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要選健康的糧食,還是什么健康?中國飲食糧食“五谷雜糧”吃健康,五谷所說的作物,就是麥、稷、黍、菽、麻五種。
談到均衡膳食,我們便不能不提及營養(yǎng)金字塔;營養(yǎng)師把食物分為四類組成了營養(yǎng)金字塔,這些食物分別是脂肪和糖類、乳制品和肉類、蔬菜和水果及谷類。營養(yǎng)金字塔的底層主要為五谷類食物,但是甚麼的農產品或食品該屬於五谷類呢? 五谷中的稻和麥至今仍是我國主要食糧。
在中國,稻(水稻)的種植起源於華南約4700年前的神農時代。麥(大麥和小麥)的種植,約在史前晚期或於盤庚遷殷以前傳入我國華北。
至於五谷中的黍、稷和秫都是屬於“小米”?!靶∶住笔潜狈降闹匾Z食之一,在南方很少種植。
“小”基本上包括兩類植物:粟屬和稷屬。 黍不是現(xiàn)今我們常吃的玉蜀黍,而是米子和黃米。
玉蜀黍是近代才由西方傳入的農作物。 菽即豆,而五谷中所指的菽并不是所有的豆,而是大豆。
大豆在周代被稱作菽,秦漢以來才稱為豆。 五谷中的麻,是指大麻。
大麻的種子是無毒,但葉有毒,故可充作糧食。
糧食儲備工作在我國始終具有戰(zhàn)略意義。
糧食質檢部門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具有雙重作用,一是新農村的鋪建隊伍,二是新農村建設的推動和促進力量。糧食流通工作的主要對象在農村,把扎根農村的各類糧食購銷、儲存和加工業(yè)建設成現(xiàn)代化的機構,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
同時,糧食部門面對面服務于“三農‘’,在科學引導、便利優(yōu)化、幫輔傳帶、科技興糧等方面肩負著重要的使命。本著確保以國家為主儲備糧食,充分發(fā)揮國家調控糧食市場,確保糧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原則,黨中央和國務院批復建立了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對中央直屬庫實行垂直管理。
那么,直屬庫如何面對新形勢發(fā)展,在科學裝備和技術下確保儲備糧有效管理和利用呢。 一、推陳出新,建立適應新時期科學儲量標準 大量事實證明,儲備糧的質量是安全儲糧的基礎,是滿足國家糧食需求的前提。
以往,在糧食供銷存和加工等環(huán)節(jié)的中,我們在重數(shù)量前提下,對糧食的質量的檢驗更多的是只是從容重、雜質、水分、生蟲、發(fā)霉等這些外表方面上加以判析,要求水分和等級符合要求,然而,很少把注意力放在其儲存和食用品質及其變化上,這樣很容易出現(xiàn)因儲藏糧食的食用和加工品質差,銷售困難,更嚴重的是造成大量囤壓或品陳化的現(xiàn)象。所以,上述表面的質檢工作已經不再適應中儲糧管理的要求標準,必須通過科學地分析和嚴格的掌握糧食的品質變化,有效合理地指導輪換;應用科學的保糧方法延緩糧食的陳化反映,力求保持糧食的食用品質、種用品質和加工品質。
為此,我們必須改變陳腐的舊觀念,以糧食的“最佳食用品質和用途”以及“確保儲備糧常儲常新”為目標進行糧食的質量管理工作,進逐漸挖掘和開拓糧食質檢工作的內容和方法,科學、真憑實據(jù)地發(fā)揮糧食檢驗工作的重要作用。 二、科學儲最檢驗工作的三個要求 1、入庫儲糧檢驗嚴把關、重質量 收購工作過程中,糧食檢驗流程直接確定并劃分了糧食的等級,是靠質量說話、讓品質論價的基礎。
在入庫時,質檢工作人員必須要貫徹收購質量標準,嚴把收購質量關卡,以“便于安全儲存、便于輪換”為原則,收優(yōu)質糧(多收干、飽、凈、無蟲、無霉的高等級糧)、將陳化糧、“三高糧”芽麥等不合格糧關在庫門之外。這是倉儲有效管理底線。
2、儲糧檢驗準確、全面 購進糧食在收儲期間,隨著貯藏時間的變化,自然分解代謝自身的營養(yǎng)物質與能量,從而發(fā)生品質上的逐步陳化和相應劣變。檢驗人員必須嚴格依照儲糧技術規(guī)范和要求,堅持頻繁檢測品質,并按照不同糧食的品質判定標準,全面、準確地檢測面筋吸水量、粘度、脂肪酸值、品嘗評分值、油脂過氧化值、酸價等,從而取樣化驗分析、根據(jù)實際結果判定該品種糧油是否宜存狀態(tài),并將此作為輪換的科學地指導依據(jù)。
3、勤檢驗,嚴防儲量蟲害與霉菌 在儲糧工作過程中,需要定期并機動的進行糧情檢測,及時觀察糧食的蟲害和霉菌反映、及時掌握儲藏穩(wěn)定性的變化情況,這是糧儲工作的基本要素。按照標準和規(guī)范要求檢驗糧情,尤其對倉內邊緣、倉底、四角等易發(fā)隱患部位要著重防患,在季節(jié)或者氣候變化時期固定增加進倉檢查的工作量,這是為了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和迅速解決問題;尚無蟲霉和結露等問題時,要提前做好預防和預警工作。
這樣才能及時掌握糧情變化,防止陳變及連帶,規(guī)避儲糧事故造成的損失和影響。 三、構建綠色儲糧新體系.質量經濟共建雙管 由于糧食種植的客觀規(guī)律,作物很可能含有有害物質,殘留農藥以及添加劑重的污染有害元素,霉變糧食的致病菌和霉菌等,這些糧食如果被人們常規(guī)食用不可避免地會危害身體健康。
因此,糧食衛(wèi)生指標的檢測也是檢驗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確保食用安全是國家法律的要求。直屬庫應該積極探索和研發(fā)綠色儲糧的新思路,有效進行低溫冷凍等儲藏,竭盡全力避免蟲害滋生,減少熏蒸殘留,達到綠色儲糧的要求。
對直屬庫來說,糧食的質量體現(xiàn)的不只是管理水平和業(yè)務水平的程度,更體現(xiàn)了一個企業(yè)的形象和生命力。伴隨著存儲時間的延長,糧食品質很有可能發(fā)生劣變,這就要求我們的檢驗人員不斷學習研究、提高專業(yè)檢驗和管理技術水平,再三探索減緩和防治糧食品質陳化劣變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在確保糧食最終優(yōu)秀使用品質的前提下,使存儲企業(yè)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減少國家財產的損失,加強糧食品質檢驗工作,讓糧儲的經濟效益和質量管理同步發(fā)展,以適應市場經濟和國計民生的要求。
四、總結 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斷繁榮發(fā)展新形勢下,隨著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深入開展,中儲糧垂直管理體系給我們直屬庫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系統(tǒng)的要求,儲備糧的質量管理更需要不斷地強化專業(yè)標準、充實更新檢驗和倉儲知識、提高和完善糧食檢驗工作,切實有效地延緩糧食陳化劣變;以糧食的品質引導農業(yè)生產,推廣優(yōu)良品種和種植技術,優(yōu)化糧食的種植結構,充分適應市場要求。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5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