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家訪,有利于了解幼兒情況,并解決幼兒的一些問題行為,爭取家長配合幼兒園的工作,從而大大地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和效率;另外,還可以增進幼師和家長的關系,是實現家園共育的有效途徑,也是每位幼教工作者經常思考的問題。
那么,怎樣才能做好家訪工作呢? 一、家訪要有目的性、準備性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币馑际钦f,不論做什么事情,如果事先有個打算,就會達到預期的目的。
家訪也一樣,在每一次家訪前,教師應做大量的準備 工作,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該學生近一段時間的情況,充分收集、整理信息,發(fā)現問題,并嘗試分析存在的原因。在家訪時,將問題重點提出,與學生和家長共同探 討。
事實證明:明確的目的性是家訪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上個學年我班有個學生張冠常,原來轉入本班時學習成績良好,但是這個學期的兩次單元考試成績明顯下 降了,上課沒有精神,常打哈欠。
我發(fā)現后,找其本人和本班一些同他比較好的學生談話之后得知:該生近來迷戀上電子游戲,每天放學后很晚才回家,晚上為了趕 作業(yè)常常熬夜,作息時間不正常。在了解這一情況之下,我便主動對其進行家訪,與家長充分溝通,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其認識到迷戀電子游戲的危害。
在我、學生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該同學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在后來的幾單元考試中有較大的提高,他還被全班同學推選做班干部,我和家長都對此感到非常 欣慰。 二、家訪要有及時性 實踐證明: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有一個關節(jié)點,有利的時機是成功的重要保證。
在特定的時間內進行家訪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學生生病在家,學生取得成績 時,后進生稍有進步時,學生家長遇到困難時,以及學生犯了嚴重錯誤時進行家訪效果是最好的。
我班一名學生柯永文,性格內向,在班中沉默寡言,因為缺乏自 信,學習成績很不好。但是他的畫畫得挺不錯,我便讓他發(fā)揮特長,加入班級的板報小組,負責板報的設計和繪畫。
在課上,我和其他老師有意鼓勵他回答問題并及 時給予表揚。期中考試他的成績有了一定的提高,我在成績出來的當天晚上,立即進行家訪,向他和家長通報了這個好消息,鼓勵他繼續(xù)努力,并與家長共同議定了 一個較長時間的目標方案,對其進行鼓勵。
肯定了他的學習潛力,幫助他樹立自信。從那以后,柯永文同學便漸漸融入了班級的生活,與同學有說有笑,學習成績也 有較大的提高,在班上表現較為積極,為我班的學困生的轉化樹立了一個典范。
又如學生許某,個性要強好勝,重江湖義氣,曾兩次參與打架。我即于事發(fā)當晚進行 家訪,與該生及其父母四人,具體分析事件的起因,了解分析過程及后果,引導其思考,指出他在事件中所犯錯誤,使他明白自己的過錯并在父母面前許下諾言,改 過自新。
其后的確表現良好。 三、家訪談話要有藝術性 家訪是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信息交流,談話時最講究技巧方式的。
談話是指通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親切交談以進行說明的方法,是了解學生的重要途徑,通過談 話可以更有意識地、主動地探索學生的情況及其內心活動,談話要有目的、有準備、更要講究技巧。其一、宜多鼓勵,忌指責和訓斥。
鼓勵是一種有效的談話方式, 通過鼓勵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克服困難,增強學生奮發(fā)進取的信心,當然鼓勵也要適可而止,避免使學生產生驕傲自滿,沾沾自喜的情緒。 同樣,批評對于有錯誤的同學也使應該的,更具有針對性,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則更應注意分寸,以免錯傷學生的自尊心,產生逆反心理,適得其反。
這主要要求老 師應善于發(fā)掘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正確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促使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其二、宜全面忌片面,教 育是雙向的,談話同樣也是雙向的活動,要注意彼此間的相互聯系。
這要求談話時,雙方都要正視問題,特別是老師不要單純指責學生的過錯,甚至借機“告狀”, 推卸責任。對于談話的內容更應一分為二,抓住問題的關鍵,做到“曉知以理,動之以情”方可使學生信服,對于學生家長,教師應聽取他們的意見,與他們達成共 識,切忌各執(zhí)一詞,互相指責。
其三、宜多啟發(fā),忌武斷妄下結論。談話就是要通過親切的交談,使雙方在和睦的氣氛中充分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為此教師應該加以 正確引導,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啟發(fā)他們說出心理話,對癥下藥,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切實解決學生存在問題。
四、家訪的內容要有公開性 學生有句順口溜,“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師告黑狀”為了消除學生對老師家訪的疑慮和擔心,在家訪時盡量讓學生在場。老師、家長、學生三方在一個平等、互信、輕松的氛圍中進行交談。
讓學生接受教育的同時,消除不必要的擔心,保證家訪的效果。前一段時間我班的aa同學上課經常走神,表情呆滯。
通過與學生的交 流,我得知他是個單親家庭,他常以賣學習用品為由,騙得家長的錢后與同學一起去玩,而他的家長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是打罵,因此他很怕他爸爸。我了解這一情 況后,對其進行了家訪。
在家訪過程中,我,aa和家長面對面地坐在一起。我先肯定了。
家園溝通是我們教育好每個孩子的關鍵,但在家訪時也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儀表整潔、落落大方。使家長充分感受到教師的素養(yǎng)。
2、注意家訪時的態(tài)度和表達方式。家訪時教師要大方、和氣,多聽家長談,特別是平時不常接觸的家長,輕易不要否定其觀點,要多了解家長對幼兒園、教師及自己孩子的看法,教師陳述的內容應客觀、詳實,使家長感到教師對自己的孩子了解很深。
3、家訪內容要有主題。教師在家訪前應先將要談的主要內容在腦中過一遍,心中有數,切忌東拉西扯,不著邊際。
4、合理安排家訪時間。第一,避開吃飯時間。第二,家訪時間事前商定,以雙方都覺合適為宜。
5、合理安排家訪幼兒的順序。先訪問題較多的幼兒,后訪問題較少的幼兒。一晚上可以安排住家比較近的兩三名幼兒家進行家訪。
家園溝通是我們教育好每個孩子的關鍵,但在家訪時也應注意以下幾點:1、要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儀表整潔、落落大方。
使家長充分感受到教師的素養(yǎng)。2、注意家訪時的態(tài)度和表達方式。
家訪時教師要大方、和氣,多聽家長談,特別是平時不常接觸的家長,輕易不要否定其觀點,要多了解家長對幼兒園、教師及自己孩子的看法,教師陳述的內容應客觀、詳實,使家長感到教師對自己的孩子了解很深。3、家訪內容要有主題。
教師在家訪前應先將要談的主要內容在腦中過一遍,心中有數,切忌東拉西扯,不著邊際。4、合理安排家訪時間。
第一,避開吃飯時間。第二,家訪時間事前商定,以雙方都覺合適為宜。
5、合理安排家訪幼兒的順序。先訪問題較多的幼兒,后訪問題較少的幼兒。
一晚上可以安排住家比較近的兩三名幼兒家進行家訪。
老師到家里來到底看些啥、聊些啥?怎么去跟老師溝通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讓老師在短短的家訪時間內了解到孩子的優(yōu)缺點呢? 小學名師家訪的“二看二問” “我們學校要求一年級新生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要在開學兩個月內對班上孩子家訪,其他年級的新接班老師一個學期內對班上孩子家訪?!?/p>
南京致遠外國語小學副校長季鋒最近都在忙著家訪,季校長告訴記者,他在家訪時最關注以下問題。 一看孩子的房間 “家長不必特別緊張,家訪時我們希望看到常態(tài)下孩子生活學習的環(huán)境,和家長一起探討幫助孩子更好成長的方法。”
季校長說,他到學生家中必看孩子的房間,玩具、書本整理得如何?!按蠖鄶岛⒆佣加凶约旱姆块g或相對獨立的學習空間,這個空間是否整潔是否有序反映了孩子的生活習慣,也折射出他的學習習慣。”
二看孩子平時閱讀的書籍 “小學的孩子閱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自己是語文老師,對這點比較注意?!奔拘iL說,他和孩子聊天的時候會了解他們喜歡看什么書,參觀孩子房間的時候會特別注意有哪些書籍。
“從孩子的閱讀我可以了解這個孩子的特點,在今后的教學中有意識地發(fā)揮他的長處?!?一問孩子“你有哪些優(yōu)點和不足” “我去每個孩子家問孩子的第一個問題都是‘你有哪些優(yōu)點和不足’,先讓他們說自己的優(yōu)點,如果說不出來,我會幫助他們補充,增強他們對自己的信心,更好地投入下學期學習;然后讓他們說說自己的不足,希望他們看到自己可以進步的空間?!?/p>
二問家長“遇到孩子做作業(yè)有困難怎么辦” “我們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和家長溝通教育理念,遇到孩子做作業(yè)有困難你們怎么處理?孩子在學校遇到和同學的相處問題你們怎么辦?和家長充分溝通,了解他們的家庭教育方法,給出我們的一些建議,有利于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幼兒家長別反復讓孩子“好好表現” “我們正在做小班新生家訪,其實家長完全不必緊張,通過家訪我們主要想了解孩子在家吃飯、睡眠、脾氣方面的情況,并且和孩子初步認識,打消他們上幼兒園的害怕情緒,讓他們覺得老師很親近?!?/p>
南京建鄴區(qū)一所知名幼兒園的王老師告訴記者,家訪時作為老師他們不需要家長準備任何禮物。 “首先我們希望孩子的爸爸媽媽能夠在家和我們溝通,如果工作非常忙可以和我們隨時聯系換時間;其次,家長千萬不要提前給孩子灌輸‘老師要來家里,你一定要好好表現’之類的概念,這樣反而增加孩子入園的緊張感,對老師也不容易親近;然后可以適當告訴孩子幼兒園的生活非常愉悅,有朋友,可以學知識,讓他們對老師產生期待;此外,老師比較希望了解孩子的生活習慣、性格特點等,體質上有什么特別的禁忌,如哮喘、過敏等體質的孩子要提前和老師說。”
王老師說,幼兒園新生家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先和孩子初步建立良好關系,讓他們入園的適應期盡量縮短。
1 新生家訪:家長要求過多,教師發(fā)怵 【現象】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園要開始了,像往年一樣,每個孩子的家庭走一遍是我們的常規(guī)工作。
家訪前,我們會做大量工作,會把園所的辦園理念、一年中取得的成績等告知家長。 但是,在家訪的過程中,有些家長會提出許多無理要求:比如,孩子的座位要在什么位置;小床要放在什么地方;吃飯時老師要喂他的孩子;有玩具要先給他的孩子玩等。
雖然這些要求不是發(fā)生在同一個家長身上,但是實在讓我們無語。每當這時,老師們總是開玩笑地說:“我們必須都得有個宰相肚啊?!?/p>
還有好多家長提出讓孩子一入園就學習英語,有時候老師解釋半天,有的家長依然不理解過早學習英語是不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不懂得“拔苗助長”的危害。 【策略】對于新生的家訪,主要目的是讓老師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及其家庭的情況,告知家長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準備工作,如開學前先領著孩子到幼兒園熟悉一下環(huán)境,玩玩幼兒園的玩具,和老師交流交流,讓孩子對幼兒園先有個初步的認識。
再就是孩子剛入園,可謂“第二次斷奶”,家長在家里要試著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該放手的要放手。此外,多了解如何消除新入園幼兒的焦慮以及做好哪些準備等。
【反思】有些老師一提起家訪就會發(fā)怵,主要原因是很多家長雖然選擇了這所幼兒園,但是先把對幼兒園的種種疑慮放在了前面,提出的很多問題,讓老師們很難應付。家訪讓我們知道: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關鍵在家長,要讓所有家長的育兒觀念與幼兒園同步,任重而道遠! 2 老生家訪:家長“護犢子”,抵觸家訪 【現象】教學中經常遇到任性、調皮搗蛋、打架、咬人的孩子,對于這些孩子,老師除了耐心、細心教育外,更重要的是發(fā)現不好習慣形成的原因,以便對癥下藥,這就需要及時進行家訪,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現。
可是,在家訪中經常出現家長“護犢子”的現象,甚至有些孩子和家長害怕家訪,出現了抵觸情緒。例如,我們班的龍龍小朋友經常咬人、撓人,為此我做了大量工作,并進行了家訪,把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及時告訴家長。
經過和龍龍媽媽進行交流,我得知她對孩子咬人、撓人的情況很清楚,卻不以為然,對我說:“不調皮還算男孩子嗎?這樣在社會上吃得開。” 【策略】怎樣做才能讓家長和孩子愛上家訪,敞開心扉和老師交流,共同合作教育好孩子呢?我的做法是上門進行“侃大山”式的家訪,和家長促膝交談,溝通感情,家長感受到了老師的誠心,就愿意說出孩子在家的真實情況,我也會及時向家長反饋孩子在園的表現,找出孩子不良習慣形成的原因,從根源入手,對癥下藥,達到共同教育好孩子的目的。
另外,每天孩子入園與離園時,我都會主動和家長搭話,進行朋友式的交流,了解孩子的近期表現。時間雖短,但通過和家長共同商量、共同探討教育策略,也能收到不錯的效果。
【反思】在家長心里,自己的孩子總是最好的,明明孩子做錯了也舍不得批評,任其發(fā)展不良行為,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孩子也有害怕老師家訪的原因,主要是認為老師在向他的家人“打小報告”,把他在幼兒園的“糗事”告訴家長。
“侃大山”式的家訪,讓家長收到了更多的信息,家長和我成了朋友,對工作中的一些小瑕疵,家長也能包容,能理解老師的辛苦與不易。每當學校有什么大型活動時,家長都自覺加入其中,忙前忙后,成了學校的義工。
3 特殊家訪:家長不合作,溝通是關鍵 【現象】前段時間,我園召開了兩次家長會,奇怪的是鵬鵬的家長都沒來參加。帶著疑問,我到鵬鵬家做家訪,坐定后,鵬鵬媽媽對我開門見山地說:“鄰居家的孩子跟鵬鵬一樣大,可是人家會說不少英語,認識很多漢字,會計算數學題。
我心里很著急,所以想讓他轉學?!? 【策略】鵬鵬媽媽的話道出了許多家長的心聲。
看到她那急于轉學的神情,我沒有怪她,而是平靜地向她闡明我園的辦園理念、宗旨、特色課題。我還向她介紹:幼兒時期,絕對不能“小學化”,要遵循孩子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不能急于求成。
老師并不是單純地教死板的知識,而是讓孩子們在實踐中、生活中、游戲中主動地去探索、發(fā)現。 通過我與鵬鵬媽媽真誠的交流,她好像明白了許多,可還是有點半信半疑,認為我只是在空談理論。
于是我從手機上翻出幾個孩子做游戲、上活動課的視頻,她看到視頻中孩子們快樂地游戲、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的情景,對我說:“老師,原來你們園在教育孩子方面花費了大功夫,可是我們家長只知道孩子多學一些東西就是好的,與老師溝通得太少了?!彼缓靡馑嫉卣f,“老師,我決定了,讓孩子繼續(xù)跟著你學?!?/p>
在現代化的社會中,教師與家長同時承擔著教育孩子的職責和義務。
共同的愿望、一致的社會責任,要求教師必須與家長充分合作,建立一種和諧健康的關系,這樣才有利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家訪是教師聯系幼兒家長最好的形式之一。
但實際工作中,經常被教師們“疏忽”了,究其原因,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通訊手段發(fā)達,使得教師疏于家訪。前些年,人們的生活水平不高,通訊手段不發(fā)達,教師想與家長詳細交流情況,必須要登門拜訪。
而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通訊工具也豐富了,從電話、手機到網絡,使得教師與家長交流變得非常便捷。二是工作量大,使得教師疏于家訪。
幼兒園教師的工作,繁雜而瑣碎,不但要處理好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地學習新的教育理論知識,指導、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還要照顧好幼兒的日常生活。
如此一來,教師的工作常常是超負荷運轉,于是利用早、晚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和家長們作簡單的交流,便成了家常便飯。 作為一名有經驗的老教師,為了解幼兒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從而更好地與家長配合教育幼兒,我每學期都要進行家訪工作,收列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一、家訪拉近了教師與家長、幼兒之間的距離 幼兒在園出了意外情況,教師想與其家長“通氣”,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是教師有責任心的表現。但如果方法不當,不但不會得到家長的理解與支持,相反家長頻繁“同訪”還會對幼兒同、教師造成不良的影響。
如果教師在繁忙中抽出一點時間去家訪,會使家長很感動,會很真誠地接待教師。用于永正老師的話來說:“教師一跨進學生家門檻,問題就解決了一半?!?/p>
當我們走進每個家庭與家長像朋友似的聊天,不僅縮短了與家長的心理距離,又加強了情感溝通。有很多家長,與我們談話很投機,以至于走的時候,還有些不舍,遺憾時間太短,看得出,這不是客套,而是溝通達成共識后的真誠。
這對今后家園聯系工作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家訪可以把教師的形象送上門 家長對于教師的了解可謂很少,只能從孩子的口中得知一二,如果想讓家長信任教師,主動配合工作,就需要讓他們充分了解教師的學識水平和為人。
綜上所述,做好家訪工作,在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家訪要有計劃有準備 家訪是家同聯系的有效途徑,我們應做到家訪工作有計劃的開展,不要等有事了才去家訪。
碰到一些特殊情況,如幼兒生病、發(fā)生意外事故、無故缺勤、情緒反差很大等,教師必須及時地進行家訪。 除了常規(guī)家訪外,每學期要確定重點訪問的對象;每次家訪前要對每個幼兒在園的情況做到客觀、全面的了解,并確定本次家訪重點解決的問題。
這樣,家訪工作會更有實效。 (二)家訪要取得家長信任 任何人際關系的相處都是互動的,是相互影響的。
教師在與家長的交往過程中發(fā)揮主動作用,取得家長的信任,是做好家訪,做好家長工作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教師與家長初次接觸時,難免有生疏感,作為教師應主動擔負起建立相互信任的責任,還要注意反映問題的藝術性。
主動向家長們介紹幼兒在幼兒園各方面的表現,因為每個家長都希望在自己的家里聽到孩子各個方面進步了,所以這時我們盡可能地說些孩子的優(yōu)點,這樣也可以緩和家訪時的氣氛。即使孩子今天幫助同伴扣紐扣一件小事,都講給家長聽。
這時,家長心里會有所觸動,接著再把幼兒存在的問題婉轉提出,讓家長明白自己孩子在哪方面的不足,知道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家訪工作要有耐心 在家訪的過程中,絕大部分家長是理解教師工作,他們能熱情接待老師,積極地、樂意地與學校配合。
但也有少部分家長則認為把孩子交到幼兒園,教育是幼兒園的事,不但不能很好配合,甚至護短,說風涼話。遇到這種情況,不能操之過急,或不負責任一走了之。
要有耐心,誠懇中透出是對孩子的熱愛和負責,耐心細致做好家訪工作。 (四)家訪的時間選擇要合理 在家訪時間選擇上,要避開用餐、午睡等時間,還要注意時間不能太晚,以免影響幼兒家長正常生活規(guī)律。
家訪時時間不宜過長,教師應長話短說,不要讓家長覺得老師啰嗦,要讓家長覺得老師是果斷能干才行。 (五)家訪時幼兒一定要在場,消除幼兒的緊張情緒 在幼兒園里,老師是幼兒的偶像,多少有些神秘,而現在,老師出現在他的家里,幼兒是非常興奮的。
老師像個親人在他的家里,讓他感受自己被關心,被喜愛的感覺。這種感受使他備受鼓舞。
這個時候,對幼兒進行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家訪時,把幼兒支開,幼兒情緒會很緊張,心里嘀咕“是不是我犯什么錯誤了,老師告我的狀了”等等。
所以,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家訪時幼兒一定要在場。 另外,家訪后,教師要把家訪情況作簡單的記錄,認真地反思、總結,把家訪獲得的情況同平時的教育結合起來,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實現因人施教。
在與家長和幼兒相處過程中,都要用“心”,多一分了解,就會多一分支持,多一分關心,就會多一份體諒,也就多一分教育的希望與成功。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工作再忙,事情再多,也不能疏于“家訪”。
我在家訪中體驗到了教育。
“教師是文明禮儀的化身?!庇變航處煹闹b打扮、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反映了她的修養(yǎng)和品位。那么,什么是幼兒教師的文明禮儀標準?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搜集整理的幼兒園教師應注意的禮儀文章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師應注意的禮儀:語言禮儀
1、校園內一律講普通話、發(fā)音正確,語速適中。
2、使用禮貌用語:您早、您好、請進、麻煩、打擾、謝謝、對不起、沒關系、不客氣、請原諒、請、抱歉。
3、能根據場合、地點、對象的不同,用適當的語氣、語速講話。
4、交談中能謙遜地禮讓別人先說,不隨意打斷別人講話。
5、交談中能禮貌地注視對方,用微笑、點頭等身體語言給予回應。
6、無論對方怎樣出語不恭,始終做到文明用語。
7、語言表達清楚簡練,知道自己在說什么,說話經過考慮。
8、與家長談話事先有所準備;隨機談話中,遇到不了解的情況不妄下斷語。
9、談吐文雅,親切真誠,體現教師的文明素養(yǎng)。
穿著裝扮
1、根據校園統(tǒng)一要求統(tǒng)一著園服,穿著正式、規(guī)范。
2、帶班應穿著便鞋、不穿高跟鞋。
3、統(tǒng)一身著校服,保持整潔,衣扣扣好,拉鏈拉好;在校園內不穿背心、短褲或拖鞋,不披衣、敞懷,不脫鞋打赤腳。
幼兒園教師應注意的禮儀:儀容禮儀
1、長發(fā)束起
2、不留指、趾甲,不涂指、趾甲油
3、不化濃妝,輕點眉唇,做到裝扮淡雅莊重
4、上班不配帶夸張飾物-儀態(tài)舉止
5、注重舉止禮儀,站、坐、走、舉手、投足,動作穩(wěn)重、文雅。
6、經常保持儀表整潔
7、對幼兒尊重親和,蹲下彎腰和幼兒溝通
8、控制自己情緒
9、經常向幼兒報以微笑,讓幼兒感到容易接近。
10、在家長面前不卑不亢,親切和藹,讓家長尊重并愿意溝通。
11、按文明舉止的基本要求,以相應的禮節(jié)對待人。
12、接物或給別人物品請用雙手。
幼兒園教師應注意的禮儀:走姿
雙目平視、表情自然、上身正直、收腹提臀、體態(tài)輕盈、步伐均勻。
交談的規(guī)范
真誠坦率、互相尊重
技巧: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禮
初次談話六不問:年齡、收入、婚戀、家庭、健康、經歷
親和力:微笑、愛心、賞識孩子
1、禮儀的本質:律已敬人。
2、將書本上的禮儀和品格變成孩子的好習慣!
3、要掌控人生,先掌控習慣。
“不學禮,無以立”。禮儀,是律己、敬人的表現形式和行為技巧,是個人素養(yǎng)和社會觀的外在表現,也是組織形象的具體表現。簡單地說,就是各種交往場合適用的規(guī)范技巧和交往藝術。
作為幼兒園教師來說,學習、遵守禮儀,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素質和塑造專業(yè)形象,展現自己的良好修養(yǎng)和規(guī)范、嚴謹、專業(yè)、有禮、有節(jié)的良好印象,從而形成幼兒園教師良好修養(yǎng)及形象,成為獨特的競爭優(yōu)勢。相信隨著教師禮儀教育的深入開展,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內外形象一定會得到不斷的提升與完美。
家訪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做好家園合力的重要途徑。
實踐證明,家園能否合作好,建立彼此接納的情感基礎是十分必要的。而家訪正是教師主動爭取家長、幼兒接納的具體行動。
同時,家訪還為教師、家長結成教育合作伙伴奠定了基礎。 首先,應明確家訪不是教師單方面影響家長,而是雙向互動的。
在家訪前,通過新生入園前的家長會,教師主動向家長介紹幼兒園及班級的情況、家訪的意圖,使家長對幼兒園教育和教師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對教師所介紹的內容進行思考。這樣,在家訪進行中,有利于改變教師講、家長被動聽的不利地位。
最初,我們沒有認識到家長會與家訪之間的聯系性。采取了先家訪后開會的程序,家訪效果不夠理想。
教師走入家庭,本應去聽家長對幼兒的情況介紹,從而有的放矢地制訂保教工作計劃。但因家長對園內基本情況、幼兒入園后將出現什么現象均不了解,所以,家長更愿意多聽教師的介紹。
本應是家園雙向溝通的好時機,卻變成了教師唱獨角戲。看到家長有許多地方不明白,教師心里也很著急。
所以,有意無意中,便將雙向溝通變?yōu)閱蜗虻牟贾萌蝿?,家長只是被動地接受。 親身實踐后,我們進行了調整,將新生入園前的家長會作為家訪前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會議中,從幼兒園總體概況到幼兒入園前應做的物質準備、精神準備,到何時去體檢,應注意什么,逐一向家長進行了介紹。使家長感受到教師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感受到教師愿同家長攜手合作,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fā)展的真誠態(tài)度。
會后,家長主動向教師介紹,包括家訪路線、家訪預約時間、聯系電話等。家長迫切要求教師家訪的心情與前一輪的家長的反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從家長反應可以看出,家園合作并不難,只要教師獻出真誠之心,家長便會伸出熱情的雙手。 此次,在家訪過程中,迎接教師的是一張張笑臉,溝通氣氛寬松、自然。
部分家庭為迎接教師的到來,老少三代同時等候在家中,你一言、我一語、繪聲繪色地向教師描述孩子的生活情況,講述已經進行的物質準備、精神準備工作。如利用休息日與孩子共同購置物品,請孩子自己挑選喜歡的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利用散步的機會,帶孩子到幼兒園看看,進一步熟悉環(huán)境……家長所做的一切細致的準備工作,都與前期的家長會密不可分。
家長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已經自然地介入到了教育之中。正式開學后,幼兒的分離焦慮期明顯縮短。
可以說是家訪開啟了教育合作的大門,是家訪使家長不再對老師敬而遠之,是家訪使教師、家長共同承擔起了教育的責任。 此外,家訪的另一重點是請家長做好精神準備。
在家庭中,幼兒得到的是二對一、四對一甚至是六對一的照顧。入園后轉為集體生活,作為家長應首先面對現實,相信幼兒的能力。
交談中,教師可針對幼兒的實際情況,提出一些積極的建議供家長參考。同時,還可請家長客觀地向幼兒介紹幼兒園,鼓勵并帶動幼兒參加幼兒園組織的各項活動,向幼兒介紹在園的愉快生活和集體生活的規(guī)則。
應注意既不能將幼兒園講得過于完美,也不應在幼兒做錯事或對幼兒提出要求時,以上幼兒園來恐嚇,要使幼兒在頭腦中對上幼兒園形成一個較為客觀的認識。 家訪使教師、家長之間達成了共識,并使教育者之間能夠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最終使幼兒受益。
“老師發(fā)短信約時間要上門家訪,我們要準備些什么?是不是要準備禮品卡月餅券?好緊張?。 笔罴龠^半,南京不少幼兒園、小學新生的家長接到老師要家訪的通知,第一次面臨家訪的爸爸媽媽很犯愁,希望給老師一個好印象,但又不知道到底需要注意什么。
記者昨天請南京一線名師現身說法,南京致遠外國語小學副校長季鋒建議:爸爸媽媽什么禮物都不用準備,有時間不妨提前帶著孩子一起整理自己的房間、玩具、書本,家庭生活細節(jié)才是“必看要點”。 【家長犯愁】 第一愁:怎么熱情接待老師 有的幼兒園或小學新生家長,因為初次見老師,沒有經驗,摸不透情況,結果準備不足,事后才發(fā)現太怠慢老師了。
王女士的孩子馬上就上小學了,說到家訪,至今覺得三年前太怠慢上門家訪的幼兒園老師了。三年前,王女士接到幼兒園老師的家訪電話時,正好工作很忙,沒有把時間記錄下來,后來也忘了和老師核實,結果遭遇尷尬。
“夏天在家穿得都比較隨便,我把老師家訪的時間徹底搞錯了,老師到樓下給我打電話的時候我還穿著家居服呢,怕老師等久了也來不及換正式點的衣服,就這樣衣冠不整地接待了老師,家里面也沒來得及收拾,亂七八糟的,實在尷尬。”事后王女士覺得自己特別失禮,肯定給老師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老師那么辛苦上門,穿著得體、家里整潔是最起碼的尊重。
“所以這次小學老師來家訪,無論如何也不能大意了!”王女士說。 說起班主任上門家訪的事情,劉女士也覺得自己實在有些“對不起老師”。
“我們住的小區(qū)管理比較嚴格,沒有門禁卡大門進不了,一定要聯系業(yè)主來確認,結果家訪那天我因為單位開會手機調了靜音,老師到小區(qū)門口打電話死活聯系不上我,我們小區(qū)的保安就不讓老師進?!弊钭寗⑴靠扌Σ坏玫氖牵0策€懷疑老師是借家訪名義到小區(qū)發(fā)小廣告的。
“我后來接到老師的時候特別不好意思,老師還安慰我:你們小區(qū)保安很負責任啊?!? 第二愁:到底要不要送禮給老師 有不少家長一接到老師的家訪電話,第一反應就是:要不要送禮品券,要不要請老師吃飯?楊女士就是這樣。
“我當時一接到電話就焦慮了,我想怎么就突然要家訪了呢?是不是有什么別的意思啊?比如說是不是要給家訪的老師一人準備個紅包或者什么小禮物之類的?而且剛好是吃飯的點,我是不是要先訂個飯店?”楊女士于是忙活開了,暑假天氣熱,老師跑一趟不容易,楊女士精心準備了水果和冷飲,買了冰激凌月餅的卡。“結果老師不僅水果沒有吃一口,禮品卡當場就被退回了,老師一句話說得我啞口無言:如果我收了,我們就都給孩子做了一個最不好的示范?!?/p>
楊女士說,當時雖然尷尬但是覺得老師真不錯。 第三愁:怎樣讓孩子給老師留下好印象 還有些家長,因為初次見老師,為給老師留個好印象,琢磨得就非常多,把見老師搞得過于刻意,這樣到底好不好呢? 周女士就遭遇了用力過猛的尷尬,“女兒的班主任打電話約了時間家訪后,我就特別緊張,也不知道要準備什么,總想著給老師留一個家庭和睦的好印象。
但是因為孩子爸爸在上海工作,夫妻常年分居兩地,大部分時間家里只有我和孩子,而且夫妻感情那段時間確實也有問題,我就特別犯愁。后來我特地跟老公商量,讓他提前和單位請假,一起接待老師家訪。
我們和老師說雙休日經常一起陪孩子,結果被女兒不留情面地當場戳穿,孩子嘴巴一撇道:我一年都見不到我爸幾次!搞得我和老公尷尬死了。還好老師很通情達理,反而對孩子說,爸爸努力工作是為你做一個好榜樣啊,才打了個圓場。”
周女士說,老師后來和她私下溝通,跟她講了父母關系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對她的啟發(fā)非常大。 【老師談家訪】 其實除了以上的擔心外,更多的家長還是想了解:老師到家里來到底看些啥、聊些啥?怎么去跟老師溝通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讓老師在短短的家訪時間內了解到孩子的優(yōu)缺點呢? 小學名師家訪的“二看二問” “我們學校要求一年級新生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要在開學兩個月內對班上孩子家訪,其他年級的新接班老師一個學期內對班上孩子家訪?!?/p>
南京致遠外國語小學副校長季鋒最近都在忙著家訪,季校長告訴記者,他在家訪時最關注以下問題。 一看孩子的房間 “家長不必特別緊張,家訪時我們希望看到常態(tài)下孩子生活學習的環(huán)境,和家長一起探討幫助孩子更好成長的方法?!?/p>
季校長說,他到學生家中必看孩子的房間,玩具、書本整理得如何?!按蠖鄶岛⒆佣加凶约旱姆块g或相對獨立的學習空間,這個空間是否整潔是否有序反映了孩子的生活習慣,也折射出他的學習習慣?!?/p>
二看孩子平時閱讀的書籍 “小學的孩子閱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自己是語文老師,對這點比較注意?!奔拘iL說,他和孩子聊天的時候會了解他們喜歡看什么書,參觀孩子房間的時候會特別注意有哪些書籍。
“從孩子的閱讀我可以了解這個孩子的特點,在今后的教學中有意識地發(fā)揮他的長處?!? 一問孩子“你有哪些優(yōu)點和不足” “我去每個孩子家問孩子的第一個問題都是‘你有哪些優(yōu)點和不足’,先讓他們說自己的優(yōu)點,如果說不出來,我會幫助他們補充,增強他們對自己的信心,更好地。
1、了解幼兒
了解幼兒身體有無特殊病例,如:哮喘、過敏禁忌食物等。
能否獨立吃飯,是否挑食,特別不喜歡吃什么
午睡是否有依賴物,如手帕、毛巾、小玩具等。
是否會獨立大小便,或如廁是否需要幫助。
2、告知家長
新生入園最多的現象是哭鬧,家長無論幼兒如何哭鬧,都要堅持送幼兒來園。
有的幼兒開始兩天不哭鬧,后兩天才會開始哭鬧,家長要堅持送幼兒入園。
一些幼兒入園后,會有生病的現象,這是孩子的機體適應環(huán)境的表現,可讓幼兒養(yǎng)病,病好就要堅持送幼兒園。
開學前就要鼓勵孩子幼兒上幼兒園的愿望??梢哉f:寶寶長大了,馬上要進幼兒園了;幼兒園里有好多小朋友;幼兒園里有喜歡你的老師,就像媽媽一樣;你都能自己吃飯了,真可以上幼兒園里。等等。
3、總結
多了解孩子的實際情況,觀察家長的教育思路,強化家長樂于配合老師的要求。為順利的開學工作和孩子入園適應做好準備。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97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