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繪畫藝術,它運用線條和墨色來表現(xiàn)物象的形體、質感,并與文學、書法、篆刻相結合,最終達到形神兼?zhèn)?、氣韻生動、深入意境的藝術效果。是世界繪畫藝術的瑰寶。
本片根據國畫傳統(tǒng)藝術風格和特點,系統(tǒng)講述并演示了中國畫的歷史進展,題材分類、使用工具以及工筆畫和寫意常規(guī)的筆墨技法等基礎常識。并根據科目分類,分別針對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的繪畫技法和技巧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和演示。是初學者和業(yè)余愛好者學習中國畫、掌握基礎知識和繪畫技法的實用教材,它將帶你步入中國畫-這座民族藝術殿堂的大門!
■國畫入門-基礎篇
01、概述
02、中國畫的工具
03、中國畫的基本技法-筆法
04、中國畫的基本技法-墨法
■國畫入門-山水篇
01、山水畫技法
02、林木畫法
03、山石畫法
04、云水畫法
05、點景
■國畫入門-花鳥篇
01、花鳥畫技法
02、工筆牡丹畫法
03、寫意牡丹、菊花畫法
■國畫入門-人物篇
01、人物畫技法
02、人物造型-畫部
03、表情
04、動態(tài)
05、工筆人物畫
06、寫意人物畫
國畫教學 國畫工具與材料 筆毛筆以其筆鋒的長短可分為長鋒、中鋒和短鋒筆,性能各異。
長鋒容易畫出婀娜多姿的線條,短鋒落紙易于凝重厚實,中鋒、短鋒則兼而有之,畫山水以用中鋒為宜。又根據筆鋒的大小不同,毛筆又分為小、中、大等型號。
畫山水各種型號都要準備一點,一般“小山水”小狼毫、“大山水”大狼毫各備一支,羊毫筆”小白云”、“大白云”各備一支,再有一支更大的羊毫“斗筆”就可以了。新筆筆鋒多尖銳,只適于畫細線,皴、擦、點擢用舊筆效果更好。
有的畫家喜歡用禿筆作畫,所畫的點、線別有蒼勁樸拙之美。 制筆和選筆有四個標準,即「尖、齊、圓、健」四德,「尖是筆鋒合攏后順暢而尖,尖則點劃不失其鋒,「齊是鋒毫齊平,齊則易於變化,「圓是筆毫本身圓整,圓則書寫時圓勁不分叉,「健是筆毫具有適度的彈性,健則堅固耐用。
中國的毛筆不同於西洋的油畫筆,中國毛筆是圓錐狀,油畫筆是扁平的刷子,近似我國排筆。筆的性質決定於制作的技術與所采用的比毫種類,供作畫用的毛筆大致可分為硬毫、軟毫及介於兩者之間的兼毫三大類。
硬毫筆主要用狼毫(黃鼠狼的尾尖毛制成),以有用貂、鼠、馬、鹿、兔毛制成,硬毫的筆性剛健,適合畫線條,常見的「蘭竹」、「小精工」、「小紅毛」、「葉筋 筆」、「衣紋筆」、「書畫筆」等,日本筆有「山馬筆」、「面相筆」、「勾勒筆」等。軟毛筆主要用羊毛制成,也有用鳥類羽毛制造的,性質柔軟,含水性強,適合作大面的渲染用,常見的軟毫有「大鶴頸」、「白圭筆」、「染筆」、「大鵝」、「純羊毫提筆」、等,日本筆則有「彩色筆」、「隈取筆」等。
兼毫筆是用羊毫與狼毫(或兔毫)相配制成,性質在剛柔之間,如「七紫三羊」、「白云筆」、「純紫尖毫」,日本筆有「則妙」、「玉蘭」、「長流」等. 好的毛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圓、齊、尖、健,使用起來才能運轉自如。畫筆用后應及時清洗干凈,避免墨汁干結損壞筆毫。
墨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煙、松煙兩種,制成的墨稱油煙墨和松煙墨。油煙墨為桐油煙制成,墨色黑而有光澤,能顯出墨色濃淡的細致變化,宜畫山水畫;松煙墨黑而無光,多用于翎毛及人物的毛發(fā),山水畫不宜用。
挑選墨首先看其色,墨色發(fā)紫光的最好,黑色次之,青色又次之,呈灰色的劣墨不能用;然后聽其音,好墨扣擊時其聲音清響,研磨時聲音細膩,劣質的墨聲音重滯,研磨時有粗糙響聲。磨墨要用清水,用力均勻,按順時針方向轉慢磨,直到墨汁稠濃為止。
作畫用墨要新鮮現(xiàn)磨,存放過久的墨稱為宿墨,宿墨中有濃縮后的渣滓,用不好有臟黯之。現(xiàn)在北京、天津等地生產的書畫墨汁(如一得閣),使用方便,已為許多書畫家所用,但墨汁中膠重,最好略加清水,再用墨錠研勻使用。
墨色更佳。 紙中國畫在唐宋時代多用絹,到了元代以后才大量使用紙作畫。
中國畫用的紙其它畫種不同,它是青檀樹作主要原料制作的宣紙,宣紙產于安徽涇縣,古屬宣州,故稱宣紙。宣紙又分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
熟宣紙是用礬水加工制過的,水墨不易滲透,遇水不化開,但和其它紙張的效果也不一樣;可作整細致的描繪,可反復渲染上色,適于畫青綠重彩的工筆山水。生宣紙是沒有經過礬水加工的,特點是吸水性和滲水性強,遇水即化開,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能收到水暈墨章、渾厚化滋的藝術效果,多用于寫意山水畫。
熟宣用畫容易掌握,但也容易產生光滑板滯的毛?。簧鳟嬰m多墨趣,但滲透迅速,不易掌握。故畫山水一般喜歡用半生半熟宣紙。
半生熟宣紙遇水慢慢化開,既有墨韻變化,又不過分滲透,皴、擦、點、染都易掌握,可以表現(xiàn)豐富的筆情墨趣??梢源嫘堊鳟嫷募堖€有東北的高麗紙、四川的夾江宣紙、江西的六吉紙等等,其性能接近于半生半熟的宣紙。
硯硯臺我國最有名的硯是歙硯和端硯。歙硯產于安徽歙縣,端硯產于廣東高要縣。
好的硯臺。一般書畫選擇各地產的硯臺可以了,選擇硯臺主要擇其石料質地細膩,濕潤,易于發(fā)墨,不吸水。
硯臺使用后要及時清洗干盡,保持清潔,切忌曝曬、火烤。硯的優(yōu)劣,對墨色有很大的影響、最理想的是廣東肇慶出產的端溪硯,或安徽的硯,都是石堅致細潤,發(fā)墨快,墨也磨的細,且能貯墨甚久不易乾,但良質的硯價格昂貴,本省二水出產得螺溪石硯品質亦佳,但不宜選購樹脂加石粉灌出來的塑膠品選擇硯臺雖然以石質細潤為佳,但過於光滑(如臺灣大理石硯),亦不容易發(fā)墨。
硯臺的形狀也有多種款式,以墨海一型最便利,儲墨多,使用后可蓋上蓋子,以免墨水乾涸。經過一段時間后,殘墨積的太多,應先用水浸泡,再洗除墨垢,保持硯臺清潔。
顏料 我國的繪畫發(fā)展到唐代,以重彩設色為主流,自從宋代水墨畫盛行以來,在文人標 淡雅的趨勢下,色彩的運用有逐漸衰退的傾向;然而習畫者應該對傳統(tǒng)的繪畫顏料有所認識,作多面性的發(fā)展,或與水墨作更佳的結合。傳統(tǒng)的顏料兩大類。
礦物性顏料從礦石中磨煉出,色彩厚重,覆蓋性強,常用的有: (一)石綠:通常呈粉未狀,使用時須兌膠,石綠根據細度可分為頭綠、二綠、三綠、四綠等,頭綠最粗最綠,依次漸細漸淡。 。
這個是沒有很多的理論知識的
水墨畫在于墨的濃淡和黑灰、疏密的關系,過淡,缺少亮眼的點過黑太臟,下筆的時候根據紙的干濕程度可以讓墨暈染或者不暈染,那樣能搭配出很多不同的效果,多畫畫就好了,不怕浪費紙,多欣賞名家作品也是必須的。首先,國畫的底子應該是書法,而不是素描,切記切記。 其次,國畫的韻味源自古典書卷之氣,而非現(xiàn)代時尚之氣,凡是提出中國畫的現(xiàn)代化的,都不是純粹的國畫,那是徐悲鴻為始作俑的一批人,引進西方美術教學方式以后的才出現(xiàn)的,并且,當時引起的目的在于糾正并協(xié)助中國畫的傳統(tǒng)化教學,所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另外,在素描的高級學府——前蘇聯(lián)——俄羅斯,素描也不是這么畫的,去了一次,從最基本的東西重起爐灶革新了一次。 絕對不要以透視關系、明暗對比來考量國畫。 臨摹畫作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要今天臨習這家明天臨習那家,這樣是沒用的,哪個名家,都有超出常人之處,細細體會,細心摹畫,臨習時對象的選擇也很重要,首先不要入手先臨摹風格過于跋扈的、奇崛的,要自平和入手,然后,根據自身興趣,選擇特定風格臨習。 切忌淺嘗輒止,無論臨習哪家,都要鉆研一番,等到真正懂了以后,或者確確實實不再感興趣以后,再換別家
、國畫簡介詳解 國畫,中國花的簡稱,是專屬于我國的繪畫,其繪畫起源漢代,因為那時候的人們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故此稱此繪畫為中國畫,也就是國畫。
而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國畫就是一種繪制在絹、宣紙或者是帛上面并且加上裝裱的一種卷軸畫。它是我們漢族的傳統(tǒng)繪畫形式,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畫壇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代表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于裝飾畫的高度關注,國畫也逐漸作為裝飾畫走入了家家戶戶當中了。 2、國畫分類詳解 國畫起源于我國的漢朝時期,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所以在這段很長的歲月里,我國留下來的繪畫作品是非常豐富的。
究其分類而言,也是比較多的,按照繪畫作品的題材來分的話,國畫一般別分為三類,分別是山水畫、花鳥畫和人物畫。 如果是按照繪畫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來分的話,國畫又可以被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這兩種。
此外還有著一些其他的分類標準,所以我國的國畫還被分為了水墨畫、院體畫、工筆畫和文人畫等等,其中動物畫也就是花鳥畫。 國畫入門教程詳解 精美國畫作品賞析 3、國畫特點詳解 國畫之所以如此受國人的鐘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體現(xiàn)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哲學觀念和審美觀念,在繪畫的造型方面,采取以大觀小,小中見大的方法,從事物的一個點或者是一個面來構建這個事物的整體形象,從而趣相聯(lián)系,達到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目的。
并且中國的國畫十分的重視構思,一切的繪制都要講求意在筆先和形象思維,繪制的事物圖案講求似與不似之間,因而國畫就十分的注意意境這么一個東西,注重藝術形象的主客觀統(tǒng)一。 精美國畫作品賞析 其實我國精美的國畫作品真的是太多太多了,畢竟幾千年的歷史,留下來的作品自然是很多的,而這幅就是其中之一。
這是一幅非常典型的國畫山水畫,因為繪制的題材就是我們大自然中存在山川河流。整幅作品看上去還是非常壯觀的,而且這幅作品繪制在深秋的時候,這個時候樹葉都變得黃了,所以山川看起來就是一副秋天的景象,一片金黃的顏色中夾雜著一些紅色,看起來十分的美觀和唯美,白色的煙霧在其中不斷的漂浮著,十分的唯美和和諧。
1、先講講臨摹。首先要選擇一些自己喜歡,適合自己風格的名家畫集。但不要選擇那些過于難的畫冊。對于初學者還是買一些畫家編的國畫入門之類的書較合適。練習時就基本照著人家的構圖、筆法來畫。但要注意不能一味照搬。用帖時首先要看,要品味要琢磨??纯慈思沂侨绾螛媹D的,一些筆法的運用如何巧妙,畫的神韻在哪里等等??紤]好了,再下筆。初學者可以邊看邊畫,作畫中也可以不斷品味、體會用筆。這時要腦、眼、心、手并用。作畫時要找手上的感覺、體會用筆之內涵。練習一段時間后就可以看完摹本然后默畫,這時就不要去看摹本,待作完畫后再進行對照、比評,找出不足進行改進。這個過程是自我摸索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逐漸找到技巧,并成為自己的東西。關鍵還是在用腦、用心。只有反復思考、品評,才能有提高。
2、再談談寫生。臨摹到了一定水平,就可以寫生了。寫生就是要對客觀實在的景物、人物進行刻畫、創(chuàng)作。
3、需要選景。這其實是相當重要的一步。要憑我們的審美觀、藝術欣賞力來選取合適景物、合適角度、合適部分。就像照相,不僅要考慮光線,而且要考慮構圖。所選景物應有層次、有主次、和諧統(tǒng)一。選擇構圖的方法可以用木框或將手指框成一個方形,將所選景物置于其中,觀察品味是否合適,進行篩選,確定所畫對象。
4、作畫時要有耐心,要不斷用眼觀察、用腦思考,將平日所得應用開來。還要注意寫生并非完全的像照相機一樣從自然中搬下來,根據作畫需要,可適當刪減不必要的景物,或添進新的景物,也可在景物中先加入需要的物件再作畫。但對于初學者,主要鍛煉其對景物刻畫的能力,還應盡量保持景物原貌,待到一定水平再進行景物處理。
山水畫技法一般按山石的畫法(斧劈皴、拖、云頭皴、披麻皴、雨點皴、米點皴、太湖石等),樹的畫法(枝干、樹葉、松樹、柳樹、柏樹、竹、棕櫚、楊樹、泡桐樹、夾竹桃、梅杏桃、春樹、秋樹、夾葉樹等),云水的畫法(水、云、風、雨、霧等),建筑物和車船的畫法等分類,技法也不一樣。像畫山石的傳統(tǒng)步驟是“勾、皴、擦、染”,其中“皴”又根據山石的質地分為披麻皴、斧劈皴、折帶皴、牛毛皴、卷云皴、荷葉皴等等很多;樹木按品種分類,枝干和樹葉畫法都不一樣,如樹葉的傳統(tǒng)畫法有介子點、個子點、圓點、雙勾等等,另外松樹的畫法比較特殊一些,需要畫松針,也分為很多種。
建議你還是先學《芥子園》畫譜之類的專業(yè)教材,就會一目了然。
相關視頻:/w86/album-aid-8138057.html
畫國畫不需要像學西洋畫那樣,先學透視,畫速寫等,但自己閉門學練也不行,還要師傅領進門,因為畢競是一門藝術。
掌握的技能和要學的知識在學畫過程中即可明了。開始學一般從蘭花(練習運筆技巧)入手,然后按菊、竹、梅的順序,一步一步學畫。
(開始不能學畫人物和動物)。要看的書從簡到繁,先到書店買《怎樣畫蘭》、《怎樣畫菊》、《怎樣畫竹》和《怎樣畫梅》(每冊9元)。
學練一段以后,可以買《中國畫技法》和《芥子園畫譜》等書。在用筆方面,要買大蘭竹、中蘭竹、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各一支,以后根據情況逐步增添。
宣紙用生宣;墨汁用市售“一得閣”書畫墨汁。其他就是下功夫練了。
我學的是寫意畫。
最初步當然是毛筆和墨汁的運用。
練習
中鋒(立起毛筆,畫長長的直線。等到線條可以自己隨意控制粗細變化的時候就可以了。當然一筆下去的線條要勻稱,就算是畫頭發(fā)絲那么細的線條也要勻稱。)
側鋒(先沾淡墨,鼻尖沾濃墨,練習側著筆鋒畫。這個稍簡單。)
毛筆的飽滿程度要自己掌握好。
然后買入門叢書自己按步驟練習。
像樓上說的,花鳥,山水,人物。
臨摹多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時候自然會比較順利。
寫意國畫在布局上講究“密不透風,疏可走馬。”
其實寫意也并不是非常追求美術功底的。要的只是落筆的感覺。我是先學的國畫,后來才因為考試需要去學素描色彩的。
最好還是有老師或者朋友指點一下。畢竟不是隨便都能上手的事。
如果想在這上面有所作為,最后 拜師名門,還是很有必要的。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