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分清所有科目的借貸方分別是表示增加呢還是減少,然后發(fā)生一筆業(yè)務,就思考是和什么科目掛鉤的,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依照這個原理來就好了。
比如:銷售貨物,開了一張增值稅發(fā)票,你就想啊,票開出來了,就要繳稅了,就會收到錢了,收入會增加,自然就想到“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收入”“應繳稅費”這幾個科目啦。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
(資產類科目都是借方表示增加的)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收入類科目都是貸方表示增加的)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應繳稅屬于負債,都是貸方表示增加的)
當然,我們銷售貨物,貨物肯定少了嘛,另外有收入,就要結轉成本啊,所以: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成本類都是借方表示增加的)
貸:庫存商品
(貨物屬于資產,都是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的)
當然后期學習還有比較深奧一點的,要學進去了就不難了。祝你成功!
所有賬戶的結構都是左方為借方,右方為貸方。資產類、成本類、費用類借方記增加,貸方記減少;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收益類貸方記增加,借方記減少。
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第一,在運用借貸記賬法記賬時,對每項經(jīng)濟業(yè)務,既要記錄一個(或幾個)賬戶的借方,又必然要記錄另一個(或幾個)賬戶的貸方,即“有借必有貸”;賬戶借方記錄的金額必然等于賬戶貸方的金額,即“借貸必相等”。
第二,所記錄的賬戶可以是同類賬戶,也可以是不同類賬戶,但必須是兩個記賬方向,既不能都記入借方,也不能都記入貸方;
第三,記入借方的金額必須等于記入貸方的金額。
擴展資料
任何經(jīng)濟業(yè)務的發(fā)生,都會引起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會計要素發(fā)生相應變動。但無論發(fā)生任何經(jīng)濟業(yè)務,它們對資產和負債或者所有者權益的影響不外乎是以下的幾種類型。即:
(1)資產和負債或者所有者權益同時增加,資金總額增加。對這類經(jīng)濟業(yè)務,一方面要將發(fā)生的金額登記到資產類賬戶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時要以相等金額登記到負債或所有者權益的貸方。
(2)資產和負債或者所有者權益同時減少,資金總額減少。對這類經(jīng)濟業(yè)務,一方面要將發(fā)生的金額登記到資產類賬戶的貸方,另一方面同時要以相等金額登記到負債或所有者權益的借方。
(3)發(fā)生經(jīng)營收入,一般會導致資產和收入同時增加,資金總額增加。對這類經(jīng)濟業(yè)務,一方面要將發(fā)生的金額登記入資產類賬戶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時要以相等金額登記到收入賬戶的貸方。
(4)發(fā)生經(jīng)營費用,一般會導致資產減少與費用增加,資金總額不變。對這類經(jīng)濟業(yè)務,一方面要將發(fā)生的金額登記到資產類賬戶的貸方,另一方面同時要以相等金額登記到費用賬戶的借方。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借貸記賬法
在會計中借和貸都只是一個方向,就好比生活中的左和右,男和女一樣。那么在會計中首先要分清每一個會計科目屬于什么類型的科目。會計里把科目分為:資產、負債、共同、成本、損益(分為損類和益內)、所有者權益類。是借還是貸,我們一般是這樣來確認的,資產、成本、損益類的損類,這幾種科目性質的增加在借方,減少在貸方。負債、損益類的益類、所有者權益類增加在貸方,減少在借方。共同類是屬金融企業(yè)使用的。在實際操作中我們首先判斷發(fā)生了什么經(jīng)濟業(yè)務,用什么會計科目來記錄,然后判斷記錄的科目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再看記錄的會計科目是屬于我們分的哪一類,最后來判斷科目是在借方還是在貸方登記。
至于明細科目其實就是對一級科目的一個補充說明,如你購入了原材料,那么原材料肯定有很多種類,比如有鋼材、水泥等,這些就是原材料的明細科目。我們一級科目是會計制度規(guī)定了的,但大多的明細科目是跟據(jù)自己需要而設置的。如上面說的鋼材和水泥就是自己設置的明細科目。
終上現(xiàn)舉一例題:2012年8月9日公司購入鋼材50噸,價值50萬元,水泥2噸,價值3萬元,以上款項用銀行存款支付。
做該題時,第一步:我們首先了解經(jīng)濟事項是用銀行存款買原材料,那么在我們會計科目中我們用“原材料”和“銀行存款”這兩個會計科目。第二步:在該題中我們知道“原材料”是增加了,“銀行存款”是減少了。第三步:因“原材料”和“銀行存款”都是屬于資產類的科目所以增加在借方,減少在貸方。第四步:考慮其相應會計科目的名細科目。
因此我們最后寫出的會計分錄為:借:原材料 ——鋼材 500000
——水泥 30000
貸:銀行存款 530000
有一個簡單地規(guī)則,價值從A流向B,那么就是借B貸A。
比如:收到投入資本500萬,那么這500萬來自所有者,流向了銀行存款,所以需要借銀行存款,貸實收資本。
如果您分不清借貸關系,那么我覺得還有必要為您擴展下有關知識的理解:
資產類借增貸減、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是貸增借減,如果說這些規(guī)律是靠死記硬背,可能會有點頭痛。那么就用剛開始講的原則來進行分析一下(可能內容有點多):
1.資產
價值流入了資產,很顯然,資產會增加,這一個最好判斷。比如:收到20萬元貨款存入銀行,這時候會借:銀行存款,資產會增加,沒問題。
2.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除了內部調整外,其余情況下,會增加資產價值。因此,需要理解為,價值由所有者投入到資產中去。比如:
借:銀行存款
貸:實收資本
可以看到,所有者權益在貸方,就會增加。若是所有者撤資,他需要帶走屬于他的那部分價值,則有相反分錄
借:實收資本
貸:銀行存款
此時所有者權益減少。
3.負債
企業(yè)借來了短期借款,資產會增加,但同時也增加了負債。那么這個情況下,價值由負債流向了資產,因此需要借:資產 貸:負債。所以負債也是貸增借減。比如:
借:銀行存款
貸:短期借款
或者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
償還負債時,會有這樣的分錄:
借:短期借款
貸:銀行存款
此時負債在借方,負債減少。有時負債會和所有者權益之間進行轉換,而這種轉換,不影響資產數(shù)額 。比如:宣告現(xiàn)金股利,這時記住所有者權益和負債的貸增借減關系即可,此處所有者權益減少,負債增多
借:利潤分配
貸:應付股利
收入(貸增借減)和費用(借增貸減)也可以參照上面的思路理解。
最后給您說一下會計恒等式 資產 = 負債 + 所有者權益
這個等式很簡單,企業(yè)的資產,要么是借來的,要么是所有者投入的。因此資產的增加(借)都會伴隨著負債或者所有者權益的增加(貸)。
有些童鞋會提到,不一定,因為有些資產的增加是對應了收入,比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而收入的增加(貸),實質上就是所有者權益的增加,因為年末會有:
借:主營業(yè)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這些童鞋會說,只有到每個期末或者年末,收入轉到了所有者權益,所有者權益才會增加。這是不對的,因為確認收入當期,的確沒有提到所有者權益的相關賬戶,只有期末才會有結轉,但是之所以會在期末結轉,是因為沒有必要當期都結轉。
企業(yè)為了在期末得到營業(yè)數(shù)據(jù),才會進行結轉,這只是做的統(tǒng)計步驟罷了,難道一家小賣部每天都掙到了錢,你能說它只有月末才有利潤嗎?因此要注意實質重于形式。
希望能夠幫到您!
在會計中,借貸記賬法中的“借”與“貸”,只是一種記賬符號,就如同數(shù)學中的加減乘除等運算符號一樣,其本身并沒有特別的意思。如果一定要賦予一個含義的話,則就是“左”與“右”的關系,即: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于“左邊”的資產,增加為“借”,減少為“貸”;列示于“右邊”的負債、所有者權益,增加為“貸”,減少為“借”。當然,這種“左”與“右”的關系的說明,僅僅是說明“借貸記賬法”的原理,在實際應用借貸記賬法時,會出現(xiàn)一些修正補充。
資產+成本、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
等式左邊增加記借方,減少記貸方
等式右邊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
記憶會計分錄要勤,多學、多問、多練
1、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2、結合經(jīng)濟業(yè)務來來捋順各科目之間的對應關系;
3、把所有的經(jīng)濟業(yè)務歸類,找出各類經(jīng)濟業(yè)務涉及的會計科目,搞清在哪里用那些會計科目進行賬務處理;
4、聯(lián)系會計準則,結合會計科目弄清各科目核算的內容;
5、重點的掌握資產減值、公允價值變動、遞延稅項、或有負債等賬務處理;
6、理清成本歸集與分配、成本結轉、損益結轉、各項稅費的計提與核算;
7、多做一下賬務處理練習,強化記憶內容。
擴展資料:
會計信息在企業(yè)內部經(jīng)營管理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在財務報告中,有關企業(yè)財務狀況、經(jīng)營成果和現(xiàn)金流量的信息,既是管理會計工作的基礎和出發(fā)點,同時也是內部經(jīng)營管理的直接信息來源。
1、會計信息有助于包括融資戰(zhàn)略、技術創(chuàng)新、市場營銷等在內的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的研究和制定。
2、會計信息有助于加強財務、成本、資金、人才、質量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為各項職能管理提供必要信息。
3、會計信息有助于防范和化解信用風險,發(fā)揮會計信息的預警作用。
要弄懂借貸關系,建議你先把會計六要素弄懂。借貸記賬法的規(guī)則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借和貸只是一種記賬符號,用于資產、費用科目借方記增加,貸方記減少,對于負債、收入、利潤、所有者權益借方記減少,貸方記增加。1、資產類帳戶
借方:記增加
貸方:記減少
余額:在借方
2、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帳戶
貸方:記增加借方:記減少余額:在貸方
3、費用類帳戶
借方:記增加
貸方:記減少
期末無余額
4、收入類帳戶貸方:記增加借方:記減少期末無余額。首先你要搞清楚賬戶類型以及經(jīng)濟業(yè)務業(yè)務反映的內容:資產類賬戶,借方登記增加數(shù),貸方登記減少數(shù);負債類賬戶,借方登記減少數(shù),貸方登記增加數(shù),與資產類賬戶相反;成本類賬戶,借方登記增加數(shù),貸方登記減少數(shù),與資產類賬戶相同,與負債類賬戶相反;損益收入類賬戶,借方登記減少數(shù),貸方登記增加數(shù),與資產類賬戶相反,與負債類賬戶相同;損益成本費用類賬戶,借方登記增加數(shù),貸方登記減少數(shù),與資產類賬戶相同,與負債類賬戶相反;記住資產類和負債類賬戶,然后對比記憶。各類賬戶借貸方的理解:
①資產、成本、費用類:增加記借方,減少記貸方;
②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類: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
(資產中特例:如“累計折舊”等抵減性質賬戶正好與資產類特征相反: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
這好比釘相框,必須先固定一個釘。
我們先把資產類固定為:增加記借方,減少記貸方。接著根據(jù)“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推導出——資產和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方向相反,故負債、所有者權益類——增加記貸方,則減少記借方。另外,我們知道,收入增加一定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只談收入,如果扣掉費用就成了利潤。收入增加會導致利潤增加,利潤不分配就是未分配利潤,未分配利潤屬于所有者權益),故收入和所有者權益方向應相同——增加記貸方,則減少記借方。費用和收入的效果相反,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故和所有者權益方向相反。非借就貸,只有兩個方向,所以費用的方向和資產相同了——增加記借方,則減少記貸方。
資產類賬戶,借方增加,貸方減少;負債類賬戶,借方減少,貸方增加,成本類賬戶,借方增加,貸方減少,損益收入類賬戶,借方減少,貸方增加,損益成本費用類賬戶,借方增加,貸方減少。比如,借:銀行存款貸:庫存現(xiàn)金銀行存款增加了,所以在借方,庫存現(xiàn)金減少了,所以在貸方,相反,要是庫存現(xiàn)在在借方,那就現(xiàn)金增加了,銀行存款在貸方,那就是銀行存款減少了!同理而推就行了!1、資產類科目增加記借方,減少記貸方。2、負債類科目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3、所有者權益類科目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4、成本類科目增加記借方,減少記貸方。5、損益類科目的收入類科目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成本、費用類科目增加記借方,減少記貸方。</p></p></p>;先把你確定的一方做出來,例如:收到一筆應收帳款,存入銀行。你先想一下,你收到的錢存入銀行了,你的什么增加了,是銀行存款增加了,那么,什么類的科目借方表示增加呢,銀行存款是資產類,借方表示增加,所以,先確定了借方應該是銀行存款,那么,應收帳款就放在貸方(即便你不知道為什么應收帳款該在貸方的情況下)這樣,做出來的分錄也不容易錯。再例如,用現(xiàn)金購買了辦公用品。你先想一下,你的什么減少了,是現(xiàn)金,那么什么科目的哪一方表示減少呢,現(xiàn)金是資產類,貸方表示減少,所以,先做出貸方:現(xiàn)金。那么,管理費用就放在借方(假設不知道管理費用為什么該在借方),這樣的分錄就不會記反方了。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9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