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旅客列車消防安全管理規(guī)定》中規(guī)定列車嚴禁煙火的九個部位是乘務室、廣播室、配電室、檢車工具間、餐車儲藏室、行李車、郵政車、發(fā)電車、不吸煙車廂。
不吸煙車廂內應有“禁止吸煙”的明顯標志,乘務人員要對吸煙的旅客進行勸阻。允許吸煙處,應有“吸煙處”明顯標志,并必須保持煙缸設備齊全,教育旅客不要亂扔煙蒂火種。
對查獲和旅客主動交出的易燃易爆危險品要做好記錄,妥善保管(對鞭炮、發(fā)令紙、火藥等及時用水浸濕),交前方停車站處理,對判明不了性質的,嚴禁在車上進行試驗。
擴展資料
列車車廂防火注意事項
旅客列車每節(jié)車廂應配置4具2kgABC干粉滅火器(雙層客車每層4具),在客車車廂一、二位端各安裝兩個。掛具采用套筒結構,套筒下邊緣距地面高度為1400mm。發(fā)電車的配電室配置2具、機房內配置不少于6具4kg以上ABC干粉滅火器。滅火器應每年進行一次檢修,檢查、維修標記應符合有關規(guī)定。
客車車底、備用客車在車站、車輛段、客技站或其它地方停放或停留時,應制定看守措施,明確責任,落實到人,嚴加看守。 郵政車、加掛車納入列車防火安全管理。郵政車、行李車嚴禁使用明火或電爐燒水做飯,未經鐵道部主管部門和公安消防機構同意嚴禁擅自增設使用各種電器。
參考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鐵路旅客列車消防管理規(guī)定
首先,不要攜帶易燃易爆品上車。
指甲油、氣體打火機等日常生活中并不危險的東西,在列車上擁擠的條件下可能會變成殺手。旅客在進入車站以后,要留心觀看售票室、候車區(qū)域等場所對易燃易爆品種類的圖片展示和宣傳,一旦行李包裹中有危險物品,應及時處理。
第二,要提高消防意識,不要認為消防工作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如果發(fā)現所在車廂存在安全隱患,要積極向列車工作人員舉報、說明。
第三,要有意識地學習和了解消防器材特別是滅火器的使用方法,了解發(fā)生火災后的自救和逃生方法,做到心中有數。 第四,萬一所乘坐的車廂發(fā)生火災,千萬不要驚慌,要積極配合列車工作人員做好火災處置,讓開車廂通道、傳遞滅火器等。
第五,在上車后,要全面熟悉列車消防設施和通道,并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與列車乘警的聯系方式等情況,做到意外發(fā)生時求救有門; 第六,盡可能選擇硬件設施較好、超員不嚴重的列車乘坐,并且要按照鐵路規(guī)定使用列車上的各種設備等等。
動車客運乘務員崗位防火職責如下:
1、嚴格遵守動車組消防安全規(guī)章制度,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堅守崗位,落實防火措施;
2、認真巡視車廂,及時制止旅客吸煙;
3、加強運行中對電氣設備、火災自動報警顯示屏的監(jiān)視,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發(fā)現報警及故障,及時向列車長或隨車機械師報告;
4、學習消防知識,達到“三懂三會”,熟練掌握火災應急處置預案;
5、做好查堵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工作,發(fā)現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及時報告列車長妥善處理;
6、發(fā)生火災時,按火災事故應急預案立即通知列車長和司機,及時疏散旅客,撲救初起火災,維護秩序,保護旅客安全。
鐵路安全常識
一、不在鐵路上行走、坐臥。因為火車速度快、聲音小、慣性大不易停下等特點,在鐵路上行走坐臥容易發(fā)生傷亡事故,給個人和家庭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二、因為
電壓極高,所以嚴禁攀爬鐵路旁的高壓電桿,不用彈弓等擊打高壓線,不用棍棒或繩索等連接、碰掛接觸網導線,避免因高壓電觸電造成傷亡。
三、愛護列車和鐵路設備,不在鐵路道心和鋼軌上放置雜物,不擊打列車和擊打鐵路信號燈等設備。
四、不爬乘貨物列車或到鐵路站場股道內玩耍,以免發(fā)生以外事故。
五、積極行動起來,為保護鐵路運輸物資、保護國家財產做出貢獻,積極揭發(fā)、舉報偷盜鐵路運輸物資,拆卸鐵路器材等破壞鐵路的壞人壞事,配合公安部門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
六、車輛、行人通過
要停車了望。確認無來車后方可通行,嚴禁翻越道口欄桿,嚴禁強行穿越道口,人行過道禁止機動車通行。
七、教師、家長要加強對學生、兒童的安全教育,教育他們不要在鐵路上玩耍、置放障礙物(擺放石子、壓小刀等),不要沿鋼軌、
或道心行走,不要在停留的列車下乘涼、睡覺。
八、嚴禁在鐵路線的兩側1000米范圍內采礦、采石、挖沙及爆破。大牲畜養(yǎng)殖戶要加強對牲畜的看管,嚴防沖闖道口,飼放時要遠離鐵路20米以外。
九、嚴禁鉆越、破壞鐵路防護網,嚴禁鉆越、扒越火車,嚴禁擊打列車,嚴禁拆盜鐵路設施和車輛配件,嚴禁銷售、收購鐵路器材,嚴禁攜帶雷管、炸藥、煤油、汽油、酒精、棉花等易燃、易爆及非法攜帶槍支、
進站上車,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動車客運乘務員崗位防火職責如下:1、嚴格遵守動車組消防安全規(guī)章制度,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堅守崗位,落實防火措施;2、認真巡視車廂,及時制止旅客吸煙;3、加強運行中對電氣設備、火災自動報警顯示屏的監(jiān)視,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發(fā)現報警及故障,及時向列車長或隨車機械師報告;4、學習消防知識,達到“三懂三會”,熟練掌握火災應急處置預案;5、做好查堵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工作,發(fā)現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及時報告列車長妥善處理;6、發(fā)生火災時,按火災事故應急預案立即通知列車長和司機,及時疏散旅客,撲救初起火災,維護秩序,保護旅客安全。
1.旅客應當接受并配合鐵路運輸企業(yè)在車站、列車實施的安全檢查,不得違法攜帶、夾帶匕首、彈簧刀及其他管制刀具,或者違法攜帶、隨身托運煙花爆竹、槍支彈藥等危險品、違禁物品。
旅客進站乘車、出站應當接受鐵路工作人員的引導。 2.鐵路運輸托運人托運貨物、行李、包裹時不得有下列行為:⑴匿報、謊報貨物品名、性質;⑵在普通貨物中夾帶危險貨物,或者在危險貨物中夾帶禁止配裝的貨物;⑶匿報、謊報貨物重量或者裝車、裝箱超過規(guī)定重量;⑷其他危及鐵路運輸安全的行為。
3.旅客或托運人無正當理由拒絕檢查時:在車站,安檢人員可以拒絕其進站或運輸;在列車上,則由列車工作人員通知乘警依法進行檢查。因拒絕檢查而影響運輸的,由旅客或托運人負責。
對懷疑為危險物品,但受客觀條件限制又無法認定其性質的,旅客或托運人又不能提供該物品性質和可以經旅客列車運輸的檢測證明時,鐵路可以不予運輸。 4.站車查出危險品時,按下列規(guī)定處理:⑴在車站發(fā)現超過旅客限量攜帶規(guī)定的少量有危險性質的生活用品,可以由旅客選擇交由送站親友帶回或放棄該物品;⑵旅客拒絕按本條前款規(guī)定處置危險物品或站車發(fā)現屬于嚴禁攜帶和托運的危險品、違禁物品時,應將物品及旅客、托運人交公安部門處理;⑶列車檢查發(fā)現的鞭炮、拉炮、摔炮、發(fā)令紙類的危險品應立即水浸銷毀。
5.發(fā)現危險品或國家禁止、限制運輸的物品,妨礙公共衛(wèi)生的物品,損壞或污染車輛的物品,按該件全部重量加倍補收乘車站至下車站四類包裹運費。危險物品交前方停車站處理,必要時移交公安部門處理。
對有必要就地銷毀的危險品應就地銷毀,使其喪失危害力并且不承擔任何賠償責任。沒收危險品時,應向被沒收人出具書面證明。
6.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guī),在站內、列車內尋釁滋事、擾亂公共秩序的人,站、車均可拒絕其上車或責令其下車;情節(jié)嚴重的送交公安部門處理;對未使用至到站的票價不予退還,并在票背面做相應的記載,運輸合同即行終止。 7.旅客攜帶品由自己負責看管。
每人免費攜帶品的重量和體積是:兒童(含免費兒童)10千克,外交人員35千克,其他旅客20千克。每件物品外部尺寸長、寬、高之和不超過160厘米。
桿狀物品不超過200厘米;重量不超過20千克。 8.下列物品不得帶入車內:⑴國家禁止或限制運輸的物品;⑵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中規(guī)定的危險品、彈藥和承運人不能判明性質的化工產品;⑶動物及妨礙公共衛(wèi)生(包括有惡臭等異味)的物品;⑷能夠損壞或污染車輛的物品。
9.限量攜帶下列物品:⑴氣體打火機5個,安全火柴20小盒;⑵不超過20毫升的指甲油、去光劑、染發(fā)劑,不超過100毫升的酒精、冷燙精,不超過600毫升的摩絲、發(fā)膠、衛(wèi)生殺蟲劑、空氣清新劑;⑶軍人、武警、公安人員、民兵、獵人憑法規(guī)規(guī)定的持槍證明佩帶的槍支子彈。
(1) 應按相關規(guī)范和標準的要求配備滅火設施,并對其進行定期檢查、維修。
(2) 列車內裝修材料盡使用不燃或難燃材料,窗簾和座椅外罩要進行阻燃處理。(3) 定期檢查火車上的各種電氣線路,及時更換故障線路。
(4) 實行防火責任制。由專人負責全車的防火安全檢查,并負責對乘客進行防火教育。
定期巡邏,及時消除火災隱患。每節(jié)車廂應準備一根鐵棍或者榔頭等工具,以備必要時使用。
(5) 加強列車防火管理。禁止在車廂內吸煙和使用明火,禁止亂扔煙頭。
對于臥鋪車廂的乘客,更應教育他們不要在車廂內吸煙,更不能躺在臥鋪上吸煙。加強進站前對易爆、易燃危險品的檢查。
車上負責安全的人員也應注意乘客的行李,一旦發(fā)現易燃、易爆危險品,應及時進行處理。(6) 限制客流。
應采取措施,對火車的乘載人數進行限制,避免火車內乘客過于擁擠。(7) 對列車服務員除了要進行防火安全知識教育和消防設施使用的培訓之外,還應定期組織他們進行疏散引導及火災逃生演練,提高他們應對緊急情況和組織人員安全疏散的能力。
1、鐵路安全知識,是交通部,鐵道部,及各級政府部門,針對鐵路運輸過程中存在的危險、意外情況,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而提出的安全規(guī)范知識。
2、旅客應當接受并配合鐵路運輸企業(yè)在車站、列車實施的安全檢查,不得違法攜帶、夾帶匕首、彈簧刀及其他管制刀具,或者違法攜帶、隨身托運煙花爆竹、槍支彈藥等危險品、違禁物品。旅客進站乘車、出站應當接受鐵路工作人員的引導。
3、鐵路運輸托運人托運貨物、行李、包裹時不得有下列行為:⑴匿報、謊報貨物品名、性質;⑵在普通貨物中夾帶危險貨物,或者在危險貨物中夾帶禁止配裝的貨物;⑶匿報、謊報貨物重量或者裝車、裝箱超過規(guī)定重量;⑷其他危及鐵路運輸安全的行為。4、站車查出危險品時,按下列規(guī)定處理:⑴在車站發(fā)現超過旅客限量攜帶規(guī)定的少量有危險性質的生活用品,可以由旅客選擇交由送站親友帶回或放棄該物品;⑵旅客拒絕按本條前款規(guī)定處置危險物品或站車發(fā)現屬于嚴禁攜帶和托運的危險品、違禁物品時,應將物品及旅客、托運人交公安部門處理;⑶列車檢查發(fā)現的鞭炮、拉炮、摔炮、發(fā)令紙類的危險品應立即水浸銷毀。
5、發(fā)現危險品或國家禁止、限制運輸的物品,妨礙公共衛(wèi)生的物品,損壞或污染車輛的物品,按該件全部重量加倍補收乘車站至下車站四類包裹運費。危險物品交前方停車站處理,必要時移交公安部門處理。
6、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guī),在站內、列車內尋釁滋事、擾亂公共秩序的人,站、車均可拒絕其上車或責令其下車;情節(jié)嚴重的送交公安部門處理;對未使用至到站的票價不予退還,并在票背面做相應的記載,運輸合同即行終止。7、旅客攜帶品由自己負責看管。
每人免費攜帶品的重量和體積是:兒童(含免費兒童)10千克,外交人員35千克,其他旅客20千克。每件物品外部尺寸長、寬、高之和不超過160厘米。
桿狀物品不超過200厘米;重量不超過20千克。
旅客列車是地上運送中長途旅客的重要交通工具。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經濟建設的發(fā)展,旅客列車逐漸向全封閉,超豪華高速的空調列車方向發(fā)展。旅客列車一旦發(fā)生火災,撲救較為困難,極易造成人員傷亡。1988年1月7日23時25分,京廣線上行駛的272次直快列車途經湖南省永興縣境內時,第六節(jié)車廂發(fā)生火災,導致34人死亡、30人燒傷的慘痛后果。所以,掌握旅客列車火災基本特點和火場中被困人員行為特點對選擇火場基本逃生方法是有很大幫助的。
(1)火災特點
①易造成人員傷亡。旅客列車車廂內有大量旅客,發(fā)生火災之后,燃燒產生的煙霧和熱輻射在風的影響下會在車廂內迅速蔓延。因為車廂內通道狹窄,車門少,再加上列車在行駛途中不易發(fā)現失火,無法及時停車,旅客難能疏散,極易導致人員傷亡。
②易形成一條火龍。高速行駛的旅客列車一旦發(fā)生火災,因為列車行駛過程中通過窗戶等途徑造成正壓通風使處于正壓通風前端的火勢迅速向后端蔓延,瞬間內,整個車廂就會燃燒起來。有時,由于空氣壓力的作用,火勢還會以跳躍狀的蔓延方式燃燒至與著火車廂相連的后端車廂形成一條火龍。
③易造成前后左右迅速蔓延。夜間行駛的列車,由于車廂門窗緊閉,不受外界風流影響,火災初起時,火勢并不是向某一方向發(fā)展,而是向前后左右迅速蔓延。
④易產生有毒氣體。旅客列車的車廂除廂體和座位的支架為非燃燒物或者難燃燒物外,其他附件均為可燃燒物體,有些旅客列車的座位裝飾材料為橡膠制品及聚氯乙烯泡沫,一旦燃燒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旅客列車如果是在夜間行駛時發(fā)生火災,因為車廂的窗戶時常緊閉,氧氣供應不足,不能充分燃燒,以致燃燒時釋放出大量的一氧化碳及一些有毒氣體。
(2)火災中被困人員行為特點
旅客列車一旦失火,被困人員受到煙氣、高溫及火勢威脅后時常會表現出下列行為特點:
①驚慌失措。尤其是夜間行駛的旅客列車發(fā)生火災,當火災初起之際,酣睡的旅客毫無覺察,待火勢瞬間擴大后,突然被驚醒,當發(fā)現自己受到火勢威脅時,青壯年旅客常常爭先恐后朝車廂的兩頭逃生。而老、弱、病、殘者就會顯得驚慌,有的甚至會呆呆地站在原地。
②失去理智,爭相逃命。被火勢圍困的人員急于撤離火災現場,紛紛向前后車廂門涌去?;艁y中年老和病殘者往往易被擁擠人群推倒,就會出現踩在倒下的人身上逃命現象。
③急于破窗逃生。一般的旅客列車每節(jié)車廂的兩邊分別設有10個車窗,被火勢圍困的旅客,往往會用堅硬的物體把車窗玻璃砸破后逃生。
④急于尋找親人及值錢的東西。乘坐火車的旅客中有些是和親人一起旅行,或是與同事結伴出差,大都帶有錢及一些值錢的東西?;馂陌l(fā)生時,大多數的人在逃生前往往要先拿錢及值錢的東西,還有的呼喊著自己的親人或同行的伙伴,以至于造成車廂內秩序混亂。
(3)逃生技術。旅客列車的車廂常處在密封狀態(tài),車廂內的可燃物在不完全燃燒時產生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所體,容易使人中毒窒息。被困旅客的驚慌失措,互相擁擠會造成疏散通道的堵塞。所以,選擇正確的逃生方法是減少旅客列車火災人員傷亡的重要保證。旅客列車火災逃生技術見表6-11。
表6-11 旅客列車火災逃生技術
(4)注意事項
①當起火車廂內的火勢不大時,列車乘務人員應告訴乘客不要將車廂門窗開啟,以免大量的新鮮空氣進入后,加速火勢的擴大蔓延。同時,組織乘客借助列車上滅火器材撲救火災,還要有秩序地引導被困人員從車廂的前后門疏散至相鄰的車廂。
②當車廂內濃煙彌漫時,要告訴被困人員采取低姿行走的方式逃離至車廂外或相鄰的車廂。
③當車廂內火勢比較大時,應盡量破窗逃生。
④采用摘掛鉤的方法疏散車廂時,應選在平坦的路段進行。對有可能發(fā)生溜車的路段,可用硬物塞墊車輪,避免溜車。
在客運列車上,因旅客違反規(guī)定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登車或是在乘車途中用火不慎,以及火車出現機車故障等,都可能引發(fā)列車火災。
列車中人員密集,發(fā)生火災極易造成人員傷亡;又由於車廂空間呈長筒狀,火勢若不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控制,便容易形成一條火龍,在車廂內前后左右迅速蔓延,吞噬車內裝置和旅客的行李物品,在小空間內產生大量有毒氣體。 列車中發(fā)生火災時,幫助乘客克服慌亂情緒,避免一窩蜂哄擠以免造成傷亡事件發(fā)生,組織乘客進行有效的逃生是列車乘務人員的職責。
逃生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盡可能利用旅客列車內的設施逃生。 (2)利用車廂前后門逃生。
旅客列車每節(jié)車廂內都有一條長約20米、寬約80厘米的人行通道,車廂兩頭有通往相鄰車廂的手動門或自動門,當某一節(jié)車廂內發(fā)生火災時,這些通道是被困人員利用的主要逃生通道。 (3)利用車廂的窗戶逃生。
旅客列車車廂內的窗戶一般為70*60厘米,裝有雙層玻璃。在發(fā)生火災情況下,當列車停穩(wěn)后,如火勢太猛,被困人員可用堅硬的物品將窗戶的玻璃砸破,通過窗戶逃離火災現場。
(4)運行中的旅客列車發(fā)生火災,列車乘務人員在引導被困人員通過各車廂互連通道逃離火場的同時,還應迅速扳下制動閘,使列車停下來,并組織人力迅速將車門和車窗全部打開.幫助未逃離著火車廂的被困人員向外疏散。 旅客列車在行駛途中或停車時發(fā)生火災,當大火威脅相鄰車廂時,應采取摘鉤的方法疏散未起火的車廂。
需要注意的是: 當起火車廂內的火勢下大時,列車乘務人員應告訴乘客不要開啟車廂門窗,以免大量的新鮮空氣進入后,加速火勢擴大蔓延。同時,組織乘客利用列車的滅火器材撲救火災,還要有秩序地引導被困人員從車廂的前后門疏散到相鄰的車廂;當車廂內濃煙彌漫時,要告訴被困人員采取低姿行走的方式逃離到車廂外或相鄰的車廂;當車廂內火勢較大時,應盡量破窗逃生;采用摘掛鉤的方法疏散車廂時,應選擇在平坦的路段進行。
對有可能發(fā)生溜車的路段,可用硬物塞墊車輪,防止溜車。 旅客列車的火災特點 ·易造成人員傷亡。
·易形成一條火龍。 ·易造成前后左右迅速蔓延。
·易產生有毒氣體 旅游列車火災的逃生方法 ·盡可能利用旅客列車內的設施逃生 ·利用車廂前后門逃生 旅客列車每節(jié)車廂內都有一條長約20米、寬約80厘米的人行通道,車廂兩頭有通往相鄰車廂的手動門或自動門,當某一節(jié)車廂內發(fā)生火災時,這些通道是被困人員利用的主要逃生通道。 火災時,被困人員應盡快利用車廂兩頭的通道,有秩序地逃離火災現場。
·利用車廂的窗戶逃生 旅客列車車廂內的窗戶一般為70*60厘米,裝有雙層玻璃。在發(fā)生火災情況下,被困人員可用堅硬的物品將窗戶的玻璃砸破,通過窗戶逃離火災現場。
疏散人員運行中的旅客列車發(fā)生火災,列車乘務人員在引導被困人員通過各車廂互連通道逃離火場的同時,還應迅速扳下緊急制動閘,使列車停下來,并組織人力迅速將車門和車窗全部打開,?明未逃離火車廂的被困人員向外疏散。 疏散車廂旅客列車在行駛途中或停車時發(fā)生火災,威脅相鄰車廂時,應采取摘鉤的方法疏散未起火車廂,具體方法如下:前部或中部車廂起火時,先停車摘掉起火車廂與后部未起火車廂之間的連接掛鉤,機車牽引向前行駛一段距離后再停下,摘掉起火車廂與前面車廂之間的掛鉤,再將其車廂牽引到安全地帶。
尾部車廂起火時,停車后先將起火車廂與未起火車廂之間連接的掛鉤摘掉,然后用機車將未起火的車廂牽引到安全地帶。 注意事項: ·當起火車廂內的火勢不大時,列車乘務人員應告訴乘客不要開啟車廂門窗,以免大量的新鮮空氣進入后,加速火勢的擴大蔓延。
同時,組織乘客利用列車上滅火器材撲救火災,還要有秩序地引導被困人員從車廂的前后門疏散到相鄰的車廂。 ·當車廂內濃煙彌漫時,要告訴被困人員采取低姿行走的方式逃離到車廂外或相鄰的車廂。
·當車廂內火勢較大時,應盡量破窗逃生。 ·采用摘掛鉤的方法疏散車廂時,應選擇在平坦的路段進行。
對有可能發(fā)生溜車的路段,可用硬物塞墊車輪,防止溜車。 首先克服慌亂情緒,避免一窩蜂哄擠以免造成傷亡事件發(fā)生,然后聽從列車乘務人員的話,她們會引導被困人員通過各車廂互連通道逃離火場的,同時會迅速扳下緊急制動閘,使列車停下來,并組織人力迅速將車門和車窗全部打開,?明未逃離火車廂的被困人員向外疏散,相信她們,她們是專業(yè)的。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3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