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 一、測量 ⒈長度L:主單位:米;測量工具:刻度尺;測量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單位是長度單位。
⒉時間t:主單位:秒;測量工具:鐘表;實驗室中用停表。1時=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質量m: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主單位:千克; 測量工具:秤;實驗室用托盤天平。
二、機械運動 ⒈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發(fā)生變化的運動。 參照物:判斷一個物體運動必須選取另一個物體作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⒉勻速直線運動: ①比較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a 比較在相等時間里通過的路程。b 比較通過相等路程所需的時間。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時。 三、力 ⒈力F: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 力的單位:牛頓(N)。
測量力的儀器:測力器;實驗室使用彈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fā)生形變或使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是指物體的速度大小或運動方向改變。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圖示,要作標度;力的示意圖,不作標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方向:豎直向下。 重力和質量關系:G=mg m=G/g g=9.8牛/千克。
讀法:9.8牛每千克,表示質量為1千克物體所受重力為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
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兩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線上。
物體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靜止,也可以作勻速直線運動。 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是指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 ⒌同一直線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與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與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得多。 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接觸面材料性質和粗糙程度有關。
【滑動摩擦、滾動摩擦、靜摩擦】 7.牛頓第一定律也稱為慣性定律其內容是: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慣性:物體具有保持原來的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叫做慣性。
四、密度 ⒈密度ρ: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公式: m=ρV 國際單位:千克/米3 ,常用單位:克/厘米3, 關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讀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質量為103千克。
⒉密度測定:用托盤天平測質量,量筒測固體或液體的體積。 面積單位換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五、壓強 ⒈壓強P: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壓力F: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單位:牛(N)。
壓力產生的效果用壓強大小表示,跟壓力大小、受力面積大小有關。 壓強單位:牛/米2;專門名稱: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積,兩物體接觸的公共部分;單位:米2。】
改變壓強大小方法:①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②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 ⒉液體內部壓強:【測量液體內部壓強:使用液體壓強計(U型管壓強計)?!?/p>
產生原因:由于液體有重力,對容器底產生壓強;由于液體流動性,對器壁產生壓強。 規(guī)律:①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上壓強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壓強也越大③不同液體同一深度處,液體密度大的,壓強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體某點的豎直高度。] 公式:P=ρgh h:單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氣壓強:大氣受到重力作用產生壓強,證明大氣壓存在且很大的是馬德堡半球實驗,測定大氣壓強數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管傾斜后,水銀柱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1個標準大氣壓=76厘米水銀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氣壓計(水銀氣壓計、盒式氣壓計)。 大氣壓強隨高度變化規(guī)律:海拔越高,氣壓越小,即隨高度增加而減小,沸點也降低。
六、浮力 1.浮力及產生原因: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豎直向上;原因:液體對物體的上、下壓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體排開液體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3.浮力計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壓力差 4.當物體漂浮時:F浮=G物 且 ρ物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下沉時:F浮ρ液 七、簡單機械 ⒈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力臂: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通過調節(jié)杠桿兩端螺母使杠桿處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測定動力臂和阻力臂的長度。
定滑輪:相當于等臂杠桿,不能省力,但能改變用力的方向。 動滑輪:相當于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桿,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⒉功:兩個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力方向上通過距離。W=FS 功的單位:焦耳 3.功率:物體在單位時間里所做的功。
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體做功快。 W=Pt。
(1)坐在快速行駛的車上,在轉彎的時候,會感覺向外甩,這是離心現象。
(2)指甲剪、剪刀、鑷子的工作原理,是杠桿。 (3)人們使用的鑷子、筷子、剪刀等 (4)汽車剎車后不能馬上停下火車上的乘客向前傾倒 (5)施工時用一重物,看其是否與墻平行 (6)掛在壁墻上的石英鐘,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
這是由于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7)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fā)生陣陣的響聲。
這是由于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8)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要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1.人走路時的摩擦力2.長跑比賽的終點計時員是以看到發(fā)令槍的煙開始計時3.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4.粘水后的玻璃不易分開5.熱水冒白煙6.彩虹7.冬天窗戶上出現一層"冰花"8. B超9.水沸騰現象11.樟腦丸用久了會變小12.超聲波洗碗機13.發(fā)光的燈泡14.諺"霜前冷,雪后寒"15.用高壓鍋煮飯快16.向熱湯碗里吹氣降溫17.吹電風扇時會感到涼爽18.游泳上岸后會感到冷19.向手上哈氣取暖20.電視機上總是沾著一層灰 1)夏天從冰箱里那出的啤酒瓶出“汗”: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瓶子上。
(2)冬天窗戶上結冰花:水蒸氣凝華。(3)早上睡醒覺看見大霧: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現象。
(4)冬天被凍住的衣服會變干:冰的升華。(5)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水的沸點不同:大氣壓的差異。
(6)水只能把餃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餃子炸成黃色的: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7)海市蜃樓現象:光由于遇到不均勻大氣而發(fā)生了偏折。
(8)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線傳播。(9)平面鏡能成像:光的反射。
(10)伸入水的筷子彎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質而發(fā)生了折射現象。(11)太陽光被三棱鏡折射后成為七種顏色:光的色散。
(12)日食現象:光的直線傳播。(14)月球上沒有聲音:聲音傳播是需要介質的。
(13)凸透鏡能成像:光的折射。(14)月球上沒有聲音:聲音傳播是需要介質的。
(15)先看到閃電,后看到雷:光在地球上比聲音在地球上的傳播速度快的多。(16)我們能用普通桿秤測量物體重量:杠桿原理 (17)用吸管“喝”汽水:大氣壓的擠壓 (18)將菜放在鍋里炒能熟:熱傳導現象 (19)人和車能在地面行走:物體之間的摩擦力 (20)人體肌肉運動:杠桿原理 再給你些例子:1、掛在壁墻上的石英鐘,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
這是由于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2、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fā)生陣陣的響聲。
這是由于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3、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4、冰凍的豬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
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
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5、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干,且直到燒干也不沸騰,這是由于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靠蒸發(fā)而漸漸地被燒干, 6、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后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7、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 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于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于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8、將氣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沖而運動??梢钥匆姎馇蜻\動的路線曲折多變。
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9、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多.這是因為吊扇轉動時空氣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轉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要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11、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使無風,紙片下落的路線也曲折多變。這是由于紙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狀備異,因而在下落過程中,其表面各處的氣流速度不同,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致使紙片上各處受空氣作用力不均勻,且隨紙片運動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紙片不斷翻滾,曲折下落。
1、關于重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物體的各處重力作用
規(guī)則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
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與水平面 (對)
支持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支持重物的支持面
2、關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加速度不變的物體,速度可能不變 (a=0時)
加速度不變的物體,速度可增(a》0)可減(a《0)可不變(a=0)
加速度較大的物體,相等的時間內速度改變一定較大 (對)
加速度為零的物體,速度一定為零(錯,勻速直線運動)
3、關于運動和力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如果物體在運動,那么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為零(錯,勻速 直線運動)
如果物體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則物體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如果物體運動方向在改變,那么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為零 (對)
如果物體運動的速率不變,則物體所受的力一定平衡 (錯,
勻速圓周運動)
4、下列過程中機械能守恒的是
雨滴勻速下落到地面的過程(減?。?
小球在豎直軌道內作勻速圓周運動的過程(時減小,時增大)
用細線懸掛著木塊,子彈水平穿過木塊的過程中,子彈和木塊組成的系統(tǒng) (減?。?/p>
小球落到彈簧上,壓縮彈簧的過程中,小球和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對)
5、下列關于電磁波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電磁波就是電磁場由發(fā)生區(qū)域向遠處的傳播
電磁波的傳播速度小于光速 (等于,光是電磁波的一種)
電磁波傳播的過程中傳播的是電磁場的能量
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6、人在水池旁觀察水中的魚,其實是
原深度魚的本身
變淺了的魚的虛像
變深了的魚的虛像(對)
變淺了的魚的實像
7、家庭電路的電壓值和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值分別是
220伏、2伏
220伏、1.5伏 (對)
380伏,2伏
380伏、1.5伏
8、物體凸透鏡的距離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間時,生成的像是
倒立,放大的實像(對)
正立、放大的虛像
倒立、縮小的實像
倒立、縮小的虛像
9、甲、乙、丙、丁四個海拔高度分別為5千米、4千米、3千米和1千米。在用敞口的容器對同樣的水加熱時,水的沸點最高的城市是
甲
乙
丙
丁(對)
10、要減慢液體的蒸發(fā),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降低液體的溫度
減慢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
液體的表面積 (對)
減小液體的表面積
什么是等效法?
等效法是把復雜的物理現象、物理過程轉化為簡單的物理現象、物理過程來研究和處理的一種科學思想方法。它是物理學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在中學物理中,合力與分力、合運動與分運動、總電阻與分電阻、平均值、有效值等,都是根據等效概念引入的。在學習過程中,若能將此法滲透到對物理過程的分析中去,不僅可以使我們對物理問題的分析和解答變得簡捷,而且對靈活運用知識,促使知識、技能和能力的遷移,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在解題時,用的最多的是以模型替代實物。
“等效”并非指事物的各個方面效果都相同,而是強調某一方面的效果。因此一定要明確不同事物在什么條件、什么范圍、什么方面等效。通常可以考慮對下列因素進行等效替代:研究對象、物理模型、物理狀態(tài)、物理過程、物理作用等。
參考資料:
初中物理學習中常用科學方法分析——類比法
在我們學習一些十分抽象地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量時,由于不易理解,我們就拿出一個大家能看見的且與之很相似的量來進行對照學習。如電流的形成和電壓的作用是通過以熟悉的水流的形成和水壓是水管中形成了水流進行類比,從而得出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的結論。學生在學習電學知識時,在老師的引導下,聯想到水壓迫使水沿著一定的方向流動,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類似地,電壓迫使自由電荷做定向移動使電路中形成了電流。抽水機是提供水壓的裝置;類似地,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水流通過渦輪時,消耗水能轉化為渦輪的動能;類似地,電流通過電燈時,消耗的電能轉化為內能和光能。
我們學習分子的動能時,將它與物體的動能進行類比;學習功率時,將它與速度進行類比。
看一道練習題:
某同學在學習電學知識時,在老師的引導下,聯想力學實驗現象,進行比較并找出了一些相類似的規(guī)律,其中不準確的是( )
A.水壓使水管中形成水流;類似地,電壓使電路中形成電流
B.抽水機是提供水壓的裝置;類似地,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C.抽水機工作時消耗水能;類似地,電燈發(fā)光時消耗電能
D.水流通過渦輪時,消耗水能轉化為渦輪的動能;類似地,電流通過電燈時,消耗的電能轉化為內能和光能
正確答案是C,因為抽水機沒有消耗水能,它工作是由電動機帶動的,消耗的是電能
控制變量法吧。
譬如,S=vt(路程=速度*時間)
當我們不知道這個公式的時候,可以用控制變量法來推出來。
我們先讓v(速度)恒定不變,對t(時間)進行控制,當t越大,我們會發(fā)現路程越長。這證明時間t對S有影響,經檢驗,是正比關系。
同理,讓時間不變,控制速度,速度越大,路程越長。
要是控制S不變,速度越大,時間越短。
就像100米跑,S=100恒定不變,控制運動員的跑速v,v越大,自然所用時間t就越小了。
控制變量法,就是讓一些變量暫時為定值,控制剩下一個變量,看對函數有什么作用效果。
背書做題,熟能生巧。
復習的時候要注意以點代面,點面結合的復習。將各個知識點交匯起來,將重點的東西每天回想一下。
對于知識點最好能拿本子畫出框架,這樣記憶比較牢固。
另外,公務員考試中法律和其它常識題的復習方法: 一、常識判斷題型分析 常識判斷題一般為兩種:一種是題干給出一個常識性的現象,備選項提供了這一現象產生的四種原因,要求考生選出最合理的;另一種是單純性的知識測試,要求考生對題目涉及的知識要有一定的了解,并從備選項中找出正確答案。
無論是哪一種題型,涉及的知識面都非常廣,考試范圍包括一個人從記事起到考試時的全部生活常識積累?,F在地方公務員考試大部分還是沿用傳統(tǒng)考核方式,但中央國家機關主要考察的是法律常識,考核的范圍縮小了。
一、聲音的發(fā)生與傳播1、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用手按住發(fā)音的音叉,發(fā)音也停止,該現象說明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
3、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 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0m/s。
4、回聲是由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qū)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
在屋子里談話比在曠野里聽起來響亮,原因是屋子空間比較小造成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不足0.1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1、聲音在耳朵里的傳播途徑: 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2、耳聾:分為神經性耳聾和傳導性耳聾.3、骨傳導:聲音的傳導不僅僅可以用耳朵,還可以經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種聲音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
一些失去聽力的人可以用這種方法聽到聲音。4、雙耳效應:人有兩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
這就是雙耳效應.三、樂音及三個特征1、樂音是物體做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2、音調:人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
用硬紙片在梳子齒上快劃和慢劃時可以發(fā)現:劃的快音調高,用同樣大的力撥動粗細不同的橡皮筋時可以發(fā)現:橡皮筋振動快發(fā)聲音 調高。綜合兩個實驗現象你得到的共同結論是:音調跟發(fā)聲體振動頻率有關系,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
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 頻率越高。頻率單位次/秒又記作Hz 。
3、響度: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fā)生體的振幅和距發(fā)聲距離的遠近有關。
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增大響度的主要方法是:減小聲音的發(fā)散。4、音色:由物體本身決定。
人們根據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qū)分人。5、區(qū)分樂音三要素:聞聲知人--依據不同人的音色來判定;高聲大叫--指響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調。
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1、當代社會的四大污染:噪聲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2、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fā)出的聲音;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噪聲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
3、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聽覺下限0dB;為保護聽力應控制噪聲不超過90dB;為保證工作學習,應控制噪聲不超過70dB;為保證休息和睡眠應控制噪聲不超過50dB 。4、減弱噪聲的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五、聲的利用 可以利用聲來傳播信息和傳遞能量 第二章《光現象》復習提綱 一、光的直線傳播1、光源:定義: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分類:自然光源,如 太陽、螢火蟲;人造光源,如 篝火、蠟燭、油燈、電燈。
月亮 本身不會發(fā)光,它不是光源。2、規(guī)律: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光線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4、應用及現象:① 激光準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后面形成黑色區(qū)域即影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當地球 在中間時可形成月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實驗早在《墨經》中就有記載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實像,其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無 關。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氣中速度約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于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過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類:⑴ 鏡面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條件:反射面 平滑。
等效替代法的物理意義是 是在保證某種效果(特性和關系)相同的前提下,將實際的、復雜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轉化為等效的、簡單的、易于研究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來研究和處理的方法。
而實際運用的時候 你可以想象一下 曹沖稱象的例子 難以測量的兩個電阻并聯時的電阻時 先測此時通過電阻的電流 再調換一個可變電阻 一樣達到相同的電流 可變電阻顯示的電阻多大 那兩個電阻并聯的電阻就有多大 類似的還有很多
類比法用的相當多在認識一些物理概念時,我們常將它與生活中熟悉且有共同特點的現象進行類比,以幫助我們理解它。如認識電流大小時,用水流進行類比。認識電壓時,用水壓進行類比。
控制變量 在理科里尤為重要
中學物理課本中,蒸發(fā)的快慢與哪些因素的有關;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研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動能、重力勢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導體的電阻與哪些因素有關;
研究電阻一定、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研究電壓一定、電流和電阻的關系;研究電流做功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關系;電流的熱效應與哪些因素有關;研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跟哪些因素有關系等均應用了這種科學方法。
很重要的一個就是 有幾組對照 各組保持無關變量相同且適宜 然后在每個實驗中 設置一個自變量 那個自變量 你可以按照需要變化 并測的實驗的結果與自變量變化的關系
還有不明白的可以追問
望采納
1.為什么夏天吃冰糕時冰糕會冒汽。答:因為空氣中的氣體狀態(tài)的水分在冰糕周圍遇冷液化成液體狀態(tài)的水,這就使我們看到了冒的汽。
2.為什么把水倒進滾燙的油里會發(fā)生飛濺。答:因為水的密度比油的大,所以水在到進油中時會在油的上面,而滾油的溫度遠大于水的沸點,水遇熱沸騰飛濺。
3.把糖放到熱水里為什么溶化的快比在涼水里快。答:因為由分子動理論可知溫度越高分子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的速率越快,這樣熱水中的水分子和糖分子的運動速率要快,互相的融合越快,也就融化的越快。
4.為什么冬天下完大雪后要在路上撒鹽。答:撒鹽使雪熔點降低,這樣可以在較低的溫度下使雪融化,盡快恢復交通。
5.為什么把手機放到鐵箱中會沒有信號。答:因為鐵箱是由鐵這種導體材料構成的,所以鐵箱在磁場下會產生屏蔽作用,致使手機收不到網絡信號。
6.俗語"坐地日行八萬里"是什么意思? 答:是由于地球自轉的原因,每天地球自轉一周,即時人不動也由地球自轉使人一天會相對與太空運動。
7.為什么天是藍色的。答:因為空氣中各種物質整體吸收的紅橙光和綠光等光線較多,使藍光很大部分被折射或反射到我們眼中,從而我們看到的天是藍色的。
8.為什么鐵路拐彎處的兩跟鐵軌不是一般高,有一定傾角而此傾角還有國家標準規(guī)定。答:因為這樣可以提高火車的速度,傾角使重力的分力和鐵軌對火車的壓力一起提供的向心力比單純的靠鐵軌壓力提供的向心力更大,這樣能夠滿足火車更大的速度所需的向心力;軌道最大的壓力是固定的,而傾角會影響提供一部分向心力的重力的分力,這就影響了向心力的大小,從而決定了速度的大小,因此國家規(guī)定傾角的大小就規(guī)定了火車的最大速度。
9.為什么宇航員在近入太空和返回地球時會出現短暫的昏迷。答:直白的說是由于超重和失重的影響,使過多或過少的血液流入大腦,使人暈迷。
10.噴氣式飛機的最基本動力原理是什么? 答:運用的是動量守恒原理:飛機噴出的高溫氣體相對于飛機運動方向相反,即公式:0=(M-m)v-mv',M為原始飛機重量,m為噴出氣體重量,v為噴出氣體后飛機速度,v'為噴出氣體的速度。
多給了幾道題,自己選擇一下合適的吧。剛修改了一下,呵呵。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0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