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
——丘吉爾【英】 盡管責任有時使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廢物。 ——劉易斯【美】 每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只有以“負責”來答復生命。
因此,“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zhì)。 ——維克多·費蘭克【英】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信心: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亦能負。
如此,你才能磨煉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識而進入更高的境界。 ——林肯【美】 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
——梁啟超【中國】 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 ——列夫·托爾斯泰【俄】。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
2.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 徐錫麟《出塞》
3.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 杜牧《泊秦淮》
4.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謫居正是君恩厚,養(yǎng)拙剛于戍卒宜。——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5.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孟子及其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6.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 陸游《病起書懷》
7.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李商隱《詠史二首·其二》
8.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9.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 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10.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 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信念: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責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崇高: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堅毅: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無私: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博愛: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和睦: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杜甫《江村》)
克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陽樓記》)
寬容: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增廣昔時賢文》)
有關(guān)“責任”的詩句有:
1、《病起書懷》
【宋】陸游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2、《夜泊水村》
【宋】陸游
腰間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銘。
老子猶堪絕大漠,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記取江湖泊船處,臥聞新雁落寒汀。
3、《示兒》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 劉備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 —— 列夫·托爾斯泰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yè)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 雷鋒
關(guān)于 責任 的解釋:
責任[zé rèn](責任意識)
對責任的理解通??梢苑譃閮蓚€意義。
一、是指社會道德上,個體份內(nèi)應做的事,如職責、盡責任、崗位責任等。
二、是指沒有做好自己工作,而應承擔的不利后果或強制性義務。
責任意識,是“想干事”; 責任能力,是“能干事”;
責任行為,是“真干事”;責任制度,是“可干事”;
責任成果,是“干成事”。責任心就是關(guān)心別人,關(guān)心整個社會。
《滿江紅》對國家的責任感
《游子吟》對親情的責任感
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做一書生。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岳飛 滿江紅
怒發(fā)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一起寫登高臨遠 ,憑欄眺望,句中隱括了荊軻于易不餞別、
座中人發(fā)盡沖冠的故事。連“瀟瀟雨歇”一語,亦神似《易水歌》。
長嘯而仰天,足以表壯懷之激烈。
三十功名、八千里路,一縱一橫,兼寫壯懷壯舉,概括性極強。
又信手拈來古樂府名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將及時努力與抗金事業(yè)聯(lián)系,洋溢著愛國主義激情,為千古箴銘。
上片寫出責任感、緊迫感,過片更直書國恥,慷慨陳詞。
謂當激勵士卒,功期再戰(zhàn),北逾沙漠,喋血虜廷。
這里,“饑餐渴飲”和“食肉被皮”兩個成語熔鑄一聯(lián),
如實反映了慘遭凌暴的宋人對金兵的仇恨,切齒之聲紙上可聞。
又由于“壯志”、“笑談”等語的運用,
造成“為君談笑靜胡沙的”輕快語調(diào),表現(xiàn)出在戰(zhàn)略上對敵人的蔑視。
結(jié)尾以收拾金甌的決勝氣概鎮(zhèn)住全詞,與發(fā)端的力量悉稱。
全詞濡染大筆,直抒胸臆,忠義憤發(fā),元氣淋漓。
寓絕大感慨,饒必勝信念。
從而成為豪放詞的千古杰作,至于岳飛英名,同垂不朽
關(guān)于責任的詩詞有: 信念: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責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崇高: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堅毅: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無私: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博愛: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ǘ鸥Α睹┪轂榍镲L所破歌》)和睦: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杜甫《江村》)克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陽樓記》) 寬容: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增廣昔時賢文》)《南園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賀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一、譯文:男子漢大丈夫為什么不腰帶武器去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呢?請你且登上那畫有開國功臣的凌煙閣去看,又有哪一個書生曾被封為食邑萬戶的列侯?二、注釋:⑴吳鉤:吳地出產(chǎn)的彎形的刀,此處指寶刀。⑵凌煙閣:唐太宗為表彰功臣而建的殿閣,上有秦瓊等二十四人的像。
三、賞析:1、第一個設(shè)問是泛問,也是自問,含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豪情?!澳袃汉尾粠倾^”,起句峻急,緊連次句“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猶如懸流飛瀑,從高處跌落而下,顯得氣勢磅礴。
“帶吳鉤”指從軍的行動,身佩軍刀,奔赴疆場,那氣概多么豪邁!“收復關(guān)山”是從軍的目的,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人怎甘蟄居鄉(xiāng)間,無所作為呢?因而他向往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一、二兩句,十四字一氣呵成,節(jié)奏明快,與詩人那昂揚的意緒和緊迫的心情十分契合。
首句“何不”二字極富表現(xiàn)力,它不只構(gòu)成了特定句式(疑問),而且強調(diào)了反詰的語氣,增強了詩句傳情達意的力量。詩人面對烽火連天、戰(zhàn)亂不已的局面,焦急萬分,恨不得立即身佩寶刀,奔赴沙場,保衛(wèi)家邦。
“何不”云云,反躬自問,有勢在必行之意,又暗示出危急的軍情和詩人自己焦慮不安的心境。此外,它還使人感受到詩人那郁積已久的憤懣情懷。
李賀是個書生,早就詩名遠揚,本可以才學入仕,但這條進身之路被“避父諱”這一封建禮教無情地堵死了,使他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能?!昂尾弧币徽Z,表示實在出于無奈。
次句一個“取”字,舉重若輕,有破竹之勢,生動地表達了詩人急切的救國心愿。然而“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談何容易?書生意氣,自然成就不了收復關(guān)山的大業(yè),而要想擺脫眼前悲涼的處境,又非經(jīng)歷戎馬生涯,殺敵建功不可。
這一矛盾,突出表現(xiàn)了詩人憤激不平之情。2、“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詩人問道:封侯拜相,繪像凌煙閣的,哪有一個是書生出身?這里詩人又不用陳述句而用設(shè)問句,牢騷的意味顯得更加濃郁。
看起來,詩人是從反面襯托投筆從戎的必要性,實際上是進一步抒發(fā)了懷才不遇的憤激情懷。由昂揚激越轉(zhuǎn)入沉郁哀怨,既寫出反襯的筆法,又寫出起伏的節(jié)奏,峻急中作回蕩之姿。
就這樣,詩人把自己復雜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在詩歌的節(jié)奏里,使讀者從節(jié)奏的感染中加深對主題的理解、感受。3、李賀《南園》組詩,多就園內(nèi)外景物諷詠,以寫其生活與感情。
但此首不借所見發(fā)端,卻憑空寄慨,于豪情中見憤然之意。蓋只是同時所作,拉雜匯編,不能以題目限的。
四、作者簡介:李賀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
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
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參考資料百度知道:。
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 —— 羅素
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 —— 周恩來
人民不僅有權(quán)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 —— 徐特立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 司馬遷
國恥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 陸游
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陸游
瞞人之事弗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 —— 呂坤
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
林則徐震撼人心之千古絕唱:“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這首詩中留下的。全詩如下: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yǎng)拙剛于戍卒宜.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指蘇東坡被捕后,獲準回家與妻子兒女告別,為了安慰大家講的一個故事:宋真宗四處探訪隱居的大學者。有人推薦楊樸但楊樸不愿入京,被押到朝中見皇帝.皇帝問:“臨行有人做詩送行否? ”楊樸說:“只有老妻做詩一首.她說‘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愛詠詩.今日捉將官里去,這回斷送老頭皮.”真宗大笑,就把楊樸放回去了.
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璧?
責任感與機遇成正比?!栠d
國家、責任
如果一個國家的所有成員都忽視法律,這一事實就足以使這個國家解體和毀滅。 --斯賓諾莎
愛國主義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情感之中。愛國之情則是放大了的孝心。--菲爾德
愛國主義的力量多么偉大??!在它面前,人的愛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么呢! --車爾尼雪夫斯基
我只覺得我是獻身給我的國家。這種全心全意的貢獻里面,竟有著如此巨大的愉快。我已經(jīng)切切實實懂得了,為什么人們能在徹底的自我犧牲中,獲得無上的喜悅。 --泰戈爾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孔子
我的生命我的理智,我的光明,只是為燭照人類而具有的。我對于真理的認識,是用以達到這目標的才能,這才是一種火,但它只是生活在我內(nèi)心的光明中,把它在人類面前擎得高高的,使他們能夠看到。 --托爾斯泰
謝謝火焰給你的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掌燈的人,他自己堅忍地站在黑暗中呢。 --泰戈爾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虛度年華;另一種人,過著有意義的生活。在第一種人眼里,生活就是一場睡眠,如果這場睡眠在他看來,是睡在既柔和又溫暖的床鋪上,那他便十分心滿意足;在第二種人眼里,可以說,生活就是建立豐功偉績……人就在這個功績中享到自己的幸福。 --別林斯基
只為家庭活著,這是禽獸的私心;只為一個人活著,這是卑鄙;只為自己活著,這是恥辱。 -- 奧斯特洛夫斯基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 軾
抱負是高尚行為成長的萌芽。 --英格利希
為真理而斗爭是人生最大的樂趣。 --布魯諾
一個人要發(fā)現(xiàn)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個人在失敗的探索和悲慘的錯誤中毀掉自己的生命。 --門捷列夫
你若失去了財產(chǎn),你只人失去了一點兒;你若失去了榮譽,你就丟掉了很多;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全部丟掉了。 --歌德
對奴隸,我們只當同情,對有反抗的奴隸,尤當尊敬。 --聞一多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