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汽車輪胎爆破特別是前輪胎爆破而引發(fā)的交通意外時有發(fā)生,這種交通意外,又常在車輛高速行駛中發(fā)生,因而也極易招致嚴重后果。
車輛在高速行駛中,輪胎一旦爆破,車輛將會產(chǎn)生向輪胎爆破一側的側向力(尤以前輪爆胎為甚)。如以左前輪爆胎為例,此時左前輪阻力增大,車輪線速度下降(線速度=車輪轉速×輪胎半徑,因爆胎,車輪半徑也隨之減少),促使車頭向左偏轉,方向盤也隨之要承受向左轉動的較大壓力。由于輪胎爆破是突然發(fā)生的,如果駕駛員反應這緩或方向盤未把穩(wěn),車頭將向左突然偏出,使車輛的運動處于失控狀態(tài)。從現(xiàn)有經(jīng)驗和教訓看,處置這種行車意外事件,似存在以下三個處置階段:
一、車頭未偏出,駕駛員尚可把穩(wěn)方向盤
輪胎爆破,一般駕駛員可以聽到其爆破的響聲,有的輕型車輛,在輪胎爆破反作用力作用下,車頭也隨之出現(xiàn)跳動,此時車輛的側向慣性尚未形成。如果駕駛員能夠抓住這一寶貴的“瞬間”,牢牢地把穩(wěn)住方向盤,便可以比較容易地處置這一意外事件。舉一宗處置成功的事例。
廣州港務局引航公司辦公室副主任黃業(yè)榮,在去年6月4日12時30分駕駛“粵A-25950”中巴(載本公司20多名職工游覽白云山后返黃埔),駛車經(jīng)白云山隧道時,由西向東駛出隧道口100多米下坡路段時,當時車速近90公里,突然一聲巨響,車頭也隨之跳了起來,他立刻意識到“左前輪爆胎!”于是牢牢地把住方向盤,任憑車輛相繼跳動,車輛行駛的方向一點未偏,同時迅速收回油門,柔和使用“點剎”,終于把車輛安全停了下來。
二、車頭稍有偏出,駕駛員基本還能把住方向盤
由于輪胎爆破是突然發(fā)生的,有的車輛車輪載荷較大,輪胎爆破時的反作用力也未必能把車頭震跳起來,前輪也易向爆胎一側偏轉,如果駕駛員有把穩(wěn)方向盤的良好行車習慣,此時車輛剛出現(xiàn)側向力,前輪偏出原來行駛的方向也不會太多,只要駕駛員當機立斷把正方向盤(恢復車頭正位),仍可安全地處置這一意外事故。下面舉一宗處置成功的事例。
廣州港務局生活服務總公司車隊駕駛員王貴方,前些年有一次駕駛一輛匈牙利大客車,載本局職工從廣州返回黃埔,駛經(jīng)廣州大道一下坡路段,當時車速60多公里,突遇左前輪爆破,他聽到響聲意識左前輪爆胎時(因車輪載荷較大,車頭沒有跳動),左前輪也隨之向左偏出約半米遠,他立刻果斷地向左打方向盤,將車頭擺正,并牢牢地把住方向盤,制止了車頭向左偏轉的趨勢,迅速收回油門。為減輕把握方向盤的壓力,他有意識地向右轉動一點方向盤,由于當時路況較好,他沒有使用“點剎”,僅把右腳輕放在制動踏板上,車輛向前行走了30多米后安全地停在原來行駛的車道上。
三、車頭已突然偏出,車輛已處于失控階段
究其原因,一是駕駛員心神分散,反應比較遲緩;二是與不良的行車習慣有關,其中致命的是駕駛姿勢不正確,沒有養(yǎng)成把穩(wěn)方向盤的行車習慣。造成這種危險局面,損失是難以避免的,如果駕駛員處置得當,也許可減少損失。
與輪胎爆破相類似的還有兩種情況:一是輪胎漏了氣(被路面意外物扎穿等),但此時沒有輪胎爆破的響聲,如果駕駛員缺乏警覺性,極易錯過處理時機。有一宗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駕駛員駕駛一輛兩用小貨車,緊靠道路左側中心隔離帶鐵護欄行駛,由于心神分散,車速又快,左前輪被鐵護欄底座突出螺桿扎穿,駕駛員反應慢,應變處置不當,招致車輛產(chǎn)生較大的左側向力,撞倒道路左側鐵護欄,沖到對向車道,與對向一輛正常行駛的小面包車嚴重相撞,對方司機死亡,本車司機受傷。
車輛在高速行駛中,車頭一旦突然偏出,就難免陷入失控的危急局面,此時車輛的運動已超越設計性能,處于不能正常駕駛狀態(tài)。如何挽救,減少損失,目前還沒有現(xiàn)成的駕駛規(guī)范可遵循和成功的經(jīng)驗可借鑒。根據(jù)汽車運動的動力特性等特點,可考慮以下一些挽救方法:
首先,當務之急是把穩(wěn)方向盤,立刻收回油門,并果斷地向車頭偏出反向打把,打向的偏轉角以控制在5°~ 10°為宜,逼使車輛產(chǎn)生側滑,因此時車輛正形成向車頭偏出一側側向運動慣性,打反向時則起到了阻礙這種慣性的作用,促使車輛向打反向一側側滑,以減緩車輛的側向力與沖出路面的危險,爭取側向安全路段。當然,此時不打反向而使用剎車,也不是絕對不可以,其結果可能有兩個:一是車輛向車頭偏出一側“劇轉向”。因制動時,車輛四輪在曲線運動狀態(tài)下受力不一致,已爆輪胎的附著系數(shù)增大,其地面制動力也隨之增大,加大了側向力,加上此時車輛的運動是處于一種不協(xié)調(diào)轉彎狀態(tài)(即車上乘客向轉彎外側甩),慣性離心力大于側向力,而制動時后輪又先于前輪起作用(約提前0.2秒),在側向運動慣性的作用下,促使車輛外側滑“擺尾”(以滑濕路面為甚)從而加大了側向力,招致車輛的“劇轉向”。不過車輛這種“劇轉向”,其轉彎半徑在路面不滑濕的情況下可能稍大,仍有駛出路面的危險。二是“側翻”。當車輛的慣性翻側力矩大于輪胎載荷重力的穩(wěn)定力矩時(急剎車),如車輛速度過大,可能會出現(xiàn)翻滾。這兩個結果,哪個較有利,須根據(jù)當時當?shù)氐缆翻h(huán)境的情況而定,這僅供駕駛員衡量得失時參考。
打反向逼使車輛側滑,此時車輛的運動屬于不規(guī)則的曲線運動,車輛四輪受力的情況又很不一致,故在操作上是非常困難的。打反向時方向盤將變沉,既要穩(wěn)健有力,又要防止操作動量過大,避免產(chǎn)生較大的慣性離心力;動量過小,又無濟于事。對此,駕駛員應根據(jù)打反向的實際效果,及時作出“小量調(diào)整”,并視勢逐步減少車頭的偏出量,以爭取重新控制車輛運動的機會。不過,由于道路環(huán)境等條件的限制,可供駕駛員處置的安全空間和時間是有限的,這要求駕駛員當機立斷,適時作出抉擇:路況允許時,可向車頭偏出一側迅速連續(xù)打方向,促使車輛轉180°;如路況不允許,可考慮使用緊急剎車,促使車輛側翻(但剎車前必須先收回打反向那把方向盤的轉動角),這也許比車輛翻下深溝、墜落河中的損失小一點。總之,它靠駕駛員審時度勢,臨?!耙徊绷?。
以上“三個處置階段”,可謂“上、中、下策”,前兩策,雖“有驚無險”,但畢竟已是“有驚”,稍有不慎,就難免 “有險”,要確保車輛的行駛安全,主要還是要靠在防范輪胎爆破上做足功夫,這才是上上策。從現(xiàn)有經(jīng)驗看,應重視做好幾項工作:
一是按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三檢”制度。出車前務必檢查輪胎外表、花紋是否完好,輪胎氣壓是否符合標準等,要注意避免輪胎氣壓過高或不足。
二是選用質(zhì)量較好的輪胎特別是前輪胎。常走高速公路及山區(qū)公路的車輛,以選用真空胎較好,且使用期限減半為宜。
三是避免頻繁使用剎車特別是急剎車。根據(jù)汽車的制動原理,車輪“未剎死”時,制動摩擦力所產(chǎn)生的熱能,可吸收汽車前進動能的95%,而輪胎與地面摩擦產(chǎn)生的熱能,只須吸收5%的動能;車輪“剎死”時,上述的情形正好倒過來(即輪胎與地面摩擦產(chǎn)生的熱能,須吸收汽車95%的動能)。據(jù)國內(nèi)的測試,一輛8噸滿載貨車,時速60公里,一次急剎車,其輪胎的耗損,相當于行駛2000公里的路程。
四是行車中要做好防范輪胎爆破的應變準備,諸如集中行車注意力;保持正確的駕駛姿勢,高速行駛時雙手一定要把穩(wěn)方向盤;避免在險道、復雜、不良路段高速行駛,不要長時間緊靠道路左側中心隔離帶護欄高速行駛,在這些路段行駛,一旦發(fā)生意外,處置余地很?。幌缕聲r車速不可過快,因此時車輛重心前移,加大了前輪載荷,這也是下坡時易引發(fā)前輪爆胎的一個重要原因。車輛重心越高,道路坡度越大,重心前移量越大,前輪載荷也越大;加上下坡時車輛重力沿汽車縱軸方向的分力,促使車輛下滑,如此時使用剎車,加大了剎車負荷,這些都使車輛的增減速操作性能和方向操作性能顯著變差。這也是強調(diào)切忌違章裝載,強調(diào)下坡要變換低速檔,謹慎控制安全車速,謹慎使用剎車,謹慎把穩(wěn)方向盤柔和操作的重要原因。
請到「后臺-用戶-個人資料」中填寫個人說明。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49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