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電力線路的施工要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必須線進行實地勘察,詳細了解現(xiàn)場情況,并盡 可能考慮多種設計方案。
2. 在可能的條件下,應使路徑長度最短、轉角少, 特殊跨越最少,水文地質條件好,投資少。
3. 沿線交通便利,便于施工、運行。
4. 線路應盡可能避開樹林、綠化區(qū)、防護林、建筑 物、不良地質地段、良田、沼澤地、水草地、易積水地、鹽 堿地、污染地區(qū)、洪水淹沒的地段和徒坡、滑坡、崩塌、不 穩(wěn)定巖堆、泥石流等不良地質段等。
5. 線路轉角點不宜選在高山頂、深溝、河岸、堤壩、懸崖、徒坡或易被洪水沖刷、淹沒之處。
在架空配電線路應按規(guī)定進行巡視,檢查線路的運行狀況,以便制訂檢修計劃,預防事故的發(fā)生。
巡視工作的種類主要包括定期巡視、特殊巡視、故障巡視和夜間巡視。除以上幾種巡視之外,新建成或正建的架空電力線路投運前,應進行全線巡視。
定期巡視由專職人員負責,其他巡線應根據(jù)具體情況確定。巡視工作一般由兩人或多人進行,主要靠眼睛觀察,也可用望遠鏡輔助觀察。
架空配電線路巡視檢查的主要內(nèi)容:架空線路附近是否正在進行土方開挖、建筑及炸石工作,有無新建的化工廠、電石廠、打靶廠、道路等,有無可危及導線的天線、旗桿、樹木、風箏等,有無可能被風刮起的草席、塑料布及其他雜物等,有無受洪水、河流沖刷的桿基等。
架空線路分為裸導線架空、絕緣導線架空和電纜架空三種。
設計時要重點注意桿、塔的強度和抗傾覆能力;導線的耐張力;弧垂等。
電線離地面的最小距離為:
居 民 區(qū):1KV以下6米,1~10KV6.5米;
非居民區(qū):1KV以下5米,1~10KV5.5米;
交通困難地區(qū):1KV以下4米,1~10KV4.5米;若用絕緣導線,均可減小為3米;
與建筑物:1KV以下裸導線2.5米,絕緣導線2米;1~10KV裸導線3米,絕緣導線2.5米;
哈哈,你找一本(DL/T5220-2005)《10KV及以下架空配電線路設計技術規(guī)程》看一哈就全明白啦?。?/p>
配電網(wǎng)中使用絕緣架空導線有這些注意事項:(1) 注意絕緣導線機械強度的核算。
在10kV及以下配電網(wǎng)設計時,由于其檔距小(一 般在100m以內(nèi)),如果采用鋼芯鋁絞線,一般只要計算其額定負荷與經(jīng)濟電流密度符合要 求,其機械強度即可達到要求。但架空絕緣導線因沒有帶鋼芯(如JKLYT系列),如果檔 距超過了 60m,就應校驗其機械強度,因為絕緣導線的張力其絕緣層也要承受,如果沒有 校驗且合格,很可能出現(xiàn)斷線事故。
浙江省玉環(huán)縣位于臺風多發(fā)區(qū)域,每年均要受到臺風的影響,在2000年“兩網(wǎng)”建設 之初,絕緣導線又是新產(chǎn)品,設計時沒有經(jīng)驗,就發(fā)生過因風速過大導致斷線的情況。雖 然相關法規(guī)按10級以上風作為不可抗力劃分相應責任,但鑒于玉環(huán)縣實際情況,按校驗機 械及風速影響時應以12級風(35m/s)考慮為宜。
(2) 注意分支引流材料的選型和制件的規(guī)范。絕緣架空導線為不破壞其外層的絕緣性 能,多采用絕緣穿刺線夾進行分支的引流。
但在實際施工中,由于穿刺線夾對施工工藝要 求嚴格,如果施工不當,就會為線路增加隱患點,埋下事故隱患。玉環(huán)縣城區(qū)在“兩網(wǎng)”改造后的三年時間內(nèi),發(fā)生過多起引流線接頭處導線燒斷事故。
經(jīng)查驗分析,發(fā)現(xiàn)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絕緣穿刺線夾的質量不過關,連接器的緊固力矩 螺母強度與尺寸長短不統(tǒng)一。造成穿刺面接觸面積大小不一致,當接觸面積過小時,就會 發(fā)熱,嚴重時引起導線燒斷;二是施工工藝不規(guī)范,有些絕緣穿刺線夾的力矩螺母施工時 就沒有擰到位(自動脫落),因穿刺力不足,接觸面積過小,使得通流能力過低,在長時間 的運行中,造成導線過熱乃至燒斷。
為此,一要注意選用合格的絕緣穿刺線夾,建議選用國內(nèi)質量可靠、信譽度好的企業(yè) 的產(chǎn)品。二是加強施工人員的技能培訓,要嚴格按工藝要求施工,配備合格的工器具,從 工藝標準上保證絕緣架空導線的可靠運行。
三要加強線路設備的驗收和運行監(jiān)控,驗收時 進行登桿檢查,運行中應加強線路的巡視和紅外測溫,把穩(wěn)患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 (3) 注意在線路上安裝適當?shù)慕拥丨h(huán),并配套設置相應的接地體。
絕緣架空導線通過 的地方,也是人口相對密集,房屋較多的地方,許多電桿處的地面已做硬化處理。為了檢 修方便,必須預留掛接地線的裝置,需要在合適的位置加裝接地環(huán),一般4~5檔設置一 處,同時在相應的電桿下預埋接地體,使今后檢修時裝設接地線更方便可靠,確保接地電 阻達到規(guī)程要求。
在聯(lián)絡斷路器兩側,分支桿、耐張桿接頭處及有可能反送電的分支點導 線處,必須設置接地環(huán)。為確保線路正常運行時的絕緣性能,這些接地環(huán)在非檢修時應裝 設絕緣罩。
(4) 注意施工時對絕緣層的保護。絕緣性能是架空絕緣導線的一個重要指標,在施 工時要尤其注意對絕緣層的保護。
放線時絕緣線不得在地面、桿塔、橫擔、絕緣子或其他物體上拖拉,要注意樹木對絕緣線的勾掛,防止損傷絕緣層。對絕緣層不慎損傷的要 進行損傷判斷必要的修補,如果絕緣層損傷深度在絕緣層厚度的10%及以上時應進行絕 緣修補。
可用絕緣自粘帶纏繞,每圈絕緣自粘帶搭壓其寬度的1/2,補修后,絕緣自粘帶 的厚度大于絕緣損傷深度,且不少于兩層;也可用絕緣護罩將絕緣層損傷部位罩好,并 將開口部位用絕緣自粘帶纏繞封住。 一個檔距內(nèi),單根絕緣線絕緣層的損傷修補不應超 過三處。
(5) 注意低壓絕緣線上負荷的平衡。由于一般家庭為一相一中性線用電,要注意各相 負荷的平衡,不能圖施工方便而隨便搭接負荷。
一是防止導線發(fā)熱不平衡導致弧垂不一致 而發(fā)生線間碰線短路;二是保證三相四線制線路中性線的安全,否則當一相負荷偏重時, 中性線電流過大可能導致中性線燒毀,這將引起用戶家用電器燒壞,也會給人身設備的安 全帶來威脅。
巡視檢查的目的是為了掌握線路設備的運行情況和周圍的環(huán)境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線路故障,消除故障,保證安全運行。
線路運行巡視種類如下:
(1) 定期巡視。市區(qū)一般一月一次,郊區(qū)及農(nóng)村至少一季一次,認真查看線路設備的運行狀況及沿線路環(huán)境變化情況。
(2) 特殊巡視。在氣候異常變化時或某些特殊情況下,應對線路的全線或某些地段或某些保護裝置進行巡視。
(3) 夜間巡視。檢查線路接點有無發(fā)熱打火,絕緣子是否放電等現(xiàn)象。一般每年至少一次,選擇無月光時進行。
(4) 故障巡視。線路發(fā)生故障,應立即查明發(fā)生故障的地點原因,消除故障,盡快恢復供電。
巡視的內(nèi)容一般有:
(1) 桿塔基礎有無下沉和傾斜,混凝土桿有無裂紋、疏松、斷裂;防護設施是否有損壞,坍塌;有無樹枝或蔓藤等植物危害線路安全。
(2) 橫擔及金具有無銹蝕、歪斜、變形,螺栓是否緊固,螺母、開口銷有無脫落。
(3) 絕緣子有無閃絡痕跡或損壞。
(4) 導線有無斷股;有無過緊過松,三相弛度是否平衡;導線上有無雜物,導線接頭有無燒損現(xiàn)象;導線與絕緣子的綁線是否松開、脫落。
(5) 拉線是否松弛、斷股、銹蝕。
(6) 接地線是否脫落或過熱燒傷;接地體有無外露、嚴重腐蝕等。
(7) 避雷器固定是否牢固,表面是否污穢;表面有無裂紋、損傷、閃絡痕跡;保護間隙有無銹蝕,被其他物短接,間隙的距離是否滿足要求。
架空絕緣配電線路施工中拉線安裝的一般規(guī)定:1、拉線與電桿的夾角不宜小于45°,當受地形限制時,不應小于30°;2、終端桿的拉線及耐張桿承力拉線應與線路方向對正,分角拉線應與線路分角線方向對正,防風拉線應與線路方向垂直;3、拉線穿過公路時,對路面中心的距離不應小于6m,且對路面的最小距離不應小于4.5m。
架空線路所經(jīng)過的地帶叫線路走徑或路徑,路徑和桿位應到現(xiàn)場實地勘察,根據(jù)地形、地物和地質情況而定。在確定路徑時要注意以下幾點;從供電點到用電點,盡量走直路,盡量靠近道路;避免穿越叢林、房屋、地面建筑物;盡力減少跨越公路、河流和通信線路。
地勢越平坦越好,應避開積水和水淹地區(qū),避開山洪或雨水沖刷地帶,避開有爆炸物、腐蝕性氣體的工廠以及易燃物;盡量少占良田;路徑應選擇在負荷中心地帶。具體桿位的確定應考慮施工難易和地形、地質條件等要素;考慮今后發(fā)展,留有一定的余地。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6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