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典故出自《陳書.列傳.后主沈皇后》。南北朝時期,陳國國君后主陳叔寶于公元584年在光照殿前,建造起臨春、結綺和望仙三樓閣。陳叔寶住在臨春閣,張貴妃住在結綺閣,龔貴嬪和孔貴嬪住在記仙閣。這三座樓閣,都用架空的平道相通,可以直接往來,陳后主每次召賓客與貴妃在一起游樂、飲酒,就叫來各個貴人以及有才學的宮女和狎客在一起作詩,互相贈答。從中選出特別艷麗的詩作,當做歌曲的詞,再配上新的曲調,挑選一千多名長得漂亮的宮女,命令她們學唱。學會后,再分隊輪流演唱。他用這樣的形式來享樂。陳后主編的新曲子有《玉樹后庭花》、《臨春樂》等,其歌詞大概的意思,都是稱頌張貴妃和孔貴嬪姿色美麗的。由于陳后主昏淫無道,使張貴妃與孔貴嬪的權勢很大,氣焰威逼朝廷。朝廷中文官武將,也不得不順從她們的意向。而那些個宦官以及靠阿臾奉承度日之人,更是內外勾結,公開行賄受賄,獎賞與處罰也沒有什么標準。結果國家的政紀、法紀全亂套了。
現(xiàn)通常用此典故比喻歷代帝王敗國亡家的預兆(先兆),故此曲被喻為“亡國之音”。
陳后主曾做一首《玉樹后庭花》: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tài)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后庭;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由“亡國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調,借陳后主之詩,鞭笞權貴的荒淫,深刻犀利。
結草銜環(huán)來自于兩個典故故事。
一,結草
據《左傳》記載:春秋時,晉國的魏武子在生病時,曾囑咐他的兒子魏顆,在他死后,把一個沒有生過兒子的妾嫁出去。后來武子病重了,又告訴魏顆,在自己死后讓他這個妾陪葬。
武子死了以后,魏顆覺得父親病危時的語言可能是神志不清時的胡言亂語,便依照他以前的吩咐把武子的愛妾嫁出去了。后來,魏顆領兵和秦國打仗,看見戰(zhàn)場上有個老人把遍地的草都打成了結子,纏住秦軍的戰(zhàn)馬,使秦軍兵將紛紛墜馬,魏顆因此獲勝并俘虜了秦將杜回。
當夜,魏顆做了個夢,夢見在戰(zhàn)場上結草的老人自稱是那位出嫁妾的父親,是用此來報答魏顆不把自己女兒拿來陪葬之恩的。
二,銜環(huán)
東漢楊寶在9歲時,從華陰山北捉了一只受傷的黃雀,楊寶把它帶回家飼養(yǎng),等傷好后把黃雀放了。過后,楊寶夢見黃雀化作一個黃衣童子回來報恩,自稱是西王母的使者,并口銜4枚白環(huán),說楊寶的子孫將來都會像白環(huán)一樣珍貴。
后來,楊寶的兒子楊震、孫子楊秉、曾孫楊賜和玄孫楊彪果然都飛黃騰達。
擴展資料:
結草銜環(huán)
拼音:jié cǎo xián huán
釋義: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后世用結草銜環(huán)代指報恩。
用法造句:在動物界,烏鴉有反哺之心,羔羊有跪乳之意,我們人類更應該結草銜環(huán),知恩圖報才是。
人應該將感恩作為一種天性,把它視作一種美德。結草銜環(huán)的故事讓人怡然,這說明了人們對有恩必報的推舉?!暗嗡鳎斢咳鄨蟆?,我們可以目視、可以口誦,更應該入心,不能忘記本分,做出背信棄義的荒唐事來。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結草銜環(huán)
《左傳·宣公十五年》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魏顆的父親魏武子有個非常寵愛的小妾。魏武子臨死前,要魏顆把那個小妾給他殉葬。魏武子死后,魏顆卻把父親寵愛的那個小妾嫁給了別人。
后來,秦將杜回領兵攻打晉國,晉王命魏顆率兵抵抗。兩軍正在激戰(zhàn)之時,戰(zhàn)場上突然出現(xiàn)了一位老人,他把地上的草打成了許多結把杜回絆倒,魏顆因此活捉了杜回,秦軍大敗。當天夜里,魏顆做了一個夢,夢見白天的那個老人對他說:“我是你所嫁的那個婦人的父親,特來戰(zhàn)場上結草報恩?!?
《后漢書·楊震傳》注引《續(xù)齊諧記》記載:東漢楊寶小的時候,在山林中見到一只奄奄一息的小黃雀。楊寶見它可憐,便帶回家中精心照料。等小黃雀的傷完全養(yǎng)好后,楊寶就把它放了。當天晚上,楊寶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一個黃衣童子,口中銜著四個玉環(huán),說是送給楊寶的禮物,并祝愿楊寶子孫幾代都做大官。后來,楊寶的兒子、孫子、曾孫果然都做了大官,享盡了榮華富貴。
根據這兩個傳說,人們概括出了“結草銜環(huán)”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后以“結草銜環(huán)”為感恩圖報之典。
爛柯人指樵夫。
晉代有個王質砍柴的時候到了山中,看到有幾位童子有的在下棋,王質就到近前去聽。童子把一個形狀像棗核一樣的東西給王質 ,他吞下了那東西以后,竟然不覺得饑餓了。過了一會兒,童子對他說:"你為什么還不走呢?"王質這才起身,他看自己的斧子時,那木頭的斧柄已經完全腐爛了。等他回到人間,與他同時代的人都已經去世了。
擴展資料:
其一:典出南朝梁任昉《述異記》,說王質去山中打柴,觀仙人對弈,在山中逗留了片刻,人世間已經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其二:據河南長垣縣志記載,古長垣有“四致八景”的奇觀。其中一景便為“爛柯臺”。
“爛柯人”的故事常常被人們用來形容人世間的滄桑巨變。相似例子還有晉干寶《搜神記》,還有南朝劉義慶《幽明錄》等記載劉晨、阮肇成仙的故事。
參考資料:
爛柯人-百度百科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