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是房地產企業(yè),為開發(fā)房產項目征用土地支付的征地補償費,計入“開發(fā)成本--土地征用及拆遷補償費”科目。
2、如果是其他行業(yè),支付征地補償費,計入“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科目。
3、會計分錄如下:
生產經營用地支付某項土地補償款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
開發(fā)房地產用地支付某項土地補償款
借:開發(fā)成本—土地征用及拆遷補償費—土地補償費—某項補償費
貸:銀行存款
擴展資料
國家建設依法征用集體土地時付給被征地者補償所喪失的土地權利的費用。其計算方法是:
①征用耕地的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征用其他土地的補償費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參照征用耕地的補償費標準,結合當?shù)貙嶋H情況具體規(guī)定。
屬于有收益的非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可按該土地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6倍計算,征用無收益的耕地不予補償。征用柴山、灘涂、水塘、葦塘、經濟林地、草場、牧場等有收益的非耕地的土地補償標準為該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
②征用人工魚塘、養(yǎng)殖場、宅基地、果園及其它多年生經濟作物的土地,按鄰近耕地補償標準計算。
③被征用土地的青苗補償費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規(guī)定。
④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自行制定。參照建筑造價折多少,補償多少。
⑤征用城市郊區(qū)的菜地,用地單位應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繳納新菜地開發(fā)建設基金。標準為:百萬人口的城市,每征用一畝菜地,繳納7000-10000元;50萬以上不足百萬人口的城市每征用一畝地,繳納5000-7000元;不足10萬人口的城市,每征用一畝菜地,繳納3000-5000元。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根據(jù)以上標準,確定自己的標準。但不得超出以上標準限額。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會計分錄
搜狗百科?征地補償費
房地產會計中土地價款應在無形資產會計科目中核算。
關于土地使用權的核算1、《企業(yè)會計制度》第四十七條明確規(guī)定:“企業(yè)購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尚未開發(fā)或建造自用項目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并按規(guī)定的期限分期攤銷”。2、新會計準則對土地使用權的核算(1)企業(yè)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通常應確認為無形資產,但改變土地使用權用途,用于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的,應當將其轉為投資性房地產。
(2)自行開發(fā)建造廠房等建筑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與建筑物應當分別進行處理。外購土地及建筑物支付的價款應當在建筑物與土地使用權之間進行分配;難以合理分配的,應當全部作為固定資產。
房地產會計中土地價款應在無形資產會計科目中核算。
關于土地使用權的核算
1、《企業(yè)會計制度》第四十七條明確規(guī)定:“企業(yè)購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尚未開發(fā)或建造自用項目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并按規(guī)定的期限分期攤銷”。
2、新會計準則對土地使用權的核算
(1)企業(yè)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通常應確認為無形資產,但改變土地使用權用途,用于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的,應當將其轉為投資性房地產。
(2)自行開發(fā)建造廠房等建筑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與建筑物應當分別進行處理。外購土地及建筑物支付的價款應當在建筑物與土地使用權之間進行分配;難以合理分配的,應當全部作為固定資產。
(3)企業(yè)(房地產開發(fā))取得土地用于建造對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關的土地使用權賬面價值應當計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根據(jù)上面土地使用權的核算規(guī)定,企業(yè)購買土地發(fā)生的費用,在土地沒有改變使用用途之前,應該記入“無形資產”科目核算,待土地改變用途時,再將無形資產轉入相關的成本中。而土地成本包括購買土地時發(fā)生的土地出讓金、土地轉讓費、契稅等。
為了便于核算,便于查賬。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7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