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世是誰埋了你 從前有個書生, 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結婚。
到那一天, 未婚妻卻嫁給了別人。 書生受此打擊, 一病不起。
家人用盡各種辦法都無能為力,眼看奄奄 一息。這時, 路過一游方僧人,得知情況,決定點化一下他。
僧人到他床前, 從懷里摸出一面鏡子叫書生看。 書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地躺在海灘上。
路過一人, 看一眼, 搖搖頭, 走了……又路過一人, 將衣服脫下,給女尸蓋上, 走了……再路過一人, 過去, 挖個坑, 小心翼翼把尸體掩埋了……… 疑惑間, 畫面切換. 書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 洞房花燭,被她丈夫掀起蓋頭的瞬間…… 書生不明所以。 僧人解釋道:看到那具海灘上的女尸嗎?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
你是第2個路過的人,曾給過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戀,只為還你一個情。
但是她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個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現(xiàn)在的丈夫。書生大悟,唰地從床上做起,病愈。
(二)蛛兒與芝草 從前,有一座圓音寺,每天都有許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圓音寺廟前的橫梁上有個蜘蛛結了張網(wǎng),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誠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
經(jīng)過了一千多年的修煉,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祖光臨了圓音寺,看見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興。
離開寺廟的時候,不經(jīng)意間地抬頭,看見了橫梁上的蜘蛛。佛祖停下來,問這只蜘蛛:“你我相見總算是有緣,我來問你個問題,看你修煉了這一千多年來,有什么真知灼見,怎么樣?” 蜘蛛遇見佛祖很是高興,連忙答應了。
佛祖問到:“世間什么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點了點頭,離開了。
就這樣又過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舊在圓音寺的橫梁上修煉,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祖又來到寺前,對蜘蛛說道:“你可還好,一千年前的那個問題,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認識嗎?”蜘蛛說:“我覺得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佛祖說:“你再好好想想,我會再來找你的?!? 又過了一千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風,風將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網(wǎng)上。
蜘蛛望著甘露,見它晶瑩透亮,很漂亮,頓生喜愛之意。蜘蛛每天看著甘露很開心,它覺得這是三千年來最開心的幾天。
突然,有刮起了一陣大風,將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覺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難過。
這時佛祖又來了,問蜘蛛:“蜘蛛,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過這個問題:世間什么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對佛主說:“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狈鹬髡f:“好,既然你有這樣的認識,我讓你到人間走一朝吧?!?/p>
就這樣,蜘蛛投胎到了一個官宦家庭,成了一個富家小姐,父母為她取了個名字叫蛛兒。一晃,蛛兒到了十六歲了,已經(jīng)成了個婀娜多姿的少女,長的十分漂亮,楚楚動人。
這一日,新科狀元郎甘鹿中士,皇帝決定在后花園為他舉行慶功宴席。來了許多妙齡少女,包括蛛兒,還有皇帝的小公主長風公主。
狀元郎在席間表演詩詞歌賦,大獻才藝,在場的少女無一不被他傾倒。但蛛兒一點也不緊張和吃醋,因為她知道,這是佛祖賜予她的姻緣。
過了些日子,說來很巧,蛛兒陪同母親上香拜佛的時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親而來。上完香拜過佛,二位長者在一邊說上了話。
蛛兒和甘鹿便來到走廊上聊天,蛛兒很開心,終于可以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并沒有表現(xiàn)出對她的喜愛。 蛛兒對甘鹿說:“你難道不曾記得十六年前,圓音寺的蜘蛛網(wǎng)上的事情了嗎?”甘鹿很詫異,說:“蛛兒姑娘,你漂亮,也很討人喜歡,但你想象力未免豐富了一點吧?!?/p>
說罷,和母親離開了。 蛛兒回到家,心想,佛祖既然安排了這場姻緣,為何不讓他記得那件事,甘鹿為何對我沒有一點的感覺?幾天后,皇帝下召,命新科狀元甘鹿和長風公主完婚;蛛兒和太子芝草完婚。
這一消息對蛛兒如同晴空霹靂,她怎么也想不同,佛祖竟然這樣對她。 幾日來,她不吃不喝,窮究急思,靈魂即將出竅,生命危在旦夕。
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趕來,撲倒在床邊,對奄奄一息的蛛兒說道:“那日,在后花園眾姑娘中,我對你一見鐘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應。如果你死了,那么我也就不活了。”
說著就拿起了寶劍準備自刎。 就在這時,佛祖來了,他對蛛兒的靈魂說:“蜘蛛,你可曾想過,甘露(甘鹿)是由誰帶到你這里來的呢?是風(長風公主)帶來的,最后也是風將它帶走的。
甘鹿是屬于長風公主的,他對你不過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當年圓音寺門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愛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卻從沒有低下頭看過它。
蜘蛛,我再來問你,世間什么才是最珍貴的?” 蜘蛛聽了這些真相之后,好象一下子大徹大悟了,她對佛祖說:“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xiàn)在能把握的幸福!” 剛說完,佛祖就離開了,蛛兒的靈魂也回位了,睜開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馬上打落寶劍,和太子深情地擁抱在了一起…… (三)千年等待 有個年輕貌美的少女,出身豪門、多才多藝,她家的門檻都快被媒婆踩斷了,她仍不想出嫁,因為她始。
唐朝時,有位名叫懶殘的禪者,修行造詣極高,遐爾聞名。一日,皇上委派使者請他進宮。使者到來時,禪師正在山中燒烤芋頭。待使者宣讀圣旨后,禪師卻充耳不聞。時值隆冬,禪師衣著單薄,凍得清涕直流。使者見狀,勸禪師擦去鼻涕。不料禪師卻說:“我沒有工夫給俗人揩鼻涕。”因為在禪師的境界中,早已超越這些分別,瀟灑自在,無拘無束。他的詩,正是這種生活、這種心境的真實寫照: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青松蔽日,碧澗長流。
山云當幕,夜月為鉤。臥藤蘿下,塊石枕頭。
不奉天子,豈羨王侯。生死無慮,更復何憂。
水月無形,我常只寧。萬法皆爾,本自無生。
兀然無事坐,春來草自青。
禪者隱居山林,面對青山綠水,唯有一瓶一缽,了無牽掛。對于他們來說,生死都已不成問題,還有什么值得操心,值得牽掛呢?
佛陀時代,有位跋提王子和兩位同參法友在山林中打坐。一天,三人情不自禁地喊著:“快樂呵!快樂呵!”佛陀聽后就問:“什么使你們這么快樂呢?”跋提王子說:“想我當初在王宮時,日夜為事務操勞,常年累月,不得悠閑,還要耽心自家性命安全。雖住于奢華舒適的王宮,吃著山珍海味,穿著綾羅錦緞,更有衛(wèi)兵時時保衛(wèi)身邊,但我總感到恐懼不安,吃不香,睡不好?,F(xiàn)在出家參禪,內(nèi)心不再有任何負擔,每天都在法喜中度過,無論走到哪里,都覺得舒心自在,所以,不禁從內(nèi)心深處涌出歡呼之聲。
經(jīng)典禪語故事 1、泥濘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與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條泥濘小路上,此時,天正下著大雨。
他倆在一個拐彎處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為身著綢布衣裳和絲質(zhì)衣帶而無法跨過那條泥路。 “來吧,姑娘,”坦山說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過了泥路,放下后又繼續(xù)趕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悶聲不響,最后終于按捺不住,向坦山發(fā)問:“我們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別是年輕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險的,你為什么要那樣做?” “什么?那個女人嗎?”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還抱著嗎?” 2、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廟參拜觀音菩薩。 幾叩首后,這人突然發(fā)現(xiàn)身邊一人也在參拜,且模樣與供臺上的觀音菩薩一模一樣。
此人大惑不解,輕聲問道:“您是觀音菩薩嗎?” 那人答:“是?!?此人更加迷惑,又問:“那您自己為什么還要參拜呢?” 觀音菩薩答:“因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 3、輸與贏 一位武士手里握著一條魚來到一休禪師的房間。 他說道:“我們打個賭,禪師說我手中的這條魚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說是死的,武士肯定會松開手;而如果他說是活的,那武士一定會暗中使勁把魚捏死。
于是,一休說:“是死的。” 武士馬上把手松開,笑道:“哈哈,禪師你輸了,你看這魚是活的?!?/p>
一休淡淡一笑,說道:“是的,我輸了?!?一休輸了,但是他卻贏得了一條實實在在的魚。
4、你且看他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曰:“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 5、悟性如光 讀佛經(jīng)。
弟子問佛祖:“您所說的極樂世界,我看不見,怎么能夠相信呢?” 佛祖把弟子帶進一間漆黑的屋子,告訴他:“墻角有一把錘子?!?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還是瞇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見五指,只好說我看不見。
佛祖點燃了一支蠟燭,墻角果然有一把錘子。 你看不見的,就不存在嗎? 6、送一輪明月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禪師,有一天夜里,趁著皎潔的月光,他在林間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時,正碰 上個小偷光顧,他怕驚動小偷,一直站門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錢的東西,返身離去時遇見了禪師,正感到驚慌的時候,禪師說:“你走老遠的山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呀!”說著脫下了身上的外衣,說道:“夜里涼,你帶著這件衣服走吧。”
說完,禪師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著頭溜走了。 禪師看著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說:“可憐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你!” 第二天,溫暖的陽光融融地灑照著茅屋,禪師推開門,睜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齊地疊放在門口。
禪師非常高興,喃喃地說道:“我終于送了他一輪明月……” 7、一滴水 佛祖釋迦牟尼考問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 弟子們都回答不出。 釋迦牟尼說:“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8、平常心 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很難看。 小和尚看不過去,對師傅說:“師傅,快撒點種子吧!” 師傅曰:“不著急,隨時?!?/p>
種子到手了,師傅對小和尚說:“去種吧?!辈涣?,一陣風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
小和尚著急地對師傅說:“師傅,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師傅說:“沒關系,吹走的凈是空的,撒下去也發(fā)不了芽,隨性。”
剛撒完種子,這時飛來幾只小鳥,在土里一陣刨食。小和尚急著對小鳥連轟帶趕,然后向師傅報告說: “糟了,種子都被鳥吃了?!?/p>
師傅說:“急什么,種子多著呢,吃不完,隨遇?!?半夜,一陣狂風暴雨。
小和尚來到師傅房間帶著哭腔對師傅說:“這下全完了,種子都被雨水沖走了?!?師傅答:“沖就沖吧,沖到哪兒都是發(fā)芽,隨緣?!?/p>
幾天過去了,昔日光禿禿的地上長出了許多新綠,連沒有播種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頭。小和尚高興地說:“師傅,快來看吶,都長出來了?!?/p>
師傅卻依然平靜如昔地說:“應該是這樣吧,隨喜。” 9、禪者的祝福 唐朝的龍?zhí)抖U師,他少年未出家時很貧窮,靠賣餅為生,無處棲身,所以道悟禪師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給他住。
為了表示謝意,他每天送十個餅給道悟禪師,而道悟總是回贈一個給龍?zhí)?,并祝福他說:“這是給你的,祝你子孫繁昌!” 他實在不解,有一天他問何故,道悟卻說:“你送來的,我送給你有什么不對?” 龍?zhí)堵牶髲拇碎_悟出家,后來成為一代宗師。 取之于人要回報于人,得之于社會要回饋社會;要我好你也好,我贏你也贏。
這偉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 10、天堂與地獄 有一位武士向白隱禪師問道。
武士問:“天堂和地獄有什么區(qū)別?” 白隱反問:“你乃何人?”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白隱聽后笑道:“就憑你這粗魯之人也配向我問道?” 武士勃然大怒,隨手抽出佩劍,朝白隱砍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劍就要落在白隱頭上,白隱卻不慌不忙輕聲說道:“此乃地獄。”
武士猛然一驚,然后若有所悟,連忙丟棄佩劍,雙手和十,低頭跪拜:“多謝師傅指點,請原諒我剛才的魯莽。” 白隱又微微說道:“此乃天堂?!?/p>
11、惹塵埃 神秀曰:“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
經(jīng)典禪語故事 1、泥濘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與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條泥濘小路上,此時,天正下著大雨。
他倆在一個拐彎處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為身著綢布衣裳和絲質(zhì)衣帶而無法跨過那條泥路。 “來吧,姑娘,”坦山說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過了泥路,放下后又繼續(xù)趕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悶聲不響,最后終于按捺不住,向坦山發(fā)問:“我們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別是年輕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險的,你為什么要那樣做?” “什么?那個女人嗎?”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還抱著嗎?” 2、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廟參拜觀音菩薩。 幾叩首后,這人突然發(fā)現(xiàn)身邊一人也在參拜,且模樣與供臺上的觀音菩薩一模一樣。
此人大惑不解,輕聲問道:“您是觀音菩薩嗎?” 那人答:“是?!?此人更加迷惑,又問:“那您自己為什么還要參拜呢?” 觀音菩薩答:“因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 3、輸與贏 一位武士手里握著一條魚來到一休禪師的房間。 他說道:“我們打個賭,禪師說我手中的這條魚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說是死的,武士肯定會松開手;而如果他說是活的,那武士一定會暗中使勁把魚捏死。
于是,一休說:“是死的。” 武士馬上把手松開,笑道:“哈哈,禪師你輸了,你看這魚是活的?!?/p>
一休淡淡一笑,說道:“是的,我輸了。” 一休輸了,但是他卻贏得了一條實實在在的魚。
4、你且看他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曰:“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 5、悟性如光 讀佛經(jīng)。
弟子問佛祖:“您所說的極樂世界,我看不見,怎么能夠相信呢?” 佛祖把弟子帶進一間漆黑的屋子,告訴他:“墻角有一把錘子?!?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還是瞇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見五指,只好說我看不見。
佛祖點燃了一支蠟燭,墻角果然有一把錘子。 你看不見的,就不存在嗎? 6、送一輪明月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禪師,有一天夜里,趁著皎潔的月光,他在林間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時,正碰 上個小偷光顧,他怕驚動小偷,一直站門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錢的東西,返身離去時遇見了禪師,正感到驚慌的時候,禪師說:“你走老遠的山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呀!”說著脫下了身上的外衣,說道:“夜里涼,你帶著這件衣服走吧。”
說完,禪師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著頭溜走了。 禪師看著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說:“可憐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你!” 第二天,溫暖的陽光融融地灑照著茅屋,禪師推開門,睜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齊地疊放在門口。
禪師非常高興,喃喃地說道:“我終于送了他一輪明月……” 7、一滴水 佛祖釋迦牟尼考問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 弟子們都回答不出。 釋迦牟尼說:“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8、平常心 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很難看。 小和尚看不過去,對師傅說:“師傅,快撒點種子吧!” 師傅曰:“不著急,隨時?!?/p>
種子到手了,師傅對小和尚說:“去種吧?!辈涣希魂囷L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
小和尚著急地對師傅說:“師傅,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師傅說:“沒關系,吹走的凈是空的,撒下去也發(fā)不了芽,隨性?!?/p>
剛撒完種子,這時飛來幾只小鳥,在土里一陣刨食。小和尚急著對小鳥連轟帶趕,然后向師傅報告說: “糟了,種子都被鳥吃了?!?/p>
師傅說:“急什么,種子多著呢,吃不完,隨遇?!?半夜,一陣狂風暴雨。
小和尚來到師傅房間帶著哭腔對師傅說:“這下全完了,種子都被雨水沖走了?!?師傅答:“沖就沖吧,沖到哪兒都是發(fā)芽,隨緣。”
幾天過去了,昔日光禿禿的地上長出了許多新綠,連沒有播種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頭。小和尚高興地說:“師傅,快來看吶,都長出來了。”
師傅卻依然平靜如昔地說:“應該是這樣吧,隨喜?!?9、禪者的祝福 唐朝的龍?zhí)抖U師,他少年未出家時很貧窮,靠賣餅為生,無處棲身,所以道悟禪師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給他住。
為了表示謝意,他每天送十個餅給道悟禪師,而道悟總是回贈一個給龍?zhí)?,并祝福他說:“這是給你的,祝你子孫繁昌!” 他實在不解,有一天他問何故,道悟卻說:“你送來的,我送給你有什么不對?” 龍?zhí)堵牶髲拇碎_悟出家,后來成為一代宗師。 取之于人要回報于人,得之于社會要回饋社會;要我好你也好,我贏你也贏。
這偉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 10、天堂與地獄 有一位武士向白隱禪師問道。
武士問:“天堂和地獄有什么區(qū)別?” 白隱反問:“你乃何人?”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白隱聽后笑道:“就憑你這粗魯之人也配向我問道?” 武士勃然大怒,隨手抽出佩劍,朝白隱砍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劍就要落在白隱頭上,白隱卻不慌不忙輕聲說道:“此乃地獄?!?/p>
武士猛然一驚,然后若有所悟,連忙丟棄佩劍,雙手和十,低頭跪拜:“多謝師傅指點,請原諒我剛才的魯莽?!?白隱又微微說道:“此乃天堂?!?/p>
11、惹塵埃 神秀曰:“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
1、神秀與慧能 在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的黃梅開壇講學,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翹楚者當屬大弟子神秀大師。
神秀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弘忍漸漸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尋找一個繼承人,所以他就對徒弟們說,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禪意的詩),看誰做得好就傳衣缽給誰。
這時神秀很想繼承衣缽,但又怕因為出于繼承衣缽的目的而去做這個畿子,違法了佛家的無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來,在院墻上寫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和種種邪魔。
是一種入世的心態(tài),強調(diào)修行的作用。而這種理解與禪宗大乘教派的頓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當?shù)诙煸缟洗蠹铱吹竭@個畿子的時候,都說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時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沒有做任何的評價。
因為他知道神秀還沒有頓悟。 而這時,當廟里的和尚們都在談論這首畿子的時候,被廚房里的一個火頭僧—慧能禪師聽到了。
慧能當時就叫別人帶他去看這個畿子,這里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慧能是個文盲,他不識字。他聽別人說了這個畿子,當時就說這個人還沒有領悟到真諦啊。
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個畿子,央求別人寫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有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個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說他是十世比丘轉世),他這個畿子很契合禪宗的頓悟的理念。
是一種出世的態(tài)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這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
弘忍看到這個畿子以后,問身邊的人是誰寫的,邊上的人說是慧能寫的,于是他叫來了慧能,當著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說:寫得亂七八糟,胡言亂語,并親自擦掉了這個畿子。然后在慧能的頭上打了三下就走了。
這時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時候去了弘忍的禪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講解了《金剛經(jīng)》這部佛教最重要的經(jīng)典之一,并傳了衣缽給他。然后為了防止神秀的人傷害慧能,讓慧能連夜逃走。
于是慧能連夜遠走南方,隱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創(chuàng)立了禪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沒有追到。
后來神秀成為梁朝的護國法師,創(chuàng)立了禪宗的北宗。 2、放下 老和尚攜小和尚游方,途遇一條河;見一女子正想過河,卻又不敢過。
老和尚便主動背該女子趟過了河,然后放下女子,與小和尚繼續(xù)趕路。小和 尚不禁一路嘀咕:師父怎么了?竟敢背一女子過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后 終于忍不住了,說:師父,你犯戒了?怎么背了女人?老和尚嘆道:我早已 放下,你卻還放不下! 3、只因繩未斷 民國初年,有自恃聰明的年輕農(nóng)夫在村里閑逛時,偶然看到一頭瘋牛被人用粗繩拴在樹上,似乎很痛苦。
他靈機一動,想到了旁邊的寺廟里有一僧人似有道行,便想去試探一下。 入廟后,見僧人正在樹下打坐,他便走上前打個招呼,并依剛才所見隨口問道: “阿彌駝佛!為何團團轉?” 沒想到僧人頭也沒抬,依然入定模樣,口中卻念念有詞: “阿彌駝佛!只因繩未斷?!?/p>
農(nóng)夫大驚,忙問道:“大師怎么知道我在問什么?” “我并不知道你在詢問何事?!鄙藫u頭說。
“但我知道大凡整天暈頭漲腦團團轉的,無論人神鬼畜,都是被什么東西羈絆住了,不是繩子絞索,就是名利貪欲?!? 農(nóng)夫有些迷糊,可似乎又有些醒悟。
他嘟囔說:“大師,我說的是牛,它被人拴在樹上,所以團團轉。” “萬事一理。
你說的是牛,我說的是萬有?!贝髱煴犻_眼,微微笑道。
“不論是牛,還是人,只要有所執(zhí)著,便猶如上了套,團團轉就是必然的了。所執(zhí)的東西越貪婪荒誕,團團轉的程度就越深。
如此下去,牛會成瘋牛,人會成瘋狗,最終墮至阿鼻地獄。如此而已?!?/p>
“哦,大師,我有些明白了。那,如何解脫呢?”農(nóng)夫變得謙恭了,小聲說道。
僧人站了起來,輕咳一聲道:“阿彌駝佛,解脫之道很簡單。《西游記》世人皆知,里面有“悟凈”、“八戒”、“悟空”三位師兄弟,而悟空本領最高,那不就告訴你解脫之道么?” “先要誠心向善,滌除妄念,讓心境變得一塵不染;然后要戒除惡習,有所不為;再后才可以了悟萬事皆空的佛界,成就一個無貪無欲的靈魂啊?!?/p>
僧人也不管農(nóng)夫是否能聽懂了,繼續(xù)說。 年輕的農(nóng)夫呆了,他原來看《西游記》只看個熱鬧,豈知其中竟有這么高深的佛理!此時,他腦子里想著樹下那頭牛,仿佛看到的是一個貪得無厭的鬼魂。
“我且問你?!鞭r(nóng)夫耳邊響起僧人的話語,“我知道你們叫我們‘和尚’或‘僧’,可你知道什么是‘和尚’或‘僧’”么?” “不知,請大師賜教。”
農(nóng)人趕緊說。 “和尚、僧都是外來梵語,和尚就是‘親老師’,僧就是‘清凈、干凈的人’,所以想不團團轉,就先要有僧的心境;想要解脫。
徐念慈、嘉懿 (嘉:美好;懿:美好) 煜城 (照耀城市) 懿軒 (懿:美好;軒:氣宇軒昂) 煜祺 煜:照耀 祺:吉祥 智宸 智:智慧 宸:古代君王的代稱 昊然 昊:蒼天,蒼穹 志澤 (澤:廣域的水源 ) 明杰 明智 杰出 苑博 博:博學 炎彬 炎:燃燒 彬:形容文雅 君昊 君:君子 昊:蒼天,蒼穹 熠彤 熠:光耀 彤:紅色 鴻煊 鴻:大也 煊:光明 苑杰 杰:杰出 黎昕 昕:明亮的樣子 哲瀚 (擁有廣大的學問) 楷瑞 (楷:楷模;瑞:吉祥) 建輝 (建造輝煌成就) 雨澤 (恩惠像雨一樣多) 文昊(昊的字意是:廣大無邊) 旭堯 (旭:旭日 堯:上古時期的賢明君主,后泛指圣人 ) 俊楠 (俊:英俊 楠:堅固 )。
經(jīng)典一:一切皆為虛幻。 經(jīng)典二:不可說。 經(jīng)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經(jīng)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經(jīng)典五: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經(jīng)典六:前生500次的經(jīng)典一:一切皆為虛幻。
經(jīng)典二:不可說。
經(jīng)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經(jīng)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經(jīng)典五: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經(jīng)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經(jīng)典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經(jīng)典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經(jīng)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原本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經(jīng)典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佛語故事之換路 一位高僧與門徒雨后走在土路上,他的新布鞋上沾了許多泥點兒。
一位穿了雨鞋的門徒問他:“出來時為什么不換雙鞋呢?”高僧望望連著村子與外界的泥濘的路,意味深長地說:“換鞋不如換路呀。”門徒頓覺心頭一震。
后來,在高僧的帶領下,大家一塊兒硬化了路面,從而一勞永逸,不必再受“換鞋”之苦。 與“換路”相比,“換鞋”要容易得多。
于是,人們遇到困難時,總會避難趨易,抱著改變世界不如改變自己的想法,被動地適應外界的要求。殊不知這樣做常常磨去個性、扭曲本性,反而留下更多的憂患和煩惱。
從前,有一座圓音寺,每天都有許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圓音寺廟前的橫梁上有個蜘蛛結了張網(wǎng),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誠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
經(jīng)過了一千多年的修煉,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主光臨了圓音寺,看見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興。
離開寺廟的時候,不輕易間地抬頭,看見了橫梁上的蛛蛛。佛主停下來,問這只蜘蛛:“你我相見總算是有緣,我來問你個問題,看你修煉了這一千多年來,有什么真知拙見。
怎么樣?”蜘蛛遇見佛主很是高興,連忙答應了。佛主問到:“世間什么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p>
佛主點了點頭,離開了。 就這樣又過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舊在圓音寺的橫梁上修煉,它的佛性大增。
一日,佛主又來到寺前,對蜘蛛說道:“你可還好,一千年前的那個問題,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認識嗎?”蜘蛛說:“我覺得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狈鹬髡f:“你再好好想想,我會再來找你的?!?/p>
又過了一千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風,風將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網(wǎng)上。蜘蛛望著甘露,見它晶瑩透亮,很漂亮,頓生喜愛之意。
蜘蛛每天看著甘露很開心,它覺得這是三千年來最開心的幾天。突然,又刮起了一陣大風,將甘露吹走了。
蜘蛛一下子覺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難過。這時佛主又來了,問蜘蛛:“蜘蛛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過這個問題:世間什么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對佛主說:“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p>
佛主說:“好,既然你有這樣的認識,我讓你到人間走一朝吧?!? 就這樣,蜘蛛投胎到了一個官宦家庭,成了一個富家小姐,父母為她取了個名字叫蛛兒。
一晃,蛛兒到了十六歲了,已經(jīng)成了個婀娜多姿的少女,長的十分漂亮,楚楚動人。 這一日,新科狀元郎甘鹿中士,皇帝決定在后花園為他舉行慶功宴席。
來了許多妙齡少女,包括蛛兒,還有皇帝的小公主長風公主。狀元郎在席間表演詩詞歌賦,大獻才藝,在場的少女無一不被他折倒。
但蛛兒一點也不緊張和吃醋,因為她知道,這是佛主賜予她的姻緣。 過了些日子,說來很巧,蛛兒陪同母親上香拜佛的時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親而來。
上完香拜過佛,二位長者在一邊說上了話。蛛兒和甘鹿便來到走廊上聊天,蛛兒很開心,終于可以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并沒有表現(xiàn)出對她的喜愛。
蛛兒對甘鹿說:“你難道不曾記得十六年前,圓音寺的蜘蛛網(wǎng)上的事情了嗎?”甘鹿很詫異,說:“蛛兒姑娘,你漂亮,也很討人喜歡,但你想象力未免豐富了一點吧?!闭f罷,和母親離開了。
蛛兒回到家,心想,佛主既然安排了這場姻緣,為何不讓他記得那件事,甘鹿為何對我沒有一點的感覺? 幾天后,皇帝下召,命新科狀元甘鹿和長風公主完婚;蛛兒和太子芝草完婚。這一消息對蛛兒如同晴空霹靂,她怎么也想不同,佛主竟然這樣對她。
幾日來,她不吃不喝,窮究急思,靈魂就將出殼,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趕來,撲倒在床邊,對奄奄一息的蛛兒說道:“那日,在后花園眾姑娘中,我對你一見鐘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應。
如果你死了,那么我也就不活了?!闭f著就拿起了寶劍準備自刎。
就在這時,佛主來了,他對快要出殼的蛛兒靈魂說:“蜘蛛,你可曾想過,甘露(甘鹿)是由誰帶到你這里來的呢?是風(長風公主)帶來的,最后也是風將它帶走的。甘鹿是屬于長風公主的,他對你不過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
而太子芝草是當年圓音寺門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愛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卻從沒有低下頭看過它。蜘蛛,我再來問你,世間什么才是最珍貴的?”蜘蛛聽了這些真相之后,好象一下子大徹大悟了,她對佛主說:“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xiàn)在能把握的幸福?!?/p>
剛說完,佛主就離開了,蛛兒的靈魂也回位了,睜開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馬上打落寶劍,和太子深深的抱著…… 故事結束了,你能領會蛛兒最后一刻的所說的話嗎?“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xiàn)在能把握的幸福。” 輸與贏 一位武士手里握著一條魚來到一休禪師的房間。
他說道:“我們打個賭,禪師說我手中的這條魚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說是死的,武士肯定會松開手;而如果他說是活的,那武士一定會暗中使勁把魚捏死。 于是,一休說:“是死的?!?/p>
武士馬上把手松開,笑道:“哈哈,禪師你輸了,你看這魚是活的?!?一休淡淡一笑,說。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