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的使用,增強了人們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
在祖國境內(nèi)的原始人類中,最早開始人工取火的是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山頂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點不包括 A、過著定居生活 B、會建造房子 C、住半地穴式房子 D、會種植莊稼 3、標志著我國漫長的原始社會結(jié)束,奴隸社會開始的事件是 A、禹建立夏朝 B、涿鹿之戰(zhàn)大敗蚩尤 C、湯戰(zhàn)勝桀 D、盤庚遷都到殷 4、西周實行分封的根本目的是 A、結(jié)成部落聯(lián)盟 B、“公天下”變成“家天下” C、天子為鞏固其統(tǒng)治 D、為削弱地方諸侯力量 5、成語的來源以及構(gòu)成形式復雜,又往往包含典故史事,警事箴言,散見于歷代典籍。富含許多古人的智慧結(jié)晶,也可視為先民生活的歷史寫照。
下列成語中與我國春秋戰(zhàn)國歷史有關(guān)的是①破釜沉舟②紙上談兵③風聲鶴唳④退避三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比藗冏钤缈梢杂玫竭@一成就是在 A、商朝 B、春秋時期 C、戰(zhàn)國時期 D、秦漢時期 7、史料記載:孔子朝罷歸來,家人報告:“馬廄失火!”孔子聽后,問“傷人乎?”這則故事體現(xiàn)出孔子倡導并實踐了他 的思想 A、“仁” B、“因材施教” C、“兼愛”、“非攻” D、“無為而治” 8、孟子認為“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他的觀點是 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B、要發(fā)展林業(yè) C、要減少對自然環(huán)境的污染 D、要合理開發(fā)自然資源 中華傳統(tǒng)醫(yī)學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請回答9-11小題。
9、很早時候,我們先民就總結(jié)出食“五谷雜糧”有益于健康的養(yǎng)身之道。我們知道,“五谷”農(nóng)作物的齊備是在 A、夏朝時期 B、商周時期 C、春秋時期 D、秦漢時期 10、望、聞、問、切四種診斷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醫(yī)沿用。
它是由 總結(jié)出來的 A、扁鵲 B、黃帝 C、華佗 D、張仲景 11、東漢末年,出現(xiàn)了一部全面闡述中醫(yī)理論和治病原則的書籍 A、《齊民要術(shù)》 B、《水經(jīng)注》 C、《綴術(shù)》 D、《傷寒雜病論》 國家博物館藏有一塊秦代十二字磚,磚上刻有“海內(nèi)皆臣,歲登成熟,道無饑人” (見下圖)。請回答 12—13小題。
12、根據(jù)我們學過的有關(guān)文字演變知識可以判斷,這塊方磚上的文字應該屬于 A、銘文 B、大篆 C、小篆 D、隸書 13、為秦朝“海內(nèi)皆臣”格局最終形成奠定基礎(chǔ)的關(guān)鍵戰(zhàn)役是 A、城濮之戰(zhàn) B、長平之戰(zhàn) C、桂陵之戰(zhàn) D、巨鹿之戰(zhàn) 14、西漢初年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我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第一個盛世局面。當時,漢初統(tǒng)治者面臨的首要課題是 A、提倡節(jié)儉 B、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C、以德化民 D、加強中央集權(quán)統(tǒng)治 15、漢武帝雄才大略,他的大一統(tǒng)在軍事方面的主要表現(xiàn)包括①奪取河套和河西走廊②派大將竇固、竇憲北擊匈奴③派衛(wèi)青、霍去病北擊匈奴④呼韓邪單于向漢稱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三國鼎立局面最終形成的標志是 A、赤壁之戰(zhàn)曹操敗北 B、曹丕定都洛陽 C、劉備在成都稱帝 D、孫權(quán)稱王建立吳國 17、自北魏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謚號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這其中主要是因為他們 A、與漢族貴族聯(lián)姻 B、采用了漢族的官制 C、學習漢族的禮法 D、將鮮卑族的姓氏改為了漢族姓氏 18、下列我國古代科技成就,不屬于東漢時期取得的是 A、蔡倫改進造紙術(shù) B、祖沖之把圓周率數(shù)值計算小數(shù)點以后的第7位數(shù)字 C、數(shù)學名著《九章算術(shù)》的出現(xiàn) D、張衡制成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地動儀 19、下列圖片內(nèi)容,反映了南北朝民族融合這一歷史特征的是 20、2006年7月13日,在立陶宛首都召開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0屆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獲準將我國河南省的安陽殷墟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這是我國第33處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也是河南省第二處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河南省的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chǎn)應該是 A、龍門石窟 B、云岡石窟 C、秦兵馬俑 D、青城山、都江堰 二、判斷題(請判斷下列各小題中同學間對話是否正確。正確的在小題后括號內(nèi)打上“√”,錯誤的打上“*”。
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1分,共4分) 21、甲同學:齊桓公能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知人善任,是這樣的嗎? 乙同學:是這樣的。
當時他任用伊尹為相,通過改革,使齊國國富兵強。 ( ) 22、甲同學:佛教是當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
它發(fā)源地在哪里呢?又是什么時候傳入我國的呢? 乙同學:它起源于印度,應該是在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地區(qū)的。 ( ) 23、甲同學:書上講,吳國船隊曾達到夷洲,這件事情還能告訴我們哪些歷史信息呢? 乙同學:首先,當時稱為夷洲的地方就是今天的臺灣地區(qū),這說明臺灣地區(qū)和內(nèi)地早已有交往和聯(lián)系。
其次,說明當時吳國的造船業(yè)比較發(fā)達,這有利于海上交通的發(fā)展。 ( ) 24、甲同學:我知道,王羲之是東晉時期的書法家,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
那么,書法是在什么時候成為一種藝術(shù)的呢? 乙同學:應該是在西晉的時候。 ( ) 三、列舉題(本大題2小題。
其中,25小題6分,26小題4分,共10分) 25、文物鑒賞需要一定的。
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第二單元 人類共同生活的世界(測試B卷)一、單項選擇題(請選擇一個您認為最恰當?shù)倪x項,每小題2分,共40分)1、世界上陸地的面積大約占地球總面積的( A )A、十分之三 B、十分之五 C、十分之七 D、十分之九2、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是( C )A、南美洲、大洋洲 B、北美洲、亞洲C、南美洲、北美洲 D、南極洲、南美洲3、下列屬赤道橫穿的大洲是( A)A、非洲、南美洲 B、北美洲、亞洲C、南極洲、南美洲 D、大洋洲、歐洲4、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所包圍的大洲是( D )A、非洲 B、亞洲 C、大洋洲 D、南極洲5、把地中海與大西洋連接起來的海峽是( D )A、馬六甲海峽 B、白令海峽 C、麥哲倫海峽 D、直布羅陀海峽6、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位于( C )A、亞洲 B、歐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7、歐洲南部最雄偉的山脈是( B )A、喜馬拉雅山脈 B、阿爾卑斯山脈C、比利牛斯山脈 D、安第斯山脈8、描述一個地區(qū)的氣候應包括下列哪兩個方面( D )A、冬季和夏季 B、風和雨 C、春季和夏季 D、氣溫和降水9、分布在南極大陸和北冰洋一些島嶼上,終年嚴寒的氣候類型是( B )A、苔原氣候 B、冰原氣候 C、高山氣候 D、亞寒帶針葉林氣候10、我國首都北京所在的地區(qū)屬于下列哪種氣候類型( C )A、亞熱帶季風氣候 B、地中海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 D、溫帶海洋性氣候11、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地形是( B )A、喜馬拉雅山 B、青藏高原 C、昆侖山 D、安第斯山脈12、下列哪一個大洲的面積與中國的陸地面積最接近( C )A、亞洲 B、非洲 C、歐洲 D、大洋洲13、面積居世界第一位的國家是( A )A、俄羅斯 B、中國 C、加拿大 D、美國14、國家最根本的特征是擁有…( C )A、居民 B、領(lǐng)土 C、主權(quán) D、管理職能15、上海市位于…( A )A、長江中下游平原 B、青藏高原 C、四川盆地 D、江南丘陵16、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是指( A )A、地中海氣候 B、亞熱帶氣候C、熱帶季風氣候 D、極地氣候17、朝鮮與韓國的國界線是怎樣劃分出來的…( C )A、依山而定 B、沿河而行 C、緯線 D、經(jīng)線18、生活在歐洲的人種主要是( A )A、白種人 B、黃種人 C、黑種人 D、混血種人19、我國面積居世界的…( C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20、下列輪廓圖中,表示南極洲的是( B )二、是判斷題(下列表述,您認為正確的請?zhí)睢?,錯誤的請?zhí)顇。
每小題2分,共10分)21、地球上的經(jīng)線和緯線是人們假設(shè)的,事實上沒有這些線分布在地球上。(√ )22、世界上的人種是不平等的,有高低優(yōu)劣之分。
(x )23、一年中盛行風向隨季節(jié)發(fā)生明顯變化的風,稱為夏季風。( x )24、世界上大部分人生活在高原地區(qū)。
( x )25、國家與國家之間有國界,國界是自然形成的。( x )三、填空題(請在下劃線上填寫恰當?shù)拇鸢浮?/p>
每空格1分,共12分)1.巴勒斯坦民族權(quán)利機構(gòu)主席阿拉法特于2004年11月11日逝世,你知道巴勒斯坦屬于哪一個洲嗎?它屬于______亞洲 ________。2.地球儀上經(jīng)線指示__南北___方向,緯線指示___東西______方向。
3.考考你,你知道多少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洋是__太平洋____________洋。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是_______格陵蘭島_______島。
世界上國家最多的洲是___非洲___________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種是_______白色人種_______人種。
4.氣候的主要兩個因素是_______降水_______和_____氣溫_________。5.世界地形復雜多樣,其中主要的地形類型有平原____高原__________、山地、__盆地_________和丘陵。
6.既是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又是世界著名的運河是____蘇伊士運河__________。四、連線題(共10分)32、將下列地形類型與相關(guān)的圖示及地形特征用直線連接起來。
高原 寬廣低平 丘陵 海拔高,頂部地表起伏不大 山地 群山環(huán)抱,周高中低 平原 起伏和緩 盆地 高聳陡峭答案: 高原 寬廣低平 丘陵 海拔高,頂部地表起伏不大 山地 群山環(huán)抱,周高中低 平原 起伏和緩 盆地 高聳陡峭五、讀圖題(讀下列地圖,完成相關(guān)題目,共22分)33、讀下圖,完成相關(guān)題目。(本題每空1分,共18分)(1)大洲: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
(2)、大洋:H、__________;I、__________;J、__________;K、__________。(3)、大洲分界線:A、B兩洲之間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山脈、__________河、__________山脈;A、C兩洲之間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_運河;位于A、E之間,連接H、I兩大洋的是__________海峽。
答案:(1)、A、亞洲 B、歐洲 C、非洲 D、大洋洲 E、北美洲 F、南美洲 G、南極洲(2)、H、太平洋 I、北冰洋 J、大西洋 K、印度洋(3)、烏拉爾 烏拉爾 高加索 蘇伊士 白令34、讀下列《亞歐大陸東部季風示意圖》,回答相關(guān)題目。(共4分)A圖表示______季;B圖表示______季。
答案:A圖表示冬季 B圖表示夏季六、材料分析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guān)問題。共8分)35、材料一:世界貿(mào)易組織(Word Trade Organization,英文縮寫為WTO)成立于1995年1。
(tf8yg0122008-1-6 21:04:10同步訓練)(修改版)(總分:85 )學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_ 準考證號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一、單選題: 本大題共31小題, 每題2。
0分; 共計62。0分。
1、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 ]A.黃帝、堯舜禹時期 B.春秋戰(zhàn)國時期C.商朝 D.西周2、張騫出使西域?qū)κ澜绲闹匾暙I是[ ]A.了解沿途亞洲國家的風土情況 B.解決匈奴對西亞各國的控制 C.為開辟絲綢之路奠定基礎(chǔ) D.促進華夏族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3、下列關(guān)于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結(jié)果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①使西域各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quán) ②使?jié)h朝了解了西域各國 ③使?jié)h朝了解了西域想與漢朝往來的愿望 ④促進了西域各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 ]A.①④ B.②③C.①② D.③④4、“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是[ ]A.長安 大秦 B.長安 阿拉伯C.長安 安息 D.長安 印度5、秦漢時期,兩部數(shù)學名著是[ ]A.《周髀算經(jīng)》、《九章算術(shù)》B.《九章算術(shù)》、《詩經(jīng)》C.《周髀算經(jīng)》、《內(nèi)經(jīng)》D.《內(nèi)經(jīng)》、《詩經(jīng)》6、奠定了中國古代數(shù)學以計算為中心的特點的是[ ]A.《周髀算經(jīng)》 B.《九章算術(shù)》C.《內(nèi)經(jīng)》 D.《甘石星經(jīng)》7、經(jīng)考古證實最早的造紙術(shù)開始于我國[ ]A.秦朝 B.西漢初C.東漢初 D.三國時期8、“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余國”出自[ ]A.《漢書》 B.《后漢書》C.《史記》 D.《詩經(jīng)》9、下列有關(guān)曹操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東漢末年的黃河中下游一帶勢力最強B.官渡之戰(zhàn)后又陸續(xù)消滅一些軍閥,基本上統(tǒng)一北方C.他建立了曹魏政權(quán)D.是建安詩人10、我國北魏杰出的地理學家是[ ]A.祖沖之 B.范縝C.賈思勰 D.酈道元11、下列條目中,哪些與氏族公社階段的原始人生活相符?①人們使用打制石器,懂得使用自然火②人們已經(jīng)使用弓箭③人們會燒制陶器④人們按血緣關(guān)系組成比較固定的集團⑤人們開始過定居生活,會飼養(yǎng)家畜[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C.①② D.③④⑤12、長江流域原始農(nóng)耕時代的居民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C.大汶口原始居民 D.山頂洞人13、粟成熟后,半坡的原始居民可能用以下什么工具收割[ ]A.簡單打制的粗糙石刀 B.磨光后的石刀C.裝有木柄的骨耜 D.木制的耒14、堯、舜、禹的傳說反映了當時①沒有貴賤之分 ②實行民主推選首領(lǐng)的制度 ③原始社會走向解體 ④貧富分化加劇[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③④15、今天,我們設(shè)立紀委監(jiān)管官員是否有違法犯罪行為,那秦朝監(jiān)管百官的是[ ]A.丞相 B.太尉C.御史大夫 D.郡守16、“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百家”指的是[ ]A.道家、法家 B.諸子百家C.道家、儒家 D.除儒家以外的諸子百家17、漢武帝“罷黜百家”以后,被確定為封建正統(tǒng)思想的學說是[ ]A.法家 B.儒家C.道家 D.兵家18、淝水之戰(zhàn)的作戰(zhàn)雙方是[ ]A.東晉與前秦 B.西晉與后趙C.東晉與后梁 D.東晉與西晉19、中國古代史上曾經(jīng)有過多次遷都,其中為接受先進文化而進行的遷都是[ ]A.盤庚遷殷 B.周平王遷都洛邑C.孝文帝遷都洛陽 D.明成祖遷都北京20、反映秦朝刑法殘酷的有①車裂 ②腰斬 ③“炮烙之刑” ④“族誅”、“連坐”[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21、魏晉南北朝時期,造就了許多書畫名家,創(chuàng)造了舉世聞名的石窟藝術(shù)。 其主要原因是[ ]A.民族融合與中外文化的交流 B.佛教的傳入C.書法繪畫藝術(shù)盛行 D.政府大力提倡22、能證明我國是世界上很早就種植蔬菜的國家是[ ] A.山頂洞人遺址 B.河姆渡遺址 C.半坡遺址 D.大汶口遺址23、在我國陜西西安附近半坡村發(fā)現(xiàn)的原始居民生活時間是[ ] A.距今二十萬年 B.距今約六七千年 C.距今約五六千年 D.距今約一萬八千年24、諸侯爭霸的影響,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給人民帶來了災難 B.促進了民族融合 C.加劇了分裂的趨勢 D.加快了統(tǒng)一的步伐25、墨子的思想主張是[ ] A.“兼愛”、“非攻” B.“仁” C.“民貴君輕” D.“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26、后人稱之為“禪讓”是指[ ] A.堯老后,傳位給舜 B.舜老后,傳位給禹 C.禹老后,傳位給啟 D.通過推舉產(chǎn)生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的辦法 27、下列內(nèi)容屬于歷史史實的是[ ] A.嫘祖發(fā)明了養(yǎng)蠶抽絲技術(shù) B.炎帝、黃帝部落聯(lián)合在涿鹿一戰(zhàn)中大敗蚩尤 C.女媧補天 D.半坡人制造彩陶28、歷史上絲綢之路的終點是[ ] A.長安 B.新疆 C.歐洲 D.西亞29、200年官渡之戰(zhàn)中被曹操打敗的是[ ] A.劉備 B.孫權(quán) C.袁紹 D.諸葛亮30、奠定了曹操統(tǒng)一北方基礎(chǔ)的戰(zhàn)役是[ ] A.巨鹿之戰(zhàn) B.長平之戰(zhàn) C.官渡之戰(zhàn) D.赤壁之戰(zhàn)31、在西周社會中處于社會最上層的是[ ] A.周天子 B.諸侯 C.平民 D.奴隸二、填空題: 本大題共3小題, 從第32小題到第33小題每題2。
0分 小計4。0分; 第34小題為4。
0分; 共計8。0分。
32、渭水流域的周族首領(lǐng)周文王重視生產(chǎn),任用有才能的________,勢力逐步強大。文王死后,兒子繼位,就是________。
33、秦滅六國以后,秦始皇規(guī)定在全國統(tǒng)一使用________銅錢;同時,統(tǒng)________,對尺寸、升斗等作出整齊劃一的規(guī)定。 34、《史記》記述了從_______到________時期的史事,是我國第一部________通史,又是一部優(yōu)秀的_______著作。
三、多選題: 本大題共5小題, 每題3。0分; 共計15。
0分。 35、相傳孔子晚年編訂的古。
歷史(下)期末復習 一、填空題 1、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quán),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589年,隋朝滅掉陳朝統(tǒng)一南北。 3、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4、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5、隋朝大運河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6、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7、618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進入長安建立唐朝。
8、我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則天,她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9、唐太宗重視發(fā)展生產(chǎn),減輕農(nóng)民的賦稅勞役;注重作用賢才和虛心納諫。
他任命富于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為著名的諫臣 10、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jīng)濟發(fā)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
歷史上稱當時的統(tǒng)治為“貞觀之治”。 11、唐朝出現(xiàn)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jīng)》,作者陸羽被后人稱為“茶神”。
12、由武則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業(yè)在唐朝有重要發(fā)展,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藝的珍品。 14、唐朝時期,全國的大都市有長安、洛陽、揚州、和成都。
15、長安城內(nèi)分為坊和市,訪是居民宅區(qū),市為繁榮的商業(yè)區(qū)。 16、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統(tǒng)治時期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始于隋文帝時。
隋煬帝時正式設(shè)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 19、唐朝科舉制度常設(shè)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和明經(jīng)兩最為重要。
20、唐朝時期完善科舉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則天。 21、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xù)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
22、唐朝時唐太宗和武則天,政府在今新疆地區(qū)先后設(shè)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gòu)。 23、7世紀前期,吐蕃杰出的松贊干布統(tǒng)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
24、唐朝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jīng)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guān)系。 25、8世紀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jīng)成為“和同為一家”了。 26、8世紀中前唐玄宗封回紇首領(lǐng)為懷仁可汗,玄宗封大祚榮首領(lǐng)為渤??ね?。
玄宗封南詔首領(lǐng)為云南王。 27、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
28、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專心翻譯佛經(jīng),還寫成《大唐西域記》。
29、玄宗時,鑒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唐朝長安是當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0、許多新羅商人來到中國經(jīng)商,新羅特產(chǎn)居唐朝進口首次。 3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設(shè)計并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32、唐朝印制的《金剛經(jīng)》,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3、唐朝杰出的醫(yī)學家孫思邈,畢生心血寫成《千金方》,被后世尊稱為“藥王” 34、石窟藝術(shù)在隋唐時期大為發(fā)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肅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35、10世紀初,契丹首領(lǐng)阿保機,統(tǒng)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都城在上京。 36、11世紀前期,黨項首領(lǐng)元昊稱大夏國皇帝,都城在興慶,史稱西夏。
37、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fā)動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史稱北宋。 38、1127年趙構(gòu)登上皇位,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39、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在堰城大敗金軍,收復許多失地。 40、宋朝的造船業(yè)居世界首位。
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等地,都有發(fā)達的造船業(yè)。 41、唐朝時從越南引進的優(yōu)良品種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區(qū)推廣。
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chǎn)量首位,主要產(chǎn)地在南方。棉花的種植,由兩廣、福建擴展到長江流域。
茶樹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區(qū)。 42、北宋時蜀地絲織品“號為寇天下”。
江浙的絲綢產(chǎn)量高,朝廷用的絲綢,有很多來自江浙。 43、南宋時,江南地區(qū)已成為我國制瓷業(yè)重心。
浙江哥窯燒制的冰裂紋瓷器,給人以別致的美感。北宋興起的景德鎮(zhèn),后來發(fā)展成為著名的瓷都。
44、南宋時最大的商業(yè)都市是臨安,它的繁榮程度遠遠超過北宋時的開封。 45、宋朝的海外貿(mào)易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僑胞貿(mào)易的重要國家,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
46、元朝政府鼓勵海外貿(mào)易,在主要港口設(shè)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47、北宋前期,四川地區(qū)出現(xiàn)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紙幣的產(chǎn)生,有利于商業(yè)發(fā)展。 48、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兩色的衣服。
由于士大夫的提倡,婦女纏足的陋習。 49、北宋的肉食中以羊為多;南宋吃魚多。
宋代時,北方以面食為主,南方以稻米為主。 50、今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像春節(jié)、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在宋代都有了。
宋代稱春節(jié)為元旦,最為重視。 51、1206年,蒙古貴族如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大汗,尊稱他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
52、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軍占領(lǐng)臨安,南宋滅亡。
53、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聞名世界的商業(yè)大都市。意大利。
王羆性儉率
[編輯本段]原文
王羆字熊羆,京兆霸城人。羆質(zhì)直木強,處物平當,州閭敬憚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將軍,稍遷雍州別駕,清廉疾惡,勵精公事。后以軍功封定陽子,除荊州刺史。粱復遣曹義宗圍荊州,堰水灌城,不沒者數(shù)版。時既內(nèi)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遺羆鐵券①,云城全當授本州刺史。城中糧盡,羆乃煮粥與將士均分食之。每出戰(zhàn),常不擐甲胄,大呼告天日:“荊州城,孝文皇帝所置。天若不佑國家,使箭中王羆額;不爾,王羆須破賊?!睂医?jīng)戰(zhàn)陣,亦不被傷。神武遣韓軌、司馬子如從河東宵濟襲羆,羆不覺。比曉,軌眾已乘梯入城。羆尚臥未起,聞閣外洶洶有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謂曰:“老羆當?shù)琅P,貉子那得過!”敵見,驚退。逐至東門,左右稍集,合戰(zhàn)破之。軌遂投城遁走。文帝聞而壯之。時關(guān)中大饑,征稅人間谷食,以供軍費?;螂[匿者,令遞相告,多被蒡捶,以是人有逃散。唯羆信著于人人莫有隱者,得粟不少諸州,而無怨讟。文帝以華州沖要,遣使勞羆,令加守備。及神武至城下,謂羆曰:“何不早降?”羆乃大呼曰:“此城是王羆家,死生在此,欲死者來!”神武不敢攻。
王羆①性儉率,不事邊幅。嘗有臺使②,羆為其設(shè)食。使乃裂其薄餅緣,羆曰:“耕種收獲,其功已深,舂爨③造成,用力不少,乃爾選擇,當是未饑?!泵笥页啡ブ?。使者愕然大慚。又有客與羆食瓜,客削瓜侵膚稍厚,羆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有愧色。 ——《周書?王羆傳》
①王羆:北周大將。②臺使:中央最高行政機構(gòu)尚書省派出的使者。③舂爨(cuàn):用杵搗去谷物的皮殼或搗碎,生火做飯。
[編輯本段]譯文
王羆字熊羆,是京兆霸城人。王羆剛直倔強,處事公平,州郡人對他又敬又怕。魏太和年間,被任命為殿中將軍,不久升為雍州別駕,他為人清正廉潔,疾惡如仇,勤于公事。后來因為軍功被封為定陽子,任命他做荊州刺史。梁國又派曹義宗圍攻荊州,蓄水灌城,大水距城頭只有幾塊墻板的距離。當時內(nèi)外多事,沒有余暇救援,于是授給王羆鐵券,說如果能保全城池,則當授他為該州刺史。城中糧盡,王羆煮粥,與將士們均分而食。每次出戰(zhàn),不曾穿盔戴甲,對天大呼道:“荊州城為孝文皇帝設(shè)置。上天如果不保佑國家,就讓賊箭射中我的頭,否則,王羆必將破賊。屢次作戰(zhàn),也不曾受傷。齊神武帝派韓軌、司馬子如從黃河東岸乘夜渡河,偷襲王羆,王羆沒有發(fā)覺。等到天亮,韓軌的將士已經(jīng)登梯入城。王羆還沒有起床,聽見門外鬧哄哄的,便光著身子,露著頭發(fā),光著腳,抄起一根木棒,大呼而出,說道:“老羆當?shù)琅P,貉子怎能過!” 敵人見了,驚慌后退 。王羆追到東門,部下也有一些人趕到,合力擊敗敵軍。韓軌的將士只得棄城逃跑。文帝聽說后,贊許王羆豪壯。當時關(guān)中饑荒嚴重,征調(diào)民間糧食,以供軍用。有隱藏者,命令互相告發(fā),很多人遭受拷打,也有人因此逃散。只有王羆向來計信用,轄境中無人隱藏糧食,征得的糧食也不比別的州少,而且沒有怨言。文帝認為華州是險要之地,派使者犒勞王羆,讓他嚴加守備。等到齊神武兵臨城下,對王羆說:“為什么不及早投降?”王羆大呼道:“此城就是我王羆的家,生死在此,想死的過來!”齊神武不敢進攻。
王羆為人儉樸直率,不修邊幅。有一次,朝廷派來一位使者,王羆為他設(shè)下飯肴。使者竟然把薄餅的邊緣撕去。王羆說:“耕種收獲,已經(jīng)不易,去殼加火,費力不少,你這種做法,恐怕是不餓?!泵铍S從將飯肴撤走。使者大驚,十分慚愧。又一次,一位客人與王羆吃瓜,客人把瓜皮削得很厚,王羆不高興。等到瓜皮落到地上,王羆就從地上揀起來吃??腿松裆軕M愧。他為人又嚴厲急躁,曾經(jīng)有一名小吏挾私憤報告事情,王羆來不及下令拷打,竟拿起自己的靴子去打他。每次宴會,王羆都親自稱量酒肉,分給將士。當時的人推崇他為人平均,嘲笑他為事瑣碎。王羆的舉止出自真情,不做巧詐之事,凡是他所任過職的地方,雖然在當時沒有什么功跡,在他離任后卻都思念他。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2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