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於,本義是古代秦楚邊境的地域名稱,張儀使楚之后則有了其他含義,詳細如下:
“商於”一開始只是一條古代商道的簡稱,其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該古道起點在陜西省商洛市(古時稱“商州”)最終抵達河南省內(nèi)鄉(xiāng)縣柒於鎮(zhèn)(古時是武關附近的“於”地),道路全長約六百里。所以“六百里商於”就是這么來的(它并非是說方圓600里,而是指這600里長的道路,其經(jīng)過的所涵蓋的廣大邊疆土地)。
秦國派張儀欺騙楚懷王,謊稱將“商”“於”合稱的那大片邊疆土地用來交換楚國利益,然后又出爾反爾,最終使楚懷王客死他鄉(xiāng),從此它成為了一個著名典故。而“商於之地”也就變成了一個代名詞,從秦楚邊疆的大片土地而引申一變,成為了“計謀”“詐術”的代稱。之后,被人們廣泛應用,反而失去了本義。
《史記》卷七十《張 儀列傳》:
(張)儀說楚王曰:大 王誠能聽臣,閉關絕于齊,臣請獻商於(秦地名)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 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婦嫁女,長為兄弟之國,此北弱齊而西益秦也, 計無便此者楚王大悅而許之?!谑撬扉]關絕約于齊?!瓘?儀至秦,……謂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獻大王左右。楚使者 曰:臣受令于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不聞六里。,還報楚王,楚王大 怒,發(fā)兵而攻秦?!碧?羅隱《武牢關》:“楚人曾此限封疆,不見清陰六 里長?!蔽淅侮P在商於地區(qū),作者過武牢關,句中有“六里”為點明地址。
古時候的文件傳輸靠的是驛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個驛站,一旦需要傳遞的公文上注明“馬上飛遞”字樣,按規(guī)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緊急情況,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達800里。傳遞緊急文件時,每個驛站都用快馬,這樣,雖然不是千里馬,但每匹馬都死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用來表示情況緊急程度。 (雞鳴驛是現(xiàn)存最完整的古驛城)
在文學作品中,對此有精彩描寫:“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一卷黃塵滾滾,駿馬飛馳而至,但見人影一晃,跳將下馬。大喝:“八百里加急!御賜金牌,阻者死,逆者亡!”隨即便見煙塵滾滾,騎者已然離去!此時,古道凝云,晴空赫然!
[ 轉(zhuǎn)自鐵血社區(qū)
據(jù)《史記》卷七十《張 儀列傳》載(張)儀說楚王曰:大 王誠能聽臣,閉關絕于齊,臣請獻商於(秦地名)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 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婦嫁女,長為兄弟之國,此北弱齊而西益秦也, 計無便此者楚王大悅而許之。
……于是遂閉關絕約于齊。……張 儀至秦,……謂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獻大王左右。
楚使者 曰:臣受令于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不聞六里。,還報楚王,楚王大 怒,發(fā)兵而攻秦?!?/p>
唐?羅隱《武牢關》:“楚人曾此限封疆,不見清陰六 里長。”武牢關在商於地區(qū),作者過武牢關,句中有“六里”為點明地址。
答:9 出處:《論語·顏淵》:“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鄧析子·轉(zhuǎn)辭》:“一言而非,駟馬不能追;一言而急,駟馬不能及?!钡涔剩何宕鷷r期,石敬瑭起兵反唐被契丹王野律德光冊立為晉國兒皇帝。石敬瑭死后由兒子石重光繼位即出帝。944年,契丹進。
山河六百里,門下三千客,駟馬難追回,打三個數(shù)字
答:600、3000、4
山河六百里,門下三千客,駟馬難追回,各打一個數(shù)字?
答:6.3.4.
山河六百里,門下三千客。駟馬難追回。猜什么數(shù)字?
答:13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