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懟鄉(xiāng)紳
李白十四歲的時候,來到南浦,當?shù)赜幸粋€姓胡的鄉(xiāng)紳,非常自大。他常常自以為很有學問,看不起別人。聽聞了李白的名氣,于是想要考一考李白。于是他當著李白的面出了一副上聯(lián):"梁山栽大竹,無須淋(鄰)水"。這兩句話中包含了當?shù)厝齻€地名,要想對得好,有一定的難度。誰知李白聽了,隨口一答:"南浦人長壽,何懼豐都。"李白的回答中,確確實實包含了三個當?shù)氐牡孛?,而且對仗非常工整?/p>
?鄉(xiāng)紳很不服氣,于是又指著墻上的一幅畫。那畫上畫著一個老神仙,神仙懷里抱著一個大酒壇,睡在崖邊,壇口正在向外面流酒。鄉(xiāng)紳無比自信的出了一個上聯(lián)——酉加卒是醉,目加垂是睡,老神仙懷抱酒壇枕上偎,不知是醉還是睡!說罷,鄉(xiāng)紳不屑地看了李白一眼。
?李白并沒有將鄉(xiāng)紳的冷眼放在心上,不緊不慢地說道:"月添半是胖,月添長是脹,胡鄉(xiāng)紳挺起大肚堂中站,不知是胖還是脹。"大家聽聞,哈哈大笑起來,胡鄉(xiāng)紳滿臉通紅,慌忙跑出了房間。眾人一番哄鬧后,也離開了房間。從此以后,胡鄉(xiāng)紳再也沒有蔑視過李白,反倒是對他無比尊敬,遇到不會的問題也會向他請教。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懷著愁悶的心情往返于宣城、南陵、歙縣(在安徽?。?、采石等地,寫詩飲酒、漫游名山大川。
一天清晨,李白象往日一樣,在歙縣城街頭的一家酒店買酒,忽聽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問話:“老人家,你這么一大把年紀,怎么能挑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 回答的是一陣爽朗的大笑聲。接著,便聽見有人在高聲吟詩: “負薪朝出賣,沽酒日西歸。
借問家何處?穿云入翠微!” 李白聽了,不覺一驚。這是誰?竟隨口吟出這樣動人的詩句!他問酒保,酒保告訴他:這是一位叫許宣平的老翁,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隱居深山,但誰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里。
最近,他常到這一帶來游歷,每天天一亮,就見他挑柴進鎮(zhèn),柴擔上掛著花瓢和曲竹杖。賣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詩,一路走一路吟,過路的人還以為他是瘋子哩。
李白暗想:這不是和自己一樣的“詩狂”嗎?他馬上轉(zhuǎn)身出門,只見那老翁上了街頭的小橋,雖然步履艱難,但李白無論怎么趕也趕不上。 追上小橋,穿過竹林,繞過江汊(河流的分岔),李白累得氣喘吁吁,腰酸腿痛,定神一看,老翁早已無影無蹤了。
李白頓足長嘆,“莫不是我真的遇上了仙人!” 他撩起袍子又趕了一程,還是不見老翁,只好失望地回來。 那天夜里,李白怎么也睡不著,回想起自己大半輩子除了杜甫之外,還沒結(jié)識到幾個真正的詩友。
沒想到今天竟遇上這樣一個詩仙,可不能錯過機會,一定要找到他! 第二天,李白在柴草行門口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見老翁蹤跡。 第三天,第四天,天天落空。
第五天一早,李白背起酒壺,帶著干糧上路了。他下了最大的決心,找不到老翁,就是死也要死在這兒的山林里。
翻過座座開滿野花的山岡,趟過道道湍急的溪流,撥開叢叢荊棘,整整一個多月,還是沒見老翁的影子。李白有點泄氣了。
正在這時候,他回想起少年時碰到的那位用鐵杵磨針的婆婆,婆婆說得好:“只要有決心,鐵杵磨成針。”要想找到老翁,就看自己有沒有毅力啦。
想到這里,李白緊緊腰帶,咬咬牙,又往前走。累了,趴在巖石上睡一會;餓了,摘一把野果充饑;酒癮上來,就捧著酒壺美美地喝上一口。
這天黃昏,晚霞把天空染得通紅通紅,清泉與翠竹互為襯托,顯得分外秀麗。李白一心惦念著老翁,哪顧得欣賞景色。
他拖著疲憊的身子,一瘸一拐地來到黃山附近的紫陽山下。轉(zhuǎn)過山口,只見前面立著一塊巨石,上面似乎還刻著字。
李白忘記了疲勞,一頭撲上去,仔細辨認起來,哦,原來是一首詩: “隱居三十載,筑室南山巔。 靜夜玩明月,閑朝飲碧泉。
樵夫歌壟上,谷鳥戲巖前。 樂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p>
連讀三遍,李白失聲叫道:“妙哉!妙哉!真是仙人之聲哪!”心想:見到老翁,一定得拜他三拜,好好請教請教。雖說自己也跟詩打了幾十年交道,但這散發(fā)著野花香味的詩還真是頭回領略哩。
他回轉(zhuǎn)身,看見崖石邊的平地上攤著一堆稻谷,看來,準是許宣平老翁曬的。李白索性往邊上一蹲,一邊欣賞山中的景致,一邊等老翁來收谷。
天黑了,李白忽聽到山下傳來陣陣擊水聲,循聲望去,只見山下的小河對岸劃來一只小船,一位須發(fā)飄飄的老人立在船頭弄槳。李白上前詢問道:“老人家,請問,許宣平老翁家在何處?” 原來這老人正是李白要找的許宣平老翁,上次他見李白身穿御賜錦袍,以為又是官家派來找他去做官的,所以再也不愿去歙縣城了。
沒料到,此人竟跟蹤而來。這時,老人瞟了李白一眼,隨手指指船籬,漫不經(jīng)心地答道:“門口一桿竹,便是許翁家!” 李白抬眼望了望郁郁蔥蔥的山巒,又問:“處處皆青竹,何處去找尋?” 老人重新打量著這位風塵仆仆、滿臉汗水的客人,反問道:“你是……” “我是李白?!?/p>
說著,深深地一揖。 老人愣住了:“你是李白?李白就是你?” 李白連忙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老人一聽,雙手一拱:“哎呀,你是當今的詩仙!我算什么,不過是詩海里的一滴水罷了。你這大海怎么來向一滴水求教,實在不敢當,不敢當!”說完,撐起船就要往回走。
李白一把拉住老翁的衣袖,苦苦哀求道:“老人家,三個月了,我風風雨雨到處找你,好不容易見到了老師,難道就這樣打發(fā)我回去不成!” 李白真摯的話語打動了老人的心。兩人對視了好久,老人猛地拉住李白,跳上了小船。
從此,無論在漫天的朝霞里,還是在落日的余輝中,人們經(jīng)??吹嚼畎缀瓦@位老人,坐在溪水邊的大青石上飲酒吟詩。那朗朗的笑聲,和飛瀑的喧嘩聲匯成一片,隨溪水一起送到百里千里之外…… 至今,許多游人一到黃山,總愛順著淙淙的溪水,去追尋李白的游蹤。
看見了嗎?過虎頭巖,在鳴弦泉下,有一塊刻著“醉石”二字的巨石,傳說,當年李白和老人就在這里欣賞山景,飲酒吟詩。他們經(jīng)常用旁邊的泉水來洗酒杯,所以這泉就叫“洗杯泉”。
1、李白七歲時,父親要給兒子起個正式的名字。
李白的父母親酷愛讀書,他們要培養(yǎng)兒子做個高雅脫俗的人。父親平時喜歡教孩子看書作詩,在醞釀起名之時,同母親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時考考兒子作詩的能力。
父親看著春日院落中蔥翠樹木,似錦繁花,開口吟詩道:“春國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蹦赣H接著道:“火燒葉林紅霞落”。
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詩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續(xù)下去。他走到正在盛開的李樹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說:“李花怒放一樹白”。
“白”——不正說出了李花的圣潔高雅嗎?父親靈機一動,決定把妙句的頭尾“李”“白”二字選作孩子的名字,便為七歲的兒子取名為“李白”。 2、在黃鶴樓公園東邊,有一亭名為“擱筆亭”,亭名取自“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
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后來李白也登上黃鶴樓,放眼楚天,胸襟開闊,詩興大發(fā),正要提筆寫詩時,卻見崔顥的詩,自愧不如只好說:“一拳捶碎黃鶴樓, 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p>
便擱筆不寫了。有個少年丁十八譏笑李白:“黃鶴樓依然無恙,你是捶不碎了的。”
李白又作詩辯解:“我確實捶碎了,只因黃鶴仙人上天哭訴玉帝,才又重修黃鶴樓,讓黃鶴仙人重歸樓上?!?實際上,李白熱愛黃鶴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連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黃鶴樓”。
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顥題詩,李白擱筆,從此黃鶴樓之名更加顯赫。 后來,李白也仿照《黃鶴樓》寫下《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3、李白離開東魯,便從任城乘船,沿運河到了揚州。
由于急著去會稽會見元丹丘,也就沒有多滯留。到了會稽,李白首先去憑吊過世的賀知章。
不久,孔巢父也到了會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父暢游禹穴、蘭亭等歷史遺跡,泛舟鏡湖,往來剡溪等處,當然也少不了在繁華都市會稽流連忘返。在金陵,李白遇見了崔成甫。
兩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懷更加相投。 每次游玩時,都盡情暢游,不計早晚。
他們泛舟秦淮河,通宵達旦地唱歌,引得兩岸人家不勝驚異,拍手為他們助興。兩人由于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詩系在衣服上,每當想念,便吟誦一番。
4、唐天寶年間,汪倫聽說大詩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陽家,便寫信邀請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上說:“先生好游乎?此處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 李白素好飲酒,又聞有如此美景,欣然應邀而至,卻未見信中所言盛景。
汪倫盛情款待,搬出用桃花潭水釀成的美酒與李白同飲,并笑著告訴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無十里桃花。萬家者,開酒店的主人姓萬,并非有萬家酒店。”
李白聽后大笑不止,并不以為被愚弄,反而被汪倫的盛情所感動,適逢春風桃李花開日,群山無處不飛紅,加之潭水深碧,清澈晶瑩,翠巒倒映,汪倫留李白連住數(shù)日,每日以美酒相待,別時送名馬八匹、官錦十端。 李白在東園古渡乘舟欲往萬村,登旱路去廬山,汪倫在古岸閣上設宴為李白餞行,并拍手踏腳,歌唱民間的《踏歌》相送。
李白深深感激汪倫的盛意,作《贈汪倫》詩一首: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5、唐肅宗時李白曾投身于永王李璘幕府帳下,因李璘丹陽起兵叛亂兵敗,李白受到牽連,被治罪流放。后雖被大赦,但居無定所,窮困潦倒,流浪到當涂,李陽冰時任當涂縣令,仰慕李白的文才和人品,得知李白遭遇后,毅然把李白在當涂安置下來,生活上給予多方照顧。
李白死于當涂,終前,把一生詩作托付給李陽冰。李陽冰不負重托,便用精美的書法把書稿重新抄錄編成《草堂集》20卷,還為詩集寫了一篇序言。
流傳于世。李白的詩作所以能廣為流傳,除詩本身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外,李陽冰編輯整理之功也是功不可沒。
李白戲弄高力士的故事 李白雖受玄宗之寵,但恐為李林甫所害,只舞文弄墨,不敢冒然涉足政治。
李林甫是通過高力士的關(guān)系才得以飛黃騰達,所以李白對高力士也沒有好感。 一天,渤海國使者呈入番書,文字非草非隸非篆,跡異形奇體變,滿朝大臣,均不能識。
玄宗怒道:“堂堂天朝,濟濟多官,如何一紙番書,竟無人能識其一字!不知書中是何言語,怎生批答?可不被小邦恥笑耶!”眾皆汗顏,正為難間,玄宗想到李白,即召入宮,李白卻識得番文,宣誦如流。玄宗大悅,即命李白亦用番字,草一副詔。
李白欲借此機會奚落高力士,乞請高力士為他脫靴。玄宗笑諾,遂傳入高力士。
高力士一直是玄宗身邊最親近之人,官封冠軍大將軍、右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渤??す?,權(quán)勢熏天,怎肯受此窘辱,只因玄宗有旨,不便違慢,沒奈何忍氣吞聲,遵旨而行。李白非常欣慰,遂草就答書,遣歸番使。
高力士對此事一直耿耿于懷,但李白正受玄宗所寵,他不好直接在玄宗面前抵毀李白,繼而轉(zhuǎn)向貴妃。一天,高力士與貴妃談及詩歌,勸貴妃廢去清平調(diào)。
貴妃道:“太白清才,當代無二,奈何將他詩廢去?”高力士冷笑道:“他把飛燕比擬娘娘,試想飛燕當日,所為何事?乃敢援引比附,究是何意?”貴妃立時變色。原來唐代婦女以豐滿為美,貴妃亦不例外,而漢代婦女自皇后趙飛燕始,以纖瘦為美,漢成帝生怕大風把趙飛燕吹走,還專為她建了一座七寶避風臺。
玄宗嘗戲語貴妃道:“似汝當便不畏風,任吹多少,也屬無妨?!辟F妃知玄宗有意譏嘲,未免介意。
女人心胸狹窄,貴妃受高力士挑撥,認為李白作詩嘲諷自己體形偏胖,不由得忌恨起李白來。 自此貴妃入侍玄宗,屢說李白縱酒狂歌,失人臣禮。
玄宗雖極愛李白,奈為貴妃所厭,也只得與他疏遠,不復召入。李白知為高力士報復,亦對李林甫把持的朝廷失去信心,天寶三載,李白懇求還歸故里。
玄宗賜金放還,李白遂又浪跡四方去了。
李 白 一、第一次調(diào)戲婦女 李白701年出生在大唐西域的碎葉城,5歲隨父親到四川的青蓮鄉(xiāng)。
24歲或25歲的時候出川。出川之前,李白沒有婚配,至于有沒有像毛GG當年15歲的時候就搞定了鄰村的阿嬌,就無法查證了。
不過,從這廝手刃數(shù)人的經(jīng)歷看,年輕時絕對一有文化的流氓,流氓可以沒有女人,但不能不經(jīng)歷女人。 有傳說,李GG白年輕時在縣官家當過放牛娃。
也許是天生的放蕩不羈,也許是存心想在官太太面前展示其豐滿的胸大肌,一天,李白竟然將牛牽到了縣官正堂門口,太太大怒,出來質(zhì)問。李白賦詩一首: 素面倚欄鉤 嬌聲出外頭 若非是織女 何得問牽牛 靠,可見是存心調(diào)戲。
二、老婆基本不用 李白雖然一輩子連個真正的正處級都沒有熬上,但是與宰相的孫女們卻很有緣份。第一個和第三個太太,都是前宰相的孫女。
大約是727年前后,李白27歲的時候,在今天的湖北安陸,娶了老宰相許圉師的孫女為妻。然后,這鳥人度過了十年穩(wěn)定的生活,并搞出了一女一兒。
這期間,李白去了一次長安,希望利用老婆家的關(guān)系到官場里弄個名份,但是終于沒有結(jié)果。除此之外,李白還算安分,基本上與老婆同居。
但是李白對性生活顯然興趣不是很大,至少不如學劍、求仙和飲酒。他曾經(jīng)因為“老婆基本不用”,專門為宰相的孫女寫過檢討: 三百六十日 日日醉如泥 雖為李白婦 何異太常妻 李白寫詩愛用典故,這一點他比吊書袋的辛棄疾有過之而無不及。
“太常妻”就是一個典故。說在后漢的時候,周澤官居太常,常常以各種理由,住在齋宮里。
老婆不放心去看他,他以威脅國家安全為名,將老婆收監(jiān)??浚≈軡蛇@鳥人,要么是微軟了,想通過非常之為來獲得皇帝歡心,然后謀非常之位;要么是看老婆美人遲暮,自己在齋宮里金屋藏嬌。
反正,絕對不是個好東西。 但是李白則不然,俺相信,他愛酒超過女人。
李白第二個老婆據(jù)說不是明媒正娶的。許夫人死后多年,李白才在江南與一個姓劉的女人同居了,應該是個浙江人。
這個女人顯然看不起“萬言不值一杯水”的李白。在二入長安前,李白與這個女人分手了。
郭GG沫若曾經(jīng)考證說,李白某首詩歌里惡毒咒罵的那個女人就是劉姓。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個女人顯然還紅杏出墻了。
但是俺考察了一下,應該是罵楊貴妃的吧。 三、第三個老婆是“同志” 第三個老婆是在開封娶的,時間在李白被賜金還山之后,大約在他43歲的時候。
MM姓宗,估計不會太年輕,可能是二鍋頭了,因為唐朝的時候,女人改嫁、再嫁很平常。 宗夫人與李白感情很好,李白全集里目前保存的“贈內(nèi)”的詩有十來首,除了上面的“檢討”,基本上全是寫給她的。
這個出身豪門的女人,對世象人生有著充分清醒的認識(估計與玫瑰成灰律師有一比),并且遠遠超過了李白。宗夫人的奶奶,或者是祖奶奶(靠,來不及查了),是武則天的表妹。
所以,宗家最輝煌的時候,幾乎把持朝政。玄宗GG政變后,宗家多人被殺。
雖然后來恢復了名譽,但是慘烈的家族歷史,使宗家對政治始終保持一種警惕。 宗夫人篤信道教,他與同樣看夠了興衰成敗的李林甫的女兒李騰空,一起在廬山修道。
所以李白才可以“日”照香爐生紫煙。 李白晚年之所以被流放,是因為他在玄宗、肅宗、永王父子兄弟三人中站錯了隊。
安史之亂后,玄宗入蜀,他的兒子李亨趁著混亂稱帝,搶到了偉大旗幟。結(jié)果,玄宗只能順水推舟,當了太上皇。
遠在江南的另外一個兒子永王李磷當然也不能閑著。他乘機在江南招兵買馬,準備將來爭天下。
永王聽說大才子李白在廬山附近閑逛,決定請他出山,以裝點門面。但是,宗夫人竭力反對。
李白當然不能聽老婆的,否則就不是李白了。所以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場景: 出門妻子強牽衣 問我西行幾日歸 歸時倘佩黃金印 莫學蘇秦不下機 永王從起兵到眾叛親離,前后也就三個月時間。
其實,還沒有等官府來捉拿“叛國者李白”,這流氓就已經(jīng)很寂寞了。因為永王很快發(fā)現(xiàn),李白這廝除了起草文告,在聯(lián)歡會上唱卡拉OK,其實也沒有什么更大的用途。
所以,李白很快就感受到了當年在翰林院里待詔的寂寞。那時,他除了在樓船上觀妓,其實沒有別的事情好干。
寂寞之后,是下獄、流放,是國人皆曰殺。這時,如果沒有宗夫人利用宗家的老關(guān)系,上下奔走,估計李白是難逃噩運了。
聞難知慟哭 行啼入府中 多君同蔡琰 流淚請曹公 這是李白在九江監(jiān)獄里寫給老婆的帖子。里面用蔡文姬向曹操求情來比擬宗夫人救自己。
我想多半是宗夫人的奔走加上李白的文名感動了諸如李光弼等權(quán)貴,李白死刑免去,被發(fā)配夜郎。(反正這個過程中,當年的哥們、重權(quán)在手的高適是沒有幫忙的) 讓李詩人到夜郎改造勞動,絕對是朝廷對他的嘲諷。
四、李白與妓女們 在線寫作的最大特點,就是前言不搭后語。第三節(jié)里,俺用了“同志”當標題,但是忘記了解釋。
李白終身求仙,在當時道教界是知名人士,更是資深人士,如果當時有段位,Y絕對是道教9段。老婆宗氏,也是道教中人。
后來,在父母影響下,女兒平陽也信仰道教。所以,俺說夫妻倆是“同志”。
接下來再說妓女。 中國文人,歷來有三個道具不可少,一曰劍,一曰酒,一曰妓。
當然,如果你把妓。
鐵杵成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白怪而問之,媼曰:“欲做針。”白曰:“鐵杵成針,得乎?”曰:“但需工夫深!”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譯文: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間相傳李太白在山中讀書,還沒有讀完,就放棄離去了。過了小溪,看見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鐵杵,李白感到奇怪便問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針?!崩畎讍柕溃骸拌F杵磨成針,能行嗎?”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與意志所感動,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學業(yè)。老婆婆自己說她姓武,現(xiàn)在磨針溪旁有武氏巖。
磨杵成針 李白從小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
還在他5歲的時候,小小李白就坐在窗前開始搖頭晃腦地大聲背誦前人有名的文章了。只消兩三遍,他就可以毫不費力地把書上的內(nèi)容背锝滾瓜爛熟。
由于李白總是把功課作得很好,所以老師非常喜歡李白,經(jīng)常在小朋友們面前夸獎他??墒牵畎桩敃r也是一個貪玩的小孩子,也和其他小朋友一樣,身上難免有一些缺點。
有一天,老師還在講課呢,他卻聽著聽著就走神了,一雙大眼睛盯著窗外,腦子里竟然想起了昨天晚上媽媽給他講的金色鯉魚的故事。李白想:“那些小魚穿著金色的鱗片衣服,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fā)光,真是太好看了。
可是,它們的美麗會不會引來壞人呢?要是被人抓住了,就不能自由自在地游泳了呀,多可憐?!鼻?,李白開始陷入他自己編織的幻想的世界里。
老師看見李白愣愣的模樣,知道他沒有認真聽課,就停下課來,很生氣的說:“李白,你站起來重復一遍我剛才講的話?!崩畎滓幌伦忧逍蚜耍琶φ酒饋?,卻一句話也說不出。
“同學們都在笑話我吧!”李白的臉刷的紅了,他感到難為情極了。放學回家的路上,李白還在生自己的氣呢。
忽然,他發(fā)現(xiàn)一條清澈的小溪邊,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很粗的鐵棒。老婆婆磨得很認真很賣力,大滴大滴的汗珠從老婆婆的額頭上滾下,可是老婆婆只是抬起手用衣袖擦了擦汗,又接著繼續(xù)磨那根大鐵棒了。
李白看見老婆婆這么辛苦地磨鐵棒,覺得非常好奇。于是他跑上前去,來到老婆婆的身旁,一邊輕輕地拉著老婆婆的衣角,一邊很有禮貌地說:“婆婆,您好。
請問您磨這根大鐵棒干什么呢?”老婆婆繼續(xù)專心地磨著她的鐵棒,頭也不回地說:“我呀,我要把它磨成一支細細的繡花針哩。”李白瞪大了眼睛,嘟著嘴說:“這么粗的鐵棒能磨成針嗎?”老婆婆轉(zhuǎn)頭看了看李白,見他一臉不相信的樣子,這才停下手中的活,蹲下身來,慈祥地對李白說:“好孩子,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繡花針哩!”李白像是突然明白了一個深奧的道理,使勁地點了點頭。
這件事給李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對他以后的學習和生活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后來凡是讀書碰到困難,他就自然而然地想起“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的教導,便抖擻精神,鼓起勇氣,堅持不懈地奮力拼搏。
有一段時間,他為了專心讀書,甚至搬到一所道觀中去安心苦讀。正是憑著這種精神,他閱讀了大量的書籍,為他以后取得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成功打下了牢實的基礎。
詩仙”下凡 唐朝著名詩人李白的大名呀,在中國那可是沒有人不知道的。李白是一位非常偉大的詩人,他一生寫了許許多多很有名的詩歌流傳后世。
直到今天,很多愛學習的小朋友都在背誦李白的詩呢。李白寫的詩歌充滿了神奇的想象力,常常把人帶到似乎只有神仙才居住的另一個奇幻的世界,所以喜愛李白詩歌的人又給了李白一個美稱,把他稱作“詩仙”。
李白就像一位灑脫狂放、云游萬里的仙人一樣,游遍了中國秀美的山河。他每到一個有特點的地方,總會寫下抒發(fā)感情的詩篇,而且從來不擺名人的架子,與當?shù)氐睦习傩粘蔀楹芎玫呐笥眩Y(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
因此,民間流傳著很多關(guān)于李白的動人故事。 有關(guān)李白的出生,就有一個神秘的傳說。
說的是李白的母親生下李白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她到底夢見了什么呢?原來,她夢到了一片很美麗的星空。
那么多閃亮的星星都在沖她眨眼睛呢,實在讓人有些看不過來了。不過,還是有一顆很特別的星星吸引了李白媽媽的注意。
這是秋天傍晚西方天邊上最早升起的那顆最亮的星,叫做太白星,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啟明星。它是那么耀眼那么閃亮,把夜空中其它的星星一下子就比下去了。
正當李白的媽媽抬著頭望著這顆太白星贊嘆它的明亮耀眼時,這顆太白星忽然從天上墜下來,落入了李白媽媽的懷里。這時,李白媽媽感到肚子一陣疼痛。
于是,一個白白胖胖的小生命便呱呱落地了。因為這個太白星的夢,爸爸媽媽便決定給他們可愛的小寶寶起名李白,字太白。
李白長大后,為了實現(xiàn)幫助君王治理國家、幫助窮苦老百姓多做一點好事的遠大理想,用他的詩歌抒發(fā)自己對祖國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激勵自己與各種困難作斗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李白真的像一顆明亮的太白星一樣,用他的光芒照耀著我們前進的道路呢。
力士脫靴 李白過人的才華,使他成為一位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所以就連當時的皇帝唐玄宗也想看一看李白到底是個怎樣厲害的人物。
于是唐玄宗下詔書請李白到皇宮來相見,一起商談國家大事。聽到皇帝召見,李白邁著大步,仰天長笑著走進皇宮,沒有一絲拘束緊張的樣子。
唐玄宗看見李白儀表非凡,氣宇軒昂,雙目炯炯有神,就像一片朝陽升起在東方。通過與李白親切的交談,皇帝發(fā)現(xiàn)這個李白可真是不簡單,他的知識如此淵博,無論問他什么問題,都能對答如流,并能提出很多自己獨到的見解呢。
唐玄宗皇帝得到這樣一個值得夸耀的文人在身邊,高興得合不攏嘴,立即邀請李白留下來和他一起吃飯。當時,誰如果能和皇帝一起吃飯,那可是一件非常非常榮耀的事。
更何況,皇帝還用滿桌的好菜親自招待李白呢。于是,有很多人羨慕李。
淚別汪倫李白非常喜歡游覽名山大川,他多次漫游長江南北,黃河上下。
我們偉大祖國的版圖上,幾乎印滿了李白的足跡。那些爛漫的山花發(fā)出一陣陣芳香,那些快樂的小鳥“啾啾”的叫著,大自然在李白的眼中充滿了詩情畫意,是一個千姿百態(tài)的世界。
所以,他常常到各地去游玩。一天,他收到一個叫汪倫的人寫給他的一封信。
信上寫著:“先生喜歡游玩嗎?我們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歡喝酒嗎?我們這里有萬家酒店。
請您來我們皖南涇縣玩吧?!崩畎卓戳诉@封邀請信十分高興,馬上收拾行李就向涇縣出發(fā)。
可是到了涇縣以后,李白朝四周張望了半天也沒見到什么十里桃花,更別提萬家酒店了。正在納悶,一個村民打扮的人走上前來說:“李白先生,見到你真是太榮幸了。
我就是汪倫。”汪倫接著便解釋說:“我信里所說的十里桃花,是指十里之外有個桃花潭,而萬家酒店呢,是說有一家姓萬的人開的酒店?!?/p>
李白聽了,哈哈大笑。兩個人就這樣交上了好朋友。
汪倫邀請李白在他家住一段時間,叫妻子做了好多鄉(xiāng)噴噴的飯菜,還拿出了釀造多年的好酒熱情地招待李白。他們邊吃邊聊,真是愉快極了。
后來李白又到附近的幾個朋友家住了幾天??蛇€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著李白去辦呢。
所以待了幾天后,李白決定要離開了。但為了不給汪倫添麻煩,李白并沒有專門向汪倫告別,他準備悄悄地坐船回家了。
誰知就在李白已經(jīng)上了船而船正要開動的時候,汪倫趕到了。要知道如果再慢一步,就來不及了。
李白聽到汪倫和村里的鄉(xiāng)親們手拉著手一邊唱著為他送行的歌,一邊用腳踏出節(jié)奏。李白又驚又喜,他沒想到汪倫會和這么多村民一起來河邊送他,這些老百姓對他實在太好了。
他只覺得心頭一熱,眼淚差點掉了下來。就這樣,李白作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詩,詩名叫《贈汪倫》。
詩的后兩句寫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币馑际牵骸疤一ㄌ兜乃退阌星С吣敲瓷睿脖炔簧贤魝悂硭臀业那檎x深呀?!?/p>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4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