皿方罍怎么讀 皿方罍的全稱是皿天全方罍讀作mǐn tiān quán fāng léi,是在1922年發(fā)現(xiàn)的一種古代盛酒的酒器。皿方罍的鑄造時期是我國的商朝晚期,因為容器口有“皿天全作父己尊彝”的銘文,所以被稱為皿天全方罍,簡稱皿方罍。 皿方罍的全高在84.8厘米,將近一米了;器身高度為63.6厘米,也超過了半米多高,器皿的蓋高21.5厘米,整個體型很大,而且頗顯富麗堂皇,在目前出土的方罍中是最大的。由于皿方罍的上面刻有銘文、以及各種圖案,所以對研究當時的歷史情況有較高的價值。 皿方罍怎么讀? 皿方罍的讀音為mǐn fāng léi,第一個字念min,三聲;第三個子念lei,也是三聲。估計很多人在此之前都不知道罍的讀音,現(xiàn)在應該都知道了。不過罍這個字確實是很生僻的字,日常生活中我們基本看不到這個字,不知道罍怎么讀也很正常。 方罍之王又是什么呢? 方罍之王其實就是皿方罍,主要是由于皿方罍的年代很久遠在商代,而且體型比較大,且容器口有“皿天全作父己尊彝”的銘文,所以也被稱為方罍之王。 皿方罍的皿身與皿蓋的回歸歷史 皿方罍是商朝大家族皿氏家族的器物,后被人帶到了湖南,皿方罍的鑄造工藝非常復雜,也彰顯了我國殷商時期高超的鑄造工藝。 皿方罍的發(fā)現(xiàn)純屬偶然。1922年,因為暴雨沖刷被一個農(nóng)民發(fā)現(xiàn)并隱藏了起來;后農(nóng)民在賣皿方罍的時候皿身與蓋子被賣給了不同的人。 從1956年開始,皿方罍的蓋子一直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館。在2001年,皿方罍的器身被拍出920多萬美元的高價,并被以為法國商人拍的。2014年,經(jīng)過國家各方努力,花費2000萬美觀的代價,湖南省博物館購得皿方罍的器身,這樣皿蓋和皿身終于合二為一。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