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詩句“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出自唐代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意思是:
北風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飄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間春風吹來,樹上有如梨花競相開放。
3、《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描寫的是西域八月飛雪的壯麗景色,抒寫塞外送別、雪中送客之情,表現離愁和鄉(xiāng)思,卻充滿奇思異想,并不令人感到傷感。詩中所表現出來的浪漫理想和壯逸情懷使人覺得塞外風雪變成了可玩味欣賞的對象。全詩內涵豐富寬廣,色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堪稱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詩句已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4、《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5、全詩大意:
北風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飄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間春風吹來,樹上有如梨花競相開放。
雪花飄入簾籠沾濕帳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將軍獸角弓凍得拉不開,都護的鎧甲冷得難穿上。
無邊沙漠結成百丈堅冰,憂愁的陰云凝結在長空。
帳中擺酒為回京人送行,助興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黃昏時轅門外大雪紛飛,凍硬的紅旗風吹不飄動。
在輪臺東門外送你回京,臨行時茫茫白雪布滿山。
山路曲折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馬蹄的印跡。
6、岑參(公元715—770年),唐江陵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孫。天寶三年進士。八年至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后又隨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節(jié)度判官。至德二載與杜甫等五人授右補闕。后出任嘉州刺史。大歷五年卒於成都。工詩,長于七言歌行。現存者三百六十首。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故其邊塞詩尤多佳作。風格與高適相近,后人多并稱岑高。有《岑嘉州詩》七卷。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牡馬,不敢過臨洮
君為張液近酒泉,我躥三巴九千里
帶有地名的古詩句。
(100句)
1、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____。(黃鶴樓、揚州)
2、____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京口)
3、不識____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廬山)
4、朝辭____彩云間,千里____一日還。 (白帝、江陵)
5、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_____ 。
(杏花村)
6、朝辭
彩云間,千里
一日還。 (白帝、江陵)
7、卷地風來忽吹散,
下水如天。
(望湖樓)
8、
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
9、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
無故人。
(陽關)
10、但使
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龍城)
11、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
萬里船。
(東吳)
12、向晚意不適,驅車登
(古原)
13、
城外
夜半鐘聲到客船。(姑蘇、寒山寺)
14、借問酒家何處去,牧童遙指
(杏花村)
15、
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
(青海、玉門關)
16、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
終不還。
(樓蘭)
古詩文 文
17、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
(玉門關)
18、因思
夢,鳧雁滿回塘。
(杜陵)
19、
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洛陽)
20、
邊野草花,
口夕陽斜。 (朱雀橋、烏衣巷)
1、
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錦城)
22、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
作
(杭州、汴州)
23、
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
,
可憐無數山。
(郁孤臺、長安)
24、
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京口、瓜州)
25、
外忽傳收
初聞涕淚滿衣裳。
(薊北)
26、從
穿
便從
向
(巴峽、巫峽、襄陽、洛陽)
27、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
(赤壁)
28、樓船夜雪
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瓜洲)
29、塞下秋來風景異,
雁去無留意。
(衡陽)
30、曉看紅濕處,花重
(錦官城)
題竹林寺 朱放
歲月人間促,煙霞此地多。
易水送別 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
琵琶行 白居易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始聞秋風 劉禹錫
天地肅清堪開望,為君扶病上高臺。
憶江上吳處士 賈島
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題岳陽樓 白居易
此地唯堪畫圖障,華堂張與貴人看。
安定城樓 李商隱
永憶江湖歸白發(fā),欲回天地入扁舟。
初入武夷 李商隱
未到名山夢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
送人游吳 杜荀鶴
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岳祠 高明
孤臣尚有埋身地,二帝游魂更可悲!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感遇 張九齡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木蘭辭 南北無名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題榴花 朱熹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柳宗元
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方。
侍宴 沈佺期
敬從乘輿來此地,稱殤獻壽樂鈞天。
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后即事 元好問
高原出水山河改,戰(zhàn)地風來草木腥。
與胡興安夜別 何遜
念此一筵笑,分為兩地愁。
入若耶溪 王籍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送別詩 無名氏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長恨歌 白居易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飛雪。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獪貛Т箨懶詺夂?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快行冷鋒的影響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種春風有兩般?!煌孪驅χ脖坏挠绊?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怪钡貛?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準靜止鋒的影響
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衰皆自然。 ——地球公轉
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地殼變動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竟?jié)性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月相變化
百川東到海,何日復西歸。 ——水循環(huán)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豐富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F代通信技術的發(fā)展,使之成為現實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杜甫從長江三峽逆流而上,怎么能到得了襄陽,然后到洛陽呢?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地域性
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為枳。——地域性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h(huán)
莫問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數家新住處,昔日大江流 ——地殼變動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自然條件惡劣,人口稀少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ㄟ^水循環(huán),使水資源不斷得以更新
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ɡ说那治g作用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盆地夜間氣流上升,易成云致雨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迎風坡易形成降水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蟛菰木跋?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诋敃r的條件下,東吳的船是怎么樣到的岷江上游的呢?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生物循環(huán)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冬季風的影響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撅L區(qū)與非季風的分界線在此地附近
向陽石榴紅似火,背陰李子酸透心。 ——光照對植物的影響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沙漠景觀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洞庭湖景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梅雨天氣
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鷳B(tài)系統中的物質循環(huán)
百里不販樵,千里不販糴。——交通運輸條件對商業(yè)的影響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厍蜃赞D
與地理有關的古詩詞
一、與地理感性知識有關的古詩詞歸納及解釋 (一) 古詩詞中的地名
1、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山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此詩出自七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背誦”。詩中“平羌”即青農江,在峨眉山東北;“清溪”即清溪驛,在峨眉山附近;“渝州”指重慶。 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此詩詞出自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它描繪的是我國泰山自然旅游風景區(qū)。 3、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此詩出自八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背誦”。詩中的“陽關”指今甘肅敦煌西南。
4、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此詩句出自高中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此句詩中的“天上”是指巴顏喀拉山,“?!笔侵覆澈!?/p>
(二)古詩詞中的地理演變
1、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此詩出自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它描寫了春天的到來。春天到來,氣溫回升,萬物復蘇,春鶯和燕子等動物開始出來活動。這些跡象告訴我們季節(jié)已經演變到春季。
2、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宋?辛棄疾《西江月》
此詩出自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它描寫了天氣的變化:剛才天空還是月明星稀,天外還有七八個星,但到了山前卻下起了雨。 (三)古詩詞中的地理景觀
1、枯滕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此曲出自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曲中的“枯滕老樹”和“小橋流水”分別是對西部干燥景觀和江南濕潤地區(qū)景觀的對比寫照。 2、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唐·杜甫《望岳》
此詩出自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它說明泰山是齊魯大地上最高的山。 3、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唐·杜甫《望岳》
此詩詞出自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它揭示了泰山地勢高。 4、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唐·王維《使至塞上》
此詩出自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它描述了塔里木盆地內沙漠漫漫的景色。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此詩出自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它反映的是我國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形。 6、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獨酌》
此詩出自九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背誦”。此詩描述的是滿月。滿月為農歷十五、六的月相,此時月亮位于太陽以東180°,升落時間為日落月出、日出月落,月亮整夜可見,形狀像個玉盤。
7、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宋·柳永《雨霖鈴》
此詞出自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二單元。它描寫的是下蛾眉月(殘月)。下蛾眉月是農歷廿五、六的月相,此時,月亮位于太陽以西約45°,日出前出現于東南方低空,僅在黎明前2-3小時內可見,形狀像“C”字形。由“曉風殘月”知,早晨看到殘月,即下蛾眉月。
8、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唐·李白《蜀道難》
此詩句出自高中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它說明了蜀道崎嶇,自古閉塞的四川盆地地貌。
(四)古詩詞中的地理分布
1、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宋·趙師秀《有約》
此詩出自七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背誦”,它描寫了我國江淮地區(qū)的梅雨天氣。其降雨類型屬于:鋒面雨,由準靜止鋒形成。
2、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為枳——《淮南子》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杜牧《過華清宮》
此組詩分別出自初中語文第三冊第六單元及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二單元。它們都反映了農業(yè)生產的地域性。
二、與地理理性知識有關的古詩詞歸納及解釋 (一)古詩詞中的地理特征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此詩出自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它反映了冷鋒過境時先刮風后降水(雪)的天氣變化特征。
2、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此詩出自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此詩描寫的是我國北方地區(qū)入冬早的氣候狀況,反映了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氣候特征。
3、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唐·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1、《登科后》——【作者】孟郊 【朝代】唐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譯文: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郁結的悶氣已如風吹云散,心上真有說不盡的暢快,真想擁抱一下這大自然。策馬奔馳于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
2、《涼州詞二首·其一》——【作者】王之渙 【朝代】唐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文:黃河好像從白云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將士何須哀怨那柳樹不發(fā)芽,春風根本吹不到玉門關外。
3、《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譯文:您問歸期,歸期實難說準。巴山連夜暴雨,漲滿秋池。何時歸去,共剪西窗燭花,當面訴說,巴山夜雨況味。
4、《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作者】李白 【朝代】唐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5、《出塞二首·其一》——【作者】王昌齡 【朝代】唐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譯文: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守邊御敵鏖戰(zhàn)萬里征人未回還。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絕不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