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渭水釣魚【四六簽】中簽戌宮
福建平潭縣觀音堂觀音菩薩靈簽
簽譜解釋 ?
簽譜解釋 ▽ 潤發(fā)網(wǎng)簽譜搜索
【本文】
勸君耐守舊生涯,把定心腸勿起歹;
直待有人輕著力,枯枝老樹再生花。
【詩意】
此卦枯木生花之象。凡事自有成就也。
【解曰】
守舊守舊。事自成就。動則多殃。靜則無咎。
家宅→安 自身→吉 求財→待時 交易→成
婚姻→就 六甲→生女 行人→阻 田蠶→五分
六畜→難 尋人→杳 公訟→吉 移徙→守舊
失物→空 疾病→求福 山墳→吉
【典故】
渭水釣魚。周。姜尚。字子牙。汲人(東海許州人)。道號飛熊。先世封于呂。亦曰呂望。避紂亂居東海之濱。釣于磻溪(渭水)。其鉤為直。意不在魚。志在君相。文王聞其賢。聘為師(丞相) (其時年八十) 。后周伐紂。滅商興周。武王稱曰尚父。封其子丁公于齊。喻靜待時機也。
【四六簽】中簽戌宮 來自:福建平潭縣觀音堂觀音菩薩靈簽
要說釣魚臺,老北京人能說出四處,分別是東、西、南、北 釣魚臺:“東釣魚臺”,在藥王廟村以東,三里河村以南,清光緒 二十六年以前,這是北京西郊一處頗有名氣的地方。
從玉淵潭流 出的河水斜向東南,到圓通觀村分成兩股,一股向南,一股向東 流至三里河村。 “西釣魚臺”,在馬神廟之西南。
遼金時代,這里河水彎彎, 一片水鄉(xiāng)景色,有封建士大夫追求隱逸雅趣的“養(yǎng)尊林泉”、“釣 魚河曲”等風景名勝。 “南釣魚臺”,在白云觀以西的會城門村,那里曾有金朝外城北城墻會城門的護城河。
“北釣魚臺”,朝內(nèi)大街從東往西數(shù)的第二個南北走向的胡同。 舊時朝內(nèi)大街北側店鋪林立,副食、飯館、小吃攤都集中在這條 東西長二三百米的路段。
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大家熟知的玉淵潭釣魚臺,這臺是什么 人鑄的呢?歷史上說法不一:有的說是金章宗,有的說是乾隆皇 帝,還有人說這個釣魚臺可早了,應該是商末周初時期姜子牙鑄 的。 當年姜子牙保著周文王、周武王,打敗了商紂以后,本來分 封到齊魯一帶稱侯定居,可他不愿意去。
因為姜子牙原來有個妹妹,在武王伐紂的戰(zhàn)爭中屢建奇功, 但自認殺人太多,罪孽深重,所以還沒等武王平定天下,就一個人偷偷來到了塞北幽州一帶出家,后來成了妙峰山的碧霞元君娘 娘。 姜子牙掛念妹妹,所以不愿到齊魯一帶去,于是讓自己的兒 子去了封地,而自己云游天下,尋找妹妹。
一天,姜子牙來到幽州,找到了失散的妹妹,又看到這里山清水秀,當?shù)厝藰銓崯o華,因此就定居下來了,定居的地方就是今天的玉淵潭畔。定居下來以后,姜子牙兄妹平時談經(jīng)論道,閑暇時就去釣魚,這玉淵潭當時可比現(xiàn)在大多了,水深魚多,每次姜子牙都能滿載而歸,不過這下惹惱了住在這水里的龍王,他心想:這商紂的大軍都敵不過姜子牙,我明爭肯定不行,但不管他的話,用不了三五年,我的水族蝦蟹還不都讓他給釣光了。
于是龍王想了個辦法對付姜子牙。姜子牙釣魚的地方本是個高高的河堤,但從此每當他一來, 河水轉眼就沒過了這里,幾乎沒有站立的地方,一次兩次不覺得, 次數(shù)多了,姜子牙就明白了,原來是你這龍王跟我耍心眼,行, 我想法子治你。
姜子牙和妹妹經(jīng)過幾天的觀察,找到了龍宮的確切位置,摸 到了龍王的底細。 原來這個玉淵潭龍王是東海龍王的幼子,因為 生性暴戾,被發(fā)配到這里,但可苦了附近的老百姓,只要稍有不 周到之處,它就興風作浪。
姜子牙就在龍宮的上方安置了幾十塊 萬斤重的石頭,并用灰沙澆鑄,砌成了一個圓圓的臺子,接著又 在這個臺子上建造了一座望海樓,登上這個望海樓,整個幽州盡 收眼底,不僅如此,姜子牙還讓老百姓在這個樓上垂釣,再也不 怕龍王的水漫金山了。 后來姜子牙死了,望海樓也塌了,可他鑄的這個臺子卻還把 龍王牢牢地壓在下面,人們?yōu)榱思o念姜子牙,就管這個臺子叫釣 魚臺。
再后來,歷代皇帝在此修建行宮別墅,這里慢慢地名氣也 就大了。
姜太公釣魚盤庚死后又傳了十一個王,最后一個王叫做紂(音zhòu)紂原來是一個相當聰敏,又有勇力的人。
他早年曾經(jīng)親自帶兵和東夷進行一場長期的戰(zhàn)爭。他很有軍事才能,在作戰(zhàn)中百戰(zhàn)百勝,最后平定了東夷,把商朝的文化傳播到淮水和長江流域一帶。
在這件事上,商紂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是在長期戰(zhàn)爭中,消耗也大,加重了商朝人民的負擔,人民的痛苦越來越深了。
紂和夏桀一樣,只知道自己享樂,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他沒完沒了地建造宮殿,他在他的別都朝歌(今河南淇縣)造了一個富麗堂皇的"鹿臺",把搜刮得來的金銀珍寶都貯藏在里面;他又造了一個極大的倉庫,叫做"鉅橋",把剝削來的糧食堆積起來。
他把酒倒在池里,把肉掛得像樹林一樣。他和寵姬妲己(妲音dá)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
他還用各種殘酷的刑罰來鎮(zhèn)壓人民。凡是諸侯背叛他或者百姓反對他,他就把人捉起來放在燒紅的銅柱上烤死。
這叫做"炮烙"(音luò)的刑罰。紂的殘暴行為,加速了商朝的滅亡。
這時候,在西部的一個部落卻正在一天天興盛起來,這就是周。周本是一個古老的部落。
夏朝末年,這個部落在現(xiàn)在陜西、甘肅一帶活動。后來,因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擾,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亶音dǎn)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今陜西岐山縣東北)下的平原定居下來。
到了古公亶父的孫子姬昌(后來稱為周文王)繼位的時候,周部落已經(jīng)很強大了。周文王是一個能干的政治家。
他的生活跟紂王正相反。紂王喜歡喝酒、打獵,對人民濫施刑罰。
周文王禁止喝酒,不準貴族打獵,糟蹋莊稼。他鼓勵人民多養(yǎng)牛羊,多種糧食。
他還虛心接待一些有才能的人,因此,一些有才能的人都來投奔他。周部落強大起來,對商朝是個很大的威脅。
有個大臣崇侯虎在紂王面前說周文王的壞話,說周文王的影響太大了,這樣下去,對商朝不利。紂王下了一道命令,把周文王拿住,關在羑里(在今河南湯陰縣一帶,羑音yǒu)地方。
周部落的貴族把許多美女、駿馬和別的珍寶,獻給紂王,又送了許多禮物給紂王的親信大臣。紂王見了美女珍寶,高興得眉開眼笑,說:"光是一樣就可以贖姬昌了。
"立刻把周文王釋放了。周文王見紂王昏庸殘暴,喪失民心,就決定討伐商朝。
可是他身邊缺少一個有軍事才能的人來幫助他指揮作戰(zhàn)。他暗暗想辦法物色這種人才。
有一天,周文王坐著車,帶著他兒子和兵士到渭水北岸去打獵。在渭水邊,他看見一個老頭兒在河岸上坐著釣魚。
大隊人馬過去,那個老頭兒只當沒看見,還是安安靜靜釣他的魚。文王看了很奇怪,就下了車,走到老頭兒跟前,跟他聊起來。
經(jīng)過一番談話,知道他叫姜尚(又叫呂尚,"呂"是他祖先的封地),是一個精通兵法的能人。文王非常高興,說:"我祖父在世時曾經(jīng)對我說過,將來會有個了不起的能人幫助你把周族興盛起來。
您正是這樣的人。我的祖父盼望您已經(jīng)很久了。
"說罷,就請姜尚一起回宮。那老人家理了理胡子,就跟著文王上了車。
因為姜尚是文王的祖父所盼望的人,所以后來叫他太公望;在民間傳說中,叫他姜太公。太公望是周文王的好幫手。
他一面提倡生產(chǎn),一面訓練兵馬。周族的勢力越來越大。
有一次,文王問太公望:"我要征伐暴君,您看咱們應當先去征伐哪一國?"太公望說:"先去征伐密須。"有人反對他,說:"密須國君厲害得很,恐怕打不過他。
"太公望說:"密須國君虐待老百姓,早已失去民心,他就是再厲害十倍,也用不到怕。"周文王發(fā)兵到了密須,還沒開戰(zhàn),密須的老百姓先暴動了。
他們綁著密須的國君歸附了文王。過了三年,文王又發(fā)兵征伐崇國(在今陜西省灃水縣)。
是商朝西邊最大的一個屬國。文王滅了崇國,就在那里筑起城墻,建立了都城,叫做豐邑。
沒過幾年,周族逐漸占領了大部分商朝統(tǒng)治的地區(qū),歸附文王的部落也越來越多了。但是,周文王并沒有完成滅商的事業(yè)。
在他打算征伐紂王的時候,害了一場病死了。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