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言志,很講究藝術(shù)。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妙用比喻與巧用典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一處,詩人信手引用《詩經(jīng)·鄭風·子衿》《詩經(jīng)·小雅·鹿鳴》篇中的成句,表示詩人對招賢納士的熱情,對賢能之人的禮遇,流露出“唯才是用”的思想。用典又分為“用事”(又稱為“事典”或“稽古”)和“用語”(又稱為“語典”或“引經(jīng)”),這里當是“用語”,通過引用《詩經(jīng)》詩句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lián)想而尋意于言外。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鼻皟删鋵儆谟玫渲械摹坝谜Z”,語出《管子·形勢解》:“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士不厭學,故能成其圣?!焙髢删鋭t是用典中的“用事”。
《短歌行》言志,很講究藝術(shù)。
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妙用比喻與巧用典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一處,詩人信手引用《詩經(jīng)·鄭風·子衿》《詩經(jīng)·小雅·鹿鳴》篇中的成句,表示詩人對招賢納士的熱情,對賢能之人的禮遇,流露出“唯才是用”的思想。
用典又分為“用事”(又稱為“事典”或“稽古”)和“用語”(又稱為“語典”或“引經(jīng)”),這里當是“用語”,通過引用《詩經(jīng)》詩句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lián)想而尋意于言外。“山不厭高,水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鼻皟删鋵儆谟玫渲械摹坝谜Z”,語出《管子·形勢解》:“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士不厭學,故能成其圣?!?/p>
后兩句則是用典中的“用事”。
總起來說,《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它詩作如《蒿里行》、《對酒》、《苦寒行》等一樣,是政治性很強的詩作,主要是為曹操當時所實行的政治路線和政策策略服務的;然而它那政治內(nèi)容和意義卻完全熔鑄在濃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詩充分發(fā)揮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特長,準確而巧妙地運用了比興手法,來達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
在曹操的時代,他就已經(jīng)能夠按照抒情詩的特殊規(guī)律來取得預期的社會效果,這一創(chuàng)作經(jīng)驗顯然是值得借鑒的。同時因為曹操在當時強調(diào)“唯才是舉”有一定的進步意義,所以他對“求賢”這一主題所作的高度藝術(shù)化的表現(xiàn),也應得到歷史的肯定。
這首詩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抒發(fā)渴望招納賢才、建功立業(yè)的宏圖大愿。
用四言體寫來,內(nèi)容深厚,莊重典雅,感情充沛。詩的開頭情緒稍嫌低沉,但整首詩的基調(diào)還是昂揚奮發(fā)的,在這點上和《龜雖壽》有點類似。
按詩意劃分,每八句一節(jié),共四節(jié)。 前八句為第一節(jié),詩人對人生的短暫發(fā)出感慨和憂愁,并要借酒來澆愁。
表面看寫個人的感慨和憂愁,仿佛要放浪形骸,及時行樂,其實寫一個大政治家祈求建功立業(yè)的廣闊胸懷。“朝露”之比,形象鮮明,意蘊深刻,富有哲理。
總之,第一節(jié)的節(jié)意可以一個“愁”字來概括。 接下來“青青子衿”以下八句為第二節(jié),情味更加深厚纏綿廠。
“青青子衿”二句是《詩經(jīng)?鄭風?子衿》中的原句,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領(lǐng)啊,深深縈繞在我的心間。
雖然我不能去找你,你為什么不主動給我音信呢?)詩人用這古詩句,是表達對賢才的渴求。詩句語氣婉轉(zhuǎn),情味深細,表達廠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活動,這也是他原來頒布的《求賢令》之類的政治文件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接下來又引用《詩經(jīng)?小雅?鹿鳴》中的四句,描寫賓主歡宴的情景,意思是說只要你們來到我這里,我是一定會待以“嘉賓”之禮的,我們是能夠歡快融洽地相處合作的。總之,詩人引用古詩自然妥貼,宛如己出,恰到好處地表達了心愿。
“明明如月”以下八句為第三節(jié),這八句是對前兩節(jié)十六句的強調(diào)和照應。也就是說,從“明明如月”開始的四句說憂愁,強調(diào)和照應第一節(jié);從“越陌度阡”開始的四句說禮遇賢才,強調(diào)和照應第二節(jié)。
如此強調(diào)照應,使全詩有低昂抑揚、反復詠嘆的效果?!懊髅魅缭?,何時可掇”是說,天上的明月何時才會停止運行呢?比喻意是,我求賢如渴之心有如天上的明月,天地人共鑒,這顆心是永遠不會止息的。
最后“月明星稀”以下八句為第四節(jié),求賢如渴的思想感情進一步加深?!霸旅鳌彼木浼仁菧蚀_而形象的寫景筆墨,也有比喻的深意。
清人沈德潛《古詩源》中說:“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無所依托?!睂嶋H上是說那些猶豫不決的人才,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一時無所適從。
詩人以烏鴉繞樹、“何枝可依”的情景來啟發(fā)他們,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擇枝而棲,趕緊到我這邊來。最后“周公”四句畫龍點睛,明明白白披肝瀝膽,希望人才都來歸順我曹操,點明了全詩的主旨。
關(guān)于“周公吐哺”的典故,據(jù)說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p>
這話似也表達詩人心情。 總的說來,這首詩巧用典故和比興的手法.像曹操的其他政治性很強的詩作一樣,主要是他當時渴求實現(xiàn)政治理想的一種曲折反映。
然而這種政治性的東西完全熔鑄在抒情藝術(shù)當中,以情理景完美統(tǒng)一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了。
1、《短歌行》里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辟p析
“青青”二句原來是《詩經(jīng)·鄭風·子衿》中的話,原詩是寫一個姑娘在思念她的愛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的是你的衣領(lǐng),悠悠的是我的思念??v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不把音信傳?)
曹操在這里引用這首詩,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對“賢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兩句話:“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實上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找那些“賢才”,所以他便用這種含蓄的方法來提醒他們:“就算我沒有去找你們,你們?yōu)槭裁床恢鲃觼硗侗嘉夷??”由這一層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曹操的“求才”之心。
2、《短歌行》里的“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辟p析
這是引用《詩經(jīng)·小雅·鹿鳴》中的四句,描寫賓主歡宴的情景,意思是說:“只要你們到我這里來,我是一定會待以‘嘉賓’之禮的,我們是能夠歡快融洽地相處并合作的?!北磉_了曹操求才若渴之情。
3、《短歌行》里的“海不厭深”賞析
這句也作“水不厭深”,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話,原文是:“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士不厭學,故能成其圣。”意思是表示希望盡可能多地接納人才。
4、《短歌行》里的“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賞析
引周公自比,說明求賢建業(yè)的心思。《史記》載周公自謂:“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保ㄏ搭^時要多次挽起頭發(fā),吃一頓飯時多次停下,生怕失去天下有識之士。)
擴展資料
《短歌行》里的其他名人典故賞析
1、“唯有杜康”
杜康,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 漢《說文解字》載:“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國君,道家名人?!保ǘ趴祫?chuàng)造了秫酒。又叫少康,夏朝的君主,道家的知名人士)
2、“周西伯昌,懷此圣德?!?/p>
周西伯昌:即周文王,名昌,姬姓。殷商時居于岐山之下,被封為西伯,即西方諸侯的首領(lǐng)。
3、“三分天下,而有其二?!?/p>
相傳當時天下分為九州,周文王統(tǒng)轄六州,所以孔子有“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殷朝土地為三份,周文王有其中的兩份。)之說。曹操在此亦說“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是說獻帝之世,之所以尚能保持劉漢統(tǒng)緒,是他在不遺余力而努力維護的結(jié)果。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短歌行
曹操的《短歌行》中只有周公吐哺一個典故。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譯文:面對著美酒高聲放歌,人生的歲月能有幾何?好比是清晨的露水日出就干,可悲可嘆失去的日月已經(jīng)很多??犊ぐ旱爻瑁瑑?nèi)心憂慮卻不能遺忘,用什么來消除憂愁?只有那美酒杜康。
穿青色衣領(lǐng)的學子,寄托著我悠長思慕之心。就是因為渴慕賢才,焦慮吟沉直到如今,鹿兒嗷嗷鳴叫呼喚朋友,共享原野上找到的艾蒿。
我有了尊貴的貴賓,更會設宴鼓樂盛情款待。清明如約的博學賢才,什么時候被我招來?我的憂慮發(fā)自內(nèi)心,日日夜夜都不會斷絕,有勞您走過阡陌小路遠道跋涉,枉駕而來致意問候。
久別重逢歡宴暢談,感念您還結(jié)記著舊日的恩情。月兒明亮的夜晚星辰稀疏,烏鵲尋找依托向南而飛。
繞著大樹飛翔三圈,不知可以依些在那根樹枝?大山永遠不會嫌高,大海也永遠不會嫌深。像周公那樣虛心對待賢才,一定會得到天下人的擁戴。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韓詩外傳》,據(jù)說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敝芄珵榱私哟煜轮?,有時洗一次頭,吃一頓飯,都曾中斷數(shù)次,這種傳說當然是太夸張了。不過這個典故用在這里卻是突出地表現(xiàn)了作者求賢若渴的心情?!吧讲粎捀?,海不厭深”
這二句也是通過比喻極有說服力地表現(xiàn)了人才越多越好,決不會有“人滿之患”。所以陳沆說:“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則南馳耳。分奔蜀吳,棲皇未定,若非吐哺折節(jié),何以來之?山不厭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厭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厭士,故天下歸心。”(亦見《詩比興箋》)這些話是很有助于說明本詩的背景、主題以及最后各句之意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這兩句是借用《詩經(jīng)·鄭風·子衿》里的句子,表示對賢才的思念之深切。
短歌行四個典故1、《短歌行》里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賞析“青青”二句原來是《詩經(jīng)·鄭風·子衿》中的話,原詩是寫一個姑娘在思念她的愛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v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的是你的衣領(lǐng),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不把音信傳?)曹操在這里引用這首詩,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對“賢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兩句話:“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實上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找那些“賢才”,所以他便用這種含蓄的方法來提醒他們:“就算我沒有去找你們,你們?yōu)槭裁床恢鲃觼硗侗嘉夷??”由這一層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曹操的“求才”之心。2、《短歌行》里的“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辟p析這是引用《詩經(jīng)·小雅·鹿鳴》中的四句,描寫賓主歡宴的情景,意思是說:“只要你們到我這里來,我是一定會待以‘嘉賓’之禮的,我們是能夠歡快融洽地相處并合作的。”
表達了曹操求才若渴之情。3、《短歌行》里的“海不厭深”賞析這句也作“水不厭深”,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話,原文是:“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士不厭學,故能成其圣。”
意思是表示希望盡可能多地接納人才。4、《短歌行》里的“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賞析引周公自比,說明求賢建業(yè)的心思。
《史記》載周公自謂:“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保ㄏ搭^時要多次挽起頭發(fā),吃一頓飯時多次停下,生怕失去天下有識之士。)
用了“周公吐哺”的典故。
意旨: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樣殷情地接待人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悅誠服地歸順?!爸芄虏?,天下歸心”的意思是:我愿如周公一般禮賢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歸順于我!“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韓詩外傳》,據(jù)說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
然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周公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時洗一次頭,吃一頓飯,都曾中斷數(shù)次,這種傳說當然是太夸張了。
不過這個典故用在這里卻是突出地表現(xiàn)了作者求賢若渴的心情。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0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