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寫作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寫新聞與學校語文課的作文是很不相同的。作文只要文字通順、敘述清楚、筆調優(yōu)美,就是好作文,不一定要求真實,也不是為了發(fā)表。新聞是新近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要面對廣大讀者,考慮他們的興趣,同時還負有宣傳黨的政策的任務;新聞的體裁也相對分明,寫作各有要求。下面先談談主要的三種新聞體裁,然后再就學員習作中的共性問題談幾點意見。
一、先搭架子再寫文章
構思是一切寫作的基礎。提筆前一定要想好自己準備寫什么,確定中心思想,通常中心思想體現(xiàn)在標題上。然而在來稿中,標題與內容不搭界或題大事小的情況經??梢?。接著要考慮我怎樣寫,為文章搭好架子,先說什么,后說什么,結尾最后使用哪項素材等等。然而在來稿中,許多文章顯然缺乏對結構的思考,走題、詳略不當、套話連篇的現(xiàn)象十分嚴重。這兩點對新聞寫作來說應該是不言而喻的,但就是在這個方面,問題實在太多,包括一些專職通訊員,也常忽視這些最基本的寫作要求。文字倒是通順,卻不知所云。所以,在談具體寫作時,先要求每個人自己想好:我要寫什么、我準備怎樣寫(包括采用各種體材)。
二、消息寫作
消息是新聞體裁中,最常見的一種,它的目的是簡潔、客觀的文字,向讀者報告新近發(fā)生的事實宣傳什么,消息的客觀性原則不允許記者在其中發(fā)議論或作出判斷。即使想報道宣傳什么,也必須“用事實說話”,通過選擇所報道事實來表達傾向,不能由記者在消息中發(fā)表議論。
一般的事實性新聞,采用“倒金字塔結構”的教多,即整條消息根據(jù)一件事實的方方面面內容,按重要性程度來安排敘述的層次和段落,于是就形成以下“頭重腳輕”或“虎頭蛇尾”的報道結構:
1. 導語。事實中最重要或最精彩的部分,或事實的關鍵點,安排在導語中向讀者報告。導語中,又要把最重要、最精彩的話,作為第一語。
2. 進一步說明或解釋導語中談到的事實的材料。這些材料仍然按照問題的輕重緩急安排,可分為若干段落。
3. 必要的背景材料,也按照重要程度編排。
4. 次要的補充材料。
新聞稿件寫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項 1. 首先要了解稿件的分類及其各自的特點。
總體來說,稿件可分為:新聞類(包括消息、通訊含人物、事件、新聞照片)、文學藝術類(包括特寫、紀實文學、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隨筆、游記、故事、小說、幽默笑話、書畫、攝影作品)、評論類(即言論稿,也包括雜談、雜文)、社會生活類(包括人們的衣、食、住、行、醫(yī)療、衛(wèi)生、保健、婚姻家庭以及各種社會現(xiàn)象等等,凡與人民群眾生活關系密切相關的內容都算),理論文章(即論文)。新聞稿件講究真實性、準確性、及時性。
文學藝術類講究藝術性、欣賞性、哲理性。社會生活稿強調知識性、可讀性、實用性。
評論稿強調啟迪性、教育性、參考性。論文強調專業(yè)性、科學性、價值性。
2. 要挖掘好題材。怎樣發(fā)現(xiàn)好題材并加以利用,這往往是許多初學寫稿的人最大的困惑。
要挖掘好題材,要求作者必須有敏銳的洞察力。好題材在哪里呢?象你們公司現(xiàn)有6個職能部門,下轄電力調度室、6個變電站和7個鄉(xiāng)鎮(zhèn)供電營業(yè)所,電網履蓋全縣9個鎮(zhèn)、8個行政村、789個自然村,為此,只要你們多觀察、多留心、多收集材料,新聞的稿件一定不會少。
3. 寫稿時要做到“三勤”。采訪收集到材料以后,就要勤想、勤看、勤寫。
平時應多看一些書報,看別人怎樣寫稿,有什么技巧。并注意把一些好文章、好題材、精彩段落和話語記錄下來,以便以后參考借鑒,有條件的最好去參加上級或相關新聞報道的寫作學習培訓班,對提高寫作水平,爭取寫出高質量的稿件,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4. 開始寫稿時一定要從小篇著手。力求做到語言精煉,通俗易懂,文筆流暢,多寫一些自己有一定專長和愛好的、熟悉內容的稿件,比如你是一名電工,只要你熱愛了這一行,象你喜歡某一項活動一樣,喜歡寫稿,就會熟能生巧,逐個突破。
去年你們公司向各級新聞單位投了61篇稿件,被采用了34篇,用稿率還是較高的,但主要是上你們公司網站的,上報刊只有2篇。我認為,你們開始寫稿時,你們有一個網站作為宣傳你們公司的陣地,首先要立足向網站投稿,我看了一下你們區(qū)公司網站,采用的稿件不是很難上稿,只要你們多寫勤寫一定會多上稿的。
5. 切忌抄襲等不道德行為。同時要做到事實求是,不能為了上稿亂編造事實、新聞,片面地追求新、奇、轟動效應。
多寫一些群眾關心的“熱門”話題以及貼近生活的題材,比如以前你們公司電費收繳公示到村組都是群眾關心的,通過公示,偷電現(xiàn)象就沒有市場,群眾就可互相監(jiān)督,這些雖然小事,但卻是老百姓關心的事,在梧州日報刊登了??傊?,寫稿不能貪大求洋,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先,人先我優(yōu)。
6. 寫文字稿時,最好用方格紙書寫或打印。稿件書寫要工整、清楚、不能潦草。
現(xiàn)在基本上都是用電腦打印,但也有一些人用手寫,用手寫的要用鋼筆或黑筆,電腦打稿發(fā)稿很方便。 7. 文稿寫好以后一定要署名。
通常是在文章后面標上作者自己或合寫人的姓名、單位、詳細地址、聯(lián)系電話,這樣便于與編輯聯(lián)系,也便于編輯在刊用你的稿件后準確及時地給你寄稿酬。寫新聞稿應給領導審核和加蓋單位公章,新聞單位才能用你的稿件。
如用電腦打的稿件通過郵箱發(fā)出去很難蓋公章,也很少被采用?,F(xiàn)在發(fā)的照片都以數(shù)碼的才用。
8. 特別應該注意一點:就是寫稿時,如果文中涉及到一些負面題材,揭露一些違法亂紀行為時,一定要深入調查,不要道聽途說,想當然,并且最好不要直接指出當事人、地方的姓名,詳細地址,可以用某某縣、某街、某村或張某、李某這些代替。另外就是照片,不經照片上本人許可,不要把他(她)們的照片投遞寄給報紙或雜志發(fā)表(除了正面宣傳的新聞照片以外),否則侵犯他人名譽、肖像權而吃新聞官司就麻煩了。
9. 怎樣投稿、發(fā)稿?當你的稿件經過精心編寫、修改后,怎樣投稿呢? (1)屬實新聞類的必須經過有關部門領導審核,經過審核后才能投稿發(fā)稿。其他類型的稿不需要審核。
如言論、小小說等。 (2)根據(jù)自己所寫稿件的類別,投到相關的刊物,相應的版、欄目。
在未知報紙有什么版面、欄目的情況下一律寫明編輯部收。比如你投一篇稿給廣西日報,就在信封上寫明:530026廣西南寧市民主路21號《廣西日報》編輯部收,也可以寫《廣西日報》群工部收,(注:群工部是機關類日報和一些大型行業(yè)報社設置的專門負責接收、處理各類日報來稿的職能科室)。
如果你和編輯認識的話,你可以直接把稿件寄給他本人,這樣就更準確、更快了,同時也容易上稿。 (3)怎樣投寄照片稿。
目前全國近萬種報刊中,有近八成的報刊、網站要使用各種各樣的照片,報紙和網站的版面欄目對照片的需求量相當大,并且一篇好文章如果能配發(fā)一幅相關的照片就象錦上添花、倍受編輯的青睞,從而大大提高稿件的上稿率。 照片說明必須真實、簡潔扼要,字體要端正清晰,尤其是人人名、地名、數(shù)字等,新聞照片的說明一般不超150個字。
10. 如何提高上稿率 (1)提高稿件質量,這是決定用稿與否的關鍵。 (2)稿件文字要寫清楚,有條件的可打印,通過現(xiàn)代通訊工具、郵箱發(fā)出去。
(3)熟悉報紙的版面、欄目,投稿要做到及時、。
【新聞寫作基本原則是用事實說話】一、什么是用事實說話?用事實說話是新聞寫作最基本的原則。
所謂用事實說話,就是通過報道事實向受眾闡明某中思想和觀點,新聞報道必須反映客觀事物的原貌。二、新聞寫作對真實性的要求。
1.真實性的含義2.新聞寫作對真實性的淺層要求——新聞報道的具體事實必須真實準確。3.新聞寫作對真實性的深層要求——新聞報道的整體概括與分析要符合客觀實際。
三、怎樣做到用事實說話?新聞報道失實的原因:1.體制性失實。指因某種價值觀對新聞報道發(fā)生強烈作用時而造成的新聞失實。
2.經濟性失實。指由于金錢等經濟利益對新聞報道發(fā)生強烈作用時所造成的新聞失實。
3.故意失實。指媒體或新聞報道者事先明知報道內容不符合客觀事實,具有虛假成份,但卻出于種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和影響,而有意為之所導致的新聞報道失實。
4.非故意失實。也稱業(yè)務性失實,指新聞報道者并無故意造成失實報道的動機,而是由于種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或影響,未能按照客觀事實的本來面目如實做出報道所導致的新聞失實。
那么,新聞寫作如何避免失實?1.在確定主題和選擇報道角度時要堅持獨立思考。2.在謀篇布局時要避免片面性。
3.在寫情節(jié)細節(jié)時嚴禁想當然。4.培養(yǎng)質疑意識,注意核對引用資料。
1、審題。
審題就是分析文章的題目,弄清題目的意思。審題包括三方面內容(1)找出重點詞,有些題目,有一個關鍵詞,也叫“題眼”,題眼就是寫作的重點。如《一件難忘的事》中的“難忘”之類。(2)搞清寫作的范圍和要求,即時間、地點、人稱、數(shù)量、內容等限制范圍。(3)弄明白是寫人的,是記事的,還是狀物、寫景的。
2、確定中心。
記敘文總要表達一個思想,說明一個道理或表現(xiàn)某一方面的思想感情,這就是文章的中心。文章的中心要正確,對社會上正確的現(xiàn)象加以歌頌,錯誤的現(xiàn)象給予批評。中心正確,健康是文章的根本,對此必須首先要注意。中心還要求集中,一篇文章一般只能有一個中心,各方面內容都要緊緊圍繞中心寫。
3、選擇材料。
作文的內容就是材料。寫作文要緊扣中心選擇材料,與中心關系不大的或無關的,要少選或不選。所選的材料還要真實、具體,真實就是不憑空編造,不夸大也不縮小。同時,還要注意材料的新穎、典型,不落俗套,要能夠清楚地反映人或事的特點。
一般地說,新聞具備"五要素",即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在結構上,新聞一般由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尾五個部分組成。寫作新聞要發(fā)稿迅速、及時,語言簡潔明快,篇幅短小。
在寫作時,要注意以下六個方面。第一,寫作內容要新鮮,作者要有敏銳的眼光,要了解全局性的情況,要占有資料,要做有心人。寫新聞,力求具有一定的思想,以便能給人一定的啟迪。有些事情,盡管事實不是那么新鮮,但有意義,那就要選擇新的角度加以報道。第二,事實要準確,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之所在。第三、采訪要快,寫作要快,講究時效性。第四,篇幅要短,容量要大,要提高新聞內容的"含金量",力求短而有豐滿內容,短而實。第五,要寫得通俗、生動、形象,具有可讀性。第六,要反復錘煉語言,多一字不如少一字。力求字字句句載著盡可能多的信息。要用凝煉、傳神、明白如話的文字,去點撥新聞事實,讓讀者品味、領略新聞中所包含的豐富內容。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3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