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五老北京都開始糊窗紙,二十三祭了灶,二四掃房子,二十五接玉帝,還要做豆腐做豆腐代表著是祈福。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與農歷臘月二十五親自下界,查察民間善惡,并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之“接玉帝”,這一天人們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的表現(xiàn),以博取玉帝歡心,降福來年。千燈節(jié),是蒙古族,達翰爾簇的宗教性節(jié)日。夕才迎臘月二十五這天做好千盞燈去廟里燃燒,認為點的越多越吉利,這一節(jié)日習俗回來,,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趕亂歲,送走灶神上天后至處,其間人間無神管制,百無禁忌,民間多娶婚嫁,被稱之為“趕亂歲”。當然這些都是根據(jù)各地的民俗習慣。
謝邀!問題正確的提法是農歷正月二十五,不加正月誰知道是那個月!正月二十五在民間叫“填倉節(jié)”,或叫“天倉節(jié)”,預意來年“五谷豐登”。 我國古代的先民對這個節(jié)日特別重視。每當填倉節(jié)到來,走親訪友,聚眾而食,吉言互慶。關于這個節(jié)日而有個故事代代相傳。據(jù)說
在古代黃河流域曾連續(xù)大旱三年。赤地千里,顆粒不收,可是,皇家不管人民的死活,照樣征收皇糧。因此,連年饑荒,餓殍遍地,有一位皇糧倉的倉官,眼看自己守著整倉的糧食,卻眼睜睜的看著父老鄉(xiāng)親們餓死,實在于心不忍,就自作主張,打開皇倉,救濟災民,人們把皇倉的糧食一搶而空。這樣人們用搶到的糧食稀一頓干一頓的度過了荒年。但他卻犯下了欺君大罪,不好交差,就在正月廿五日這天將皇倉連同自己一起焚燒了。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倉官,每到這一天,就用細炭灰或柴草灰在院內外打囤填倉,并且講究個喝稀吃干用簡樸來表示對倉官的感恩與懷念。 恰巧今年的正月二十五是陽歷三月十二日,這一天為植樹節(jié)!??????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1.0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