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久遠的新石器時代,先人們就發(fā)現(xiàn)了玉的特性,于是把玉從石材中剝選出來,而制作一些特定的玉器;經過漫長的演變和發(fā)展,人們逐漸認為玉有辟邪除穢、延年益壽的自然屬性,更催生了玉器行業(yè)的長盛不衰,與人們對玉的追捧。同時玉也成了華夏古老的,珍貴雕材與雕品之一!
在古代,玉是王權和身份的象征,如帝王根據(jù)國色佩玉,秦佩玄黑,漢朝佩朱色。諸侯佩山玄玉,大夫佩水蒼玉,大臣腰圍白玉帶,世子佩瑜玉等等,把玉上升到了禮法位置。其實在某些王朝時代,因玉彰顯身份,地位,財富,長壽,而成為了人們逐玉,愛玉,佩玉的原因!
然而在王朝更迭的漫長歷史進程中,各個時期,各個階層的人們,對玉追捧的目得是不同的,但對玉的品質認同卻是一致的。孔子曰:玉之美,尤如君子之德。〈詩經〉: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从裨濉担壕訜o故,玉不去身。于是更多的人認為佩玉是:不因貴重,因玉品質!
儒家思想認為,君子應"比佳于玉";玉有五德,玉光滑潤澤是仁;至外知中,不易折斷,斷則不會割傷肌膚是義;聲音清脆舒揚是樂;純潔而瑕不掩瑜是美,人人愛之為道!
因玉的品格高潔,古代除官場外,民間對玉的追捧也一直盛行。如君子必佩玉。江湖武者更是把玉佩于腰間。女子也有璧人、玉人之稱譽,即冰清玉潔,情操高潔之意!
玉有白黃紅綠墨等成色,人有男女老少、膚色黃白之分,玉不會因各種色澤,而改變其純潔無瑕的天然屬性,人也不可以用性別年齡膚色,來辯別其品質道德!
鑒于此,玉也就成了人們公認的,道德完美標桿了!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6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