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是通過對礦化潛力較大地區(qū)開展地質、物探、化探工作和(有限的)取樣工程,以及可行性評價的概略研究,對已知礦化區(qū)作出初步評價,對有詳查價值地段圈出詳查區(qū)范圍,為發(fā)展地區(qū)經濟提供基礎資料。
詳查是對詳查區(qū)采用各種勘查方法和手段,進行系統(tǒng)的工作和取樣,并通過預可行性研究,作出是否具有工業(yè)價值的評價,圈出勘查區(qū)范圍,為勘探提供依據(jù),并為制定礦山總體規(guī)劃、項目建議書提供資料。
普查工作一般使用少量的探礦工程確定礦體的存在,通過化驗分析大致了解礦石的品質,確定是否有開采價值,在現(xiàn)階段開采能否獲利等,一般可估算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和(或)預測的資源量(334)?,然后通過對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等開采技術條件,外部影響因素,政策因素的了解,比照類似開采礦山,初步判斷其經濟意義(定性研究),即概略經濟研究。普查工作的目的是確定已選定的勘查區(qū)能否轉入下一步的詳查、勘探階段。
詳查、勘探工作是對已發(fā)現(xiàn)的礦產地進行詳細深入的勘查工作,圈定礦體,估算控制的經濟基礎儲量(112b)、(122b)、探明的經濟基礎儲量(111b),開展選礦實驗研究,詳細了解開采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huán)境地質條件及外部水、電、路條件,經過(預)可行性研究,明確礦山開發(fā)的經濟意義(定量研究)。
礦產勘查是研究礦產形成與分布的地質條件、礦床賦存規(guī)律、礦體變化特征及工業(yè)礦床最有效查明和評價方法的實用地質學,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實踐性、經濟性和政策性,屬經濟地質學的范疇,是地質科學與經濟科學的綜合體現(xiàn),利用有關地質科學、技術科學和經濟科學的成就,直接服務于國民經濟建設。其主要研究對象是礦產(或礦床)的勘查與評價,主要研究方法是據(jù)礦床自然特征、國民經濟需求及礦產勘查開發(fā)的技術經濟因素等進行地質、技術和經濟評價。作為礦產勘查專業(yè)的主要專業(yè)課程,它反映了專業(yè)的性質和培養(yǎng)目標。
發(fā)現(xiàn)礦產并查明其質量﹑數(shù)量和應用前景以滿足國家建設需要的地質工作。 又稱礦產資源勘查﹑礦床勘查﹑礦產普查與勘探。屬于應用地質學范疇。屬于應用地質學范疇。
礦產勘查的任務是發(fā)現(xiàn)并查明工業(yè)礦床﹐為此要運用地質填圖﹐物探﹑化探方法﹐鉆探和坑探等探礦手段﹐要進行取樣研究礦石質量﹐利用工業(yè)指標圈定礦體和進行儲量計算﹐研究礦石選﹑冶技術性能和礦床開采的水文和工程地質條件﹐做出礦床技術經濟評價﹐編制地質勘探報告。
礦產勘查理論主要是解決如何以最少投入﹐在最短周期內﹐探明為保證礦業(yè)發(fā)展和礦山建設所需的地質資料﹑礦產資源量和儲量的問題。 與此有關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礦產資源埋藏地下﹐具有隱蔽性和復雜性﹐因而礦產勘查帶有探索性和風險。 礦產分布受地質條件控制﹐具有一定規(guī)律性﹐故礦產勘查的各項工作都應以地質為基礎﹐以地質認識為指導﹐才能減少投資風險和避免失誤。要建立合理勘查程序﹐勘查工作分階段進行﹐逐步縮小搜索范圍﹐逐次篩選對象﹐逐漸增加成功率。 中國現(xiàn)行勘查階段分為﹕礦產普查﹑礦產詳查和礦產勘探。要確定各勘查階段最優(yōu)的勘查程度和資金投入。例如不在近期不開采區(qū)段過多探求高級儲量而積壓資金浪費時間﹔礦山建設所需資料必須全面研究提供﹐以免返工或造成礦山投資風險﹔對已做出否定結論的對象不再繼續(xù)下階段工作﹐而對優(yōu)越的勘查對象可加速工作等。要注意礦產的綜合利用和綜合勘探﹐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重復工作造成的投資浪費。
地質勘查是地質勘查工作的簡稱。
廣義地說,一般可理解為地質工作的同義詞,是根據(jù)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需要,對一定地區(qū)內的巖石、地層構造、礦產、地下水、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重點有所不同的調查研究工作。按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地質勘查工作。
例如,以尋找和評價礦產為主要目的的礦產地質勘查,以尋找和開發(fā)地下水為主要目的的水文地質勘查,以查明鐵路、橋梁、水庫、壩址等工程地區(qū)地質條件為目的的工程地質勘查等。地質勘查還包括各種比例尺的區(qū)域地質調查、海洋地質調查、地熱調查與地熱田勘探、地震地質調查和環(huán)境地質調查等。
地質勘查必須以地質觀察研究為基礎,根據(jù)任務要求,本著以較短的時間和較少的工作量,獲得較多、較好地質成果的原則,選用必要的技術手段或方法,如測繪、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學探礦、鉆探、坑探、采樣測試、地質遙感等等。這些方法或手段的使用或施工過程,也屬于地質勘查的范圍。
狹義地說,在我國實際地質工作中,還把地質勘查工作劃分為5個階段,即區(qū)域地質調查、普查、詳查、勘探和開發(fā)勘探。
一、年檢范圍(一)凡領取勘查許可證滿6個月的勘查項目,必須接受年檢。
探礦權延續(xù)、變更和保留登記的,勘查許可證領取時間連續(xù)計算。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原因造成未開工的勘查項目,探礦權人提出申請并經市局批準,可以緩檢。
(二)年檢工作采用書面審查和實地核查、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各國土資源分局實地核查項目不低于本轄區(qū)內應檢勘查項目的50%,市局的抽查率不低于總數(shù)的10%。
二、組織管理(一)市局負責本轄區(qū)內勘查年檢工作的統(tǒng)一組織,對各國土資源分局所報送的年檢初審材料進行審查和實地抽查,并下達年檢是否合格的最終結論。市局負責對各國土資源分局勘查年檢工作進行考核,將考核情況列入對各國土資源分局的年度考核內容。
(二)各國土資源分局具體實施本轄區(qū)的勘查年檢工作。 跨分局轄區(qū)的勘查項目,由勘查項目名稱中行政地在前的一方負責勘查年檢。
三、年檢內容年檢工作重點檢查下列內容:(一)勘查許可證是否合法、有效。(二)探礦權人、勘查單位與勘查許可證登記事項是否一致。
(三)是否按照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的勘查實施方案施工、是否完成了最低勘查投入。(四)是否按時繳納探礦權使用費和探礦權價款(應當繳納的)。
(五)是否按時提交開工報告和報送階段報告。(六)受到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行政處罰的,是否已履行到位。
(七)已批準的勘查項目,滿6個月未開始施工,或者施工后無故停止勘查工作滿6個月的。(八)出租、承包、非法引資、變相轉讓探礦權的。
(九)違反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的。四、年檢時間和程序(一)探礦權人在10月15日前將下列資料報項目所在轄區(qū)國土資源分局:1、礦產資源勘查項目年度報告(一式四份)及其電子文本(一個項目一個光盤)(格式見附件1);年度報告必須在探礦權年檢報盤軟件中打印,并加蓋探礦權人和勘查單位公章。
探礦權年檢報盤軟件登錄國土資源部網站進行下載安裝:/bsfw/xzfw/xz2、礦產資源勘查許可證原件和勘查單位資質證書復印件(需加蓋單位公章并注明用途)(一式三份);3、勘查項目年度支出的會計核算報表(一式三份);4、本年度探礦權使用費、探礦權價款(應當繳納的)繳納收據(jù)復印件(一式三份);5、本年度勘查工作總結及相關圖紙(一式三份)。資料起止時間為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
(二)各有關國土資源分局于11月10前完成以下年檢工作:1、年檢材料初審,按規(guī)定比例進行現(xiàn)場核查,填寫勘查項目實地檢查卡(見附件2),并對勘查年度報告簽署初審意見。 、2、將本轄區(qū)年檢工作總結、探礦權人報送的勘查項目年檢材料和制作的年度檢查報告光盤等報送市局勘查儲量科。
年檢工作總結內容應主要包括:年檢工作實施情況、探礦權人履行義務情況、年檢結果、問題及建議等。(三)市局12月10日前完成以下年檢工作:1、對年檢材料進行審查,按規(guī)定比例對勘查項目實地抽查,填寫勘查項目實地檢查卡,簽署年檢是否合格的最終結論。
編寫年檢工作年度總結,編制勘查項目年檢情況匯總表。2、將年檢工作總結、礦產資源勘查年度檢查統(tǒng)計表(見附件3)、勘查項目年檢情況匯總表(原件及Excel電子版,格式見附件4)和國土資源部發(fā)證的“礦產資源勘查項目年度報告”原件等材料報送省國土資源廳。
并在“全國礦業(yè)權年檢信息報備管理系統(tǒng)”中進行報備。五、年檢結果(一)年檢合格的,市局在勘查許可證原件上加蓋礦產資源勘查年檢專用章,簽寫年度檢查日期,并及時返還探礦權人。
對于分頁裝訂的礦業(yè)權年檢報告,加蓋年檢機關的騎縫章。(二)探礦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年檢定為不合格:1、拒絕接受年檢的。
2、提交的年檢資料弄虛作假的。3、勘查許可證不合法的。
4、探礦權人、勘查單位與勘查許可證登記事項不符的。5、未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
6、未履行探礦權使用費和探礦權價款繳納義務的。7、未提交開工報告、階段報告的。
8、受到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行政處罰未履行到位的。9、已批準的勘查項目,滿6個月未開始施工,或者施工后無故停止勘查工作滿6個月的。
10、未按照經過認定或評審通過的勘查實施方案進行勘查施工的。11、出租、承包、非法引資、變相轉讓探礦權的。
12、違反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的。(三)對年檢不合格的,市局通知探礦權人并責令其限期改正。
在限期內完成整改,并通過復查驗收的,確定為年檢合格。(四)市局將年檢結果(包括探礦權人名稱、勘查項目名稱和年檢結論等)在局網站上向社會公告,接受社會監(jiān)督。
六、其他要求1、各有關國土資源分局要嚴格按照文件要求開展探礦權年檢工作,按時上報年檢資料。對在規(guī)定時間內未完成年檢工作的,市局將通報批評。
2、各探礦權人、勘查單位要充分認識到這次勘查年度檢查工作既是登記管理機關依法對勘查投入、勘查工作進展情況的調查,也是依法對勘查行為進行日常監(jiān)督檢查。探礦權人要如實報告并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檢查。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社會環(huán)境處于一個嶄新的形勢之中,能源需求的迅速增長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的重要內容之一??v觀我國的礦產地質的現(xiàn)狀,不難發(fā)現(xiàn)其水平仍然是落后的。近年來,我國的經濟處于急速上升階段,對于礦產資源的要求越來越高。在當前的社會形勢下,應該著重考慮目前的地質勘查技術,盡快地找到找礦的較好方法。由于我國對于礦產資源的強烈依賴和部分礦產的不可再生性,因此必須在地質勘查和找礦上要更高效,技術要更成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這都是地質礦產勘查的重點。 地質礦產勘查要合理規(guī)劃,拓寬領域和突出重點,提升能力和創(chuàng)新力 。
對于地殼運動演化的研究,是加強找礦技術的基礎,以此來開展成礦的地質環(huán)境的探索工作。由此看出,必須要對區(qū)域當?shù)氐牡刭|事件進行分析。因此,建立起當?shù)亟∪牡刭|事件的統(tǒng)計是很必要的。尤其要注意的是,當?shù)厥芨黝惖乩憝h(huán)境影響的自然環(huán)境是在成礦時代中有著重要地位的因素,應該被重點標記。利用多個學科的不同知識對成礦地理環(huán)境來綜合分析和探究,除此之外,對地殼活動、地質構造等深度地質方面的研究也要根據(jù)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來分析,找出其與成礦地質之間的聯(lián)系和作用。
在找礦的過程中,要會尋找到有利的礦區(qū),只有充分掌握和分析有利礦區(qū),并且根據(jù)有利成礦的路線來安排采礦和礦產開采工作,會帶來極大地便利性和提高找礦的工作效率。一方面,對于地域內部的斷裂構造、組合特點和其斷裂程度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礦床和礦田的相關斷裂構造的特點和聯(lián)系要明確地研究和查探。在通常情況下,有利成礦的區(qū)域有橫向的礦帶可以來遵循尋找。所謂的橫向礦帶是指,該地帶最大的斷裂區(qū)域構造與礦床和礦田的有關斷裂構造有著最為緊密的聯(lián)系。兩者之間相交角度很大,彼此之間有間距,并且是以平行排列的方式存在的。
對于礦化信息加以足夠的重視,就能夠把地質礦產勘查工作有效率地進行且有較好的成果,借由這些全面的礦化信息可以科學地指導找礦工作。地質礦產勘查已經逐漸地發(fā)展到地下礦產勘查的階段,這也就意味著難度進一步地加大,這時就必須要借助以往的地質礦產資源的勘查成果來加以支持和幫助,在地下資源中尋找隱藏的礦產時,要依據(jù)找礦背景中不同的腐蝕程度分析,通常情況下,不能夠僅僅憑借腐蝕程度或者地表信息就對找礦前景下不實的判斷和猜測。因為經常存在地表的信息正常無異,但是地下的腐蝕程度卻是特別大,一般情況下,就會斷定該區(qū)域的找礦前途不大。可是有的特別情況顯示,盡管地質情況腐蝕較大,但在越深的地方有幾率出現(xiàn)不同種類的礦產資源,甚至還會有重要的礦床隱伏其中。這也就要求對找礦的空間分布特點、礦產信息的規(guī)律加以謹慎的對照和探討。只有把找礦信息的準確度不斷加強,才能實現(xiàn)找礦工作的完滿進行。
對于如何部署地質礦產的勘測工作,需要明確的是,一定要在立足于區(qū)域的地質礦產情況的基礎上,對找礦任務進行合理分配。同時,也應該借助于類似的礦產區(qū)域的任務分配狀況來作為輔助和指導。地質礦產的找礦工作模擬建設要不斷地完善,把不同類型的找礦技術進行比對,把任務劃分為不同的層次,用合理的方式來鋪設找礦工作,提升找礦效果。
煤、泥炭地質勘查規(guī)范 1 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煤、泥炭地質勘查的目的和任務、階段劃分、工作程度要求、勘查方法原則,煤、泥炭資源/儲量分類條件和估算原則等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
GB/T 13908-2002 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總則GB/T 50215-94 煤炭工業(yè)礦井設計規(guī)范GB50197-94 露天煤礦工程設計規(guī)范GB/T 12719-91 礦區(qū)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探規(guī)范3 煤炭地質勘查的目的任務煤炭地質勘查的目的任務是為煤炭建設遠景規(guī)劃、礦區(qū)總體發(fā)展規(guī)劃、礦井初步設計提供地質資料。4 煤炭地質勘查的基本原則4.1 煤炭地質勘查工作必須從勘查區(qū)的實際情況和煤礦生產建設實際需要出發(fā),正確合理地選擇采用勘查技術手段,注重技術經濟效益。
4.2 煤炭地質勘查工作必須以現(xiàn)代地質理論為指導,采用先進的技術裝備和勘查方法,提高勘查成果精度,適應煤礦建設技術發(fā)展的需要。4.3 煤炭地質勘查必須堅持“以煤為主、綜合勘查、綜合評價”的原則,做到充分利用,合理保護礦產資源,做好與煤共伴生礦的其他礦產的勘查評價工作。
5 煤炭地質勘查的工作程度5.1 階段劃分煤炭地質勘查工作劃分為預查、普查、詳查、勘探四個階段。5.2 預查階段5.2.1 預查應在煤田預測或區(qū)域地質調查的基礎上進行,其任務是尋找煤炭資源。
5.2.2 預查工作程度要求a) 初步確定工作地區(qū)地層層序,確定含煤地層時代b) 大致了解工作地區(qū)構造形態(tài)c) 大致了解含煤地層分布的范圍、煤層系數(shù)、煤層的一般厚度和埋藏深度,大致了解煤類和煤質的一般特征d) 大致了解其他有益礦產情況e) 估算煤炭預測的資源量5.3 普查階段5.3.1 普查是在預查的基礎上,或已知有煤炭賦存的地區(qū)進行。5.3.2 普查工作程度一般要求a) 確定勘查區(qū)的地層層序,詳細劃分含煤地層,研究其沉積環(huán)境特征和聚煤特征。
b) 初步查明勘查區(qū)構造形態(tài),初步評價勘查區(qū)復雜程度。c) 初步查明可采煤層層位、厚度和主要可采煤層的分布范圍,大致確定可采煤層煤類和煤質特征,初步評價勘查區(qū)可采煤層的穩(wěn)定程度。
d) 調查勘查區(qū)自然地理條件、第四紀地質和地貌特征,大致了解勘查區(qū)水文地質條件,調查環(huán)境地質現(xiàn)狀。e) 大致了解勘查區(qū)開發(fā)建設的工程地質條件和煤的開采技術條件。
f) 大致了解其他有益礦產賦存狀況。g) 估算各可采煤層推斷的和預測的資源量。
5.3.3 在煤炭資源條件較差、地質條件較復雜只能提交普查報告的井田,在普查工作程度的一般要求是:a) 基本查明井田的構造形態(tài)和初期采區(qū)內的主要構造,詳細了解井田構造復雜程度。b) 初步查明可采煤層的層數(shù)、層位、厚度、結構及可采范圍,適當加密控制初期采區(qū)范圍內煤層的可采邊界。
c) 初步查明可采煤層的煤質特征,基本確定煤類及其分布,詳細了解其他有益礦產的工業(yè)價值。d) 水文地質條件及其他開采技術條件等方面的勘查工作參照5.2.2.1條并按實際情況調整后確定。
e) 估算可采煤層的推斷的和預測的資源量。5.4 詳查階段5.4.1 詳查的任務是為礦區(qū)總體發(fā)展規(guī)劃提供地質依據(jù)。
5.4.2 詳查工作程度一般要求a) 基本查明勘查區(qū)構造形態(tài),控制勘查區(qū)的邊界和勘查區(qū)內可能影響井田劃分的構造,評價勘查區(qū)的構造復雜程度。b) 基本查明可采煤層層位、層數(shù)、厚度和可采范圍,基本確定可采煤層的連續(xù)性,控制主要可采煤層露頭位置,了解對破壞煤層連續(xù)性和影響煤層厚度的巖漿侵入,古河流沖刷、古隆起等,并大致查明其范圍,評價可采煤層的穩(wěn)定程度和可采性。
c) 基本查明可采煤層煤質特征和工藝性能,確定可采煤層煤類,評價煤的工業(yè)利用方向,初步查明主要可采煤層風化帶界線,評價可采煤層煤質變化程度。d) 基本查明勘查區(qū)水文地質條件,基本查明主要可采煤層頂?shù)装骞こ痰刭|特征、煤層瓦斯、地溫等開采技術條件,對可能影響礦區(qū)開發(fā)建設的水文地質條件和其他開采技術做出評價,初步評價勘查區(qū)環(huán)境地質條件。
e) 對勘查區(qū)內可能有利用前景的地下水資源作出初步評價。f) 初步查明其他有益礦產賦存情況,做出有無工業(yè)價值的初步評價。
g) 估算各可采煤層的控制的、推斷的、預測的資源/儲量,其中控制的資源/儲量分布應符合礦區(qū)總體發(fā)展規(guī)劃的要求。5.4.3 在煤炭資源條件較差、地質條件較復雜只能提交詳查報告的井田,其詳細工作程度的一般要求是:a) 查明井田的構造形態(tài)和初期采區(qū)內的主要構造,對井田邊界構造應作適當控制b) 基本查明主要可采煤層的層數(shù)、層位、厚度、結構和可采范圍,在先期開采地段范圍內,適當加密控制可采煤層的可采邊界,控制主要可采煤層的露頭位置。
c) 基本查明可采煤層的煤質特征,確定煤類及其分布。d) 水文地質條件及其他開采技術條件等方面的勘查工作程度,參照5.5.2.1條并按實際情況調整后確定。
e) 估算可采煤層的控制的、推斷的和預測的資源/儲量。5.5 勘探階段5.5.1 勘探的任務是為礦井建設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提供地質資料。
5.5.2 勘探的工作程度5.5.2.1 對于擬建中型和中型以上機械化程度較高的井田,勘探工作程度的一般要求是:a) 控制井田邊界構造、其中與礦井的先期開采地段有關的邊界構。
礦產勘查主要研究對象是礦產(或礦床)的勘查與評價,主要研究方法是據(jù)礦床自然特征及礦產勘查開發(fā)的技術經濟因素等進行地質、技術和經濟評價。
勘查工作按GB/T 17766 劃分為普查、詳查和勘探三個階段。一般應按階段循序漸進地進行。
合并或者跨階段提交勘查成果時,也宜參照勘查階段要求分步實施。各階段的目的任務普查在區(qū)域地質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有效的勘查手段,尋找、檢查、驗證、追索礦化線索,發(fā)現(xiàn)礦(化)體,并通過稀疏取樣工程控制和測試、試驗研究,初步查明礦體(床)地質特征以及礦石加工選治技術性能,初步了解開采技術條件。
開展概略研究,估算推斷資源量,作出是否有必要轉入詳查的評價,并提出可供詳查的范圍。詳查在普查的基礎上,通過有效勘查手段、系統(tǒng)取樣工程控制和測試、試驗研究,基本查明礦床地質特征、礦石加工選治技術性能以及開采技術條件,為礦區(qū)(井田)規(guī)劃、勘探區(qū)確定等提供地質依據(jù)。
開展概略研究,估算推斷資源量和控制資源量,作出是否有必要轉入勘探的評價,并提出可供勘探的范圍;也可開展預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估算可信儲量。勘探在詳查的基礎上,通過有效勘查手段、加密取樣工程控制和測試、深入試驗研究,詳細查明礦床地質特征、礦石加工選治技術性能以及開采技術條件,為礦山建設設計確定礦山(井田)生產規(guī)模、產品方案、開采方式、開拓方案、礦石加工選治工藝,以及礦山總體布置等提供必需的地質資料。
開展概略研究,估算推斷、控制、探明資源量;也可開展預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估算可信、證實儲量。參考:《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規(guī)范總則》GB/T 13908-2020。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