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知訓練法:情緒是在認知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因此不合理的認知是許多消極情緒的源泉,即所謂的“自尋煩惱”。對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反應,有自尋煩惱傾銷的人容易把事情和自己搞得更糟,那是因為他們身上存在著不合理的或者叫做非理性的思維方式,單向思維、以偏概全、不合理的思想等都是這種非理性的思維方式的表現(xiàn)。由于受遺傳和不適宜的教育的影響,在有些幼兒身上也存在著這些非理性的思維方式,比如有些幼兒喜歡鉆牛角尖,有些幼兒比較偏激,這就是幼兒的非理性的思維方式的表現(xiàn)。認知訓練的重點就是在糾正幼兒不良認知的認知習慣,培養(yǎng)幼兒合理的思維方式。我們可以通過故事等讓幼兒學習別人的合理思維方式,也可以通過讓他們看到事物的后果來糾正他們的不合理思維方式。
二、系統(tǒng)脫敏法:具體做法如下:先讓有情緒障礙的幼兒接近能引起微弱焦慮情緒的刺激,然后讓幼兒放松,由于放松對焦慮的抑制作用,幼兒變得可以忍受更長時間,經(jīng)過反復多次的訓練,這個刺激就不再引起焦慮反應,然后加大刺激再進行放松訓練,最后達到最害怕的刺激也能坦然對待。
三、深呼吸法:深呼吸法就是借助深呼吸使刺激的情緒趨于平靜,這種方法的生理學原理在于“深呼吸時,人呼出了大量二氧化碳,從而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失去了平衡,于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便做出保護性的抑制反應,這樣人的緊張情緒就得以消除,對于幼兒來說,這種方法簡單易學,幼兒容易掌握。其做法是:靜靜地坐到凳子上,閉上眼睛慢慢地吸氣,氣沉丹田,再慢慢地呼出,重復多次,即可使情緒穩(wěn)定下來。家長可做示范讓幼兒模仿。
四、音樂調(diào)節(jié)法和體育活動調(diào)節(jié)法:即當幼兒遇到情緒障礙時,聽一些自己喜歡的歌曲或做一些喜歡的體育活動,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將不良情緒轉(zhuǎn)化為積極情緒。實踐證明,這兩種方法都是有效地調(diào)節(jié)幼兒情緒的方法,也是兩種簡單易行的方法,可以使幼兒從小就學習運用它們。二者共同之處就是借助于刺激性較強的活動轉(zhuǎn)移,分散人的注意力,從而減輕消極情緒對人的控制。
教案分析
生活中常常有不順心的事,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表現(xiàn),人人都會生氣,生氣并不可怕,重要的是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能嘗試自我調(diào)節(jié)情緒,讓自己變得快樂,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活動目標
1、看圖了解小動物生氣的原因,理解圖意學習講述
2、知道生氣時尋找自己的方法緩解情緒,學習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
活動難點
知道生氣時尋找自己的方法緩解情緒,學習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
難點剖析
孩子遇到不開心,不太會表達,也不知道怎樣讓自己變得快樂
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我長大了》、幼兒活動前與家長討論消氣的方法
活動流程
1、幼兒閱讀小朋友的書,說說這三只小動物。
2、交流自己生氣的經(jīng)歷
你有沒有生氣過?想一想自己曾經(jīng)因為什么事情而感到不開心呢?
3、分享消氣的方法
了解生氣是一種自然情緒,并且懂得生氣過多會影響身體健康
以幫助小動物為契機交流消氣的方法,引導幼兒暢所欲言,教師適時引導。
4、懂得健康情緒的重要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主旨是讓幼兒通過《消氣商店》,理解他人生氣的原因,知道能用多種方法讓自己不再生氣,變得快樂。從而激發(fā)幼兒聯(lián)系實際大膽想象,有助于幼兒正確理解各種情緒特征,掌握消氣的多種方法,使自己變得快樂?;顒又?,利用圖片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去體驗別人生氣時情緒的變化,了解別人生氣的原因,以及如何幫助別人不再生氣。通過討論,啟發(fā)幼兒在獨立探索中解決問題,知道生氣時可用多種方法讓自己不再生氣,變得快樂。最后,以“如果你生氣了,你會想哪些辦法讓自己消氣呢?”為題展開討論,結束課題。活動滿足了幼兒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寬松的探索環(huán)境,使幼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主動投入活動,大膽幫助別人,知道多種消氣方法,體驗了成功,發(fā)展了幼兒自信心和語言表達能力。動反思:
在遇到有不良情緒的幼兒時,教師應找出造成幼兒情緒不良的原因,對癥下藥,及時幫助幼兒調(diào)節(jié)情緒,緩解情緒壓力,盡快使其恢復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
(1)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
首先,教師要給幼兒提供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盡量保證室內(nèi)環(huán)境整潔、安靜,沒有太嘈雜的聲音,室內(nèi)溫度適中、通風良好,活動空間通暢,活動內(nèi)容豐富有趣。其次,教師要給幼兒營造平和安寧的心理環(huán)境。因為過多且過于復雜的刺激會使幼兒產(chǎn)生不安情緒,只有平和的情緒刺瀲與有規(guī)律、有節(jié)奏的生活是對幼兒有益的。
(2)細心照料,保證幼兒的身體舒適
身體的不舒適會讓幼兒情緒不好,所以,教師要細心照料幼兒,保證他們生理上的舒適。比如,讓他們吃飽睡好,衣著舒適,冷熱適中,從而精神飽滿。對因為生病而導致的幼兒情緒不佳等現(xiàn)象,教師要細心觀察,及時判斷幼兒身體哪個部位可能出現(xiàn)問題,從而采取必要的預防和治療措施,避免幼兒病情加重。
(3)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給幼兒充分的安全感
幼兒園對每一個幼兒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生活環(huán)境,教師要努力在班內(nèi)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教師和幼兒之間、幼兒和幼兒之間要相互理解、相互寬容、相互欣賞、相互支持,讓每一個幼兒在幼兒園中都生活得開心、快樂,讓每一個幼兒在班級生活中都有充分的安全感。
教師在與情緒不良的幼兒溝通時,態(tài)度應親切和善,盡可能地與幼兒建立安全的依附關系。比如,多和他們說話,輕聲地和他們交談,適當?shù)睾退麄冞M行身體接觸、擁抱等,這些都可以讓幼兒感覺安全踏實;同時要盡量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生活和活動。
(4)借助同伴互助,幫助幼兒克服不良情緒
在幼兒園中,運用良好的群體氣氛來熏陶和感染幼兒,用有趣的群體游戲來吸引幼兒,是幫助幼兒調(diào)節(jié)不良情緒非常有效的方法。
教師也可以在班內(nèi)找一個與情緒不良的幼兒性格相近的幼兒,幫助他們建立固定的伙伴關系,讓他們享受同伴交往的快樂,這也是調(diào)節(jié)幼兒情緒的良好方法。
(5)教給幼兒克服不良情緒的方法
教師要教給幼兒簡單的自我調(diào)節(jié)情緒的方法,使他們學會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
①適度宣泄
幼兒的情緒一般是毫無掩飾的,離園時,他們會滿臉笑容;在憤懣、受到壓抑或糾不滿時,他們會發(fā)脾氣或大哭大鬧,這是幼兒心理衛(wèi)生方面的一個優(yōu)勢,使各種情緒得到及時的宣泄,有利于他們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幼兒情緒的自然流露該得到鼓勵,而不是壓抑。比如,幼兒傷心時,應該鼓勵他哭出來,因為發(fā)脾氣、反抗行為、哭泣、大聲喊叫比默默承受更有利于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這里所提倡的情緒宣泄,與以哭鬧為手段去達到某種不合理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有的教師不了解情緒行為反應對幼兒心理健康的意義,往往把幼兒發(fā)泄內(nèi)心不滿的方式看作調(diào)皮搗蛋的行為;或者缺乏相應的耐心,不允許幼兒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特別是當幼兒出現(xiàn)了不良的情緒行為反應時,強行地讓幼兒克制。如果幼兒的情緒長期受到壓抑,最終會導致心理失衡,造成人格方面的病態(tài)發(fā)展。所以,教師要寬容和理解幼兒,允許幼兒適度地宣泄自己的情緒。
②轉(zhuǎn)移注意力
當幼兒情緒不佳時,教師可以用一些新穎的玩具、有趣的游戲活動等吸引他們,從而轉(zhuǎn)移幼兒的注意力,這種方法對年齡越小的幼兒越有效。新的玩具和游戲可以讓幼兒忘卻不快的情緒,重新投入到快樂的游戲活動中。
③鼓勵、表揚
鼓勵和表揚可以讓幼兒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體驗,排解原有的壓抑和不快。所以,當幼兒情緒不佳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對幼兒性格的了解,多表揚幼兒的優(yōu)點和良好表現(xiàn),讓這種積極的情緒體驗幫助幼兒走出情緒不佳的狀態(tài)。
④參加體育活動
體育活動是緩解幼兒不良情緒的有效方法。身體能量的釋放可以有效地緩解幼兒的心理壓力和不快情緒,身體的興奮可以帶動心理的興奮,使幼兒的情緒恢復輕松愉快的狀態(tài)。
總之,幼兒的情緒發(fā)展是一個累進的過程,越具備愉快體驗的幼兒,越能很好地處理不良的情緒。也就是說,幼兒越是生活在愉快的情緒體驗中,越具有抵抗負面情緒的能力;當出現(xiàn)負面情緒時,也容易被教師安撫。所以當嬰兒一來到人世間時,我們就應該多給予他們愉快的體驗,避免使他們受到負面的刺激。
對于幼兒而言,發(fā)脾氣多是由于生理原因,如身體不舒服,家長通過安撫可以起到緩解和安慰的作用。等孩子大一點后,表達能力和控制能力強了,亂發(fā)脾氣的情況就會有所減少。但是對于無緣無故愛亂發(fā)脾氣的孩子,家長應該改變對孩子的教育態(tài)度。
1、冷處理
孩子發(fā)脾氣時,父母切忌因此而大發(fā)脾氣,使孩子更加急躁,這樣不僅矛盾得不到解決,而且孩子受到不良影響,脾氣越發(fā)越大。切忌不要打罵孩子,這樣容易使孩子產(chǎn)生抵觸情緒。在孩子無理取鬧時候,采取不予不理睬的態(tài)度,等脾氣發(fā)過后再耐心的教育,循序漸進,慢慢幫助孩子改掉發(fā)脾氣的壞習慣。在孩子出現(xiàn)不良行為時,最好留給他一個“反省時間”,讓孩子在遠離其他小朋友的地方安靜反思自己的行為,并對日后的行為舉動做出思考。家長要有原則性,不能因為孩子發(fā)脾氣就放棄自己的正確想法,順著孩子的意志來做,這樣只會助長他任性的壞毛病。家長堅持原則,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懂得,父母堅持的事情不會因為自己而改變,發(fā)脾氣是徒勞的。
2、讓孩子勇于面對困難,承擔責任
很多孩子就是害怕失敗,不愿意承認自己有錯,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就采用遷怒于別的人或事物,來逃避面對自己的失敗。家長可以向孩子坦誠自己的過失,把自己小時候的失意經(jīng)歷講給孩子聽,并告訴他應該從中學到什么,這種方法往往對孩子很有幫助。另外恰如其分地看待挫折,不能把困難等同于失敗,要提醒孩子,任何人做事,一開始都會有困難,父母可以激勵孩子堅持到底,當孩子勇于去坦誠自己的過失,父母要積極贊許孩子,鼓勵孩子的行為。此外,家長可以交付孩子與其年齡相符的任務,比如飯前擺放碗筷,選購家具等,一方面可以鍛煉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夠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產(chǎn)生責任感。
3、幫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
由于憤怒常常是突發(fā)性的情緒反應,在所有的情緒控制中,憤怒的控制是最難做到的,即使成人也會有“勃然大怒”的時候。但是,憤怒和其他情緒反應一樣也是可以控制的。
① 幫助孩子認識憤怒情緒。家長用一些簡單的游戲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比如講述讓孩子描述故事里的孩子在某個特定情境里是什么情緒狀態(tài)。告訴孩子什么是憤怒,憤怒又有什么危害。可以采用游戲舉例(憤怒的氣球):家長準備一些五顏六色的氣球,讓與孩子一起來吹,在吹氣球的時候讓孩子回憶一個最近遇到讓自己很生氣的事情,把氣球當做發(fā)泄的對象使勁吹,告訴孩子吹出自己所有的生氣,這樣肚子里的生氣都出來了,以此作為正當?shù)陌l(fā)泄途徑。氣球吹好后家長幫孩子扎好氣球,讓孩子踩爆氣球,有的孩子會執(zhí)行,這時候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氣球就像自己的肚子,如果總是生氣就會“爆炸”對身體有危害;有的孩子會很害怕,家長就引導孩子,氣球就像受到傷害的小同伴或者是別的發(fā)泄對象,會因為自己的憤怒受到傷害,讓孩子產(chǎn)生同理心,不要再去遷怒于無故的人。
② 注意力轉(zhuǎn)移。在孩子發(fā)脾氣的時候,父母也可以采用轉(zhuǎn)移注意力的方法吸引孩子將注意力轉(zhuǎn)向別的內(nèi)容,避免刺激,待情緒穩(wěn)定后再加以教育。對于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告訴他們,如果遇到一些讓自己憤怒情境,要盡量躲一躲,避免憤怒升級導致攻擊性行為。比如,可以出去走一走,聽聽音樂,或者和談得來的朋友在一起聊聊天,干點兒自己喜歡的事,心情就會好起來。
③ 情感宣泄法。如果有的事情或人有充足的理由使人發(fā)怒,這種情況下鼓勵孩子坦率地把心中的不滿講出來,也可轉(zhuǎn)移目標發(fā)泄出來,為孩子制作一個即便大喊大叫也不會反抗的“消氣箱子”,如可以隨意踢打的布娃娃、沙袋或者是靠墊,也可以去跳跳健美操,打沙袋,這些都能夠幫助孩子以健康的方式消除心中的怒氣,都能減少憤怒對自身的傷害。但要注意情感的宣泄要以不損害他人的利益為前提,不可作出過激的行為。
④ 理智戰(zhàn)勝情緒(適合高年級小學生及中學生)。即將動怒時對自己下命令:堅持一分鐘不生氣!然后試一試那些能聚精會神的動作,例如,眼睛沿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10圈,閉上眼睛從一數(shù)到十,再做三個深呼吸。再來想想剛才讓自己憤怒的事情,問以下問題中的任何一個:“我為什么生氣?”“這事或這人值不值得我生氣?”“生氣能解決問題嗎?”“生氣對我有什么好處?”等,用理智來戰(zhàn)勝情緒。可能過了一段時間后,就會感覺到已經(jīng)不那么值得生氣了。
1、在有趣的活動中掌握一些緩解、轉(zhuǎn)移不良情緒的方法。
2、感受用正確的方法來發(fā)泄自己生活中不良的情緒?;顒颖尘芭c對象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常常一不會兒便會與同伴產(chǎn)生矛盾,引發(fā)爭執(zhí),內(nèi)心感到委屈或者不開心。
俗話說:大吼解千愁!孩子的不良情緒也是需要適當?shù)陌l(fā)泄的,這才有利于幼兒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因此,我希望能夠通過一則有趣的故事,利用故事中的消氣吧,引發(fā)孩子們遷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感受排解不愉快、釋放不良情緒的重要和快樂,從而理解好心情對生活的重要,達到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大班的幼兒已開始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當覺得他人在排斥他或批評他時,會感到自悲,就容易發(fā)脾氣,產(chǎn)生生氣的情緒,在我的班上這類幼兒的這些易怒的特質(zhì)已經(jīng)越來越明顯了,例如:周鈺林、歐昱良、盛一楓、羅奕辰等等。如果不及時將不良情緒排解掉時,就會影響心理健康,因此我開展此次心理輔導活動,目標就是要引導幼兒用恰當?shù)姆椒ㄅ沤獠涣记榫w,通過助人自助的方式,相互獲得幫助。
活動理論指導:幼兒階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時期,大班幼兒應能對自己積極感受,學會表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教師要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種關懷,信任,寬松和諧的氛圍,滿足幼兒的正當需要,不要以簡單,粗暴,嚴厲的態(tài)度來對待幼兒,要多鼓勵和肯定幼兒,為幼兒創(chuàng)設能充分表現(xiàn)自己和體驗成功的機會,讓每位幼兒都能得到周圍人的肯定和積極評價,使之對自我產(chǎn)生滿意感和自信感,能自我欣賞,建立充分的自信心,形成積極向上、健康的心境。幼兒的情緒情感具有外露,不穩(wěn),容易變化等特點,教師主要對該年齡段幼兒在情緒發(fā)展,以及自我意識與個性發(fā)展方面進行觀察,并采取有效方式進行心理輔導。
在組織此次活動中,教師對于幼兒的回答或表現(xiàn)都能用肯定或表示同感的方式給予回應,用自身互動模式,以語言感染幼兒,為幼兒充分營造良好的心理交流的環(huán)境?;顒訙蕚洌?、消氣吧場景布置。
2、動物圖3個:小狐貍、河馬、小豬。活動過程:一、聽聲音,介紹消氣吧 二、欣賞故事,幫助小動物消氣1、出示河馬 ?出示句子:我參加拳擊比賽輸了,沒得到冠軍,可生氣了!?出示句子:你好好練習本領,以后一定會得到冠軍。
小結:河馬大哥打沙包既消了氣又練習了打拳的本領。這個讓人不再生氣的消氣吧可真好!2、出示小豬 ?出示句子:哪兒也買不到我能穿得衣服,讓我好生氣!?出示小豬的話每天跳跳,不但快樂,還能減肥,真不錯!小結:消氣吧里的跳跳床不但能消氣還能減肥,這個讓人不再生氣的消氣吧可真好!3、幫小老鼠消氣 小結:原來聽音樂、唱歌跳舞能讓不理不睬的小老鼠消氣、變得快樂,這個讓人不再生氣的消氣吧真不簡單。
三、分享交流,說說自己的消氣方法3、把你們的好辦法畫一畫。4、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展板上,共同分享孩子的消氣好辦法。
小結:生氣并不是一件壞事,人人都有生氣的時候,如果你有不高興的事生氣了,可以哭一哭、叫一叫、不再生氣,也可以把生氣的事告訴老師、小朋友、爸爸媽媽,他們會勸你、安慰你,你的心里會好受些。你還可以吃點東西、玩玩玩具、看看電視,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如果別人惹你生氣,你就要想想別人對你好的時候,這樣就會原諒別人,就會消氣,變得快樂,身體也就會更健康了?;顒有Чc反思:隨著孩子們年齡的增大,他們的情緒表露也更為的外向,逐漸的,我發(fā)現(xiàn)班上有一部分的孩子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已不再是小班時那些懵懂的孩子,他們已經(jīng)建立了自我意識、自我概念,他們對事物的看法有獨特的見解,同時,他們也非常的敏感,非常的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其實,我認為孩子之間的爭執(zhí)、不開心、委屈,其原有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就是由于他們的敏感,常常以為是他人對自己又意見,從而加深了矛盾的惡化。本次活動是作為一次幼兒心理輔導活動,目的在于幫助我們班上的幼兒適時地發(fā)泄一下情緒,掌握排解不良情緒的方法,從而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樹立健康的人格。
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表現(xiàn),人人都會生氣,生氣并不可怕,重要的是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能嘗試自我調(diào)節(jié)情緒。故事《消氣吧》就是通過河馬、小豬和小老鼠的情緒在消氣吧由生氣到快樂的轉(zhuǎn)變,從而使幼兒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感受到保持愉快心情的重要。
在此基礎上,通過擴展與遷移經(jīng)驗,使幼兒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了解各種消氣的方法,學會用合適的方法讓自己獲得快樂。最后還請幼兒運用繪畫的方式,把自己的方法告訴其他的小朋友,采用了多樣的形式,不斷調(diào)動幼兒的情緒。
有時候,孩子難免處在不良的情緒當中,但如果作為成人沒有關注到孩子的這種不恰當?shù)奶幚砬榫w的方式(例如:推打、咒罵對方。),沒有進行一個有效的引導,則會對這些幼兒的心理上造成嚴重的缺陷。
因此,我們要關注孩子的不良情緒,不是抑制孩子的情緒,而是教孩子學會自我疏導,幫助孩子找到合宜的釋放渠道。
在孩子發(fā)脾氣時堅持你自己的立場很重要,孩子發(fā)脾氣時秉承的 原則應該是:溫和而堅定。
在孩子發(fā)脾氣時,告訴孩子一些處理憤怒情緒的方法是有必要 的,這樣可以從長遠來杜絕孩子亂發(fā)脾氣傷害他人和自己。 1。
讓孩子將情緒喊出來 當孩子處于強烈的負面情緒的時候,他的內(nèi)心會積壓著很大的能 量,如果這些能量得不到宣泄,對孩子的身心都是不利的。 不妨讓孩 子大聲喊出自己的情緒,如:“我很生氣!我很生氣!”當然,這個時 候你應該嚴肅對待孩子的感受,當他宣泄完了,再去問他原因以及幫 他解決問題。
2。幫孩子找到傾訴和發(fā)泄對象 當孩子心里不愉快時,可以讓他找自己最喜歡的玩具來訴說,或 者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和故事書,也可以找東西來宣泄,但是不能攻 擊人,可以用棍子打一棵樹,用拳頭捶打毛絨玩具等。
3。不要讓孩子對自己的情緒內(nèi)疚 如果你指責孩子的情緒,如“你怎么這么愛生氣呀!” “你性格怎 么這么差呀!”就會讓孩子產(chǎn)生自責內(nèi)疚的負面心理。
讓孩子知道生 氣是每個人都有的情緒,如果你能正確面對和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 就可以給孩子做個很好的榜樣。 如果自己有負面情緒的時候也可以適 時告訴孩子,如:“媽媽現(xiàn)在有點煩,不過和你沒關系,我想一個人 待會兒,好嗎?” 4。
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緒 有的孩子在哭鬧的時候,耐心差的大人可能會對孩子喊道:“你給我憋回去! ”或者有的媽媽說:“你在這哭吧,我可沒有時間陪你, 我走了 !”孩子哭得已經(jīng)很傷心了,這個時候,如果媽媽再批評他、甚至要離開他,會讓孩子的內(nèi)心更加傷心無助。 其實,讓孩子哭出 來,對化解孩子的情緒非常有幫助。
情緒管理是提高孩子情商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也是讓孩 子學會克制、保持鎮(zhèn)定和從容性情的必要手段,在孩子人生 的初期,媽媽要教給他們調(diào)節(jié)情緒的方法。擁有良好情緒和 健康心態(tài)的孩子,在將來的生活中更容易獲得幸福和成功。
在孩子發(fā)脾氣的時候,父母們首先應該了解孩子為什么發(fā)脾氣;其次應該了解孩子是怎樣通過發(fā)脾氣來得到需求的表達;然后應該和孩子溝通,了解和滿足孩子合理的需求;最后應該明確地告訴孩子他的這種反應方式不受歡迎。
1、表現(xiàn)對他的愛
▲千萬保持冷靜。發(fā)火的父母會使孩子更加發(fā)火。記住,你面對的只是一個孩子——你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要來抓你的大妖怪。你可以發(fā)泄怒氣,但是不要針對自己的孩子,畢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
▲溫柔、溫和地和孩子講話,對他安靜下來有好處。如果孩子在叫嚷,注意簡化自己的用語,而且平靜地和孩子說話。不要讓孩子抱怨或者太孩子氣。
▲靠近孩子,抱他愛他。身體上的親密能達到很好的安慰效果,可以使氣氛緩和下來。讓孩子坐在你的大腿上,或者親密地坐在孩子身邊幫她平靜下來。
▲如果孩子因為生病而發(fā)脾氣,此時你應該對他表示同情,可以找出平時收藏起來的玩具讓他玩。因為這時他發(fā)脾氣不是無理取鬧。
▲當他表現(xiàn)出一點控制自己的能力時,你要有針對性地表揚,比如本來他發(fā)脾氣時要扔東西,這回雖然發(fā)了脾氣,但沒有扔東西,應該表揚他。
2、不予理會
▲有時候孩子會存心想試探你而故意哭鬧,此時你只要站穩(wěn)立場,他看看沒有指望控制你了,會安靜下來,就不會再任意哭鬧了。
▲孩子因為得不到某一樣東西而大發(fā)脾氣,千萬不要為了讓他安靜而把東西給他。如果一發(fā)脾氣就能得到想要的東西,以后他就會更隨心所欲地亂發(fā)脾氣。
▲如果孩子的任意哭鬧,你忍受不了他的叫聲時,可以到別的地方去做聲音大的活動,例如吸地板、釘東西。不要理會孩子哭鬧時所說的話或所做的事,要讓他明白,叫喊沒有用,只有好好說話,你才會注意聽。
3、轉(zhuǎn)移注意力
▲音樂有鎮(zhèn)定的功效,放點音樂,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哭鬧停止。
▲可以忽然提出一個新的事情,要孩子和你一塊兒去干,他就會忘記發(fā)脾氣的事。
▲在孩子耳邊輕聲說些有趣的事,或者開始說故事,孩子很可能會為了聽故事而停止哭泣。
▲如果你感覺到孩子的情緒越來越緊張,讓孩子玩?zhèn)€有意思的游戲、讀本書或者只是把孩子帶到戶外。
1、在有趣的活動中掌握一些緩解、轉(zhuǎn)移不良情緒的方法。
2、感受用正確的方法來發(fā)泄自己生活中不良的情緒?;顒颖尘芭c對象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常常一不會兒便會與同伴產(chǎn)生矛盾,引發(fā)爭執(zhí),內(nèi)心感到委屈或者不開心。
俗話說:大吼解千愁!孩子的不良情緒也是需要適當?shù)陌l(fā)泄的,這才有利于幼兒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因此,我希望能夠通過一則有趣的故事,利用故事中的消氣吧,引發(fā)孩子們遷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感受排解不愉快、釋放不良情緒的重要和快樂,從而理解好心情對生活的重要,達到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大班的幼兒已開始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當覺得他人在排斥他或批評他時,會感到自悲,就容易發(fā)脾氣,產(chǎn)生生氣的情緒,在我的班上這類幼兒的這些易怒的特質(zhì)已經(jīng)越來越明顯了,例如:周鈺林、歐昱良、盛一楓、羅奕辰等等。如果不及時將不良情緒排解掉時,就會影響心理健康,因此我開展此次心理輔導活動,目標就是要引導幼兒用恰當?shù)姆椒ㄅ沤獠涣记榫w,通過助人自助的方式,相互獲得幫助。
活動理論指導:幼兒階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時期,大班幼兒應能對自己積極感受,學會表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教師要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種關懷,信任,寬松和諧的氛圍,滿足幼兒的正當需要,不要以簡單,粗暴,嚴厲的態(tài)度來對待幼兒,要多鼓勵和肯定幼兒,為幼兒創(chuàng)設能充分表現(xiàn)自己和體驗成功的機會,讓每位幼兒都能得到周圍人的肯定和積極評價,使之對自我產(chǎn)生滿意感和自信感,能自我欣賞,建立充分的自信心,形成積極向上、健康的心境。幼兒的情緒情感具有外露,不穩(wěn),容易變化等特點,教師主要對該年齡段幼兒在情緒發(fā)展,以及自我意識與個性發(fā)展方面進行觀察,并采取有效方式進行心理輔導。
在組織此次活動中,教師對于幼兒的回答或表現(xiàn)都能用肯定或表示同感的方式給予回應,用自身互動模式,以語言感染幼兒,為幼兒充分營造良好的心理交流的環(huán)境?;顒訙蕚洌?、消氣吧場景布置。
2、動物圖3個:小狐貍、河馬、小豬?;顒舆^程:一、聽聲音,介紹消氣吧二、欣賞故事,幫助小動物消氣1、出示河馬?出示句子:我參加拳擊比賽輸了,沒得到冠軍,可生氣了!?出示句子:你好好練習本領,以后一定會得到冠軍。
小結:河馬大哥打沙包既消了氣又練習了打拳的本領。這個讓人不再生氣的消氣吧可真好!2、出示小豬?出示句子:哪兒也買不到我能穿得衣服,讓我好生氣!?出示小豬的話每天跳跳,不但快樂,還能減肥,真不錯!小結:消氣吧里的跳跳床不但能消氣還能減肥,這個讓人不再生氣的消氣吧可真好!3、幫小老鼠消氣小結:原來聽音樂、唱歌跳舞能讓不理不睬的小老鼠消氣、變得快樂,這個讓人不再生氣的消氣吧真不簡單。
三、分享交流,說說自己的消氣方法3、把你們的好辦法畫一畫。4、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展板上,共同分享孩子的消氣好辦法。
小結:生氣并不是一件壞事,人人都有生氣的時候,如果你有不高興的事生氣了,可以哭一哭、叫一叫、不再生氣,也可以把生氣的事告訴老師、小朋友、爸爸媽媽,他們會勸你、安慰你,你的心里會好受些。你還可以吃點東西、玩玩玩具、看看電視,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如果別人惹你生氣,你就要想想別人對你好的時候,這樣就會原諒別人,就會消氣,變得快樂,身體也就會更健康了。活動效果與反思:隨著孩子們年齡的增大,他們的情緒表露也更為的外向,逐漸的,我發(fā)現(xiàn)班上有一部分的孩子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已不再是小班時那些懵懂的孩子,他們已經(jīng)建立了自我意識、自我概念,他們對事物的看法有獨特的見解,同時,他們也非常的敏感,非常的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其實,我認為孩子之間的爭執(zhí)、不開心、委屈,其原有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就是由于他們的敏感,常常以為是他人對自己又意見,從而加深了矛盾的惡化。本次活動是作為一次幼兒心理輔導活動,目的在于幫助我們班上的幼兒適時地發(fā)泄一下情緒,掌握排解不良情緒的方法,從而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樹立健康的人格。
生氣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表現(xiàn),人人都會生氣,生氣并不可怕,重要的是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能嘗試自我調(diào)節(jié)情緒。故事《消氣吧》就是通過河馬、小豬和小老鼠的情緒在消氣吧由生氣到快樂的轉(zhuǎn)變,從而使幼兒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感受到保持愉快心情的重要。
在此基礎上,通過擴展與遷移經(jīng)驗,使幼兒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了解各種消氣的方法,學會用合適的方法讓自己獲得快樂。最后還請幼兒運用繪畫的方式,把自己的方法告訴其他的小朋友,采用了多樣的形式,不斷調(diào)動幼兒的情緒。
有時候,孩子難免處在不良的情緒當中,但如果作為成人沒有關注到孩子的這種不恰當?shù)奶幚砬榫w的方式(例如:推打、咒罵對方。),沒有進行一個有效的引導,則會對這些幼兒的心理上造成嚴重的缺陷。
因此,我們要關注孩子的不良情緒,不是抑制孩子的情緒,而是教孩子學會自我疏導,幫助孩子找到合宜的釋放渠道。
活動反思:《生氣了,怎么辦?》此活動貼近幼兒的生活,與幼兒的生活緊密相聯(lián)。
在活動中,我以圖片的方式導入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以提問的的方式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大大激發(fā)了幼兒看圖講述的能力,充分發(fā)揮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重視幼兒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留給幼兒充分的活動空間,引導、鼓勵幼兒觀察、探索、討論,讓每個幼兒都有說、講、練的機會。
并在一個個具體的事例中讓幼兒學會自我控制與調(diào)節(jié)情緒的能力。在這樣的情境下,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豐富了經(jīng)驗,拓展了思維,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較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
但本次活動還存在一些不足,希望自己通過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反思、不斷的積累,是自己的教學更機智,更富有特色與魅力。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7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