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療術后應注意以下事項:1.堅持遵醫(yī)囑按時服藥:①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藥物,介入治療后要按常規(guī)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一般要求堅持服用9個月到1年,以防止病變部位再狹窄。
②口服他汀類調血脂藥物,嚴格控制血脂水平,以防病情復發(fā)。③對于高危冠心病人,尤其是多支血管病變未能完全重建血運者,術后仍需要長期口服硝酸酯類藥物。
④心功能不全患者,應服用ACEI類藥物,如雅施達等。2.合并其他疾病者,應積極治療,如控制血壓、治療糖尿病等。
3.戒煙。4.控制體重,堅持鍛煉身體。
5.每月定期門診復查,半年復查1次冠脈造影。
冠心病介入治療注意事項如下: (1)做冠心病介入治療前,必須先做冠狀動脈造影,即應用心 導管技術,把造影導管放置到冠狀動脈開口部位,再把造影劑直接 注入冠狀動脈內,從而非常清楚地顯示冠狀動脈狹窄的部位、程 度、性質等方面的情況。
根據這些情況再選擇治療的方法(藥物治 療、冠狀動脈介人治療或者是外科冠狀動脈搭橋治療)。 目前,冠 狀動脈造影是診斷冠心病的可靠方法。
(2)做冠心病介入治療前,均應按照醫(yī)生的要求服一些藥物, 如抗血小板藥物(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噻氯吡啶等),抗心絞 痛藥物(如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藥和鈣拮抗藥等)。其目的是穩(wěn) 定病情,減少或避免術中和術后缺血性并發(fā)癥,增加冠狀動脈介入 治療的安全性。
(3)冠心病介入治療后,特別是冠狀動脈支架置入的患者,應 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以預防再狹窄的發(fā)生。此外,還要根據醫(yī) 生的要求,決定是否服用抗心絞痛類藥物。
(4)冠心病介入治療后,加強術后的隨訪工作十分重要。 ①加強冠心病危險因素的控制,包括控制血壓、治療糖尿病、戒煙、規(guī)律鍛煉、體重不要超重,特別要注意合理使用調整血脂藥 物,嚴格控制血脂水平。
除非患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及他汀類調 脂藥物、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類藥物應長期服用。 ②定期進行門診隨訪,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藥物的毒副作用和心 肌缺血癥狀的復發(fā)。
此外,還要嚴密觀察有無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異常的狀況。對于冠心病介入治療的病情危重患者,或介入治療 后有較嚴重異常臨床情況者,必要的時候建議做冠狀動脈造影復 查,以便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1)及時接診患者,保持輸液通暢,觀察患者尿量,并囑患者臥床24 h、穿刺側肢體制動12 h。
(2)術后嚴密監(jiān)護,注意生命體征,患者回ICU室后立即行ECG一次,以后根據病情1 h內每15 min測血壓1次,如病情穩(wěn)定可2~4 h測血壓1次。(3)注意穿刺處有無血腫及出血,個別患者因壓迫不徹底或因應用肝素或制動不夠而發(fā)生局部出血或血腫,嚴重時可導致休克,因此1 h內每15 min觀察1次,無異常每2~4 h觀察1次。
如有出血或血腫應及時通知醫(yī)生。(4)注意觀察足背股動脈搏動情況,因穿刺股動脈植入動脈鞘管,可有股動脈血栓形成。
如術側足背動脈搏動明顯減弱或較術前減弱,應考慮股動脈血栓形成,結合肢體皮膚溫度及顏色,迅速做出判斷,必要時行血管超聲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并通知值班醫(yī)生。(5)注意有無皮下血栓的形成,由于患者術后臥床24 h,術側肢體制動12 h,對某些老年人可因臥位時下肢靜脈回流緩慢,加上彈力繃帶加壓包扎影響靜脈回流,可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特別是術側肢體,多在術后24~28 h,患者可有一側肢體腫脹,皮膚略顯紫癜,但足背動脈搏動良好,必要時B超可證實診斷。應及時發(fā)現(xiàn)并通知醫(yī)師及時處理。
(6)PIC患者術后用藥指導:術后患者堅持口服抗血小板藥,服藥期間注意用藥反應,密切觀察有無皮下或牙齦出血及白細胞減少、粒細胞缺乏等。因此患者應1~2周復查1次血常規(guī)和出凝血時間,如有異常立即停藥。
術后應長期隨訪患者。 這些可能有些不全面,去一些大的醫(yī)學網站上可以找到類似的東西 你是學醫(yī)的,應該知道一些國內較大的 這樣對你好。
經橈動脈介入手術后,一般會馬上拔掉相關器械,然后用止血器壓迫傷口6小時左右,如果傷口周圍出現(xiàn)明顯的疼痛或腫脹,應立即告訴醫(yī)生。
經橈動脈介入術后的病人須在床上靜臥2小時以上,可將右手抬高放于胸前,手指做適當的活動。如果是經股動脈手術的,醫(yī)生會留一根小的鞘管在傷口上,6小時左右再拔除,然后壓迫6小時,臥床24小時左右;如果應用縫合器,一般臥床6小時左右。
期間手術的腿盡量不要活動。手術后,要多喝水以促進造影劑的排泄,盡量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經股動脈手術的,3天內盡量不要做劇烈的活動,洗澡時盡量不搓傷口處。
1)及時接診患者,保持輸液通暢,觀察患者尿量,并囑患者臥床24 h、穿刺側肢體制動12 h。(2)術后嚴密監(jiān)護,注意生命體征,患者回ICU室后立即行ECG一次,以后根據病情1 h內每15 min測血壓1次,如病情穩(wěn)定可2~4 h測血壓1次。(3)注意穿刺處有無血腫及出血,個別患者因壓迫不徹底或因應用肝素或制動不夠而發(fā)生局部出血或血腫,嚴重時可導致休克,因此1 h內每15 min觀察1次,無異常每2~4 h觀察1次。如有出血或血腫應及時通知醫(yī)生。(4)注意觀察足背股動脈搏動情況,因穿刺股動脈植入動脈鞘管,可有股動脈血栓形成。如術側足背動脈搏動明顯減弱或較術前減弱,應考慮股動脈血栓形成,結合肢體皮膚溫度及顏色,迅速做出判斷,必要時行血管超聲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并通知值班醫(yī)生。(5)注意有無皮下血栓的形成,由于患者術后臥床24 h,術側肢體制動12 h,對某些老年人可因臥位時下肢靜脈回流緩慢,加上彈力繃帶加壓包扎影響靜脈回流,可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特別是術側肢體,多在術后24~28 h,患者可有一側肢體腫脹,皮膚略顯紫癜,但足背動脈搏動良好,必要時B超可證實診斷。應及時發(fā)現(xiàn)并通知醫(yī)師及時處理。(6)PIC患者術后用藥指導:術后患者堅持口服抗血小板藥,服藥期間注意用藥反應,密切觀察有無皮下或牙齦出血及白細胞減少、粒細胞缺乏等。因此患者應1~2周復查1次血常規(guī)和出凝血時間,如有異常立即停藥。術后應長期隨訪患者。
這些可能有些不全面,去一些大的醫(yī)學網站上可以找到類似的東西 你是學醫(yī)的,應該知道一些國內較大的 這樣對你好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4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