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工具 捕蟲網:活潑的昆蟲一般適宜用網來捕捉。
所以采集昆蟲必須要有捕網、掃網及水網。捕網通常用紋帳或白尼龍紗制成網圈,用粗鐵絲制成環(huán)形,直徑約30厘米左右,底袋呈圓錐形。
網柄長約1米左右。掃網主要適于在草叢中捕捉昆蟲。
可用麻布或亞麻布制成,比捕網略小一些。 網柄要短(長約一尺半左右)而粗,網要堅固。
此外,掃網是網底開。水網和捕網大致相同,但是用細布制成,并且網比較淺,而網柄較長。
毒瓶:采集時,一般應帶兩個毒瓶,一個瓶毒殺蝴蝶及蛾類昆蟲,另一瓶毒殺其它類的昆蟲。毒瓶可用直筒形瓶制成,也可用廣口瓶或平底試管等制成。
毒殺劑可采用氰化鈉或氰化鉀等,也可用敵敵畏、氨水、乙醚等。 三角紙包:外出采集,采到昆蟲不能立即做成標本,可先用三角紙包包好,編號記載后,帶回駐地或學校制做。
三角紙包的大小可由昆蟲的大小決定。取較柔軟難透水的紙一張折成三角袋。
采集箱:野外采集時,有些標本需要當時就進行針插,所以要有一個放標本的盒子。 一般用保存針插標本的木標本盒就可以,另外也可以用輕的木料作成采集箱(見圖7)。
箱蓋和箱底高度一樣(約4厘米),都貼上軟木板便于插標本。箱的大小關系不大,也可分為幾格放其它物品,除針插標本外,可把紙三角袋和紙包標本放在箱內,以免壓壞。
2。 采集昆蟲的方法 網捕:網捕主要用來捕捉會飛的昆蟲,或停在植物上的昆蟲。
網捕的方法如下:當昆蟲飛來,迎面用網捕捉,當蟲子入網后,使網底向上甩,連蟲子同網底一齊翻到上面來,然后再用手或試管伸入網內將蟲子取出來。 掃捕:此法主要用在大片的草叢和茂密的灌木中。
當采集者走到茂密的藏有蟲子的草叢中時,用掃網在上面左右擺動,一面掃一面前進,將有許多小蟲子集中到網底,或者被甩入網底,連接著膠管中。尤其在途中采集而時間倉促的時候,邊掃邊走也可以得到許多標本。
燈光誘集:夜間,燈下會有許多昆蟲飛來,停在窗上,墻上,或繞燈而飛,所以在燈下常常能采到許多昆蟲標本。 方法如下:野外采集可以臨時拉線掛一盞200瓦電燈或點一盞汽油燈,在燈的后面張開一塊白布,下面用石頭壓住。
這樣可以誘來非常多的各種昆蟲,最多的是大小不一的蛾類,它們多停在白布上。這時,只要多備幾個毒瓶就可以大量收集昆蟲。
在黑暗又寧靜的夜晚,一對壁虎正在”行俠仗義,為民除害.”奶奶迅速地將燈打開,大門外的墻壁被照亮.我搬了把椅子坐在門前,現在可真無聊,就壁虎最同情我,大爸爸看我這么無聊,也搬了把椅子過來,當起了壁虎吃蚊子這場戰(zhàn)斗的解說員. 大爸爸先告訴我:”蚊子和飛蛾喜歡有燈光的地方,所以我們家的壁虎才躲在燈后面的.”果然燈的附近布滿了一點一點的小黑點,看起來就像五線譜.我只需看壁虎很靈巧的 的樣子就可以判斷出,這些蚊子無路可逃了.瞧,在我和大爸爸聊天時,壁虎已經神不知鬼不覺地將一半的蚊子消滅掉了,壁虎吃蚊子時,先鎖定一個小小的目標,像蝸牛一樣慢慢移動輕輕爬行,說時遲,那時快,壁虎快接近目標時,以極快的速度將舌頭吐出,然后用舌頭將蚊子粘住,吞到嘴里,最后到到肚子里.突然一只小小的壁虎從燈后面把頭伸出來,立刻又縮了進去.大爸爸連忙說:”這只小壁虎是那兩只大壁虎的孩子,正在察看現在的捕食狀況,但看到了你,就害怕地立刻縮了回去.”快8點了,我要回去了,只好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壁虎們. 這一次大爸爸的介紹與壁虎的捕食行動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雖然壁虎長得很丑,但它是蚊子的天敵,是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千萬別傷害它.。
青蛙用舌頭捉蟲,只有小飛蟲從身邊飛過,就猛地往上一跳,張開大嘴,伸出長長的舌頭,一下子就把害蟲吃掉了。
青蛙大多在夜間活動,以昆蟲為主食,也取食一些田螺、蝸牛、小蝦、小魚等。所食昆蟲絕大部分為農業(yè)害蟲。有人估計,一只青蛙一天可捕食70個蟲子,一年可消滅害蟲15000只。因此,青蛙是一種對農業(yè)有益的動物,應提倡保護。
擴展資料
形態(tài)特征:體長7-8m、雄者略小。頭部略呈三角形,長約大于寬??陂煟氢g圓,吻棱不顯,近吻端有小形鼻孔2個。眼大而凸,眼間距窄,眼后方有圓形鼓膜大而明顯。體背面有1對較粗的背側褶,2背側褶間有4-6行不規(guī)則的短膚褶,若斷若續(xù),長短不一。
背部基色為黃綠色或深綠色,或帶灰棕色,具有不規(guī)則的黑斑,背中央常有1條寬窄不一的淺色縱脊線,由吻端直到肛口。腹面皮膚光滑,白色無斑。前肢短,指端鈍尖指側有窄的緣膜,關節(jié)下瘤明;后肢較肥碩,趾間幾為全蹼。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青蛙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蛙科
1、適時眠除
小蠶發(fā)育快,就眠快,眠期短,下眠網宜提早;四齡蠶催眠期長,下網宜偏遲些。在高溫多濕宜早,低溫干燥宜遲,上午就眠宜偏早,下午就眠偏遲。
眠除時見蠶座有少量(2-3條)眠蠶時,撒上糠灰或鮮石灰粉(使蠶迅速上爬)再加眠網,給桑(桑葉適熟稍偏嫩),蠶全部爬上后即可進行。如果是晚上加眠網,應第二天早給一次桑葉后眠除。
2、提青分批
眠除后喂兩口桑,蠶兒全部眠定,不用提青,座中極少數弱小遲眠蠶用手執(zhí)出淘汰。如果有一半未入眠,就用中心分批法,把蠶分成二批入眠。方法是:蠶眠一半,再加眠網一次和均勻給桑,使蠶兒爬上網后移至加一窩飼養(yǎng)就眠。
如果蠶兒生長發(fā)育參差不齊,就用提中心分二頭的方法,把處于眠中狀態(tài)的大批蠶分出來,將早眠與遲眠蠶在起蠶餉食時并窩飼養(yǎng)。
3、眠中管理
蠶兒入眠后,要保持安靜,通風換氣,防止陽光直射。高溫多濕天氣,要在蠶座撒糠灰或石灰粉吸濕,既防止病菌孳生,又防止早起蠶食殘桑造成發(fā)育不齊。
4、適時餉食
應貫徹遲餉食,即是在見蠶基本蛻皮完,而且有80-90%的起蠶頭部為淡褐色時進行餉食。遇高溫悶熱或白撞雨時,宜提早餉食。一般見起后5-7個小時餉食。各齡餉食前要進行蠶體蠶座消毒,而后下網給桑,用桑要新鮮偏嫩。
5、控制日眠
控制日眠,應以三、四眠為重點。一般來說,三眠日眠,大眠亦日眠,三眠踏夜眠,大眠也會踏夜眠。日眠蠶兒,熟蠶就在中午,上簇也就方便了。
6、蠶種催青與收蟻
蠶種要放在通風的竹籠或線架上裝好,切忌用塑料膜、布料或報紙等物包裝,以防悶壞蠶種。領種后立即放到已消毒好的蠶室進行催青保護。在第1-4天室內保持22℃,第5天起至孵化期,保持25℃。
如果春季室內溫度低,則加火盆升溫及保溫(用火炭,忌用柴燒),火盆離蠶種1米以上,以免烘死蠶種,加火升溫時要記得加水補濕。催青至第8天,蠶卵的一端有小黑點,叫點青。當一張蠶種內有20%卵粒點青,用報紙將蠶種包好,把著卵粒面朝下,進行遮光制黑,使蠶卵發(fā)育一致。
從點青日起,第二天轉青(卵面呈灰色),第三天蟻蠶出殼。在出蟻當天早上5時,除去遮光物,開燈感光,促使孵化整齊一致。若有遲孵化的蠶種要繼續(xù)遮光制黑,第二天早晨5時再進行感光收蟻。最后進行收蟻,春季氣溫低,在上午10時左右,夏、秋季在上午8時左右收蟻。
收蟻用桑要在當天上午采摘,桑葉選用適熟稍偏嫩,用桑量是收蟻量的4-5倍。收蟻方法:將切好的桑葉直接撒在蠶種紙上,經10-15分鐘后蠶蟻爬到桑葉上,然后把蟻蠶連同桑葉倒在蠶座紙上,用鵝毛把蟻蠶疏密攤勻。
收蟻后在給第二次桑葉要進行蟻體清毒,用“防病一號”(蟻蠶體消毒專用藥,小蠶用含甲醛1.25%,大蠶用含甲醛2.5%)用紗布袋裝藥粉均勻地撒落在蠶體上,撒藥量象一層薄霜即可。經5分鐘后,再撒一層焦糠(谷殼燒成黑色)隔開藥粉,而后再給第二回桑葉。
擴展資料
桑蠶屬寡食性昆蟲,除喜食桑葉外,也能吃柘葉、榆葉、鴉蔥、蒲公英和萵苣葉等。蠶所必需的營養(yǎng),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分等。桑葉是蠶最適合的天然食料。
蠶食桑后,幼蟲生長迅速,在適溫條件下,一頭蠶自孵化至吐絲結繭,大約6~9天蛻一次皮,共需約24~32天,約食下桑葉20~30g(合干物5~6.2g),一般經四次眠和蛻皮,至生長極度時,體重約增加1萬倍。吐絲結繭是桑蠶適應環(huán)境而生存的一種本能。
桑蠶繭可繅絲,絲是珍貴的紡織原料,在軍工、交電等方面也有廣泛用途。蠶的蛹、蛾和蠶糞也可以綜合利用,是多種化工和醫(yī)藥工業(yè)的原料,也可以作植物的養(yǎng)料。桑蠶是全變態(tài)昆蟲,一個世代中,歷經卵、幼蟲、蛹、成蟲4個發(fā)育階段。
在一年內自然發(fā)生的世代數稱化性,一年發(fā)生1代的稱一化性,發(fā)生2代的稱二化性,發(fā)生3代以上的稱多化性。熱帶地區(qū)還有終年不滯育的多化性品種。發(fā)育的溫度范圍隨發(fā)育時期而不同,大致在7~40℃之間,能正常發(fā)育的溫度范圍為20~30℃。
桑蠶對全年的氣象環(huán)境的適應性直接體現在蠶體的強健程度上, 生長良好 ,體質強健的野桑蠶可以結出好的蠶繭 ,因此以繭質作為衡量野桑蠶體質強健度的指標。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桑蠶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養(yǎng)蠶
夏季正是蛇類動物出沒的季節(jié),大家要注意防蛇,遇到蛇后先要打草驚蛇,若被蛇咬傷,應馬上用科學的方法自救:
一、遇到蛇怎么辦?
遇到蛇后,首先要打草驚蛇。即用竹竿、樹枝等工具拍打草叢,使蛇受到驚嚇,將蛇趕走;若知道蛇藏在那里,最好不要去招惹它,讓它在那躺著;若蛇看到了你,且昂起頭,那就是要隨時攻擊你的姿態(tài),你最好盯著它慢慢往后退;如果你要跑著離開,最好呈“之”字形路線跑開。
二、怎樣防蛇?
首先在蛇出沒比較多的地方,如房前、屋后撒上硫磺;若草叢內、綠化地帶經常有蛇出沒,最好的辦法是不要踏進草坪或植被較多的地方。若想去草地的話,最好先用工具在前探路,來“打草驚蛇”。
三、被蛇咬傷后怎么自救?
1.馬上用布條或其他帶狀物在近心端結扎,但要注意不要系得太緊。尤其不要用鐵絲用力結扎,以防傷口處整個組織壞死。
2.還可用打火機、火柴打火灼燒傷口,破壞蛇毒。但此法比較痛,小孩子可能難以忍受。
3.被蛇咬傷后,千萬不要驚慌失措,因為“五步之內致人死亡”的說法是不科學的。比“飯鏟頭”眼鏡蛇更毒的銀環(huán)蛇,毒發(fā)時間一般也在半個小時左右。所以要立即實施自救,并馬上呼叫救護車。在此過程中不要走動,以防加快蛇毒的循環(huán)。
4.自救后,要到有能力處理蛇傷的醫(yī)院治療。
5.被蛇咬傷后,最好將蛇打死,然后連蛇帶傷者一起送往醫(yī)院,讓醫(yī)生查看;若無法將蛇打死或抓住,至少要記住蛇的樣子,然后描述給醫(yī)生聽,以方便醫(yī)生對“癥”下藥。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2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