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必要的……高中在地理方面學到的天文學知識都是常識級別的,和專業(yè)的差太遠了……更何況地理還分在文科里面(以前是的,不知道現(xiàn)在改了沒有)
如果你立志讀天文專業(yè)的話,高中要讀理科。為了高考,理科的所有科目都要學好,但是數(shù)學和物理要更花力氣,要精要通,而化學和生物只要成績好就行了。至于地理,高一學天文方面的時候學好老師教的就行了。
高中其實并不需要為以后的專業(yè)準備太多的東西,畢竟主要的都是大學才學的。
1、搞好學習成績,有了高考高分,才能報自己想去的專業(yè),否則只有數(shù)學、物理強也沒用。
2、如果有空的話,可以看看天文基礎方面的書籍,推薦《大眾天文學》《天文學新概論》之類的,對天文學有個基本的了解。
3、如果再有空的話,建議參加天文學奧賽。也不用費心準備太多,靠自己平時積累就好,得不到名次也沒關系,重在參與。 天文奧賽的相關信息《天文愛好者》雜志上應該會有的。
其實這只是一個參照物的問題,并不能算一個天文知識。
你可以這樣和你女兒解釋她和媽媽坐車,要是車開得很平穩(wěn),車窗戶全部掛上窗簾,我們就只能看到車里面的人和車的內部,是不是就不會覺得車是在移動的,而當把窗簾去掉后,我們看到了外面的景色,才曉得原來車是移動的。事實上你說的這個現(xiàn)象也是一樣。
我們在轉得非常平穩(wěn)的地球內部,就不會感覺地球在轉,但是當我們抬起頭看到了太陽和月亮就相當于車窗簾拉開了一樣,我們有了參照物就知道原來地球是在轉動的了。關于太陽地球和月球的運行 首先 太陽是恒星(作為太陽系的中心 它可以說是恒定不動的,當然太陽也在自轉 圍繞自己的軸心在轉) 而地球是行星(圍繞太陽公轉,并且也在自轉) 月球是衛(wèi)星(象一個衛(wèi)士一樣保護地球 自己自轉的同時也在公轉)地球自轉叫做一天 月亮圍著地球轉一圈叫做一個月地球圍著太陽轉一圈叫做一年當然我以上說的 只能是對于小學生而已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1月11日再來補充一句如果真要叫真可以這樣解釋 我們通常說的日 其實并非一個 分為恒星日和太陽日恒星日是地球參照某一個遙遠恒星計算的自轉周期 這個數(shù)據(jù)是23小時56分4秒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一日是指的太陽日 這個是根據(jù)恒星日取整數(shù) 也就是24小時關于地球的公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年的概念其實也有2個一個是365日6時9分10秒 這個是地球公轉的真正周期另外一個是回歸年 是指的太陽直射點在地球的南北回歸現(xiàn)之間呈正弦曲線來回移動一個周期的時間 是365日5時48分46秒 這個由于有一些特定的時間點(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而且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密切的關系 因此這個才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年以上是高一地理的知識接著還有一點 關于月球的自轉和公轉有一種說法是月球總是拿一面對著地球 人們永遠看不到月球的反面這個說法不假 可是很多人認為這是月球沒有自轉的原因事實上月球在自轉 只是剛好月球的自轉時間和公轉時間是相同的不曉得能理解不 也就是說月球的一“年”(因為月球的級別是衛(wèi)星 其實他的公轉是不可以稱為一年的)和月球上的一天 時間剛好相等 因為這種自轉和公轉同步 使得月球永遠都是用一面對著地球的 最后再補充一句 就是年 月 和 日本來就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行星圍繞恒星公轉一圈就是一年衛(wèi)星圍繞行星公轉一圈就是一個月行星自轉一圈就是一日并不是我們日常說的一年就是12個月365天 這種比例只存在于地球最后再提供一個小常識 關于北極星 其實北極星也是在轉的(通常我們都說北極星禁止不動的) 其實是因為北極星自行很緩慢然后必須提出的一點是 北極星并非一顆星的名字 而是一類星的名字 現(xiàn)在的北極星是小熊星座內的一顆星 而若干年后 天龍座的一個顆星將自行到北天極的位置上取代它成為新的北極星此外并沒有南極星 就是因為南天極(南天頂)恰好沒有這么一顆亮星出現(xiàn)。
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體。精品小編準備了高一地理宇宙中的地球知識點,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1、天體系統(tǒng)的級別:總星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①穩(wěn)定的太陽光照條件②比較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③因為日地距離適中,地表溫度適宜(平均氣溫為15度)④因為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地球能吸引大氣形成大氣層(氮、氧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態(tài)水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活動的標志:黑子、耀斑
(2)影響:影響電離層,干擾無線電短波通訊;產生“磁暴”現(xiàn)象和“極光”現(xiàn)象;影響地球氣候。
4、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①晝夜交替: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晨昏線(圈)——與赤道的交點的時間分別是6時和18時——太陽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
②地方時差:東早西晚,經(jīng)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時。
③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隨緯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的變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夜長晝短,緯度越高,夜越長晝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qū),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為12小時。
④赤道全年晝夜平分。南半球的情況與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3)四季的變化(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著季節(jié)而變化,使太陽輻射具有季節(jié)變化的規(guī)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節(jié)的劃分:3、4、5月為春季,6、7、8為夏季,9、10、11為秋季,12、1、2為冬季。
6、地球的圈層結構以地表為界分為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
(1)地球內部的圈層根據(jù)地震波(縱波、橫波)的特點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地殼物質主要由巖石(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組成,上地幔的軟流層是巖漿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鐵鎳物質組成。
(2)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6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