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發(fā)展的人像一顆種子,只有在和諧的校園里才能孕育出來。那么,如何建設和諧的校園呢?如果把和諧的校園比作一棵參天大樹,那么我認為,優(yōu)美和諧的環(huán)境就是這棵大樹的根本,良好的校園人際關系就是它的枝葉,而豐富的校園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靈魂所在。
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是和諧的根本。首先,校園的自然環(huán)境應是和諧優(yōu)美的。如果孩子跨進校園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觸的一切,處處是俯拾不完的美麗,身心自會有言說不盡的愉悅,思想也會無止境地翱翔。唐人有詩云:“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回首我國古代書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為了“借山光以悅人性,假湖水以靜心情”。在綠草如茵、鳥語花香、亭榭交錯、山水相映的校園環(huán)境里,學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飛美的心靈。我們附中校園雖然不大,但各種花草樹木構成了一道獨特的校園風景線。教室窗外令人沉醉的綠意,不僅能給人以美的陶冶,也能給人以智慧的啟迪,以及由此感受到的無窮的希望和力量。
當然,校園環(huán)境不僅包括自然環(huán)境,還應當包括師生創(chuàng)造的人文環(huán)境。一幀幀醒目的優(yōu)秀學生照片、一篇篇精心挑選的佳作都可以融入校園環(huán)境的建設。尤其當校園環(huán)境浸透著每個師生的汗水,凝聚了每個師生的智慧,就更能激發(fā)每顆心靈的自豪感和對學校的熱愛之情。“景美則心曠,心曠則神怡,神怡則智清,智清則學佳?!币粋€凈化了的環(huán)境,會使人的心靈美化,并激起一種奮發(fā)向上的自尊自愛的意識。所以,一個和諧的校園首先應該擁有優(yōu)美和諧的環(huán)境。
其次,只有良好的人際關系的校園,才能稱得上是和諧的校園。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是師生關系融洽的前提。有人說:“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fā)展?!苯處熤挥姓嬲\地愛著學生,真切地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學生才能在和諧的校園里健康成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庇腥税呀處煴茸鲗W生的第一盞燈,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所以教師自身應該做一個和諧發(fā)展的人。身為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彼此用心營造一種充滿真情與關愛的氛圍,當一個學生遇到困難時,大家都能伸出援助之手,給幼小的心靈以溫暖的慰籍,給平凡的日子以真切的感動……
一個和諧的校園,還應有千姿百態(tài)、意蘊豐贍的校園文化。沒有豐富的校園文化,學生的精神世界就是空虛的,毫無生氣的。學生不是流水線上的產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學生不是學習的機器,考試成績不應成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新課程標準提倡多元化評價,我們就應該看到每個學生的長處,讓學生的個性如春天的枝葉一樣無拘無束地伸展。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們附中處處為學生創(chuàng)造展現(xiàn)個性和特長的舞臺。熱愛運動的同學能在“體育節(jié)”上一展矯健的身姿,喜歡書畫的同學能在“文化節(jié)”中盡情揮毫潑墨,擅長表演的同學能在“藝術節(jié)”里贏得陣陣掌聲……和諧的校園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無聲的力量,是最優(yōu)秀的隱性課程。它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進入學生的心靈深處并產生深遠影響。
“給無助的心靈帶來希望,給稚嫩的手帶來力量,給蒙昧的雙眼帶來清明,給彎曲的脊梁帶來挺拔,給卑微的人們帶來自信?!弊屇阄覕y起手來,努力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的校園吧!
故鄉(xiāng)的朋友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好的朋友,我也不例外。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紹一個我最信任的好朋友----“黃昔然”吧! 她和我們一樣,都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小小的鼻子和水汪汪的眼睛,只不過她給眼睛“穿上了衣服”。 之所以我們是好朋友,是因為我和她都是“假小子”。我們倆都十分喜歡體育,但是她跑步卻比我快多了,都能和體育委員相提并論了! 既然她那么喜歡體育,有點調皮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上課時,她開小差被老師發(fā)現(xiàn)后,老師只會說:“黃昔然,請你把剛才的話重復一遍”。她站起來吱吱嗚嗚了半天,卻連一句話也沒說出來。 雖然她調皮,但也有文靜的一面。下課后,同學們都出去玩了,只有她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教室里,看書積累好詞佳句,或畫畫。那是在我剛轉到華山小學時,膽子非常小,一個熟悉的同學都沒有,感到非常孤單。只有她主動與我交談,告訴我許多有關學校、班級里的事情,與我交朋友,并且很熱心的把我介紹給班級里的每一個同學,好讓我盡快融入到這個集體之中。 多么好的伙伴呀!她就是黃昔然。
. 共創(chuàng)文明縣城 構建和諧校園
一縷清風,一片亮麗,一面微笑,一校文明,一片和諧。 高大的榕樹為你撐開清涼的大傘,嫩綠的小草向你吐出清清的芬芳;潔凈的小道讓悠閑你我心情舒暢,明亮的教室向你我傳遞朗朗的書聲;微笑的語言讓大家享受溫馨,平安的環(huán)境傾注著黃如論中學的和諧吉祥。 這不是夢境,這不是幻想,這是你我的希冀,是創(chuàng)建文明縣城所要達到的目標,也是我們文明學校的理想環(huán)境。做文明人,行文明事,讓我們的縣城早日成為一個文明潔凈的城市,讓黃如論中學成為每個學生向往的理想校園。 行動起來吧,趕快行動起來吧, 從我做起,從你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倡導文明,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習慣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我們的綜合素質,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才能得到社會的肯定。整潔你的衣衫,微笑你的面容,文明你的舉止,嚴于律己,做個"德才兼?zhèn)?的人。 關注你的班級,那是你我的家,不要讓門窗蒙上灰塵,不要讓天花板掛上蜘蛛網(wǎng),不要讓掃帚成為金箍棒,不要讓手中的紙團成為籃球。 在短短的五年里,荒地變成了美麗的校園。它傾注了無數(shù)師生的心血,你忍心丟下手中的廢紙,去玷污它的一塵不染嗎?你忍心大聲喧嘩,去打破它的寧靜和諧嗎?你忍心亂踩花草,去破壞它的青綠嗎?你忍心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去破壞它的和諧嗎?我們需要一個清幽寧靜,井然有序的校園環(huán)境.我們是學校的主人,為建設美好校園而應做出我們自己的一份貢獻. 講文明禮貌,不口出臟言,不說嗆人話; 講文明衛(wèi)生,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 講文明行車,不超搶強會,不亂停亂放; 講社會公德,不損壞公物,不踐踏草木……. 我們是家之學子,國之棟梁.我們要爭做文明學生,從自身做起,帶動全體同學,讓文明充滿校園的每個角落,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去創(chuàng)造那朗朗的書聲,暖人的話語,整潔的儀表的畫面吧,這該是多么相得益彰的美景呀!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去捍衛(wèi)“綠色校園”、“市文明學?!钡姆Q號吧!
學校是一個育人的搖籃,是一方純凈的沃土,校園的文明直接折射出社會的文明。然而,我們校園中常常出現(xiàn)一些不良現(xiàn)象卻不由得讓我們對這個問題重新進行了思考:究竟,我們的校園還是一個文明的校園嗎?我們的同學是有修養(yǎng)的嗎?作為中國跨世紀新一代的青年就是我們這樣的嗎?
同學們,為了自己,為了畢業(yè)以后找一份好的工作,為了在中國加入世貿后找到屬于自己的一個位置,我們也應該是時候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了。學習知識,才能提高修養(yǎng)呀! 同學們,“天下大事,必行于細”。讓我們高度重視“講文明”,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思想道德規(guī)范落實到每一個言行中。讓我們共創(chuàng)文明的校園,爭做文明的大學生!
校園文明是所有在校教職員工和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
如果每個人的言和行都能體現(xiàn)出文明,那么校園也就文明了。
每個人都從自己做起,然后再互相幫助,校園一定會文明的。
文明在我身邊講文明,懂禮貌是衡量一個人道德的基準。
尊敬長輩,愛護弱小是中華名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后代,更應該做到講文明、懂禮貌。
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我知道了講文明、懂禮貌并不需要做的轟轟烈烈,只要平平常常就可以了。記得在《今日視線》曾報道過,有一位先生多次捐獻出自己的愛心,幫助有困難的人。
當記者想要見一見這位好心人時,他總是不愿露面,更不愿意說出自己的姓名,人們稱他為“活雷鋒”,還親昵地稱他“關微”先生。通過記者的搜索,終于得知“關微”是廣東一位行善不留真名的人,五年來,他共捐款72.5萬元。
平時都是通過電話確認救助對象,然后把錢匯過來,唯一一次露面,是在2004年秋天,利用出差之機,取走幾年來的資助發(fā)票。見過他的人記得,“關微”是一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
他那“樂善好施”的文明行為感動了所有人。還有一次,有一個人因出車禍流血過多,需要輸血!當《今日視線》發(fā)出報道求助時,一位來人知道自己的血型可以救人。
趕緊去獻血。當醫(yī)生得知他剛獻完不到三個月,不能在獻血。
可老人毫不猶豫,不顧自己的安危地再次獻了救命的血!他的行為不正詮釋“文明”兩字的含義嗎?我相信,文明就像一盞燈,燈亮一些,我們的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我相信,每一個人的心靈都像是一扇窗,窗戶打開光亮就會進來。
我相信,“文明就在我們身邊”,離我們很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
我相信,只要我們每人邁出文明的一小步,社會將邁出文明的一大步。文明是一種力量,好像奧運火炬手傳遞一樣,經(jīng)過沒人的手中,都能匯聚、釋放所有人的熱情。
讓我們攜手起來,共同倡導“講文明,樹新風”的美德吧。
說起文明,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文明禮貌的風尚源遠流長。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開始,我們的祖先一直走在追求文明的道路上。文明被人們放在心里的一個重要的位置。文明是什么?文明就在我們身邊,文明是路上相遇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和睦,是見到師長時的一聲親切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yǎng),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今天的我們要做優(yōu)秀文明的傳承人,讓文明伴隨著我們的成長,也讓文明伴隨著我們的社會。
近期,同學們是否注意到,我們學校到處可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天早晨,我們都能看到我們的同學穿戴整潔,精神飽滿地背著書包,一路縱對走進學校,同學們的一句爸爸媽媽再見!老師,早上好!讓老師、父母臉上綻開了笑容的花朵。每天中午、放學我們的同學在班主任的安排下認真地做著值日衛(wèi)生工作,把我們的教室、校園打掃的干干凈凈,使我們的校園格外整潔,美麗。朗朗的讀書聲不時從教室里傳出,花壇中嬉戲的同學變少了,出操的腳步更加有力了,“對不起、沒關系”的禮貌用語多了。同學們之間多了一份謙讓,還有……還有……這些文明現(xiàn)象難道不叫人感動嗎?不為之欣喜并為之驕傲嗎?
但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你會感覺我們離文明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有的同學?;胀浥鍘Я?,紅領巾碎成了紅帶條。在我們校園內、教室里、樓梯上,那些與我們美麗的校園不和諧的紙屑又是不是你隨意扔的?預備鈴聲早已響過,你是不是在顧盼左右,忙著說話?……這是一種和不文明的現(xiàn)象。
同學們,昨天的習慣,已經(jīng)造就了今日的我們;今日的習慣將決定明天的我們。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做文明的小使者,文明傳遞,心心相傳,用自己的行動,來塑造更清新的天空,讓文明的畫卷,布滿整個新風校園。
《校園文明,從我做起》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我叫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校園文明,從我做起》。
《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不學禮,無以立”,雖然只有短短六個字,卻含義深刻??鬃诱f:“做人要知禮,沒有禮貌,怎么來做人呢?”也就是說,不學會文明禮儀,就很難有立身之處,那么文明真的那么重要嗎?甚至于今天我們站在這里參加演講比賽,不也是在向大家傳播文明禮儀嗎?關于文明禮儀的重要性,清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顏元這樣解釋“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有禮則身修,心有禮則心泰。”大到國家城市,小到學校個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講文明,這樣社會才能和諧,學校也才能成為我們心中最神圣的凈土。那么,在座的各位,作為當代大學生,在學校中,我們究竟該如何講文明呢?
首先,我們要理解什么是校園文明?校園文明,不是一條死板的定義、概念或規(guī)范,他是滲透進我們生活中,貫穿在我們一舉一動之間的一種行為。前陣,我系的一位男同學撿了200元錢,卻拾金不昧,最后物歸原主,這就是文明;上周,有多少老師同學紛紛捐款,幫助了一位需要幫助的同學,這就是文明;同樣是上周,青協(xié)組織無償獻血,又有多少同學勇敢地伸出臂膀,用自己的血液,演繹真情,延續(xù)生命,這就是文明!顯而易見,文明并不是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生活中這些小事做起,謙虛禮讓,舉止端莊,談吐得體,愛護衛(wèi)生,這些都是文明。
其次,我們講文明,一定要從自己的內心出發(fā),正如意大利詩人但丁說的那樣“美好的行為來自于美麗的心靈”,依我看來,文明是一顆種,需要我們用心
去培育;文明是一朵花,需要我們用心去灌溉;文明是一壇酒,需要我們用心去釀造;文明是一條路,需要我們用心去鋪設。只有我們用內心去培養(yǎng)講文明的意識,這樣所體現(xiàn)的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
最后,校園氛圍對校園文明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中國有一句古話“四兩撥千斤”,我認為,校園氛圍就是這四兩,看不見,摸不著,卻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試想一下,在圖書館中,如果很多人都安靜的看書,那么別的人自然而然就不會吵鬧了。所以,當文明的氛圍形成了,文明的校園才會形成。
總而言之,文明既是道德完善的彰顯,又是校園和諧的見證。作為當代大學生,只要心中有了文明,我們的氣質才會更加令人折服;只要行動中體現(xiàn)文明,我們的人格才會更加具有魅力!同學們,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從我做起,知道與人為善是傳統(tǒng),懂得謙虛禮讓是美德,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創(chuàng)造屬于文明建院美好的明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我相信“文明”這個老話題。
可有個別人都會說“文明”過時了。但是則個話題卻永不過時,我認為“文明”永遠伴隨我的前行。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者,因為你已經(jīng)失去了做人的真諦。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二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小事。
只要亮起紅燈,即使馬路口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交通規(guī)則。
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文明的力量所在。我們的學校雖然不是很大,但校紀校規(guī)比任何學校都嚴格。
或許我們就應該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一天天長大,一點點懂事。每天全體住校生的早晚集會體現(xiàn)的就是文明。
站在旗臺上往下望,隊列縱橫有序,同學們各個身穿校服。在老師主題講話時總有人在人群中竊竊私語,交頭接耳。
在周五集會時,總有個別同學想出“想上廁所”的要求,難道真的想上廁所么?不是。如有同學在上面演講時,普通話有些不規(guī)范,下面的同學就哄然大笑。
難道這樣就是尊重別人的表現(xiàn)么?不是。我相信“人無完人”這句話是對的,但是我們可以讓“不完之人”盡量改善。
可以從言行舉止等種種小事上下功夫。剛進這個學校時,操場上食品包裝袋、飲料瓶等垃圾隨處可見。
一個星期后,垃圾少了,在操場上彎下腰來主動撿垃圾的人多了,高一時,籃球場是我們班的包干區(qū),每天打掃衛(wèi)生,總有很多男生在花臺邊坐著,一開始隨手就扔在了花臺上,后來經(jīng)過了老師的教導,他們都主動的把垃圾扔進了垃圾桶。“稍稍彎下腰,多走一步路”,這樣的舉手之勞就是文明。
如果校園里人人都做到了這一點校園就干凈了許多,空氣更清新了。最近各班都在排練元旦節(jié)目,大家都想表現(xiàn)得最好,但大家卻忘了一點,那就是文明。
中央臺有一個廣告詞,詞中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钡械耐瑢W卻將次意義誤解了。
有的同學在食堂排練時,站到了餐桌上,在每一張餐桌上留下自己的“足跡”。試想一下,食堂如果是你們的包干區(qū),你還會這么做么?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低大談文明禮儀。
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行是知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p>
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么區(qū)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若寒來。
文明行為是長期自覺努力養(yǎng)成的結果。朋友,愿我們的“文明”永遠伴隨我們前行。
文明伴我行 周盈 面對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我有許多話要對大家說有許多在此刻出現(xiàn)在腦海,一些白色紙屑跟隨我們來學校散步,鉛筆屑在樓梯上下跳躍,空間不大上午走廊上你推我擠,同學之間出口成“臟”、滑欄桿、課桌椅上用修正液做文章,教室的長明燈…廁所的長流水,這種現(xiàn)象正與我們熟識而被我們所忽視的道德底線相背離。 文明是什么呢?文明是一種尊重,文明是一種修養(yǎng),文明是一種品質…或許同學們還會說:文明是見到老師問好,是上下樓梯的互相謙讓,是別人幫助你后,說一聲“謝謝”,是與人交往時的誠實守信… 同樣,文明對一個學校來說,具有十分重要深遠的意義,它就像一面鏡子,展示著學校的容貌,一個優(yōu)秀的學校必然是一個文明的學校,學校作為培養(yǎng)祖國棟良之村的基地,更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地。
學校的校風與每一個學生的行為息息相關,如果我們養(yǎng)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huán)境就是良好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習慣,才能夠建設出優(yōu)良的環(huán)境,創(chuàng)造出優(yōu)良的學習成績,明是非方能望品行,知榮辱方能創(chuàng)和諧。 校園文明,從自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不隨意扔廢棄物,多彎腰撿起一片紙屑,不浪費水資源,多擰緊一個水龍頭,不使用一次性竹筷,多拒絕白色污染,不踐踏花草,多保護環(huán)境,不講臟話,多說“您好、謝謝、對不起”不自私自利,多伸出援助之手…沙不積我以成高塔,水不積無以江海,正是這些小事,折射出文明的光輝。
同學們,校園文明,從我做起,希望能拋棄壞毛病,養(yǎng)成好習慣,不容“小惡”、不拒“小善”讓不文明的畫面,不和諧的音符,少些、再少些愿同學們都能拿做文明標兵,奏響學校文明的樂章。
校園你我他
——“弘揚中華美德 構建和諧校園
有人說:“美在一瞬間?!迸笥眩阏J為呢?
好友相遇,一個微笑的眼神,這是美;打擾他人,一句誠懇的道歉,這也是美;對待錯者,一句寬心的安慰,這還是美。美是無處不在的,也僅發(fā)生在一瞬間。
我們中國自古就有著許多傳統(tǒng)的美德:尊老愛幼、熱愛勞動、以誠相待……咿呀學語的孩子也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么身為大學生的我們是否做到了呢?上課遲到了,你是否會喊一聲“報告”;不小心撞到了他人,你是否會道一聲“對不起”;擁擠的公交車上,你是否會將座位讓給老人或是孩子?你是否會想起那些我們引以為自豪的美德?
提到美德,我雙頰發(fā)燙。教室里,桌子、墻壁上隨處可見涂寫的痕跡;圖書館里,不時有各種各樣的手機鈴聲響起;樓道里,時時傳來“咚咚”的踢球聲……
我不禁疾呼:大學校園的美德在哪里?我們需要你。
美德,是一個人素質的體現(xiàn),涵養(yǎng)的體現(xiàn),這點與貧富毫無關系。一位衣著華麗的先生在夜晚開著很大的音響聲,無疑,你會對他產生反感;一位衣著樸素但誠懇穩(wěn)重者,哪怕簡短的幾句話也會讓你倍感親切。但意識到這點的人確不是很多,只是盲目的喊著“物質不足,談何精神”。
“曾尋找一種德,叫美德,我找遍大街小巷,連影子也沒有找到。”這是一位朋友對我說過的一句話。乍聽上去,還感覺好笑,但猛然間,就有一種不可名狀的隱憂涌上心頭,壓得我好累,幾乎喘不過氣來。我似乎看到了兩輛自行車相撞,固執(zhí)的雙方大打出手,我似乎看到公交車上人們的目光一直流連著窗外的景物,對抱著孩子的婦女置之不理。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钡拇_這樣,美是在互動間產生的,一位具有美德的人往往給別人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甚至會成為人們的偶像。雷鋒、徐虎、向秀麗,這些名字我們耳熟能詳,那么他們做出了什么巨大的貢獻呢?也許他們在各方面做的都不是做的特別突出,但他們用自己身上的美德征服了全中國,感動了全人類。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老師說不浪費糧食的孩子是好孩子,我就將吃剩的面包用袋子裝起來,老師說做錯事勇于承認就說明你長大了,回家后我紅著臉對媽媽說;“對不起,我撒謊了?!倍S著年齡的增長,這些似乎都離我越來越遠了,我羞于將吃剩的東西裝起來,“瀟灑”得隨手扔掉;認錯被我認為是懦弱的表現(xiàn),有時即使明知錯了,也要固執(zhí)地爭辯。
親愛的朋友,你是否也與我一樣?那當你看到一個小孩子給一個老人讓座會有何感想呢?當時我羞愧得低下了頭,抿著嘴唇紅著臉,頭腦一片空白。雖然沒有人說什么,也沒有人會說什么,但我如芒刺背,一刻也坐不住了,在最近的一站下了車后,才如做了小偷般松了口氣。
歲月留痕。這個世界上留給了我們很多很多,身為大學生的我們自諭為“天之驕子”,口口聲聲說著要從古老的文明中“吸其精華,棄其糟粕”,然而睜眼看看,我們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同學們,朋友們,行動起來吧!不要讓過多的空話沖昏頭腦,捧起拋棄的美德,讓和諧永駐身邊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寫作基礎 | 作文指導 |
寫作經(jīng)驗 | 寫作方法 |
文學常識 |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7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