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風客指漢武帝劉徹。茂陵是西漢武帝劉徹的陵墓,武帝曾作《秋風辭》,“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fā)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故被稱為“秋風客”。
二、解讀:
漢武帝劉徹的陵墓是茂陵,在今陜西省興平市,漢武帝在世時曾經(jīng)寫過《秋風辭》,所以在詩中說“茂陵劉郎秋風客”,指的就是漢武帝。
漢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巡幸到了汾陽(山西萬榮縣北面),聽說汾水旁邊有火光騰起,就在那里立了一座后土祠來祭祠大地?!邦欁5劬?,忻然中流,與群臣飲宴,自作《秋風辭》?!?/p>
秋風起兮白云飛, 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fā)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三、人物簡介: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漢第七位皇帝,偉大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詩人。
漢武帝十六歲時登基,為鞏固皇權(quán),中央設(shè)置中朝,為加強對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監(jiān)察,在地方設(shè)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級別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級別的郡國守相。 開創(chuàng)察舉制選拔人才。采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并將鹽鐵和鑄幣權(quán)收歸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結(jié)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以儒家思想作為國家的統(tǒng)治思想始于此。 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并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范圍,開創(chuàng)了漢武盛世的局面,另有開辟絲綢之路,在輪臺、渠犁屯田等創(chuàng)舉,并置使者校尉,建立年號、頒布太初歷、興太學,影響極為深遠。
漢武帝在各個領(lǐng)域均有建樹,但在位后期窮兵黷武,又造成了巫蠱之禍,因此留下負面評價。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漢武帝下罪己詔。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崩于五柞宮,享年70歲,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于茂陵。
秋風客指的是漢武帝 ,因為漢 武帝作《秋風辭》故稱,其后的詩人都曾借喻。
典源《漢武帝故事》上幸河東,欣言中流,與群臣飲宴。顧視帝京,乃自作《秋風辭》曰:「泛樓船兮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吹,發(fā)棹歌,極歡樂兮哀情多?!埂墩衙魑倪x》卷四十五〈對問設(shè)論辭序上·辭·秋風辭〉~2025~上行幸河東,祠后土,顧視帝京欣然,中流與群臣飲燕,上歡甚,乃自作《秋風辭》曰: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攜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fā)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釋義據(jù)《漢武故事》, 漢武帝 嘗巡幸 河東郡 ,在 汾水 樓船上與群臣宴飲,自作《秋風辭》,后遂以“秋風客”等指 漢武帝 。
秋風客指的是漢武帝 ,因為漢武帝作《秋風辭》故稱,其后的詩人都曾借喻。
典源:《漢武帝故事》上幸河東,欣言中流,與群臣飲宴。顧視帝京,乃自作《秋風辭》曰:泛樓船兮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吹,發(fā)棹歌,極歡樂兮哀情多。拓展資料:《昭明文選》卷四十五〈對問設(shè)論辭序上·辭·秋風辭〉上行幸河東,祠后土,顧視帝京欣然,中流與群臣飲燕,上歡甚,乃自作《秋風辭》曰: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攜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fā)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釋義:據(jù)《漢武故事》,漢武帝嘗巡幸河東郡 ,在汾水樓船上與群臣宴飲,自作《秋風辭》,后遂以“秋風客”等指漢武帝。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