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網聊天之前,家長要提示孩子做到以下幾點:
(1) 不經父母同意,不要將自己及家長的姓名、電話、住址、網上賬號、照片等資料隨意登記在網上或告訴他人。
(2)正如有人利用電子郵件傳播不良信息一樣,同樣會有少數人利用聊天工具散播一些無聊的、有害的公眾信息以達到其個人非法目的。在網絡上和朋友聊天,看到奇怪的文字、圖片、惡心的語言等,不要再交談下去,馬上下線。提醒孩子在網絡活動中應守法自律,不要參與有害和無用信息的制作和傳播。
(3)不要與網上結識的朋友隨便私下見面。
(4) 上網聊天的時間和內容家長要與孩子提前商定,避免無限制地網上沖浪。
(5)告訴孩子,網絡是虛幻的,雖然QQ等聊天工具擴大了網友的交際面,使用方便,很容易在網上找到天南海北的網友,但是一定要注意區(qū)分網絡與現(xiàn)實的區(qū)別,避免過分沉迷于網絡。
(6)在填寫QQ個人資料時,注意加強個人保護意識,以免不良分子對個人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騷擾。
一:中學生上網好處 : (一)、可以開闊視野 因特網是一個信息極其豐富的百科全書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強,實現(xiàn)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學生在網上可以隨意獲得自己的需求,在網上瀏覽世界,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聞信息,科技動態(tài),極大地開闊了中學生的視野,給學習、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和樂趣。
(二)、加強對外交流 網絡創(chuàng)造了一個虛擬的新世界,在這個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員可以超越時空的制約,避免了人們直面交流時的摩擦與傷害,從而為人們情感需求的滿足和信息獲取提供了嶄新的交流場所。中學生上網可以進一步擴展對外交流的時空領域,實現(xiàn)交流、交友的自由化。
同時現(xiàn)在的中學生以獨生子女為多,在家中比較孤獨,從心理上說是最渴望能與人交往的?,F(xiàn)實生活中的交往可能會給他們特別是內向性格的人帶來壓力,網絡給了他們一個新的交往空間和相對寬松、平等的環(huán)境。
(三)、促進中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人的發(fā)展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因特網就提供了這個無限多樣的發(fā)展機會的環(huán)境。
中學生可以在網上找到自己發(fā)展方向,也可以得到發(fā)展的資源和動力。利用因特網就可以學習、研究乃至創(chuàng)新,這樣的學習是最有效率的學習。
網上可供學習的知識浩如煙海,這給中學生進行大跨度的聯(lián)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廣闊的領域,為創(chuàng)造性思維不斷地輸送養(yǎng)料,一些電腦游戲在一定程度上能強化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拓展當今中學生受教育的空間 因特網上的資源可以幫助中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材料,甚至是合適的學校和教師,這一點已經開始成為現(xiàn)實,如一些著名的網校。
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許多學習困難的學生,學電腦和做網頁卻一點也不叫苦,可見,他們的落后主要是由于其個性類型和能力傾向不適從某種教學模式。可以說,因特網為這些“差生”提供了一個發(fā)揮聰明才智的廣闊天地。
科技發(fā)展史不斷證明,科學技術像一把雙刃劍,既有有益于人類發(fā)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類利益的一面。網絡作為信息社會的技術新生兒,也毫無例外地具有這種雙面特征。
同時由于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不成熟性、網絡的特殊性和網絡發(fā)展的不完善性,我們在看到電腦網絡對中學生有利一面的同時,更應該看到它的消極影響,并引起足夠重視。 二:中學生上網的弊端 (一)、網絡信息的豐富性易對中學生造成“信息污染”。
網絡是一個信息的寶庫,同時也是一個信息的垃圾場。網上各種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難辨,由于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網上色情、反動等負面的信息屢見不鮮。
同時,網絡的互動性與平等性,又使得人們可以在一個絕對自由的環(huán)境下接收和傳播信息。這些不良信息對于身體、心理都正處于發(fā)育期,是非辨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選擇能力都比較弱的中學生來說,難以抵擋不良信息的負面影響。
個別網吧經營者更是抓住中學生這一特點,包庇、縱容、支持他們登陸色情、暴力網站,使他們沉迷于網上不能自拔。一些中學生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盜、搶劫、殺人的犯罪道路。
(二)、網絡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學生的道德意識。 豐富多彩的互聯(lián)網信息極大地豐富了中學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于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觀念也充斥其間,對于自我監(jiān)控能力不強、極富好奇心的中學生具有極大的誘惑力,導致喪失道德規(guī)范。
同時互聯(lián)網上信息接受和傳播的隱蔽性,使中學生在網絡上極易放縱自己的行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卻了社會責任。部分中學生并不認為“網上聊天時說謊是不道德的”,認為“在網上做什么都可以毫無顧忌”等,使得中學生 對自我行為的約束力大大減弱,網上不良行為逐漸增多。
(三)、網絡的誘惑性造成中學生“網絡上癮”、“網絡孤獨”等癥狀。 網絡到處都是新鮮的事物,而且在不斷地增加著。
因此對易于接受新鮮事物的中學生有著無限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往往會導致中學生對網絡的極度迷戀。男性中學生是網迷的主要人群,由于他們心理素質不強,自制能力相對較弱,所以成為網絡性心理障礙的多發(fā)群體。
他們因為將網絡世界當作現(xiàn)實生活,脫離時代,與他人沒有共同語言,從而表現(xiàn)為孤獨不安、情緒低落、思維遲鈍、自我評價降低等癥狀,嚴重的甚至有自殺意念和行為。醫(yī)學上把這種癥狀叫作“互聯(lián)網成癮綜合征”,簡稱IAD。
總之,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中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是我們刻不容緩的一件大事,家長朋友,讓我們協(xié)起手來共同教育好我們的孩子,讓網絡真真成為中學生朋友的良師益友。
網絡為人們學習知識、獲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閑娛樂提供了一個多姿多彩的平臺。然而,隨著上網成為一種時尚,犯罪分子也逐漸把目光轉向互聯(lián)網,讓網絡成為他們的犯罪工具。而相比于傳統(tǒng)的犯罪,利用網絡來犯罪隱蔽性更強,迷惑性更高。因此,青少年利用網絡交友一定要慎重,而約見網友則更加要慎之又慎,以免財物和人身受到侵害。上網時一定要樹立自我保護意識,不要把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有關身份的信息輕易在聊天室或公共討論區(qū)透露。對那些沒完沒了、套你信息的聊天者和要求見面的網友需慎之又慎。特別提醒女孩子,網絡本身是一個虛擬世界,虛擬世界中的“白馬王子”未必就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正人君子,不要輕易成為犯罪分子的獵物。
專家指出,網絡交友案件呈現(xiàn)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多以侵犯財產為目的,侵犯的財產主要以手機和現(xiàn)金為主;二是呈現(xiàn)有計劃、有組織的團伙作案,有人負責在“網吧”選定實施犯罪目標,有人負責在網上與目標人聯(lián)系,約定見面地點(一般為女性),有人專門負責實施犯罪;三是青少年由于思想單純,容易輕信他人,是主要的受害人群。
下面給出一些網絡交友和約會的安全常識:
(1)注意對方每一個細節(jié)。如果有人給你的感覺太好以至于讓人感覺不夠真實,請多加小心。剛開始最好是先使用網站提供的消息工具聯(lián)系,從中體會對方是否有任何怪異的言行舉動或是前后矛盾的地方。對方的真面目或許跟其所形容的有很大的出入。一旦你感到任何不快,為了你的人身安全,請保持距離以保護自己的利益。
(2)提高警惕心,保持平常心。深思熟慮后所做的決定通常會幫助你找到更好的友誼。在眾多的追求者當中,只有率真、坦白、并且能夠得到你信任的才是最佳人選。不管花多少時間都沒有關系,重要的是你必須要花點心思,并且小心地試探那些你認為不可信任的人。
(3)索取對方照片。通常通過一張照片可以讓你了解對方的基本信息和大概長相,甚至可以加深對方在你心目中的印象。不過建議你多看一些不同場合的照片,例如對方正式場合、日常生活、室外或室內的照片也都是不錯的。如果你發(fā)現(xiàn)對方總是找一些理由不想讓你知道他的長相,請將其視為對方刻意要隱瞞你,缺乏誠意。
(4)當對方提出金錢請求時,要格外小心。有的懷著不良目的的人,一開始是很難辨認其實際面目,當交往到一定程度后,他/她往往會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如父母生病、兄弟上學須交學費、見面路費等),要求你給他/她匯款。遇到這樣的事,一定要謹慎,不要盲目地把錢寄出去,以防受騙。
(5)約會見面須謹慎。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才可以考慮在現(xiàn)實生活中約會見面。如果你感覺到時機還未成熟或者隱約有擔心,當對方提出見面時,你可以婉言相拒,如果對方是真誠的,對方必定能理解。
(6)選擇安全的約會場所。如果你確定與網上有好感的陌生人見面,請記得告知朋友你出門的時間和大約將會返回的時間,并且留下對方的姓名和聯(lián)系電話。如果考慮周全些,可以帶上你的朋友一起去。出門時請自行前往約會地點,絕對不要接受或請求對方到你住的地方接送。約會的地點最好是公共場合以及四周人較多的地方。選擇一間自己比較熟悉的餐廳,并且挑一個客人較多的時間約會,這些都不失為一種安全的好方法。當你覺得時間差不多了,便可以結束約會,此時可以向對方表達你的謝意,然后道別。
(7)對于陌生的約會地點請格外小心。如果你將在另外一個城市與他人見面,最好自己安排住宿以及交通方面的問題,也不要把下榻的地點透露給對方知道。如果你是乘飛機前往該城市,最好直接從機場乘坐出租車前往下榻的旅館,并且在旅館不要安排見面事宜。盡量在事先已經同意的地點約會,如果你發(fā)現(xiàn)地點跟想象中有很大的出入,甚至覺得不適合,你可以先回旅館然后打電話給對方。請務必要讓家人或親友知道你的行程,最好隨身攜帶手機。
(8)擺脫危險。在約會見面的過程當中,一旦發(fā)生讓你感到害怕的事情,請發(fā)揮聰明才智幫自己化解困境,并盡快離開現(xiàn)場。請爭取足夠的時間詢問朋友的意見、請求旁人的幫助或者從后門快速離開。當你感覺到自己有危險,請立即報警。個人安全總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要對自己的行為感到不好意思或尷尬,請記得,你的安全遠比他人對你的評價更重要。
1、要定期更換銀行卡、聊天工具密碼。
這一類的賬號密碼一定要保護好,不能讓其他人知道,要每隔一段時間進行更換,防止被盜取。
2、不要在網上曬個人信息。
包括個人照片、位置、工作學習生活等多方面信息,都不要不公開展示,防止被他人利用。
3、不能隨便點開網絡鏈接。
有些鏈接是含有病毒的,點開這些鏈接,容易造成信息泄露,在不確定安全前提下,輕易不要點開。
4、網絡聊天不貪小便宜。
在與佰生人聊天時,或者參與網上舉辦的一些活動時,不要貪圖小便宜,防止落入別人的圈套。
5、保持對網絡殺毒的習慣。
為了防止黑客攻擊,要經常對網絡進行殺毒,防止自己信息被不法分子竊取。
聯(lián)系實際生活,現(xiàn)在手機產品的隱私安全系統(tǒng)已經做得足夠出色,最容易被黑客破解的地方實際上是PC端的前置攝像頭,在這里,我們提供一種最簡單,也是最穩(wěn)妥方式供大家參考,有效保護自己的隱私安全。
1、首先,打開我的電腦,右鍵,選擇管理,打開系統(tǒng)管理界面。
2、然后找到設備管理器,點擊打開,再選擇圖像設備。
3、接著,我們右鍵選擇“禁用”將這個圖像設備禁用掉。
4、此時,系統(tǒng)會提示我們,是否禁用這個設備,禁用會導致設備無法運行,我們選擇“是”。大功告成!
1、沒有經過父母同意,不要把自己及父母家抄人的真實信息,如姓名、住址、學校、電話號碼和相片等,在網上告訴其他人。
2、如果看到不文明的信息或圖片,應立即告知父母。
3、進入聊天襲室前要告知父母。必要時由父母確認該聊天室是否適合學生使用。不要在各個聊2113天室之間“串門”。在聊天室中,如果發(fā)5261現(xiàn)有人發(fā)表不正確的言論,應立即離開,自己也不要在聊天室散布沒有根據或不負4102責任的言論。
4、不要在聊天室或BBS上散布對別人有攻擊性的言論,也不要傳播或轉貼他人的違反中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甚至觸犯法律的內容,網上網下都1653做守法的小公民。
您好,隨著計算機、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以及信息技術的進步,網上購物、網上銀行、社交軟件等網絡商務和聊天交友等活動的日漸興起,在人們沉醉于網絡帶來便利的同時,網絡詐騙也以一種新的犯罪形式出現(xiàn)。那么,女性該如何預防網絡交友陷阱呢?接下l來講講這方面的女性社交安全小知識。一、犯罪分子利用虛假身份做掩護,有心實施犯罪。由于網絡交友簡單方便,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可用假名登記,實施犯罪后又不易被發(fā)現(xiàn)。許多犯罪分子充分利用網絡交友這一平臺的不足,利用女性追求刺激、浪漫和好奇的心理,通過網上聊天等形式,甜言蜜語勾引異性,對受害人進行欺騙引誘,在取得對方的好感和信任后,乘機提出約會見面,一旦對方輕易赴約見面,然后就露出丑惡面目,實施詐騙、盜竊、性侵害等違法犯罪行為。
從公安機關以往處理的案件分析,女子與陌生男網友見面極易遭到性侵犯,男性與陌生女網友見面后又極易被對方下藥麻醉等而實施搶劫、敲詐。據公安部信息網絡中心安全監(jiān)察局近年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近年來計算機網絡犯罪案件占有很大比重。
二、過度沉迷網絡中的“虛幻情感”。一部分人上網交友是因為感情生活寂寞或是因為無聊而上網尋求刺激。男性在網上極力表現(xiàn)自己如何成功、優(yōu)秀而感情往往出現(xiàn)空白,女性則極力表現(xiàn)自己溫柔、可愛的一面,雙方在網上“熱戀”,甚至彼此間難分難舍,至死不休。但現(xiàn)實中見面甚至在一起生活一段時間后,雙方缺點逐漸顯露出來,失去在網上相處時的激情,進而失去耐心,若一方要求退出或提出過分要求而對方不答應,感情糾葛進一步激化,往往發(fā)展為暴力侵害等刑事犯罪。
三、一些女性對日益嚴峻的社會治安形勢了解不夠,對網絡上的險惡狀況認識不足,對“虛擬社會”可能產生的真實傷害缺乏戒備,對“網絡熟人”——真實的陌生人盲目信任;自我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比較薄弱
網絡交友詐騙花招一、花籃詐騙
與網友聯(lián)系之后便著急與對方確立一種關系,騙取對方的信任;待到取得對方的信任后,就會以公司開業(yè)、店面開張為由,要求對方獻花籃(或類似物品),給賬號讓對方匯款。
詐騙特點:
1、花籃托以30-50歲之間聲稱事業(yè)有成男性為主,或是稱自己情感波折望尋求可靠終身伴侶的女性;
2、借婚戀交友的名義頻繁聯(lián)系,急于與對方建立初步關系;
3、使用各種親昵的方式騙取對方的初步信任;
4、尋找各種理由拒不見面;
5、可能找來所謂的“親屬”使對方對其繼續(xù)信任,甚至稟明婚事借由“父母”打來電話確定更深一步關系;
6、得到信任后,就會以公司開業(yè)、店面開張或當地風俗為由,要求獻數量多且價格昂貴的花籃、牌匾或其它禮物,只給個賬號要求匯款。
1、絡色情套路深,趣味低級坑害人;2、兼職莫信掉陷阱,貪欲過度落陷阱; 3、隨手掃碼很瀟灑,當心網銀別人花;4、網絡社交看似美,摳腳大漢在搗鬼;5、登錄網站別馬虎,辯清真?zhèn)畏泪烎~;6、網絡投資勿盲從,一夜暴富終是空;7、無密wifi藏陰謀,隱私信息全竊走;8、網絡套現(xiàn)不可靠,一時錯念中圈套。
擴展資料:網絡詐騙犯罪呈空間虛擬化、行為隱蔽化網絡詐騙并不像傳統(tǒng)I乍騙有具體的犯罪現(xiàn)場,犯罪行為地和結果地點不一致,行為人與受害人無需見面,·般只通過網上聊天、電子郵件等方式進行聯(lián)系,就能在虛擬空間中完成犯罪。犯罪嫌疑人在作案I時常常刻意用虛構事實、隱瞞身份,加上各種代理、匿名服務,使得犯罪主體的真實身份深度隱藏,從而難以確定嫌疑人所在地。
同時,行騙人往往還利用假身份證辦理銀行卡、異地異人取款、電活“黑卡”等手段隱藏,得手后立即銷毀網上網下證據,使得隱蔽程度更高,導致網絡詐騙犯罪急速上升,打擊難度也越來越大。
1、樹立網絡交流中的安全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利用網絡習慣,提高網絡道德素養(yǎng)。
(1)樹立網絡交流中的安全意識 在網絡上,我們可以通過很多方式與別人交流。我們可以通過發(fā)E-mail互相聯(lián)絡;可以在BBS(電子論壇)上通過發(fā)貼子交流思想、觀點或趣聞逸事;可以通過網站的聊天室或者各種即時聊天軟件(ICQ,OICQ,MSN,POP等)進行網絡聊天;還可以在網絡上建立自己的個人空間(博客、Q-zone、Live Spaces等)與他人分享生活中的快樂與悲傷。
由于網絡具有隱蔽性,因而網絡交流便有了一定的安全漏洞: ①交流者主要通過文字交流信息、溝通感情,彼此之間互不見面。 ②交流者往往缺乏誠信和責任感。
③很多交流者在網絡上會表現(xiàn)出與現(xiàn)實生活中截然不同的個性。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知道如何避險,在網上與他人交流時,我們也應該時刻警惕,注意可能出現(xiàn)在我們周圍的網絡交流陷阱:電子郵件中的陷阱、即時聊天工具交流中的陷阱、在電子論壇瀏覽貼子時的陷阱、在網上填寫個人信息時的陷阱、訪問個人空間時會遇到的陷阱等。
我們要學會撐好網絡交流的保護傘。上網安全常識: ①在網上,不要給出確定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學校名稱、家庭電話號碼、密碼、父母身份、家庭經濟狀況等信息。
②不要自己單獨去與網上認識的朋友會面。如果認為非常有必要會面,則到公共場所,并且要有父母或好朋友(年齡較大的朋友)陪同。
③記住,任何人在網上都可以匿名或改變性別等。一個給你寫信的“12歲女孩”,可能是一個40歲的先生。
④記住,你在網上讀到的任何信息都可能是不真實的。 ⑤當你單獨在家時,不要允許網上認識的朋友來家里找你。
⑥控制自己使用網絡的時間,在不影響自己正常生活、學習的情況下使用網絡。最好平時用較少的時間進行網絡通信,等到節(jié)假日再集中時間上網。
⑦切不可將網絡當作一種精神寄托。尤其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受挫的青少年,不能只依靠網絡來緩解壓力或焦慮。
應該在父母或朋友的幫助下,勇敢地面對現(xiàn)實生活。 (2)養(yǎng)成良好的利用網絡習慣 ①登陸安全網站。
權威的、正規(guī)的大型網站一般都比較注重信息的來源,所以相對而言,這些網站的信息會比較安全。我們平時可以把安全網站地址加到收藏夾中,這樣既可以避免因為拼寫錯誤而誤登陸不良網站,又可以為我們節(jié)省搜索時間。
②不搜索、不瀏覽不良網絡。搜索引擎、博客互動、手機注冊電影網站、BT下載工具是目前網絡上不良內容的重災區(qū),我們應潔身自好,自控自律,不要主動搜索或瀏覽不良內容,不點擊他人博客頁面中的不良鏈接,不用手機注冊電影網站,不去下載不良電影。
③用技術手段作好防護。我們可以在電腦中安裝頁面過濾器,它可以屏蔽不適合未成年人查閱的網頁內容,防止我們訪問含有色情、暴力、各種不良內容的信息和網站。
我們還可以用“網絡助手”,設置“對內容分級”“禁止彈出廣告”等功能,以截斷一些藏身在廣告中的不良信息。 ④提防不明手機短信。
手機也是網絡的一個終端,我們不應隨便用手機注冊網站或把自己的手機號碼告訴陌生人,對來源不明或誘惑性的短信要及時刪除,不去理會,更不要回應。 樹立網絡交流中的安全意識,除了保護自己免受網絡交流帶來的不良侵害,我們還應該主動承擔起維護網絡交流環(huán)境不受破壞的責任。
如果我們在網絡上發(fā)現(xiàn)了不良信息或網站,或者發(fā)現(xiàn)有人在網絡上從事不法行為,我們都應當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 (3)提高網絡道德素養(yǎng) 網絡道德的基本內涵主要包括:愛國為民、自覺守法、文明誠信。
面對網絡上存在的道德行為問題,青少年不應當只是扮演受害者的角色,網絡上的黃色內容讓很多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受到傷害。另外青少年很容易成為網絡上的欺騙、偽造等各種詐騙行為的被害對象。
面對這種狀況,青少年要做的:一是管理好自己,不去瀏覽黃色的內容。如果真的特別感興趣,可以和父母商量,讓父母買一些健康的性方面的書籍或者光盤來看。
二是要有警惕意識,注意在網絡上保護自己。 面對網絡道德行為,青少年還可能成為跟隨者,他們可能是出于好奇,或者是出于惡作劇的心理。
但是我們必須清楚哪些行為是不道德的行為。①對計算機很熟悉的孩子,請你不要編寫病毒,來攻擊別人的電腦,破壞數據。
②在網絡中聊天、瀏覽時也要注意網絡上的禮儀,不要總是把新手踢出聊天室。③如果你入侵別人的電子郵箱,并用別人的名義發(fā)送電子郵件,無論是否造成對對方的傷害,都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④不要侵犯知識產權。當然軟件確實很貴,不過我們應該有一種意識,就是當軟件能夠在我們的經濟承受范圍之內時,我們要用正版軟件。
⑤我們應該掌握一定的網絡禮儀。比如發(fā)電子郵件時,要輸入信件所必須的頭部信息;信件的內容要盡可能地簡短明了;必要時可以輸入一些表情符號,這樣顯得更有人情味一些;盡可能快地回信,不要隨意到處發(fā)信等等。
雖然是在網絡上,一些任何時候都應該遵守的道德準則還是要有的,例如要避免傷害他人;尊重他人隱私;保守秘密等等。2002年《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正式發(fā)布。
這是我國青少年網絡生活中具有里程碑。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