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原文
爐火照六合,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譯文
爐火照徹六合,紫煙中紅星亂閃。
煉銅工人在明月之夜,一邊歌唱一邊勞作,他們的歌聲響徹了寒峭的山谷。
注釋
⑴秋浦:縣名,唐時先屬宣州,后屬池州,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秋浦因流經(jīng)縣城之西的秋浦河得名。
⑵爐火:唐代,秋浦乃產(chǎn)銅之地。此指煉銅之爐火
⑶赧郎:紅臉漢。此指煉銅工人。赧:原指因慚愧而臉紅,此指臉被爐火所映紅。
賞析
秋浦,在今安徽省貴池縣西,是唐代銀和銅的產(chǎn)地之一。大約公元753年(天寶十二年),詩《秋浦歌》。此篇是其間第十四首。這是一首正面描繪和謳歌練習工人的詩篇,在我國浩如煙海的古典詩篇中較為罕見,因而極為可貴。
“爐火照六合,紅星亂紫煙”,詩一開頭,便呈現(xiàn)出一幅顏色明亮、氣氛火熱的練習場景:爐火熊熊燃燒,紅星四濺,紫煙蒸發(fā),廣袤的六合被紅彤彤的爐火照得通明。詩人用了“照”、“亂”兩個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經(jīng)煉入詩句,便使練習的局勢卓著生輝。透過這生動現(xiàn)象,不難感受到詩人那種特別、振奮、驚嘆之情。
接著兩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轉入對練習工人形象的描繪。詩人以粗暴的線條,略加勾勒,練習工人雄偉強健的形象便繪聲繪色?!棒隼伞倍钟迷~新穎,頗耐尋味?!棒觥保敢蚝﹄樇t;這里是指爐火映紅人臉。從“赧郎”二字,可以聯(lián)想到他們健美強健的體魄和勤勞、樸素、熱心、豪爽、豁達的性情。結句“歌曲動寒川”,關合了上句對人物形象的刻畫。練習工人一邊勞作,一邊歌唱,那響亮的歌聲使嚴寒的河水都泛動起來了。他們唱的什么歌,詩人未加明點,讀者可以作出林林總總的補充和聯(lián)想。歌聲把寒川激蕩了,當然不會,這僅僅詩人的一起感受,是夸張之筆,卻極為傳神。如果說,“赧郎”句僅僅描繪了明月、爐火交映下練習工人的面部肖像,那么,這一句則提醒出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他們豐厚的情感和美麗的情味,言外之意飽含著詩人的贊許謳歌之情。
這是一幅瑰瑋壯麗的秋夜練習圖。在詩人獨特的畫筆下,光、熱、聲、色交織輝映,明與暗、冷與熱、動與靜烘托烘托,鮮明、生動地體現(xiàn)了火熱的勞作場景,酣暢淋漓地刻畫了古代練習工人的形象,確是古代詩篇寶庫中放射異彩的藝術珍品。
我們是專業(yè)的WordPress網(wǎng)站建設團隊,提供高品質(zhì)的WordPress主題。新主題微信公眾號:www-xintheme-com,歡迎熱愛WordPress的每一位朋友關注!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4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