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飲水有學問。
首先飯后不要大量喝水,這時大量飲水,就會沖淡消化液,可引起消化不良,影響健康;其次不要渴了才喝水,以免喝水過多,正確的做法是要經常喝水,次數要多些,每次飲水量要少些,因為體內水分失衡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補充水分也要細水長流;再者需要注意的是采用高蛋白膳食時,要適當多喝水,以幫助及時排泄蛋白質代謝中產生的尿素和硫酸化合物。 二、勤洗溫水澡。
天氣越來越熱,每天洗一個溫水澡,是一項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這樣不僅能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爽,消暑防病,而且能夠鍛煉身體。
因為溫水沖洗時,水壓及機械按摩作用,加快了血液循環(huán),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yǎng),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 三、不要過度使用空調。
由于天氣很熱的時候,家庭、商場、飯店都使用空調,并且溫度都在25度以下,在這種溫度下待的時間過長,就會因受涼而導致感冒;或者熱得滿頭大汗,直接在空調下吹冷風,使原本開放的毛孔不能迅速關閉,也會因受涼而導致感冒。 四、飲食中應注意的問題: 1、定量定時,調配合理。
人的飲食要有節(jié)制、有規(guī)律,它是保證小兒脾胃功能健全的基本措施。因此,小兒飲食必須定時定量,少吃零食,少量多餐,不要偏食、擇食,防止進食過多或過少。
2、注意宜忌,保護脾胃。由于小兒“脾常不足”,消化有限,但營養(yǎng)需求量大,為了不增加其胃腸負擔,保證營養(yǎng)供給,小兒宜進清淡,細飲,易咀嚼,易消化,營養(yǎng)價值高的飲食,可選擇適合小兒消化能力和符合營養(yǎng)的高蛋白和各種新鮮蔬菜及水果,凡辛辣刺激、生冷瓜果、油膩、堅硬難化之物均須慎忌。
3、講究衛(wèi)生,防病入口。小兒胃腸抵抗力差,病邪容易從口而入,所以必須注意食物新鮮、清潔,同時養(yǎng)成小兒良好的飲食衛(wèi)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細嚼慢咽,不宜用手抓飯或口對口喂食,此外,防止進食時嬉鬧。
4、當孩子患呼吸道感染疾病時,細心周到的家庭護理是促使孩子早日康復的關鍵。 多臥床休息,減少活動,特別在孩子發(fā)熱時;多喝水,有利于排尿解毒,也可補充水分;多吃新鮮蔬菜、瓜果和含蛋白質豐富、易消化的食物,不宜進食油膩的食物。
夏季屬火,氣候炎熱,是萬物蓬勃生長的季節(jié),也是人體陽氣最盛、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黃帝內經》中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辈浑y看出陽氣對于我們身體的重要性,如果損耗了陽氣會對我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夏日炎炎,你是否也加入了吹空調、吃冷飲的大軍?人人都想著法兒地防暑降溫,卻忽略了寒邪的侵襲。《生命時報》邀請權威呼吸科專家提醒,夏日防寒比防暑更為重要。
夏天,防寒比防暑更重要
明代醫(yī)家張景岳說:“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闭f明陽氣對人體的重要性就好比太陽。人體的陽氣隨著四季氣溫的變化而變化。
冬天氣溫低,萬物凋敝,陽氣活動遲緩,內收封藏。此時,天氣雖冷,但人們更加注重防寒保暖,不愛貪涼,陽氣反而不易為寒邪所傷。
夏至以后,人體陽氣在一年中逐漸達到頂峰,血管處于擴張狀態(tài),腠理開泄,一旦著涼,寒邪便容易趁機入侵。
人們在夏季多喜食冷飲,愛吹空調,這些過度貪涼的行為都可能讓身體在無形中被寒邪傷害。
此外,夏季寒邪還是慢慢累積病根的過程。中醫(yī)講“形寒飲冷則傷肺”,很多在夏天反復發(fā)作的慢性咳喘、過敏性鼻炎、感冒、發(fā)燒,大多是由于進食寒涼而導致陽氣受損,或過于貪涼致外邪入侵所致。
不僅如此,寒邪還可能累積在身體中,由表入里,慢慢侵犯到經絡、關節(jié),導致風濕病、關節(jié)炎等,也可能讓慢性咳喘到冬天更加嚴重。因此,千萬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時防寒甚至比防暑還重要。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