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知識點歸納 拼音 1、基礎知識回顧:23個聲母、24個韻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
2、聲調:分為四聲。標調歌:“有a 不放過,無a 找o、e ,i、u 并列標在后” 3、音節(jié):音節(jié)是聲母、韻母和聲調的組合。
(1)當韻母“u”和聲母“j、q、x、y”相拼時,去掉“u”頭上的兩點,如“ju”。(2)人或事物等專用名詞的拼音,第一個字母大寫,如“北京 Beijing” 4、隔音符號:當a、o、e 開頭的音節(jié)連接在其他音節(jié)后面,讀音易發(fā)生混淆時,應在第一個音節(jié)后面加上隔音符號,用“'”表示,幫助分清兩個音節(jié)。
如“ping'an(平安)”、“qi'e(企鵝)”。 二、漢字1、筆畫與筆順規(guī)則 “先橫后豎(十),先撇后捺(八),從上到下(景),從左到右(樹),從外到內(同),從內到外(函),先里面后封口(國),先中間后兩邊(水)?!?/p>
2、偏旁部首和間架結構(7種結構) 獨體字(中)、左右結構(秋)、左中右結構(做)、上下結構(恩)、上中下結構(翼)、全包圍和半包圍結構(園、區(qū))、品字形結構(晶) 3、無聲的老師——字典(3種查字方法) (1)“音序查字法”的步驟:認準字音;定字母、翻索引;查音節(jié)、找漢字。 (2)“部首查字法”的步驟:定部首、翻索引;數(shù)余畫;查漢字。
部首查字法的規(guī)則:上下都有,取上不去下;左右都有,取左不取右;內外都有,取外不取內。獨體字一般將字的第一畫作為其部首。
(3)“數(shù)筆畫查字法”的步驟:數(shù)準筆畫數(shù);翻索引、查‘難檢字索引’;找漢字。 4、形近字(8種表現(xiàn)形式)——理解記憶法、口訣記憶法 (1)筆畫相同而位置不同“由”和“甲”(2)字形相似但筆形不同“外”和“處”(3)字形相似但偏旁不同“晴”和“睛”(4)字形相似但筆畫數(shù)量不同“今”和“令”(5)結構單位相同但位置不同“陪”和“部”(6)形近音相同“很”和“狠”(7)形近音相近“清”和“情”(8)形近音不同“貧”和“貪” 5、多音字:字形相同,讀音不同。
如“塞”、“露”、“咽”。 同音字:音同形不同。
如“燥”和“躁”。 6、多義字:有兩種或兩種以上意思的字。
如:“張”(1)展開(2)看、望(3)陳設(4)姓 三、詞語 實詞:名詞(木)、動詞(跑)、形容詞(美麗)、數(shù)詞(一)、量詞(位)、代詞(你、我、他們) 1、詞性劃分 虛詞:副詞(特別、不)、介詞(在、關于)、連詞(和)、助詞(著、的、啊)、象聲詞(叮咚) 2、近義詞和反義詞 (1)意思相同的詞:“爸爸——父親”、“互相——相互” (2)意思相近的詞: 詞義的輕重不同:“愉快”→“高興”→“快活” 詞的意義上辨析 詞義的范圍不同:“戰(zhàn)斗”和“戰(zhàn)役” 詞義的感情色彩不同:“果斷”和“武斷” 詞的搭配關系不同:“嚴厲”和“嚴格” 詞的用法上辨析,適用對象不同:“希望”(自己)和“期望”(別人) (3)反義詞: 絕對反義詞:“生”→“死”;“富”→“窮” 辨析角度:意義和感情色彩 相對反義詞:“前”→“后”;“高”→“低 ” 3、詞語歸類——分類記憶法 例如:按照植物、動物、水果和蔬菜等等分類。 4、詞語結構一AA:“一群群” AABB:“重重疊疊”、“干干凈凈” ABAB:“研究研究” 5、成語和諺語。
訣竅“三多”:多讀、多想、多記。 四、語句 1、單句:由主語和謂語組成。
根據應用分為四種:陳述句(敘述說明);疑問句(詢問、提問);祈使句(要求、希望或命令別人做什么);感嘆句:表達某種強烈感情) 2、復句: (1) 并列關系:……也……,……又……,一邊……一邊……,有時……有時……,不是……而是…(2) 遞進關系:不但……而且……,……還……,……甚至……,……也…… (3) 選擇關系:……或者……,是……還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與其……不如…(4) 轉折關系:雖然……但是,……可是……,……然而……,盡管……還是,……卻…… (5) 假設關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6) 條件關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無論……都……,任憑……(7) 因果關系:因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為……,既然……就…… 3、理解句意的方法:(1)抓住重點詞語理解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4、擴句、縮句和合并句 擴句:加上恰當?shù)脑~語修飾和限定語。擴句的原則:(1)不改變原句的主要成分(2)擴充的附加成分必須合理(3)如有例句按照例句擴充。
擴句的方法:(1)找句子的主干成分 (2)在主干詞語前面添上合適的修飾詞語 (3)檢查句子是否通順 縮句:去掉修飾或限定語,保留句子主要成分??s句的主要方法:(1)分辨句式,提出問題“誰”“干什么”(2)找出句子主干 (3)保持原句意,否定句把否定詞一起寫出來。
合并句:省略重復的部分,將多句合成一句。合并句的方法(1)用關聯(lián)詞把兩句合一句 (2)同一個主體發(fā)出兩個不同的動作,去省其中的一個主語。
(3)一個主體既是前一個動作的接受者,又是后一個動詞的發(fā)出者。 5、語序(4種排列方式) (1)事情發(fā)展順序 (2)時間先后順序 (3)先總述后分述順序 (4)空間推移順序 6、句式轉換 (1)“把”字句(。
我們在初中階段需要辨析、運用的修辭格有: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反復、設問、反問等七種,教材中常出現(xiàn)的還有對偶、互文、借代、引用、反語等。
修辭的基本表達效果 比喻 能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擬人 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夸張 揭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lián)想效果。排比 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反復 強調某個意思,某種感情。設問 提醒人們思考,或為了突出某些內容。
反問 增強語氣。修辭手法的特點及表達作用1、〔 比喻〕(明諭、暗喻、借喻) (定義):描寫事物或說明道理時,用同它有相似點的別的事物或道理來打比方。
(作用):用比喻來對人物或事物的特征進行描繪或渲染,突出其某方面的特征,可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突出表達作者某種感情。用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的道理加以表述,幫助人們深入理解,用比喻生動形象地闡明道理,可以把深奧的道理闡述得通俗易懂,使抽象的道理具體形象,語言活潑生動。
如:他長著一副微黑透紅的臉膛,稍高的個兒,站在那兒,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紅高粱那樣淳樸可愛?!才e例〕如: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擬人〕 (定義):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或思想感情。(作用):使具體事物人格化,抽象事物具體化,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表達了作者……的感情,語言生動形象。
〔舉例〕如: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3、〔夸張〕 (定義):有意對客觀事物言過其實,用來強調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表達某種強烈的思想感情。
(作用):揭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lián)想效果。言過其實叫夸張,表情達意能加強,事物本質能突出,詞句引起人聯(lián)想,諷刺歌頌情分明,大膽合理要記清。
“夸而有節(jié)”是夸張,“涎水一尺長”,“夸而無節(jié)”成狂言,“豬背像個飛機場”。〔舉例〕如: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4、〔對偶〕 (定義):把結構相同或相似,字數(shù)相等,意義相關聯(lián)的兩個短語或句子成對的排列起來。結構基本應相同,詞性大體必相應。
文面無多重復語,字數(shù)一般要相等。(作用):形式整齊、結構勻稱、對稱和諧,節(jié)奏感強,高度概括,互相補充、映襯,看起來醒目,讀起來順口,聽起來悅耳,便于記憶和傳誦。
〔舉例〕如: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5、〔 排比〕 (定義):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短語或句子排列起來,使語勢得到增強,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辭方式。
(作用):排比往往給人以一氣呵成之感,節(jié)奏感強,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多用于說理或抒情。用排比說理,可以把論點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情感抒發(fā)的淋漓盡致。
排比一串,語氣一致,結構相近,意義相似。排比說理,條理清楚,論述詳盡,透徹嚴密,語勢強烈,無可辯駁。
排比抒情,淋漓盡致,音節(jié)鏗鏘,語勢增強。排比敘事,層次清楚,語義暢達,深刻細致,概括全面。
〔舉例〕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純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6、〔反復〕 (定義):為了強調某個意思,突出某種感情,有意重復使用某些詞語或句子。
(分類):連續(xù)反復、間隔反復。(作用):突出思想,強調感情,分清層次,加強節(jié)奏感。
在說理文、記敘文中運用反復,能起到加強論點,在說理文、記敘文中運用反復,能起到加強論點,突出感情,分清條理的作用;在文藝作品特別是詩歌中運用反復,能表達強烈深摯的思想感情,起到強調主題思想、增強旋律美的作用?!才e例〕如: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7、〔設問〕 (定義):自問自答,以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作用):提醒注意,引導思考,突出強調某些內容,使文章富有波瀾變化,有時起到領起下文的作用。
〔舉例〕如:是誰創(chuàng)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8、〔反問〕 (定義):用疑問的形式表達某種確定的意思,只問不答。
(作用):增強……語氣。強調……觀點、情感 〔舉例〕如:池水漣漪,鶯花亂飛,誰能說它不美呢?9、〔對比〕 (定義):又叫對照,是把兩種事物或一種事物的兩個方面并舉出來,相對比較。
(突出相似點——類比; 突出不同點——對比) (作用):突出強調其中一種事物或特點。(作者所要表現(xiàn)的對象。)
對比在寫作手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結合寫作來理解。10引用:增添文句意蘊,豐富文章內容,增中表達效果,增強說服力。
說明方法: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引資料、分類別、列數(shù)字、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作假設這11種。
小學常見的有: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分類別、作比較。
中學常見的有: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分類別、作比較、引資料、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摹狀貌。
表達方式:
記敘,說明,描寫,抒情,議論。
描寫手法:
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一般包括動靜描寫,虛實描寫,色彩渲染描寫,觀察角度變化描寫 ,點面結合描寫五種描寫方法;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心理方面進行的直接描寫。(也叫實寫)
側面描寫,又叫間接描寫,是指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作者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huán)境的描繪來表現(xiàn)所要描寫的對象,以使其鮮明突出,即間接地對描寫對象進行刻畫描繪。通常情況下,文學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畫多采用正面描寫的手法,即直接通過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方面的描寫,去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時恰當?shù)亟柚恍﹤让婷鑼?,常??梢云鸬秸婷鑼憻o法替代或者很難達到的藝術效果。
修辭手法屬于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手法、表達技巧)的一種。
表現(xiàn)手法:
常見的有:
托物言志 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寓情于景)借事抒情(寄情于事)借理抒情(寄情于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敘述方式(順敘 倒敘 插敘補敘) 對比 襯托(正襯、反襯) 卒章顯志 象征 聯(lián)想 想象 前后照應 托物起興 渲染 虛實結合 點面結合 動靜結合 埋伏筆 設懸念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等等。
一、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
“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fā)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
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
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并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yōu)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讀書卡片上。
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并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許多學生由于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
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并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jié),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
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
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
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
“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
這樣就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
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并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
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仿佛變成第二個天性。”
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
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于“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
別犯“腦熱病”,三分鐘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于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
愿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yǎng),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
那么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符合我國基本政治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啟發(fā)。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于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
無論多么復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
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xiàn)一個中心,即使是通過數(shù)件事來表現(xiàn)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著墨于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后,人云亦云,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chuàng)新的核心。
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lián)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fā)人之所未發(fā),就能在五。
語文 一、填空 1、在漢語拼音中,字母表上的字母一共有( )個,聲母有( )個,韻母有( )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有( )個,音節(jié)中除讀輕聲之外,使用的聲調符號有( )種。
2、“侮、施、飲、怨、梢”五個字的注音中40只有( )的注音不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 3、“頭上、葉兒、里頭”三個詞中( )要讀成兒化音。
4、“sì 、shì”中的( )是“木偶似”的讀音。 5、“xian 、lian 、xiong 、liu” 四個音節(jié)中,只有( )中的“i不是介母。
6、“鼎”字共( )畫,第六畫是( ),第十二畫是( )。 7、“凹”字的結構是( ),筆順規(guī)則是:( ) 8、補上成語的下半部分 A、千里之行( ) B、天網恢恢( ) C、螳螂捕蟬( ) D、( )滿招損 9、疊字成語 A、咄咄( ) B、兢兢( ) C、虎視( ) D、振振( ) 10、諺語、歇后語 A、人心齊,( ) B、有則改之,( ) C、飛蛾撲火。
————( ) D、孔夫子搬家————( ) 1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黃鶴樓”在今( )省( )內,它是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其他兩座是今江西的( )和湖南的( )。 12、“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p>
“項羽”是我國( )(朝代)起義的領袖,人稱( ),后來被( )打敗。 13、“南朝四百八十寺2840多少樓臺煙雨中。
”“南朝”是晉朝以后( )( )等的合稱。 14、材料是文章的內容,直接關系著主題的表達,所以選材要( ),要( ),要( )。
15、讀書筆記有三種寫法,一種是( ),一種是( ),一種是( )。 16、常識填空 A、CCTV代表 ( ), B、VCD代表( )、C、Windows代表 ( ), D、China代表 ( ) E、火警電話是 ( ) F、盜警電話是( ) G、交通事故報警臺( ) H、急救電話 ( ) 17、在正常情況下,一天中最高溫和最低溫的時間應分別在:( )、( ) 二、選擇 ⑴、詞語搭配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提高認識 價錢便宜 生活簡樸 保衛(wèi)公物 B、反映情況 身體強大 發(fā)揚風格 灌溉稻田 C、發(fā)現(xiàn)問題 遠大理想 參觀演出 改正錯誤 D、改善生活 天空晴朗 安排工作 工作認真 ⑵、下面句子中畫線的詞的意思相同的兩句話是(?、染J揮刑鬹zej地球上自然也不會有人類。 B、我們要熱愛大自然。
C、他上神態(tài)自然地講起來。 D、風、雨、雷、電都是自然現(xiàn)象。
⑶、下面的“川”有一項與其他三項意義不同rtx請選出來( ) A、川流不息 B、高山大川 C、一馬平川 D、百川歸海 ⑷、與提供的句子搭配恰當?shù)囊痪涫牵?) 他一人走在巷子里,…… A、一個人影也沒有。 B、只聽見遠處傳來的幾聲犬吠。
C、周圍人聲鼎沸。 ⑸、下列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我們必須認真克服、隨時發(fā)現(xiàn)工作中的缺點。
B、止咳去痰片,它里邊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貝母、氯化銨等配制而成的。 C、中國人民正在努力為建設一個現(xiàn)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
D、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⑹、選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項是( ) A、往事歷歷在目,仿佛就發(fā)生在昨天。
B、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青山綠水畫。 C、地中海被稱為西方文明的搖籃。
D、燕子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⑺、“這是……電影院”中的“電影院”有五個修飾詞語,排列順序正確的一項是( )。
①、一座 ②、現(xiàn)代化的 ③、武漢市 ④、唯一的 ⑤新型 A、③①④②⑤ B、①。
余下全文>>。
漢字的識記與書寫
1常用字的讀音和形體
2形近義異字的識記
3音同異體字的識記
4多音多議字的識記
5音序和偏旁檢字法
6正楷字的書寫
詞語的理解與運用
7詞的本文,引申義,比喻義
8辨析同義詞,反義詞
9詞語的感情色彩
10成語知識(出處,識記,意義)
句子選用與仿寫
11句子的續(xù)補,選擇,概括
12句子的仿寫
名句的積累與領悟
13現(xiàn)代名人名句識記(比喻句,寫景句,哲理句)
14現(xiàn)代生活格言,俗語,諺語,歇后語,對聯(lián)
15古詩文名句(比喻句,對偶句,駢句,哲理句)
16用名句概括現(xiàn)代生活的現(xiàn)象
口語交際
17語言的連貫,得體,簡明(修改)
18介紹,廣告,交際語(擬寫)
綜合探究性學習實踐
19根據材料疏理信息
20根據材料寫出探究思考結果
21根據材料提出觀點
22根據材料要求補充材料
23根據材料提出問題并解答
古詩詞曲鑒賞
24了解與作品關聯(lián)的背景
25了解詩體與作家及其風格
26概括詩詞曲大意
27體味詩詞曲的意境及作者情感,態(tài)度
28古詩詞、現(xiàn)代優(yōu)秀文章的段落語句填空。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56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