝淝水南岸的晉軍望去,不由地打了個冷戰(zhàn)。苻堅遠遠望見晉軍隊伍整齊,士氣高昂。
再看,八公山上草木叢叢,迎風搖曳,他以為那是晉兵,不覺惴惴不安,自言自語道:“晉兵真不少啊?!?后來秦軍士氣極度低落,苻堅的指揮已無能為力,結果秦軍全線崩潰,苻堅中箭逃回洛陽,一路上“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從此前秦王朝日趨瓦解。 差強人意 出自《后漢書?吳漢傳》。
原文:「諸將見戰(zhàn)陳不利,或多惶懼,失其常度。漢意氣自若,方整勵器械,激揚士吏。
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修戰(zhàn)攻之具,乃嘆曰:『吳公差強人意,?若一敵國矣!』 「差強人意」原意是說,還算能振奮人的意志。后人表示還能使人滿意。
吳漢,字子顏,東漢初南陽宛縣(今河南南陽)人,新莽年間,王莽為了籠絡人才,於是開武科場比武,當時收了吳漢為將。 吳漢的父親本是漢朝的臣子,因與劉秀計謀行刺王莽事敗而身亡。
此事王莽并不知道,他只是看到吳漢勇而有謀,不但封其高官,還把女兒王蘭英嫁給他。后來吳漢在潼關,活捉劉秀。
這本是大功一件,可是,吳漢的母親一聽劉秀是劉邦的后代,且準備起兵反王莽,立刻命令兒子將媳婦王蘭英殺死,跟劉秀一起造反。 吳漢依母親的話行事,后來投奔劉秀,征伐漁陽等郡騎兵,因立戰(zhàn)功,被任為大司馬,率領騎兵作戰(zhàn),因?qū)伊?zhàn)功,劉秀即位后,被封為廣平侯。
有一次,劉秀打了敗仗,情緒煩躁不安。許多將領都為此而驚慌失措,吳漢卻在兵營里和士兵們一起磨勵武器,并且鼓勵士兵們的勇氣。
劉秀知道后,贊嘆地說:「吳將軍的所作所為還算叫人滿意呀!」 1、鑿壁借光 東晉時期的一位道教理論家葛洪,曾托漢代劉歆之名撰寫了《西京雜記》一書。書中記載了匡衡鑿壁借光的故事:匡衡字稚圭,勤奮好學。
可是家境貧寒,晚上想讀書而無燭照明。鄰居家倒是每到夜晚,總燭光明明,可惜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
怎么辦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鄰舍的那堵墻壁鑿開以引鄰居家的燭光來讀書。后人即用“鑿壁、空壁、偷光、偷光鑿壁、鑿壁借輝、借光”等指勤學苦讀,有時也引申為求取他人教益。
2、高鳳流麥 后漢時,南陽有一書生名叫高鳳,少時,“家以農(nóng)畝為業(yè)”,他卻“專精誦讀,晝夜不息”。有一次,高鳳的妻子下地干活,而庭院里又涼曬著小麥。
為了防止雞、豚糟蹋糧食,妻子讓高鳳在家看護。突然,天降暴雨。
此時的高鳳仍手持趕雞的竹竿誦讀經(jīng)書呢。不知不覺中雨水將庭院中的小麥沖跑了。
一會兒,高鳳的妻子從地里趕回來了,一看,啊呀!簡直是糟透了,小麥都被雨水沖走了,而自己的丈夫卻悄然不知,仍在書中神游。在妻子的責問聲中,高鳳才恍如從夢中醒來。
后來,人們用“流麥、中庭麥”等稱美讀書專致,用“流麥士”稱書呆子。 3、蘇秦刺股 戰(zhàn)國時期的著名社會活動家、外交家蘇秦,一次因多次游說秦王失敗而返回故里。
回家后,他的妻子不下床迎接他,嫂嫂不給他做飯,父母親和他連話都不說。蘇秦為之大恥,乃發(fā)奮讀書。
“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后人用“刺股、錐股、握股”等形容勤學苦讀,刻苦自勵。 4、截蒲為牒 漢代有一位名叫路溫舒的人,小時候他的父親叫他去放羊。
路溫舒在放羊的同時,割取一些蒲草,回家后用蒲草編成蒲簡,用蒲簡來寫字,后人用“截蒲、削蒲、編蒲、題蒲”等指苦學。 5、三余讀書 三國時,有個名叫董遇的人,常常教育他的學生利用“三余”時間讀書。
所謂“三余”即“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焙笥谩叭唷狈褐缚臻e時間。
多用來指讀書,有惜時之意。 6、陶侃運甓 晉時,有一個官至太尉的人陶侃,閑來無事時,常常是早上把磚(甓)從屋子里搬出去,天黑了又搬回來。
循環(huán)往復,不知疲倦。一些人看見后不解其意,便問其緣由。
陶侃回答說,恐怕攸閑慣了,將來不能干一番大事。后來,人們用“運甓”表示勵志勤力,不畏往復;用“運甓甕、運甓人”等指不安攸閑,發(fā)奮功業(yè)之人。
7、聞雞起舞 《晉書·祖狄傳》中記載著這樣一件事:祖狄和他的好朋友劉琨“俱為司州主簿”,二人常?;ハ嗝銊?,立志為國效力。他們二人常常“共被同寢”半夜聽到雞叫,即起來操演武藝。
后人用“聞雞起舞”比喻有志之士及時奮發(fā)。 8、臨池學書 古代一位書法家張芝,練習書法的時候,將其家中的衣帛都寫上字,而后再洗凈煮白,反復為之,盡將池水都染黑了。
“吊古論興廢,看劍引杯長”讀淮陰侯韓信 淮陰懷古 壯士須防惡犬欺,三齊位定蓋棺時。 寄言世俗休輕鄙,一飯之恩死也知。 這首詩出自紅樓夢?!皦咽宽毞缾喝邸笔钦f韓信韜晦能忍胯下之辱,“三齊位定蓋棺時”是說韓信在被封齊王之時,已注定了他的結局。三齊是指膠東、齊、濟北三個諸侯國。韓信在破趙平齊后,派使者要求劉邦封他為齊國的假王,劉邦正要大罵被張良踩腳提示,馬上改口罵道“大丈夫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假王!”立即封韓信為齊王。 “寄言世俗休輕鄙”是指不要小瞧落魄時的韓信,“一飯之恩死也知”是指韓信封王時曾贈千金以報答老婦當年的“一飯之恩”。 大家都聽說過韓信知恩圖報,曾千金回報老婦當年“一飯之恩”,但是否有人聽說起過韓信功成名就后如何對待那個使他受胯下之辱的年輕屠夫,列位不妨想一下,要是換成你會如何呢? 其實[史記]淮陰侯列傳中有此記載,確超乎常人想象。 韓信封(楚)王后:召辱已之少年令出胯下者為楚中尉。告諸將相曰:“此壯士也。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無名,故忍而就于此?!?翻成白話就是:韓信召見使他受胯下之辱的人,任其為楚中尉。并對將相們說,這是壯士,當年他侮辱我時,我如果殺了他并沒有什么道理,所以就忍讓了他,才能達到今天這樣的成就。 漢高祖與淮陰侯韓信某次論兵,高祖問韓信:“象我這樣能率領多少兵?”,韓信道:“陛下不過能率領10萬?!备咦鎲枴澳悄隳苈暑I多少?”韓信回“我多多益善?!笔枪视小绊n信用兵,多多益善”之說。高祖笑道:“既然你那么會用兵,為何還被我抓???”韓信答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擒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表n信的回話可翻譯如下:“陛下不善于率兵但善于駕馭將領,此我韓信被擒原因。況陛下權利天授,非人力可達。” 韓信在劉邦拜將后論天下大勢和策略時,對項羽的“匹夫之勇”和“婦人之仁”有以下論述:項王發(fā)怒時,千百人都嚇得膽戰(zhàn)腿軟,然而他卻不能任用有才能的將領,此不過是匹夫之勇。平時項王待人恭敬慈愛,言語溫和,他能為別人的痛疾同情地流下眼淚,并把自己的食物送給他們吃。但到了別人有了功勞應加賞封爵時,他卻將商封爵的印信玩弄的棱角都磨沒了還舍不得授給人家,此即婦人之仁也。。。。。 淮陰侯韓信的雄才大略令人折服。他不是樊噲、曹參一類的攻城略地的猛將,也非孫臏、龐涓一輩的軍事家,而是那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大將之才,“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克?!表n信在登壇拜將時,有段精彩的議論。他詳細,深刻地分析了項羽、劉邦各自的形勢,一針見血地指出項羽是“匹夫之勇”?!皨D人之仁”,“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而劉邦則是“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之后,他更是預見性地提出:“今天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是故,后人認為這段話可與諸葛亮的“隆中對”并駕。 史記中部分原文以及感慨淮陰侯詩句欣賞: 蒯通勸韓信時說:“。。。,且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臣請言大王功略:。。。。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歸乎?夫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竊為足下危也?!?楚王韓信被漢高祖擒時,韓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故當亨!” 讀史--文天祥 自古英雄士,還為薄命人。 孔明登四十,韓信過三旬。 壯志摧龍虎,高詞泣鬼神。 一朝事千古,何用怨青春。 「書淮陰侯傳」羅隱 寒燈挑盡見遺塵,試瀝椒漿合有神。 莫恨高皇不終始,滅秦謀項是何人。 「韓信廟」羅隱 剪項移秦勢自雄,布衣還是負深功。 寡妻稚女俱堪恨,卻把馀杯奠蒯通。 「漂母?!沽_隱 寂寂荒墳一水濱,蘆洲絕島自相親。 青娥已落淮邊月,白骨甘為泉下塵。 原上荻花飄素發(fā),道傍菰葉碎羅巾。 雖然寂寞千秋魄,猶是韓侯舊主人。 朝過博浪沙,暮入淮陰市。張良未遇韓信貧,劉項存亡在兩臣。 暫到下邳受兵略,來投漂母作主人。 ——李白「猛虎行」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李白「行路難三首」之二
拔苗助長 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p>
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
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注釋 憫――――耽心、憂慮的意思。 長――――生長、發(fā)育的意思。
揠――――拔的意思。 芒――――疲乏。
芒芒然,很疲倦的樣子。 謂――――告訴。
病――――勞累。 予――――文言人稱代詞,我的意思。
趨――――趕去。 非徒―――不僅只是。
評點 此則寓言從反面生動地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遇事如果不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只能是好心辦壞事。 防微杜漸 解釋: 在不良事物剛露頭時就加以防止,杜絕其發(fā)展。
這個成語來源于《后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東漢和帝即位后,竇太后專權。
她的哥哥竇憲官居大將軍,任用竇家兄弟為文武大官,掌握著國家的軍政大權??吹竭@種現(xiàn)象,許多大臣心里很著急,都為漢室江山捏了把汗。
大臣丁鴻就是其中的一個。 丁鴻很有學問,對經(jīng)書極有研究。
對竇太后的專權他十分氣憤,決心為國除掉這一禍根。幾年后,天上發(fā)生日蝕,丁鴻就借這個當時認為不祥的征兆,上書皇帝,指出竇家權勢對于國家的危害,建議迅速改變這種現(xiàn)象。
和帝本來早已有這種感覺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竇憲的官,竇憲和他的兄弟們因此而自殺。 丁鴻在給和帝的上書中,說皇帝如果親手整頓政治,應在事故開始萌芽時候就注意防止,這樣才可以消除隱患,使得國家能夠長治久安。
畫蛇添足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shù)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
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我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取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
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注釋 祠——音詞,祠堂,封建社會中祭祀祖宗或先賢、烈士的地方。
這里是祭祀的意思。 舍人——部屬,在自己手下辦事的人。
卮——音之,古代飲酒用的器皿。 固——固然,本來的意思。
安——文言疑問詞,怎么、怎樣的意思。 亡——不存在,這里是失去、得不到的意思。
戰(zhàn)國策——我國一部古書的名稱。原來只是一些零散的材料,記載我國戰(zhàn)國時代謀士和說客的政治活動及其言辭。
西漢人劉向?qū)⑦@些材料進行了整理和校訂,按照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wèi)、中山十二國排列起來,一共編成三十三卷,簡稱《國策》。 點評: 這個畫蛇添足的人,不僅驕傲,而且愚蠢,弄巧成拙,到口的酒反被別人喝了。
喝不成酒事小,害人害已事大。有的人辦事,總是覺得自己高明,比別人了不起,于是不顧客觀實際,主觀武斷,失敗的,不論對國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危害性。
狐假虎威 荊宣王問群臣曰:“吾聞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誠何如?”群臣莫對。江一對曰:“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吾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
虎不知獸畏已而走也,以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而專屬之昭奚恤。
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實畏王之甲兵也棗猶百獸之畏虎也。” 注釋 荊宣王——就是楚國的國君楚宣王。
他是楚肅王的兒子,名字叫良夫。 北方——指我國當是中原一帶的各個諸侯小國家。
昭奚恤——人名,楚國當時著名的將領。 江一——人名,魏國人,很有智謀,當時在楚國做事。
長——音掌,長官,首領的意思。 然——就是這個樣子,(回答)“對”的意思。
評點 這個故事主要的意義不在于表現(xiàn)狐貍的聰明,而在于揭露它的狡猾,指出:有的壞人為了欺負好人和干壞事,總要找到一種勢力作為靠山,打著一塊招牌,掩護自己,嚇唬別人。善良的人們,要學會識破這種騙術。
涸轍之鮒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于監(jiān)河侯。監(jiān)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
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耶?’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 注釋 貸――――借貸。 諾――――答應的聲音。
好、可以的意思。 哉――――文言語助詞。
呢、嗎的意思。 激――――引導。
邑金―――封地上所得到的財產(chǎn)收入。 肆――――賣東西的鋪子、商店。
評點 作者用十分簡練的文筆,描繪出一個吝嗇鬼的形象,揭示出了一個淺顯的道理: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要誠心誠意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決不能只說大話,開空頭支票。 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敝壑?,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注釋 涉——跋涉,就是渡過江河的意思。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時間很緊迫。 契——音氣,動詞,用刀子。
1 愛屋及烏 《尚書大傳·大戰(zhàn)》:“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p>
意思是說,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后用“愛屋及烏”比喻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和他有關系的人或事物。
2 暗渡陳倉 章邯敗兵因為是他錯誤地估計了敵情,認為漢軍要等修好了棧道才能發(fā)兵。后人因而常把韓信的這一計謀稱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并進而把瞞著人偷偷摸摸地活動而達到目的的行為叫做“暗渡陳倉”。
3 百發(fā)百中 《虎國策·西周策》春秋戰(zhàn)國時代,楚共王有兩個非常擅長射箭的弓箭手,一個叫養(yǎng)由基,一個叫潘黨。有一天,養(yǎng)由基看到潘黨連射三箭,箭箭都射中前面箭牌的紅心,很不服氣,就想與潘黨一比高低,于是,他們站在百步之外,若誰能夠射中,就算誰本領高強。
結果兩人都射中了。他們又選了三片柳葉,不但在柳葉中心涂上黑色,而且注明一、二、三等符號。
養(yǎng)由基描準柳葉上的墨道和符號,然后搭弓上箭,依著一、二、三的順序,箭箭命中,觀看者都拍手稱贊他“百發(fā)百中”的本領。 后來,人們用“百發(fā)百中”比喻射擊技術非常高明。
現(xiàn)在也用“百發(fā)百中”比喻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有把握,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和目的。 4 半途而廢 戰(zhàn)國時期,魏國有一個叫樂羊子的人。
他的妻子是一個非常賢慧的女子。 有一年,樂羊子離開家到了一個很遠的地方,去拜師求學。
一天,他的妻子正在家中織布 ,樂羊子突然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很驚訝地問:“你的學業(yè)這么快就完成了?”樂羊子說 :“學業(yè)還沒完成,可我在外面,天天想你,所以回來看看?!彼钠拮勇犃艘院螅D身拿起一把剪刀,把織布機上已經(jīng)織好了的布剪成了兩段,樂羊子忙上前阻擋,他的妻子對他說:“這布,是一絲絲地累積成尺、成丈、成匹的,是長期辛勞的結果,現(xiàn)在我把它剪斷了,就等于前功盡棄,白白浪費了時間。
你讀書求學,不是也和我紡線織布一個道理嗎?”樂羊子被妻子的話所感動,于是立刻離開家,繼續(xù)拜師求學。幾年后,樂羊子終于完成學業(yè),才返鄉(xiāng)回家看望妻子。
他的妻子高興地迎接滿載而歸的丈夫。 5 不求甚解 東晉文學家陶淵明自小家境貧寒,全家靠一點微薄的田產(chǎn)維持生計。
他不貪求榮華富貴,樂于過清靜閑適的田園生活。耕作之余,勤奮讀書。
陶淵明讀書,重點在于把握文章要旨,不刻意于咬文嚼字,自稱為“好讀書,不求甚解”。他的人品和詩文為后人所傳頌。
不求甚解 指讀書只重精神,不在字句上多花功夫。亦形容只求懂個大慨,不求深入理解。
6 班門弄斧 古代有一個人,名叫魯班,木匠行里尊稱他為祖師。傳說他曾用木頭制作了一只五彩斑斕的鳳凰,能夠在空中飛翔三天不掉下來。
在魯班門前擺弄斧子,當然顯得有些自不量力了。 “班門弄斧”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在行家面前顯示本領。
7 杯弓蛇影 《晉書·樂廣傳》里說,有一個人飲酒時,看見酒杯里有一條蛇,嚇得生了病。后來知道是掛在墻上的一張弓的影子照在杯子里,他的病也就好了。
比喻疑神疑鬼,虛驚一場。 9 揠苗助長 宋國有個農(nóng)夫,種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每天他到稻田時,發(fā)覺那些稻苗長得非常慢。他等得不耐煩,心想:"怎么樣才能使稻苗長得高,長很快呢?想了又想,他終了想到一個"最佳方法",就是將稻苗撥高幾分。
經(jīng)過一番辛勞后,他滿意地扛鋤頭回家休息。然后回去對家里的人表白:"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guī)椭f稼苗長高一大截!他兒子趕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10 杯水車薪 《孟子·告子上》:“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币馑际怯靡槐ゾ纫卉囍鸬牟癫?。
比喻效力小,對于解決困難起不了多大作用。 11 按部就班 晉朝陸機《文賦》:“選義按部,考辭就班?!?/p>
意思是按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而選擇、使用詞句。后用“按部就班”表示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步驟。
12 兵不血刃 《晉書.陶侃傳》。默在中原,數(shù)與石勒等戰(zhàn),賊畏其勇,陶侃討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
“兵不血刃”意思是兵器上沒有血。表示未經(jīng)作戰(zhàn)就取得勝利。
13 沉魚落雁 春秋時代,有一個女子長的很美麗。她常到溪邊娩紗,溪中的魚而看見她的美貌,都羞愧的沉入河底。
漢元帝的時候,匈奴王聽說元帝的妃子王昭君貌美,就向漢朝提出和親的要求,昭君出塞的時候,空中的燕子驚訝于她的美麗,竟最如樹林中。后來用”沉魚落雁”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麗。
14 不可救藥 有位卿士叫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于治理國事。后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
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
凡伯直言相勸,列數(shù)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后來收入《詩經(jīng)》。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藥!后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15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成就事情是蕭何,破壞事情也是蕭何。漢高祖劉邦的丞相蕭何,開始向劉邦推薦韓信,不被重用,韓信逃走,蕭何把他追回來,讓劉邦拜他為大將。
后來韓信企圖兵變,也是蕭何設計將韓信騙來,在長樂宮被呂后殺死。所以,宋時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俗語。
后用。
(1)乞漿見女 唐代詩人崔護到京城參加進士考試,結果沒有考中。
于是,他在城中借了間房子,刻苦攻讀,準備第二年再考。 到了清明時分,人們紛紛去郊外踏青。
崔護也暫時忘了考試落榜的不快,興致勃勃地往城南游覽。崔護一邊走,一邊欣賞沿途的美景。
他游玩了大半天,覺得口干舌燥,看到附近花木叢中有一幢房子,就上前敲門,想討杯水喝??墒堑攘撕芫?,卻沒有人開門。
崔護心中不免很失望,正想離開,只見一個年輕的姑娘打開了門,瞧了崔護一眼,問:“你是誰呀!干嗎敲我家的門?” 崔護拱手說:“我是來長安應試的舉子,名叫崔護。今天偶出踏青,口渴了,想討杯水喝?!?/p>
姑娘見崔護長得一表人材,舉止彬彬有禮,便利索地搬了張椅子,請崔護坐下休息,然后端來一杯清茶遞給崔護。 這戶人家的庭院中種著不少桃樹,桃花盛開,那姑娘倚在一棵桃樹下,羞怯地注視著崔護。
在桃花的映襯下,姑娘美麗的俏臉更顯得撫媚動人。崔護見了,頓生愛慕之心,與姑娘拉起了家常,向她表達了自己的愛慕之心。
姑娘沒正面回答他,但從她那含情脈脈的眼神中,崔護知道姑娘也很喜歡自己。不知不覺,太陽快下山了,崔護見時光不早,便告別姑娘,動身回城。
這以后,崔護忙于讀書應考,沒有再去。直到第二年清明節(jié),他又去尋訪自己心愛的姑娘。
他來到姑娘家的庭院前,不料鐵鎖把門,不見人影。他非常失望,就在門上題了一首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辈⒃谧詈笫鹕洗拮o之名,戀戀不舍地離去。
那么,這一天姑娘哪兒去了呢?原來,清明那天,姑娘跟她父親到親戚家去了。幾天后,姑娘回到家中,看到了崔護的題詩,才知道崔護來訪不遇。
她感到再也見不到崔護了,不由失聲痛哭。一連幾天,她臥床不起,茶飯不思,精神恍惚,最后竟昏死過去。
過了幾天,崔護又到南郊尋訪。他剛來到姑娘家的門外,就聽到門內(nèi)有老人的哭聲,不由非常驚異,忙上前敲門。
一個老翁出來開門,問清他就是崔護,便把自己女兒因為思念他而死去的消息說了。 崔護悲慟欲絕,請求再見姑娘一面。
老翁同意了,崔護便來到姑娘房中,哭著說:“姑娘,崔護來遲了!來遲了!” 他抱起姑娘的頭,枕在自己的臂上,眼淚落到姑娘的臉上。突然,姑娘慢慢醒了過來。
原來,她只是暫時昏迷,并未真正死去。崔護和老翁都喜出望外,老翁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崔護。
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 后來,“乞漿見女”這一典故,用來指艷遇或遇艷之人,又表示未遇的惆悵和感嘆;而用“人面桃花”來形容女子的美麗。
(2)春蚓秋蛇 典出《晉書·王羲之傳》:(蕭)子云近世擅名匯表,然僅得成法,無丈夫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梁朝的蕭子云,自幼喜歡書法。
他的書法雖出于近世,卻獨具一格,因而是聞名于長江一帶。但當時有人卻有不同看法,認為蕭子云的書法“僅得成法,無丈夫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p>
(意思是:只能說他會寫字,他的字沒有骨氣,每行字都象春天的蚯蚓,每個字都象秋天蜷曲的蛇。) 后人用“春蚓秋蛇”比喻書法拙劣。
言其字象春天的蚯蚓和秋天的蛇的行跡一樣,彎彎曲曲的。 (3)白衣送酒 典出南朝·宋·檀道鸞《續(xù)晉陽秋》: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宅邊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
即便就酌,醉而后歸?!蔽覈糯S多著名的大詩人都喜歡喝酒,東晉大詩人陶淵明也不例外。
他曾在自傳體散文《五柳先生傳》里說自己生性最愛好飲酒。但隱居山鄉(xiāng),家境貧困,不是常常都有酒喝的。
親朋故舊知道他的嗜好,有時便備辦了酒菜請他去享用。他呢,只要一去,便要一醉方休。
盡興之后,便立即向主人告辭。他性格中的灑脫豪放,也可略見一斑。
有一年的九九重陽節(jié),菊花盛開,南山清晰可辨,秋風吹拂,飛鳥翩然。這么美好的佳節(jié),本是喝酒的好日子,但這天陶淵明家中一滴酒也沒有。
他只好無聊地坐在房屋外的菊花從中,有意無意地一把把摘取菊花,以此來消磨時光。正在百無聊賴之時,陶淵明遠遠望見一個穿白衣服的人向他走來。
走近一看,此人手里還抱了一大壇酒。原來,這個白衣人是刺史王弘家的仆役。
他受主人的差遣,給陶淵明送來一壇酒。陶淵明真是喜出望外,他連忙向白衣人表示對朋友王弘的謝意,收下了這壇酒。
白衣使者剛走,陶淵明便迫不及待地打開壇蓋,陣陣酒香向他襲來,他立即開始喝了起來,一杯又一杯,直到喝得酩酊大醉,方才心滿意足地回到屋里。 后人用“白衣送酒”形容贈酒、飲酒。
或詠重陽風物。 (4)坦腹東床 典出《晉書·王羲之傳》:時太尉郗鑒使門生求女婿于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
門生歸,謂鑒曰:“王氏諸少并佳,然聞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
鑒曰:“正此佳婿邪!”訪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晉王羲之,字逸少,山陰人,他很聰明,不但文章好,字也很好,十三歲時,已有名氣。
在拜謁周凱以后,他的名氣更大了,因為當時周凱的聲譽很高,士人們只要得到他稱譽一句,身價就會很高。當時太尉郗鑒,有一個女兒,不但美慧而且很有才學,一。
行尸走肉、
金蟬脫殼、
百里挑一、
金玉滿堂、
背水一戰(zhàn)、
霸王別姬、
天上人間、
不吐不快、
海闊天空、
情非得已、
滿腹經(jīng)綸、
兵臨城下、
春暖花開、
插翅難逃、
黃道吉日、
天下無雙、
偷天換日、
兩小無猜、
臥虎藏龍、
珠光寶氣、
簪纓世族、
花花公子、
繪聲繪影、
國色天香、
相親相愛、
八仙過海、
金玉良緣、
掌上明珠、
皆大歡喜、
逍遙法外
生財有道、
極樂世界、
情不自禁、
愚公移山、
魑魅魍魎、
龍生九子、
精衛(wèi)填海、
海市蜃樓、
高山流水、
臥薪嘗膽、
壯志凌云、
金枝玉葉、
四海一家、
穿針引線、
無憂無慮、
無地自容、
三位一體、
落葉歸根、
相見恨晚、
驚天動地、
滔滔不絕、
相濡以沫、
長生不死、
原來如此、
女媧補天、
三皇五帝、
萬箭穿心、
水木清華、
窈窕淑女、
破釜沉舟、
天涯海角、
牛郎織女、
傾國傾城、
飄飄欲仙、
福星高照、
妄自菲薄、
永無止境、
學富五車、
飲食男女、
英雄豪杰、
國士無雙、
塞翁失馬、
萬家燈火、
石破天驚、
精忠報國、
養(yǎng)生之道、
覆雨翻云、
六道輪回、
鷹擊長空、
日日夜夜、
厚德載物、
亡羊補牢、
萬里長城、
黃金時代、
出生入死、
一路順風、
隨遇而安、
千軍萬馬、
鄭人買履、
棋逢對手
葉公好龍、
后會無期、
守株待兔、
鳳凰于飛、
一生一世、
花好月圓、
世外桃源、
韜光養(yǎng)晦、
畫蛇添足、
青梅竹馬、
風花雪月、
濫竽充數(shù)、
沒完沒了、
總而言之、
欣欣向榮、
時光荏苒、
差強人意、
好好先生、
無懈可擊、
隨波逐流、
袖手旁觀、
群雄逐鹿、
血戰(zhàn)到底、
唯我獨尊、
買櫝還珠、
龍馬精神、
一見鐘情、
喜聞樂見、
負荊請罪、
三人成虎
河東獅吼、
程門立雪、
金戈鐵馬、
笑逐顏開、
千鈞一發(fā)、
紙上談兵、
風和日麗、
邯鄲學步、
大器晚成、
庖丁解牛、
甜言蜜語、
雷霆萬鈞、
浮生若夢、
大開眼界、
汗牛充棟、
百鳥朝鳳、
白駒過隙、
難兄難弟、
鬼哭神嚎、
聲色犬馬、
指鹿為馬、
龍爭虎斗、
霧里看花、
男大當婚、
未雨綢繆、
南轅北轍、
三從四德、
一絲不掛、
高屋建瓴、
我給你找了150個,挑好的用哈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