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物通訊的開頭,要略微講究一些文采,充分利用排比、對偶等修辭方法,在寫作方法上,可以描寫,可以抒情。從寫作角度上,可以寫某一個側面,然后引起讀者興趣。當然,也可以開門見山。人物專訪的寫作方法,是一個技巧問題。一般說來,人物專訪(或者叫人物通訊),要高度而準確的概括一個人的最主要的亮點。然后引出正文。
二、關于人物通訊的結尾,可以是對某某人物的感嘆類的語言、贊美類語言,或者寄托希望類的語言等等。
人物專訪屬于記敘文范圍,是一種類似小報告文學的新聞形式。
近幾年來,報刊上經(jīng)??沁@類文章,很受讀者的喜愛,不但記者寫,中學生文學愛好者也常把寫人物專訪作為社會實踐和練筆的機會。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人物專訪,內容一定要真實!引述采訪對象對某一問題的看法,必須是原意,作者不能隨意改動或發(fā)揮,無根據(jù)的拔高和添枝加葉是不允許的。所以,在專訪時,要細心傾聽,掌握盡可能多的第一手材料,時間、地點、人物,作品和數(shù)字等要當場問清楚并記下來,以免張冠李戴。文章寫完以后,最好送采訪對象過目,聽取本人意見,以免文章發(fā)表以后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篇報道稿,發(fā)表在廣播、報紙上,叫新聞稿,或者叫消息。發(fā)表在學校的板報上,叫報道稿,或板報稿。
報道稿的內容很廣泛,學校、社會、各行各業(yè),新人新事,批評、表揚……
報道槁的要求,一要“新”:選擇生活中最新鮮、最感人,有積極意義的事;二要“快”:報道要及時,要迅速;三要“實”:報道稿要實事求是地寫,不夸大,不虛構,四要“短”:不管是登在報紙上,還是板報上,篇幅都以短小精悍為宜,力求語言簡短、準確、生動。
養(yǎng)成經(jīng)常給黑板報、廣播站、報紙寫稿子的習慣,能培養(yǎng)一個人的觀察能力。使人變得敏感,及時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新題材,提高認識能力。養(yǎng)成經(jīng)常寫稿的習慣,自覺地增加練筆的機會,久而久之,會使人思路敏捷,思考細致,下筆成文。即使碰上新的作文題,也難不住。
還是從怎樣寫好報道稿說起吧。小學語文第九冊基礎訓練1第五題,向同學們推薦了一篇《我們的班級小圖書室》的報道稿。分四個部分向同學們介紹一下。
第一部分,是標題。標題是把報道中最主要的事實最基本的內容,高度概括成一句話或幾句話。標題是文章中心的概括,很重要。
第二部分,是報道的開頭。如:“新學期開始不久,我們五年級兩個班的少先隊員,辦起了班級‘小圖書室’?!边@是這篇報道的開頭。把最主要最新鮮的事實,用簡明生動的話告訴給讀者,這叫報道的導語。
第三部分,“圖書室里的圖書,除了一小部分是向學校圖書館借來的……”先介紹了圖書的來源,接著寫“每天午飯以后和課外活動時間……”介紹閱讀時間。最后,“為了使圖書不斷更新,小管理員每隔一段時間,就設法調換一批新書……”介紹了閱讀活動方法。
這段是這篇報道的中心,按事情的并列關系,從圖書來源、閱讀時間、辦法等三個方面,把材料組織起來。這是報道的“主體”部分。
第四部分,“通過這項活動,隊員們不僅增長了知識……”寫出了這件事有什么意義,或者這項活動收到了什么效果,這是報道的結語部分。
結合《我們的班級小圖書室》例文分析,我們抓住了寫報道稿的簡單的幾個要點,可以按要求練習寫報道稿,可以從自己身邊開始,漸漸擴大,先報道班級的、學校的,逐漸報道社會上的新人新事。起初,可給學校板報寫,以后再擴展到給廣播站、電臺、報紙寫。有了興趣,進步就快。有不少記者、作家,就是從年輕時給報刊寫新聞報道開始,走上了成功之路的。
同學們,希望你們都要成為一個小小通訊報道員。
長城網(wǎng)以新聞、宣傳為核心,融合互聯(lián)網(wǎng)、網(wǎng)絡電視、手機媒體等網(wǎng)絡平臺,以各類圖文資訊、音視頻流媒體以及豐富的無線產(chǎn)品組成多媒體門戶平臺;以論壇、博客、社區(qū)等互動版塊為用戶提供互動與共同交流的空間,立足河北,面向世界,努力打造河北信息資訊最權威、最及時、最準確、最全面的新聞網(wǎng)站。
(再縮寫一點?)
老記者的名字,和“長城網(wǎng)”一起風風雨雨XXX年,幾十年如一日的記者生涯(十幾年如一日的記者生涯),嚴謹,求實,科學全都刻畫在他的臉上,手中稿件發(fā)表千余份,特別是實時資訊及評論發(fā)面有自己獨到之處……
篇報道稿,發(fā)表在廣播、報紙上,叫新聞稿,或者叫消息。
發(fā)表在學校的板報上,叫報道稿,或板報稿。報道稿的內容很廣泛,學校、社會、各行各業(yè),新人新事,批評、表揚……報道槁的要求,一要“新”:選擇生活中最新鮮、最感人,有積極意義的事;二要“快”:報道要及時,要迅速;三要“實”:報道稿要實事求是地寫,不夸大,不虛構,四要“短”:不管是登在報紙上,還是板報上,篇幅都以短小精悍為宜,力求語言簡短、準確、生動。
養(yǎng)成經(jīng)常給黑板報、廣播站、報紙寫稿子的習慣,能培養(yǎng)一個人的觀察能力。使人變得敏感,及時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新題材,提高認識能力。
養(yǎng)成經(jīng)常寫稿的習慣,自覺地增加練筆的機會,久而久之,會使人思路敏捷,思考細致,下筆成文。即使碰上新的作文題,也難不住。
還是從怎樣寫好報道稿說起吧。小學語文第九冊基礎訓練1第五題,向同學們推薦了一篇《我們的班級小圖書室》的報道稿。
分四個部分向同學們介紹一下。第一部分,是標題。
標題是把報道中最主要的事實最基本的內容,高度概括成一句話或幾句話。標題是文章中心的概括,很重要。
第二部分,是報道的開頭。如:“新學期開始不久,我們五年級兩個班的少先隊員,辦起了班級‘小圖書室’?!?/p>
這是這篇報道的開頭。把最主要最新鮮的事實,用簡明生動的話告訴給讀者,這叫報道的導語。
第三部分,“圖書室里的圖書,除了一小部分是向學校圖書館借來的……”先介紹了圖書的來源,接著寫“每天午飯以后和課外活動時間……”介紹閱讀時間。最后,“為了使圖書不斷更新,小管理員每隔一段時間,就設法調換一批新書……”介紹了閱讀活動方法。
這段是這篇報道的中心,按事情的并列關系,從圖書來源、閱讀時間、辦法等三個方面,把材料組織起來。這是報道的“主體”部分。
第四部分,“通過這項活動,隊員們不僅增長了知識……”寫出了這件事有什么意義,或者這項活動收到了什么效果,這是報道的結語部分。結合《我們的班級小圖書室》例文分析,我們抓住了寫報道稿的簡單的幾個要點,可以按要求練習寫報道稿,可以從自己身邊開始,漸漸擴大,先報道班級的、學校的,逐漸報道社會上的新人新事。
起初,可給學校板報寫,以后再擴展到給廣播站、電臺、報紙寫。有了興趣,進步就快。
有不少記者、作家,就是從年輕時給報刊寫新聞報道開始,走上了成功之路的。同學們,希望你們都要成為一個小小通訊報道員。
緊緊握好手中筆
今年11月8日,是第9個記者節(jié)。在記者節(jié)來臨之際,我雖然算不上記錄今天歷史、記錄時代脈搏的記者,但我還是有一種永遠去不了的“記者情懷”,和辛勤耕耘的記者們一樣,我倍感自豪,欣慰,感動,驕傲!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不論在推進社會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還是在中國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中,記者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長期的新聞實踐讓我深深感到,記者手中的輿論之筆是沉甸甸的,記者肩上的擔子是神圣而艱巨的。記者這個是無冕之王,看起來瀟灑誘人,但當你真正從事記者時,就會覺得它不是一個輕松的職業(yè),也遠沒有心中想像的那樣瀟灑自由。沒有了節(jié)假日,沒有了星期天,記者就像辛勤的蜜蜂,哪里有花開,就要到哪里把蜜采。熱鬧的場面要去,危險的地方更要去,因為只有搶到新聞,你才能有資格做記者,你才配記者的神圣稱謂。事實說明,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敬業(yè)精神,是記者必須具備的職業(yè)道德素質,懲惡揚善是記者的天職。要想做一名真正合格的記者,光有敏銳的目光和過硬的文筆是遠遠不夠的,記者不只是跑跑機關、泡泡會議、編編材料。要真正采寫出有價值有分量的稿件,記者務必要心系民生、心系百姓,腳踏實地,真正做到“三貼近”。因此,我深深感到,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只是記者握好手中之筆的前提,勇于吃苦耐勞和追求精益求精,全面提高自身素質,才是記者握好手中之筆的關鍵。
“手無寸鐵兵百萬,力舉千鈞紙一張。”(范長江)在革命斗爭中,記者的筆,是刺向敵人的投槍。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記者的文章,是歷史的畫卷,錄下了新中國五十年歷史前進的腳步聲,譜就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英雄卷。雷鋒、王杰、好八連、焦裕祿、王鐵人、孔繁森……這些英雄人物通過記者的筆譜寫成英雄史詩,傳到千家萬戶,又在千家萬戶中造就了千千萬萬個先進模范人物。記者愛心如火,每日為改革開放高歌;記者疾惡如仇,時刻對貪污腐敗進行輿論監(jiān)督。記者手中之筆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也是深遠的。愛崗敬業(yè),清正廉潔,心系祖國和人民,珍惜記者的責任和榮譽,始終恪守新聞工作者的道德操守,始終懷著對黨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是對做記者最起碼的要求。記者只有放下架子,真心去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才能捉到“活魚”,寫出有影響力的作品,去更好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謳歌、吶喊,頌揚真善美,批駁假惡丑。有60余年新聞生涯的穆青,正是因為他理解了“筆有千鈞力”的深刻內涵,才始終抱著對祖國、對人民、對新聞事業(yè)的一片赤膽忠心,忘我工作,精益求精,永不停歇,寫出了一個個凸現(xiàn)著時代精神和風貌的典型人物。但在市場經(jīng)濟下,我們有些記者卻被物欲橫流搞得暈頭轉向,只知道為自己打算,把記者工作完完全全地當成了一種謀生的手段。更有甚者,喪失新聞工作者的良心,拋棄職業(yè)道德,丟掉黨的新聞原則,缺少了對人民群眾的起碼感情,忘記了記者手中之筆的分量,為“五斗米”折了腰,也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多么令人可悲可嘆!
“記者”的稱謂折射著神圣與榮光,記者的職責蘊涵著公正與剛強!既然選擇了記者這個職業(yè),就要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為了人民的重托,為了社會的信任,為了神圣而光榮的使命,讓我們把記者節(jié)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整修自我,充氣加油的驛站,自覺以鄒韜奮、范長江、穆青等老一輩新聞工作者為榜樣,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努力做到“政治強、業(yè)務精、紀律嚴、作風正”,并不斷檢點自己的言行,經(jīng)常校正校正手中的輿論之筆,以實際行動緊緊地握好手中之筆,真正做到“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我從小喜歡看新聞,常常在少兒頻道,新聞袋袋褲欄目里看到鞠萍姐姐手里拿著話筒在新聞第一線進行采訪,然后在第一時間把身邊發(fā)生的有趣的新聞或故事記錄下來,講給電視機前的少年朋友們。
每當我看到這時,我都情不自禁地想嘗嘗當記者的滋味。長大了要做一個像鞠萍姐姐、“金龜子”一樣有名的記者。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我看到了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少年報社少年新聞學院開封分院的網(wǎng)站,我就立刻報了名,經(jīng)過考核,終于實現(xiàn)了我的夢想,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小記者。
在短短的學習過程中,我知道了什么是新聞,新聞是指“新近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知道了怎樣培養(yǎng)自己的新聞敏感,作為一名小記者應該比其他同學更關心國家大事,因為這是小記者的職責所決定的;作為一名小記者還要關注自己身邊小事,開動腦筋、多觀察、多思考,在逐步提高的基礎上,寫出一些能引人們關注的好新聞。
我相信:通過我的不懈努力,今天當好小記者,明天就可以當大記者了。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寫作基礎 | 作文指導 |
寫作經(jīng)驗 | 寫作方法 |
文學常識 |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8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