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這首詩的意思是:
江南又到了適宜采蓮的季節(jié)了,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招展。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不停的嬉戲玩耍。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又忽然游到了那兒,說不清究竟是在東邊,還是在西邊,還是在南邊,還是在北邊。
這首詩《江南》是兩漢無名氏所作的,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中的采蓮歌,全詩原文如下: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擴展資料
《江南》這是一首采蓮歌,反映了采蓮時的光景和采蓮人歡樂的心情。在漢樂府民歌中具有獨特的風味。
民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回旋反復的音調,優(yōu)美雋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調,勾勒了一幅明麗美妙的圖畫。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荷葉,蓮葉下自由自在、歡快戲耍的魚兒,還有那水上劃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蓮的壯男俊女的歡聲笑語,悅耳的歌喉,描寫了一副秀麗的江南風光的場景。
詩中沒有一字是寫人的,但是我們又仿佛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機的青春與活力,領略到了采蓮人內心的歡樂和青年男女之間的歡愉和甜蜜,它隱含著青年男女相互嬉戲,追逐愛情的意思。
蓮葉和田田,應為“蓮葉何田田”。
譯文: 江南又到了適宜采蓮的季節(jié)了,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招展。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不停的嬉戲玩耍。
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又忽然游到了那兒,說不清究竟是在東邊,還是在西邊,還是在南邊,還是在北邊。 注釋: 1、漢樂府:原是漢初采詩制樂的官署,后來又專指漢代的樂府詩。
漢惠帝時,有樂府令一官,可能當時已設有樂府。武帝時樂府規(guī)模擴大,成為一個專設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會、宴饗時的音樂,兼管采集民間歌謠,以供統(tǒng)治者觀風察俗,了解民情厚薄。
這些采集來的歌謠和其他經樂府配曲入樂的詩歌即被后人稱為樂府詩。 2、何:多么 3、田田:荷葉茂盛的樣子。
4、可:在這里有“適宜” 、“ 正好”的意思。 擴展資料賞析: 這是一首采蓮歌,反映了采蓮時的光景和采蓮人歡樂的心情。
在漢樂府民歌中具有獨特的風味。民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回旋反復的音調,優(yōu)美雋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調,勾勒了一幅明麗美妙的圖畫。
詩中沒有一字是寫人的,但是我們又仿佛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機的青春與活力,領略到了采蓮人內心的歡樂和青年男女之間的歡愉和甜蜜。這就是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王思宇:漢樂府詩《江南》賞析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江南》屬漢樂府相和歌辭,此題現(xiàn)僅存上面所錄的古辭一首,載《宋書·樂志》和《樂府詩集》,是道地的漢代民歌。
這是一首優(yōu)美的江南采蓮曲。
江南水鄉(xiāng),蓮的生長極普遍。一到夏秋間,蓮子成熟,年輕姑娘們(采蓮一般由年輕婦女承擔)劃著小船,穿行于碧荷間,一邊歌唱,一邊采蓮,最富有水鄉(xiāng)的特色?!督稀愤@首采蓮歌,就描繪出這種勞動生活的動人情景。
開頭兩句是寫采蓮的人們望著露出水面的又大又圓的荷葉,心里無限喜悅,因而禁不住發(fā)出熱烈的贊美?!翱伞边@里有適宜、正好的意思?!敖峡刹缮彙笔钦f江南到處都生長著蓮,真是采蓮的好地方。“田田”是形容蓮葉圓潤鮮碧的樣子,一說是形容蓮葉飽滿勁秀、挺立水面?!昂翁锾铩本褪恰昂纹涮锾铩?,是極度贊美的語氣。這里只寫葉,我們卻可以聯(lián)想到花。蓮的花期為夏歷五至七月,每朵花可開二至三天,每日清晨開放,下午三、四點又逐漸閉合,翌晨再度開放,花開過二十天,可采收蓮蓬生食,果實(蓮子)的成熟期在七、八月間。清人張玉榖說:“不說花,偏說葉;葉尚可愛,花不待言矣。”(《古詩賞析》)蓮葉茂密,蓮花繁盛,不僅景色無比秀麗,還表明蓮子必然豐收,采蓮人自然心里非常高興。
人們在采摘水上的蓮蓬的時候,必然會看到水中的情景。“魚戲蓮葉間”寫魚在蓮葉中間游來游去,宛如在游戲一般。“戲”字寫魚在水中的迅捷歡樂神態(tài),非常形象。這里既在寫魚,也有以魚比人意,采蓮人劃著小船在蓮葉間穿行,互相追逐嬉戲,宛如魚兒在水中游動,其劃船動作之嫻熟,船行之輕快,采蓮人身姿之輕盈,心情之歡快,自然浮現(xiàn)在我們眼前。下面四句又用東西南北這四個方位字,反復詠唱,描繪出魚兒久久不去,圍繞蓮葉四面游動的動人畫面。這首詩是漢樂府相和歌辭,是由一人唱、眾人和的,這四句當是眾人和唱的歌辭。而對魚兒歡樂嬉戲的反復歌詠,正表達出采蓮人的愉快心情。清人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云:“排演(鋪排敷衍)四句,文情恣肆,寫魚飄忽,較《詩》‘在藻’、‘依蒲’尤活。(按,《詩經·小雅·魚藻》:“魚在在藻,依于其蒲?!敝^魚隱在藻、蒲間,是寫人的靜態(tài)。)”贊譽并不為過。
魚兒清晰可見,不僅表明池水很清,還表明天氣晴朗。在夏秋間晴朗的一天,清澈的池水,映著碧綠的蓮葉,晚開的蓮花,姑娘們美麗的衣服,和她們那花朵般的笑臉,空氣中洋溢著蓮蓬的清香;她們歡笑著,嬉戲著,一邊采摘蓮蓬,一邊唱著采蓮歌,最后采滿船艙,唱著歡樂的歌,滿載而歸——這是一幅多么動人的圖景!
此詩只用了一句寫采蓮,主要通過對蓮葉和魚兒的描繪,來表達人們采蓮時的愉快心情。末尾連用四個疊句,不但不使人感到重復,還使全詩的節(jié)奏顯得更輕快,更能表現(xiàn)采蓮人的興高采烈。清沈德潛稱它為“奇格”(《古詩源》),藝術表現(xiàn)手法確實非常獨特。唐陸龜蒙曾用它的末五句作為首句,寫成五首《江南曲》,可見它的影響和人們對它的喜愛 。
一、白話譯文
江南水上可以采蓮,蓮葉多么茂盛,魚兒在蓮葉間嬉戲。
魚在蓮葉的東邊游戲,魚在蓮葉的西邊游戲,魚在蓮葉的的南邊游戲,魚在蓮葉的北邊游戲。
二、古詩原文
《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擴展資料
這是一首漢代樂府民歌中的采蓮歌,全詩沒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寫采蓮人采蓮時的愉快心情,而是通過對蓮葉和魚兒的描繪,將它們的歡樂之情充分透露了出來,仿佛親耳聽到和親眼看見許多采蓮男女的歌聲和笑語聲融成一片,許多小伙子和采蓮姑娘們還在調情求愛。
首先,此歌起句“江南可采蓮”,其中的“可”字已透露出消息。蓮花本來是大江南北湖澤溝塘中常見的人工栽培植物,可這位歌者(亦即詩中未露的男主人公)卻偏要說“江南可采蓮”,這是因為蓮花栽培的地區(qū)雖然很廣,但卻以江南最盛;而江南采蓮人大都是青年男女,尤以青年婦女為主;同時江南民風柔靡,青年男女在采蓮時調情求愛之事極為常見,故盛行于南朝時期的民間情歌,在漢代的江南實際上就很流行。
其次,緊承上句而來的第二句“蓮葉何田田”,顯然也是明寫蓮葉茂美,暗喻采蓮姑娘們人數眾多,姿態(tài)豐美的。而第三句“魚戲蓮葉間”和后四句“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則是以魚兒戲水于蓮葉間暗喻采蓮男女調情求愛的歡樂情景。這也是民間情歌中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由此可見,這首采蓮歌實際上乃是一首與勞動相結合的情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江南 (漢樂府詩)
[原文]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注釋]
① 這是一首漢樂(yuè)府民歌。
② 田田:蓮葉茂盛的樣子。
[解說]
這首詩的后四句用重復的句式,表現(xiàn)了魚在蓮葉間穿梭往來的輕靈的樣子,傳達出采蓮人歡快的心情。
漢樂府:
原是漢初采詩制樂的官署,后來又專指漢代的樂府詩。漢惠帝時,有樂府令一官,可能當時已設有樂府。武帝時樂府規(guī)模擴大,成為一個專設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會、宴饗時的音樂,兼管采集民間歌謠,以供統(tǒng)治者觀風察俗,了解民情厚薄。這些采集來的歌謠和其他經樂府配曲入樂的詩歌即被后人稱為樂府詩。東漢仍設有樂府。
這是一首描寫江南人采蓮的詩。全詩格調輕快。猶如一幅曼妙的圖畫。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荷葉,蓮葉下自由自在、歡快的魚兒在嬉戲,還有那水上愉快地采蓮的男男女女,閉上眼,采蓮的女溫潤柔美的歌聲仿佛縈繞耳旁,滑進你的心間。那么秀麗的江南風光!那么寧靜而又生動的畫面!
“小船兒輕輕的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讀完此詩,一股夏日的清新空氣迎面撲來。我們隱約感受到了詩人那種安寧恬靜的情懷,自己的心情也隨著輕松起來。
全詩語言簡練、朗朗上口是兒童初學詩品的佳作。讓我們和江南的采蓮人一起一邊采蓮一邊愉快的吟送這首詩吧!
參考資料:/readnews.asp?newsid=964
意思是:江南水上可以采蓮,蓮葉多么茂盛,魚兒在蓮葉間嬉戲。魚在蓮葉的東邊游戲,魚在蓮葉的西邊游戲,魚在蓮葉的的南邊游戲,魚在蓮葉的北邊游戲。
該詩出自漢代的《樂府詩集》,作者為無名氏。全詩如下: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樂府詩簡介:
秦有樂府,為少府屬官。漢初設樂府令,掌宗廟祭祀之樂。漢武帝立樂府,制作雅樂,采集民歌。漢樂府詩主要保存在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十二類中的七類里,雅樂在《郊廟歌辭》類,《鐃歌》十八曲在《鼓吹曲辭》類,民歌主要在《相和歌辭》、《舞曲歌辭》和《雜曲歌辭》類。漢樂府民歌內容豐富,反映了當時廣闊的社會生活,藝術上剛健清新,其五言、七言和雜言的詩歌形式,是文人五七言詩歌的先聲,是中國詩歌史上寶貴的財富。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歌唱江南勞動人民采蓮時愉快情景的民歌。前三句點明采蓮季節(jié)、場合,地點;后四句描述魚兒嬉戲的場景。全詩使用比喻和反復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江南采蓮時的優(yōu)美意境。全詩沒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寫采蓮人采蓮時的愉快心情,而是通過對蓮葉和魚兒的描繪,將它們的歡樂之情充分透露了出來,仿佛親耳聽到和親眼看見許多采蓮男女的歌聲和笑語聲融成一片,許多小伙子和采蓮姑娘們還在調情求愛。
這是一首采蓮歌,反映了采蓮時的光景和采蓮人歡樂的心情。
全詩沒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寫采蓮人采蓮時的愉快心情,而是通過對蓮葉和魚兒的描繪,將它們的歡樂之情充分透露了出來,仿佛親耳聽到和親眼看見許多采蓮男女的歌聲和笑語聲融成一片,許多小伙子和采蓮姑娘們還在調情求愛。 《江南》的作者是佚名(兩漢),原文如下: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賞析:一這首歌辭只有七句,明白如話,而后四句又基本上是第三句的重復,它的妙處究主要在于運用民歌中常用的比興、雙關手法,把男女之間調情求愛的歡樂之情寫得極其委婉、含蓄,耐人尋味,而無輕佻、庸俗之弊。
全詩一氣呵成,但在結構上又可分為兩個部分:前三句揭示題旨;后四句進一步展示采蓮時的歡樂情景和廣闊場面。而詩中第三句又在全詩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使上下相連,不著痕跡。
詩的意境清新、開朗,寓情于景,景中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感到美景如畫,心曠神怡,呈現(xiàn)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二這首詩在樂府分類中屬《相和歌辭》,“相和歌”本是兩人唱和,或一個唱、眾人和的歌曲,故“魚戲蓮葉東”四句,可能為和聲。
故此詩的前兩句可能為男歌者領唱;第三句為眾男女合唱;后四句當是男女的分組和唱。如此,則采蓮時的情景,更加活潑有趣,因而也更能領會到此歌表現(xiàn)手法的高妙。
三詩中“東”、“西”、“南”、“北”并列,極易流于呆板,但此歌如此鋪排,卻顯得文情恣肆,極為生動,從而充分體現(xiàn)了歌曲反復詠唱,余味無窮之妙。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8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