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參考教師招聘筆試《教育學與教學法基礎知識》考試內容,包括: (一)教育學。
1. 教育與教育學。 (1)了解教育的含義及構成要素。
(2)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態(tài)及其歷史發(fā)展脈絡。 (3)能夠根據現代社會的特點以及現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對教育現象做出正確的評價。
(4)了解教育學發(fā)展過程中國內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教育功能與教育目的。
(1)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與社會發(fā)展、教育與人發(fā)展的基本關系。 (2)了解教育目的及其功能,理解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
(3)理解全面發(fā)展教育的組成部分(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及其相互關系。 (4)掌握我國現階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及實現教育目的的要求。
(5)理解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學校教育中開展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運用國家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評判教育現象。 3.學校。
(1)了解學校的定義。 (2)理解學校公益性特點。
(3)了解學校教育制度及其發(fā)展。 (4)掌握我國的學校教育制度。
(5)掌握學校文化的概念、構成與功能。 (6)掌握學校、家庭、社會在兒童身心發(fā)展中的作用,理解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的相互配合。
4.教師與學生。 (1)了解教師勞動特點、教師素質。
(2)了解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內涵、階段及其途徑。 (3)掌握學生的本質特點。
(4)掌握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并依據此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5)了解良好師生關系的特點,運用相關理論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5. 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 (1)了解班主任的定義和班主任工作的意義。
(2)掌握班主任工作的任務和職責。 (3)了解班集體的概念、培養(yǎng)班集體的意義。
理解班集體的特征與發(fā)展階段,掌握培養(yǎng)班集體的方法。 (4)掌握班級管理的內容、原則與方法。
(5)運用所學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的理論知識分析解決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6.課外活動。
(1)了解課外活動的意義、特點、內容、組織形式。 (2)掌握課外活動組織與管理的要求。
7.教育研究。 (1)了解教育研究過程、基本方法。
(2)能夠運用各種教育研究方法開展教育科學研究。 (二)教學法。
1.教學目標。 (1)掌握教學目標的含義、特點和意義。
(2)了解行為目標、生成性目標、表現性目標的含義和意義。 (3)了解布盧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理論和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理論。
(4)理解教學目標和課程目標的聯系和區(qū)別。 (5)掌握我國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及在課程目標方面的創(chuàng)新。
(6)能運用相關理論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陳述和評價。 2.教學過程。
(1)理解教學的含義、意義、基本要素和基本任務。 (2)了解教學過程的各種本質觀。
(3)了解教學過程的基本功能。 (4)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基本階段。
(5)掌握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 3.教學內容。
(1)了解教學內容的基本含義、特性及載體。 (2)掌握教學內容確定的依據。
(3)掌握課程標準的含義、意義、性質和內容。 (4)掌握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及學生生活的關系。
(5)掌握教學內容預設和生成的關系。 (6)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含義、性質、意義和基本內容。
(7)了解綜合課程和分科課程背景下的綜合性學習。 (8)掌握課程資源的含義、意義和分類,能運用相關知識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4.教學設計。 (1)了解教學設計的含義、理論依據和過程。
(2)掌握綜合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 (3)了解教學媒體對課程教學領域的影響。
(4)掌握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整合。 5.教學實施。
(1)掌握我國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理念 (2)掌握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3)掌握中小學常用的教學原則。
(4)理解教學工作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5)掌握說課的含義、意義和內容。
(6)了解班級授課制的含義、特點、優(yōu)勢和局限。 (7)了解教學組織形式的變革和發(fā)展趨勢。
(8)掌握現代學習方式的主要特征及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含義、意義和具體要求。 (9)掌握新課改理念下教學實施行為的轉變,能運用相關理論對新課改理念下教學實施行為進行恰當評價。
6.教學評價。 (1)理解教學評價的含義、功能和基本類型。
(2)了解教學評價的基本模式。 (3)掌握學生學業(yè)成就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評價的主要內容和主要方法。
(4)掌握我國新課改倡導的發(fā)展性教學評價體系。 (5)掌握新課改教學評價行為的轉變,能運用相關理論分析我國當前的教學評價。
2017廣西教師招聘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兩個部分。
1、筆試科目包括:《教育學與教學法基礎知識》、《教育心理學與德育工作基礎知識》。
2、筆試安排:
上午 9:00-11:00 教育學與教學法基礎知識
下午 15:00-17:00 教育心理學與德育工作基礎知識
以上兩科考試分值各100分。
3、筆試成績查詢: 2017年5月25日起,應聘人員可登錄廣西中小學教師公開招聘系統查詢筆試成績。
4、面試內容及方式。面試主要考核應聘人員的職業(yè)道德、心理素質、儀表儀態(tài)、言語表達、思維品質等教學基本素養(yǎng)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教學基本技能,可采用結構化、情景模擬等方法,通過備課、試講、答辯等方式開展。面試將由各市、縣(市、區(qū))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各市、縣(市、區(qū))應提前3個工作日通知相關應聘人員具體的面試時間和地點。本次招聘筆試成績不計入總成績,面試成績?yōu)榭偝煽?。面試成績由各市、縣(市、區(qū))自行公布。
一、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方面
1.教育學的教育研究與教育改革新增了兩個內容:(1)了解當代中國基礎教育改革中幾大學派(生命·實踐教育學派、生本教育學派、生命化教育學派、主體性教育學派、新教育學派、情境教育學派、情感教育學派、理解教育學派)的主要觀點。(2)能用所學理論,正確分析我國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問題與現象。
2.教學法的教學設計中有部分修改:(1)理解教學設計的含義、理論基礎、過程和方法。(2)原本的5、6點修改為“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
3.教學法的教學實施中新增了“理解校本課程的含義、特點和開發(fā)?!?/p>
二、試卷結構方面
今年的《教育學與教學法基礎知識》在考試??嫉馁x分上面做了一定的修改,教育與教育學由原來的約7分減少為約5分,學校由約10分減少為約7分,教育研究改為教育研究與教育改革,并從約5分增加為約10分。
1、2016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教育心理學與德育工作基礎知識》,作者:中公教育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2016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教育學與教學法基礎知識》,作者:中公教育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3、2016年廣西中小學教師招聘統考時間安排:
報名時間:2016年3月31日8:00至4月7日17:30。
因系統問題,報名時間延長至4月9日17:30
資格審查:2016年3月31日8:00—4月8日17:30。
因系統問題,資格審查時間到延長至4月10日17:30。
完成繳費時間:4月9日17:30前。
因系統問題,繳費時間延長截至4月11日17:30。
改報時間:4月12日9:00至17:30期間。
打印準考證時間:2016年5月7日8:00—5月14日24:00。
筆試時間:2016年5月14日(星期六)。
上午 9:00-11:00 教育學與教學法基礎知識;
下午 15:00-17:00 教育心理學與德育工作基礎知識。
成績查詢時間:2016年5月25日起。
①2016年廣西教師招聘考試科目為 《教育學與教學法基礎知識》和 《教育心理學與德育工作基礎知識》兩科??荚噧热菀钥荚嚧缶V為準。
②廣西教師招聘考試大綱內容包括考試題型,考試分值,考試內容等等。每年3月份會與考試公告一起,發(fā)布廣西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大綱與說明。
③以下提供部分考試大綱內容,僅供參考。
2015年廣西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 《教育心理學與德育工作基礎知識》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中小學教師公開招聘考試是全區(qū)統一的選拔性考試,從教師應有的職業(yè)素質、專業(yè)水平、教育教學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考試結果將作為我區(qū)中小學教師公開招聘的筆試成績。
二、考試目標
能夠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應試者了解掌握教育心理學和德育工作方面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以及具有開展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基本實踐能力,以達到對報考群體初步篩選的目的。
三、考試內容模塊及要求
根據《教育部關于印發(fā)〈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小學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和〈中學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的通知》(教師〔2012〕1號)精神,結合教育心理學和德育工作基礎知識以及廣西實際確定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教育心理學。
1.緒論。
(1)了解教育心理學的發(fā)展概況;教育心理學誕生的標志。
(2)理解教育心理學的含義。
(3)掌握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步驟并加以應用。
2.學生心理。
(1)了解埃里克森的人格發(fā)展階段理論。
(2)理解心理發(fā)展、最近發(fā)展區(qū)、流體智力、晶體智力的內涵。
(3)掌握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并加以應用。
(4)掌握學生常見的智力差異、氣質差異、性格差異、學習風格差異與因材施教。
(5)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掌握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了解中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3.教師心理。
(1)理解教師角色的含義及構成、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角色與特征。
(2)理解教學效能感、教師控制點、羅森塔爾效應的內涵。
(3)了解師生互動及相互間的影響。
(4)掌握教師的心理特征,包括認知特征、人格特征以及行為特征。
(5)了解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以及教師常見的心理沖突,掌握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6)理解教師職業(yè)倦怠的概念,能分析教師職業(yè)倦怠的成因,掌握如何應對教師職業(yè)倦怠。
4.學習心理?!赐辍?/p>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6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