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3/05/13 百科知識:什么樹被稱為“活化石”? 2 2003/05/13 回答:銀杏樹被稱為“活化石”,它亦稱白果樹、公孫樹,屬銀杏科。
樹木高達40米。 3 2003/05/14 百科知識:中國民間“送灶神”時要吃粘牙的甜食,這是為了什么? 4 2003/05/14 回答:中國民間“送灶神”時要吃粘牙的甜食,這是為了用糖粘住灶神的牙。
中國的民間習俗還有很多,要是留心就會發(fā)現很多有趣的事情。 5 2003/05/15 百科知識:非洲象的耳朵比亞洲象大還是?。?6 2003/05/15 回答:非洲象與亞洲象的差別除棲地不同外,外形亦有差別。
如:非洲象耳朵較大,亞洲象耳朵較小。非洲象象牙雌雄均明顯外露,亞洲象只有雄象外露 7 2003/05/16 百科知識:歐洲最大的島嶼是什么島? 8 2003/05/16 回答:大不列顛島是歐洲最大島嶼。
它位于歐洲西部的大西洋中,面積22萬平方千米。是英國領土的主要組成部分。
9 2003/05/17 百科知識:校園歌曲《童年》的詞曲作者是誰? 10 2003/05/17 回答:校園歌曲《童年》的詞曲作者是羅大佑,這首歌曲至今仍為很多學子所喜愛。 11 2003/05/18 百科知識:《黃河大合唱》的作曲者是誰? 12 2003/05/18 回答: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的《黃河大合唱》表現了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人民的苦難與頑強斗爭,表現了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和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 13 2003/05/19 百科知識: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指的是哪個風景區(qū)? 14 2003/05/19 回答: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七絕《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描寫的是廬山風景。
15 2003/05/20 百科知識:葡萄牙曾在南北美洲擁有殖民地嗎? 16 2003/05/20 回答:歐洲因其海上活動發(fā)達及哥倫布發(fā)現新大陸而使得南北美洲成為許多歐洲國家的殖民地,但葡萄牙不曾在南北美洲擁有殖民地。 17 2003/05/21 百科知識:“龜紋”在哪種工藝品中出現? 18 2003/05/21 回答:龜紋指的是在打樣或印刷中由于陽圖版的角度搭配不當所出現的一種不悅目的網紋圖形。
這種圖形常常出現在蠟染中。 19 2003/05/22 百科知識:世界上地勢最低的國家是哪里? 20 2003/05/22 回答:荷蘭瀕臨北海,是世界上地勢最低的國家。
荷蘭的海岸線曲折綿延,全長1075千米,但海堤竟兩倍于海岸長度,總長達2414千米。 21 2003/05/23 百科知識:發(fā)燒時不宜喝什么飲料? 22 2003/05/23 回答:發(fā)燒喝濃茶害處較大,因為茶葉所含的茶堿會提高人體溫度,并可影響降溫藥物的作用,從而加重病情,因此發(fā)燒時不宜喝茶。
23 2003/05/24 百科知識:“蒙太奇”一詞源于哪國語言? 24 2003/05/24 回答:“蒙太奇”源自法語,原為建筑術語,意指組接、構成的意思。用于電影是“剪接和組合”之意。
25 2003/05/25 百科知識:人的心臟共有幾個心房和心室? 26 2003/05/25 回答:心臟內有四個空腔,分別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其中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
27 2003/05/26 百科知識:歐洲最大的半島在南歐還是北歐? 28 2003/05/26 回答: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是歐洲最大半島。它位于北歐巴倫支海、挪威海、北海和波羅的海之間,面積80萬平方公里。
29 2003/05/27 百科知識:我國水能資源主要分布在哪一區(qū)域? 30 2003/05/27 回答:我國水資源分布特點:南方多,北方少,夏秋多,冬春少。我國水能資源蘊藏量居世界第一位,其中70%分布在西南地區(qū)。
31 2003/05/28 百科知識:《玩偶之家》是哪位劇作家的作品? 32 2003/05/28 回答:《玩偶之家》是19世紀挪威最偉大的戲劇家亨利克-易卜生的著名社會劇,作于1879年。 33 2003/05/29 百科知識:先秦時,龍的形象和圖案被普遍比喻為什么? 34 2003/05/29 回答:先秦時,龍的形象和圖案被普遍比喻為君子。
龍的圖案從上古至明清,經歷了無數次的變化,造型也極豐富。 35 2003/05/30 百科知識:許多動物都擁有帶電或發(fā)光的器官,“可以用來照明”對這些器官用途來說正確嗎? 36 2003/05/30 回答:許多動物都擁有帶電或發(fā)光的器官,但這些器官并不是用來照明的。
37 2003/05/31 百科知識:嬰兒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比成人多一種,是嗎? 38 2003/05/31 回答:有八種氨基酸必須從外界蛋白質食物中得到,這八種氨基酸稱為必需氨基酸。組氨酸為嬰兒必需氨基酸的第九種,而成年人卻不需要。
39 2003/06/01 百科知識:《悲愴交響曲》是由柴可夫斯基作曲的嗎? 40 2003/06/01 回答:《第六交響曲》(《悲愴交響曲》)是柴科夫斯基在生命的最后一年(1893年)寫成的。 41 2003/06/02 百科知識:普洱茶的產地在哪里? 42 2003/06/02 回答:普洱茶的產地在云南等邊疆地區(qū),而思茅是舉世聞名的普洱茶產地,也是中國最大的產茶區(qū)之一。
43 2003/06/03 百科知識: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口號是什么? 44 2003/06/03 回答:狄東神甫曾經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口號。“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非常欣賞和贊同這個口號,便把它作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口號。
45 2003/06/04 百科知識:畢加索在1950年前后曾發(fā)表一幅畫作獲國際和平獎,這幅畫作是什么? 46 2003。
初中自然科學中考復習資料(生物)
知識要點: 第一章 生物、群落與環(huán)境 第一節(jié) 種群、群落與植被
1、環(huán)境是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生物既要適應環(huán)境,又要影響環(huán)境。生物與環(huán)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共同發(fā)展的。
2、種和種群
(1)種是生物分類的最小單位,品種不是生物分類單位。同一種生物可以有多個品種。
(2)種群是一定區(qū)域內同種生物的總和,是一個生物群體。同一種群內的生物個體,雖然有年齡、性別、形態(tài)及品種上的差異,但它們都屬于同一物種。一定區(qū)域內的生物有多個種群。
3、群落和植被
群落也是一個生物群體,它包括了一定區(qū)域內的所有生物。所以一個區(qū)域內只有一個群落。在群落中,植物起主導作用,動物、微生物隨著植物的分布而分布。一個群落中的生物之間,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
群落的大小由區(qū)域性和人們觀察和研究的需要而定。跟種群的大小一樣,沒有明顯的界定范圍,可大可小。
植被是覆蓋在地表上的植物群落。植被的分布取決于氣候條件。反過來,植被也能影響氣候。
第二節(jié) 天氣和氣候及中國的氣候
1、天氣與氣候
天氣是某地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氣候是某地長期的大氣狀況。兩者的最大區(qū)別是在時間長短和相對變化是否穩(wěn)定的差異上。天氣是氣候的某個短時間內的具體表現,氣候是對長期以來天氣變化規(guī)律的綜合反映。對生物及人類影響最大的氣候特征是氣溫和降水。
2、氣溫
(1)氣象上,大氣冷熱狀況常用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和平均氣溫表示。北半球陸地,一年中月平均氣溫最高是7月,最低相差半年,海洋比陸地延遲1個月。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2)氣溫的變化大小用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表示,變化較大的為大陸性氣候,變化較小的為海洋性氣候。
3、濕度與降水
濕度是大氣中水蒸氣含量的多少,表示大氣潮濕的程度。降水是指從云霧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態(tài)水和固態(tài)水,主要有雨、雪、冰雹等形式,降雨是降水的一種主要類型。濕度是形成降水的重要條件。
4、影響氣候的因素很多,其中大氣環(huán)流是主導因素,季風是大氣環(huán)流的一個組成部分。緯度位置是基本因素,氣候因海陸位置不同而差異很大。地貌對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垂直變化和水平差異兩個方面,氣溫隨地勢升高而降低。
5、我國的氣溫分布有明顯的季節(jié)差異,溫度對植物生長有重要影響。根據積溫的多少,在我國可劃分為六個溫度帶。根據干濕度的不同,可把我國劃分為4個干濕區(qū),不同的
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同是以人為中心的科學,同是人類的自我認識。人文科學是指以人的社會存在為研究對象,以揭示人的本質和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為目的的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不僅僅是一種真理性探索,而且還代表了一定的價值觀和社會集團的利益。人文社會科學對社會實踐的依賴,具體體現為社會實踐對人文社會科學的促進和制約兩個方面。
自然科學含括了許多領域的研究,自然科學通常試著解釋世界是依照自然程序而運作,而非經由神性的方式。自然科學一詞也是用來定位“科學”,是遵守科學方法的一個學科。自然科學是研究無機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屬性在內的有機自然界的各門科學的總稱。認識的對象是整個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質的各種類型、狀態(tài)、屬性及運動形式。認識的任務在于揭示自然界發(fā)生的現象以及自然現象發(fā)生過程的實質,進而把握這些現象和過程的規(guī)律性,以便解讀它們,并預見新的現象和過程,為在社會實踐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規(guī)律開辟各種可能的途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自己的心推及別人;自己希望怎樣生活,就想到別人也會希望怎樣生活;自己不愿意別人怎樣對待自己,就不要那樣對待別人;從自己的內心出發(fā)去理解他人的心情是否會和你一樣。
希望對樓主有幫阻。
Ⅰ 考試性質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是由合格的高中畢業(yè)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
高等學校根據考生的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
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yōu)錄取。
因此,高等應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qū)分度、適當的難度。
Ⅱ 考試內容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參照國家教育部頒布的《全日制中學教學大綱》。并考慮中學教學實際。
制定以下考試內容。 一、能力要求 (一)理解能力 理解所學自然科學基礎知識的函義及其適用條件,能用適當的形式(如文字、公式、圖或表)進行表達。
并能夠正確解釋和說明有關自然科學現象和問題。即不僅“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
1理解自然科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自然科學的概念是自然科學領域最基本的學科語言表述單位。
觀察和分析自然現象。理解自然科學的主要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是掌握自然科學的基礎,是形成科學思維的正確途徑。
理解自然科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不僅要知道它們的涵義。還要知道它們的前因后果、適用條件和范圍。
以及相關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 2認識概念和規(guī)律的表達形式(包括文字表達和數學表達)。
定性及定量描述、解釋自然科學的現象和規(guī)律。 (二)推理能力 能夠根據已知的知識和題目給定的事實和條件、抽象、歸納相關信息。
對自然科學問題進行邏輯推理和論證,證出正確的結論或作出正確的判斷。并能把推理過程正確地表達出來。
(三)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 自然科學是實驗性科學。自然科學的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大多是由實驗推導和論證的。
教學過程中的實驗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自然科學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的理解。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精神,實驗能力也是考生將來從事科學研究的基礎。
1獨立完成實驗的能力。包括理解實驗原理、實驗目的及要求。
了解材料、用具,掌握實驗方法步驟,會控制實驗條件和使用實驗儀器。會處理實驗安全問題,會觀察、分析和解釋實驗中產生的現象、數據,并得出合理的實驗結論。
2能根據要求靈活運用已學過的自然科學理論、實驗方法和儀器,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并處理相關的實驗問題。 (四)獲取知識的能力 自學是人類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即能夠敏捷地接受新知識,與已學過知識結合、重組、轉換、遷移和解釋問題的能力。
人們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和規(guī)律通常是用文字和圖、表來描述的。與文字相比,圖、表描述自然科學的研究成果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
因此讀懂自然科學方面的資料??炊畧D、表所包含的信息,能從文字、圖、表中提取所需的信息,并從中找出規(guī)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1了解自然科學發(fā)展的最新成就及其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這方面的知識通常不是課本中已有的,但又與人類進步、社會發(fā)展緊密相關,常出現在報刊雜志和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中。
2能讀懂一般性科普類文章,理解有關文字、圖、表的主要內容及特征,并能與已學過的知識結合起來解決問題。包括在閱讀物理和化學方面的資料時要著重了解所提出的新概念、新理論、新發(fā)現、新技術和新方法,同時還要能讀懂圖示的物理意義以及有關物理量之間的定性與定量函數關系:閱讀生物學方面的資料時,要能讀懂模式圖、示意圖和圖解。
(五)分析綜合能力 能夠獨立地對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相關條件。
能夠把一個復雜問題分解成若干較簡單的問題,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能夠靈活地運用物理、化學、生物其中某一個學科的知識,或綜合運用物理、化學和生物中不少于兩個學科的知識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1定理描述自然科學的現象和規(guī)律。
包括用數學知識處理物理問題、化學計算,以及用簡單的圖、表和數據描述生命活動的特征等方面。 2通過分析和綜合,能夠用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解釋人類生活和社會發(fā)展中遇到的某些問題。
3通過分析和綜合,能夠運用自然科學的知識,對有關見解,實驗方案,解決問題的方案、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 三、命題指導思想 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考查考生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Ⅲ.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答卷方式:閉卷、考試。2.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試卷滿分為300分。3.題型分數比例:(1)選擇題 約45%(2)非選擇題 約55%4.內容比例:物理、化學、生物三科的內容比例與中學階段課程計劃規(guī)定的三個學科的總課時數 比例大致相當。
5.試題難易比例:難題 約20%中等難度題 約50%容易題 約30%6.組卷 入選的試題主要按題型、內容和難度進行排列,選擇題在前,非選擇題在后,同一題型中同一學科的試題相對集中,同一題型中不同題目盡量按由易到難的順序排列。
我用一套六輪中考復習法來幫你。
這個計劃是很全的,要盡可能跟上學校老師的教學思路。也可以自己設計復習進度,時間可以根據自己調整。
第一輪:各學科各單元的基礎知識復習: 1.把課本從頭到尾認真的看一遍(我把它叫做沙場點兵)。 把相關的知識點畫下來,認為重點的要用紅筆做記號。
2.把過的知識進行喚醒,拾起忘記的知識。 3.要做一些相應的習題來幫助理解和記憶。
第二輪:各學科各單元的專題知識復習(叫做檢查裝備):1.買一本有一,二輪復習的輔導書,像點撥,5年中考3年模擬等等。在做習題的時候要把不會的題的相關知識重復看一遍,并做好記號,表明這個我已經看過了但不會。
2.要詳細做各單元的復習題,不要漏掉知識點。有難題要看原理。
往往一道題含蓋的知識點很多,這類綜合題是最練習頭腦的。 3.要總結公式,定理,要領,單詞,語法,詩詞,文學基礎,化學方程式,反應原理,各種實驗等等。
第三輪 單科目的知識整合:1.做一些單科的歷年的中考習題,可以看答案,問老師和同學,看答案的目的是學習中考的題是如何解答的,改正平時學習中的不良解題習慣和解題方法。
把做錯的題用紅筆畫下來,并改正,寫不下的要粘小條。每份都要自己批改出來,以備考前瀏覽用。
2.在做題中總結解題的方法,和一些常用,但課本中沒有還必須要會的知識。這部分的知識要用小本筆記記下來做考前瀏覽用。
因為不是每天都能用上,所以會忘記的。 3.建立一個錯題集,不要重新抄錄題目再重做。
要把你做的中考習題集留好,能訂的訂在一起,最好能用一個分頁夾來裝材料。 第四輪:仿真模擬強化復習: 1.各學科要按中考的時間來做中考模擬題,不要看答案,限時完成并記時,留意自己做卷子的時間時不是在縮短或延長。
做完自己批改,找出不足之處。有錯誤的卷子要留好訂好。
備用不能扔。把每次統一模擬考試的卷要留好訂在一起。
有能力的話,要找其它同考區(qū)(縣)的模擬題做,還有重點中學自出的考前模擬題(指有中考教師參加出題的學校)。 2.要在解題的時候掌握技巧,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能用巧算的用巧算,能用公式的用公式,總之要在做題的時候學習如何使用技巧。
3.要在做題的時候養(yǎng)成邊做邊檢查的習慣,如果這時候還有寫錯字,做錯題,抄錯題等不良習慣,這可就是你中考的殺手了。這些平時不太重視的毛病這時就是一條攔路的虎了。
每每高分都和你擦肩而過。后悔不已。
第五輪:強化中考考點,壓軸大總結: 1.找各學校的壓軸題來做,歷年也可以,這是中考的方向。 2.以往沒出過的題在這里進行復習時,今年可能就會出了也不一定的。
3.找同學或父母的朋友的子女互換壓軸習題,加大見視。 第六輪:考前瀏覽,(考前一個星期) 1.把以前所有學過的知識點(冊)和總結拿出看,這個時候會的就會了,不會的就還是不會了,只能如此了。
2.把以前所有做過的習題集冊拿出來看,由其是錯題,看一看自己在什么時候會犯什么樣的解題錯誤。這些錯誤要在中考的時候避免再現。
3.把課本知識再從頭看一遍,看一看自己畫的重點和要點,再記一遍,有利于考試時的思考。 數學: 主要記憶課本中的公式,定義,要熟練,做到張口就來。
要多做習題,目的是要從習題中掌握學習的技術和巧門,不同的題有不同的方法,用不同的技巧,由其是函數中的動點題是現在出題的熱點要多做,但不要做太難的題,以會為主。初中數學的學習重點是函數(包括一次函數,正比例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重點是意義和性質;三角形(包括基本性質,相似,全等,旋轉,平移,對稱等);四邊形(包括平行四邊形,梯形,棱形,長方形,正方形,多邊形)的性質,定義,面積; 物理: 主要記憶課本中的公式,定義(重在理解不是死記硬背),對課本上的試驗要重看一遍,要理解,要完整,就是把書上的試驗都填全就行了,這是考試的重點。
物理學分聲學,光學,電學,熱學,力學。就這幾部分。
聲學的重點是原理:音色,音調和響度等; 光學的重點是光的性質:反射,折射,平面鏡原理,透鏡成像(重點)和應用。 電學主要是電流,電壓,電阻的串聯和并聯的性質,電功率,電功,焦耳定律,電磁的性質,現象,試驗,單位換算(這里會出大量的題,是重點),公式要熟,變形公式用的要快。
熱學主要是物態(tài)變化,熱力學公式的應用;給你補充一個書上沒有但考試考的公式:Q=mq,這是固體熱量的計算公式。Q是熱量,m是質量,q是熱值 力學比較多:簡單機械(包括杠桿,滑輪,輪軸,斜面,功,功率,能量轉化等)主要把公式,導出公式,公式間的互化等掌握住,實驗方法和結論。
化學: 要熟練掌握1-20號元素的名稱和元素符號的書寫。要正確書寫化學式和方程式,熟記各種藥品的俗稱,顏色,氣味。
要熟練質量分數的計算,這是重點,初中的化學計算只有這一個,所以必需要會。各種氣體的制取,收集都是重點,還要多做習題掌握題型。
生石灰:CaO 熟石灰,石灰水,消石灰:Ca(OH)2 銅綠,孔雀石 堿式碳酸銅:Cu2(OH)2CO3 純堿、蘇打:Na2CO3 雙氧水:H2O2 明礬:KAl(SO4)2?12H2O 干冰:固。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