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立春晴,雨水勻。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濕濕到清明。
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
水淋春牛頭,農(nóng)夫百日憂。
立春打了霜,當春會爛秧。
雷打立春節(jié),驚蟄雨不歇。
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
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
春天孩子面,冬天后奶面
春季的天氣變化無常。春季在寒冬之后,盛夏之前,這時南方已熱,北方還冷,南北的溫度差別全年最大。因此,北方的冷空氣,南方的熱空氣,常易發(fā)生沖突,造成鋒面,發(fā)展成氣旋。氣旋來了,天便下雨;氣旋去了,天又轉(zhuǎn)晴。春季的氣旋最多,天氣也就變化無常,好像孩兒面,忽哭忽笑的樣子。
冬天的冷風、烏云,非??膳拢孟窈竽锏膬聪?。這是因為冬天北風盛行,在福建省內(nèi),正是半穩(wěn)定性極鋒來回往復的地帶,所以又多烏云,海面上更多暴雨,天空景象是非??膳碌?。
——福建福清平潭《農(nóng)家漁戶叢諺》
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全年二十四個節(jié)氣,在陽歷的月日是確定的,在陰歷是不一定的。清明節(jié)在陽歷四月五日,在常年是陰歷三月初。如果碰到有閏月的陰歷年,很可能在陰歷二月初。那末,陰歷二月行的是陽歷四月的天氣。三月行的是陽歷五月的天氣,比較平年的二月三月,要暖得多了,所以說清明在二月,野外一片青;清明在三月,大地還未回春。
——廣西貴縣
清明谷雨,凍死老鼠
在清明谷雨的節(jié)氣,天氣還是很冷的,這是北方寒潮南下的結果。
——廣西貴縣
雨春夾一冬,必定暖烘烘
根據(jù)我國習慣,陰歷正月初一和立春都認為是春的開始日。在陰歷連續(xù)平年之后,立春就在陰歷十二月中,和陰歷正月初一隔著半個月的時光。這半個月在陰歷年底,還是冬天。這就是“兩春夾一冬”的意思。
查歷年紀錄,長江流域在陽歷一二月之交,天氣最冷。立春在陽歷二月五日左右,長江下游的最冷天氣行將結束,天氣就可變暖了。但是照習慣說:這時還是殘冬歲底的時候,所以有此一說。
——河南開封
未到驚蟄先動雷,四十八天云不開
相傳驚蟄是全年初雷之期,實際上不可一概而論,要看各地方各年份而定的。愈北的地方,初雷愈遲;愈干冷的年份,初雷也愈遲。假使那一年,南方氣團來的特別早、特別強,初雷之期也可提早。南方氣團既經(jīng)北來,此后下雨的機會自然多了,但是不一定有四十八天。
——湖南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
這是冬去春來天氣變暖的現(xiàn)象。但所說斷雪斷霜的日期,各地不同。大凡緯度愈北,斷雪斷霜的日期就愈遲。例如斷霜的平均日期,南京在三月十八日,北京要到四月十三日。
——江蘇常州
反了春,凍斷筋
反了春,是立春之后下雨的意思。立春在陽歷二月初,這正是全年最冷的時候。冷天下雨,因為潮濕關系,所以覺得格外冷。
——山東即墨、河南太康
《十五夜望月》
唐 (王 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落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嫦娥》
唐 (李商隱)
云母屏風炷影深,長河漸落小星辰。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下獨酌》
唐 (李 白)
花間一壺酒 ,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 對影成三人。
《中秋月》
宋 (蘇 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回答完畢,請采納。
諺語:
1、夏至有雷三伏熱
2、愛玩夏至,愛眠冬至夜
3、冬至餃子夏至面/4、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
古詩詞:
1、《夏至日作》
2、《竹枝詞》
諺語
1. 夏至有雷三伏熱是說: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古人將夏至分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意思是此時鹿角脫落,知了鳴叫,半夏感陰而生。
2. 愛玩夏至,愛眠冬至夜是說:夏至日是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適合玩耍,而冬至日是一年中晝夜最長的適合睡覺。
3. 冬至餃子夏至面是說:夏至為什么要吃面的答案,一是為了取一個好彩頭,另外,也有有利于人們的飲食健康。夏至吃面是有說法的,夏至雖不是夏天最熱的時候,但表示炎熱的夏天即將到來。人們從夏至開始改變飲食,以熱量低、便于制作、清涼的食品為主要飲食,面條通常為一般家庭的首選。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 冬至吃餃子,有人說這是為了紀念東漢“醫(yī)圣”張仲景。
4. 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是說: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過了這天白晝時間漸漸變短。
古詩詞
1.《夏至日作》唐朝·權德輿
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譯文:天空的星星不會停止運轉(zhuǎn),一年四季相互交錯。告訴煊赫的景色,今日略微沉靜一下吧。
2.《竹枝詞》唐朝·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譯文:楊柳青翠,江水平靜清澈。在這美好的環(huán)境里,少女忽然聽到自己心上人的歌聲,從江邊傳來。他一邊朝著江邊走來,一邊唱著歌,他是不是對自己也有點意思呢?少女并不清楚。
因此她想到:這個人有點像黃梅時節(jié)晴雨不定的天氣,說它是晴天,西邊還下著雨;說它是雨天,東邊又還出著太陽。是晴是雨,真令人難以捉摸。
七月:1.七月六日苦炎熱,對食暫餐還不能。
八月:1.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2.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3.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九月:1.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xiāng)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1,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代: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譯文: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園旁邊。
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頭水館前。
向著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鄉(xiāng)在哪里,向著東南方向看見月亮又圓了好幾次。
昨天的風吹過沒有人理會,今晚清美的風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代: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譯文:
桂花從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來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見其顏色潔白、新鮮。
我到現(xiàn)在也不明白吳剛為什么要跟桂花樹過不去。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來給予眾人的吧。
3,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唐代: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fā)晶英。
能變?nèi)碎g世,翛然是玉京。
譯文:
老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清洗整個天宇人世。
暑氣已退,天空明凈;而秋色澄明,萬物清麗。
滿天繁星的光彩都讓給月色占了先,連金風玉露都透發(fā)出耀人的光芒。
經(jīng)常變換的是人間,而月亮依然是恒久的。
4,八月十二日夜誠齋望月
宋代:楊萬里
才近中秋月已清,鴉青幕掛一團冰。
忽然覺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獨自行。
譯文:
剛剛接近中秋,月已清圓,似是在鴉青色的幕布上掛著一團冰盤。
忽然間,覺得今夜的月亮,獨自行進在,與天隔離的空間。
5,八月十五日夜瑤臺寺對月絕句
唐代:權德輿
嬴女乘鸞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邊。
涼風遙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譯文:
公主不幸去世了,只留下瑤臺寺還在昭陵旁邊。
今天晚上正值涼風習習的八月十五日清秋月夜,明亮的月光照著這座用公主的湯沐所得造的寺廟。
一月:1.一月一回同拜表,莫辭侵早過中橋。
二月:1.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3.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4.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三月:1.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四月:1.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2.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五月:1.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六月:1.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七月:1.七月六日苦炎熱,對食暫餐還不能。
八月:1.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2.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3.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九月:1.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2.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十月:1.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
十一月:1.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里外遠行人。
十二月:1.寒楚十二月,蒼鷹八九毛。
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对娊?jīng)·七月》
2、今年秋早涼,七月已蕭然?!懹巍赌宪帯?/p>
3、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術?!醢彩对⒀跃攀住?/p>
4、七月送我東南道,八月送我西南道?!子耋浮端驼剤?zhí)權張南顯歸廣州》
5、躬耕莘野一犁雨,親見豳風七月詩?!皆馈渡街小?/p>
6、正當七月初三夜,帝勸長星酒一杯。——汪元量《越州歌二十首》
7、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拙右住堕L恨歌》
《南軒》原文:宋 · 陸游
今年秋早涼,七月已蕭然。
南軒修竹下,枕簟終日眠。
時將半殘夢,聽此欲斷蟬。
推枕起太息,四序忽已遷。
功名墮渺莽,衰疾方沈綿。
新月獨多情,窺窗澹娟娟。
作者: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后,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于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后,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后,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立春晴,雨水勻。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濕濕到清明。
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 水淋春牛頭,農(nóng)夫百日憂。
立春打了霜,當春會爛秧。 雷打立春節(jié),驚蟄雨不歇。
臘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遲。 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
春天孩子面,冬天后奶面 春季的天氣變化無常。春季在寒冬之后,盛夏之前,這時南方已熱,北方還冷,南北的溫度差別全年最大。
因此,北方的冷空氣,南方的熱空氣,常易發(fā)生沖突,造成鋒面,發(fā)展成氣旋。氣旋來了,天便下雨;氣旋去了,天又轉(zhuǎn)晴。
春季的氣旋最多,天氣也就變化無常,好像孩兒面,忽哭忽笑的樣子。 冬天的冷風、烏云,非??膳拢孟窈竽锏膬聪?。
這是因為冬天北風盛行,在福建省內(nèi),正是半穩(wěn)定性極鋒來回往復的地帶,所以又多烏云,海面上更多暴雨,天空景象是非??膳碌?。 ——福建福清平潭《農(nóng)家漁戶叢諺》 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全年二十四個節(jié)氣,在陽歷的月日是確定的,在陰歷是不一定的。
清明節(jié)在陽歷四月五日,在常年是陰歷三月初。如果碰到有閏月的陰歷年,很可能在陰歷二月初。
那末,陰歷二月行的是陽歷四月的天氣。三月行的是陽歷五月的天氣,比較平年的二月三月,要暖得多了,所以說清明在二月,野外一片青;清明在三月,大地還未回春。
——廣西貴縣 清明谷雨,凍死老鼠 在清明谷雨的節(jié)氣,天氣還是很冷的,這是北方寒潮南下的結果。 ——廣西貴縣 雨春夾一冬,必定暖烘烘 根據(jù)我國習慣,陰歷正月初一和立春都認為是春的開始日。
在陰歷連續(xù)平年之后,立春就在陰歷十二月中,和陰歷正月初一隔著半個月的時光。這半個月在陰歷年底,還是冬天。
這就是“兩春夾一冬”的意思。 查歷年紀錄,長江流域在陽歷一二月之交,天氣最冷。
立春在陽歷二月五日左右,長江下游的最冷天氣行將結束,天氣就可變暖了。但是照習慣說:這時還是殘冬歲底的時候,所以有此一說。
——河南開封 未到驚蟄先動雷,四十八天云不開 相傳驚蟄是全年初雷之期,實際上不可一概而論,要看各地方各年份而定的。愈北的地方,初雷愈遲;愈干冷的年份,初雷也愈遲。
假使那一年,南方氣團來的特別早、特別強,初雷之期也可提早。南方氣團既經(jīng)北來,此后下雨的機會自然多了,但是不一定有四十八天。
——湖南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 這是冬去春來天氣變暖的現(xiàn)象。但所說斷雪斷霜的日期,各地不同。
大凡緯度愈北,斷雪斷霜的日期就愈遲。例如斷霜的平均日期,南京在三月十八日,北京要到四月十三日。
——江蘇常州 反了春,凍斷筋 反了春,是立春之后下雨的意思。立春在陽歷二月初,這正是全年最冷的時候。
冷天下雨,因為潮濕關系,所以覺得格外冷。 ——山東即墨、河南太康。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