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besthcb
生理學重點知識總結
一.緒論
1.負反饋:反饋信息使凈輸入信號減弱。
2.反射: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參與下,機體對內外環(huán)境刺激所做出的適應性反應。
3.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指機體在神經體液調節(jié)下,通過各器官系統(tǒng)協(xié)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
4.神經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活動參與調節(jié)機體許多生理功能。
5.體液調節(jié):體內某些cell分泌化學物質,經體液運輸到達組織cell,通過作用于相應受體對機體活動
調節(jié)。
6.神經分泌:神經cell合成的激素或因子從神經末梢釋放人血,并作用于靶cell的分泌方式。
7.興奮性:指可興奮cell接受刺激發(fā)生動作電位的能力。8.神經調節(jié):反應迅速、準確、作用短暫;體液調節(jié):反應速度慢,作用廣泛而持久;自身調節(jié):比較局限,不靈敏,但在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尚未參與或并不參與時發(fā)揮其作用。二.細胞的基本功能1.靜息電位:在靜息的情況下cell膜內測的電位較外側為負。cell膜內外兩側的電位差。2.動作電位:神經或肌肉興奮時發(fā)生的可傳播的電變化。3.閾電位:當刺激達到閾值時,說明cell膜電位去極化已達到一個臨界的值,這個電位稱為閾電位。4.閾刺激:以剛能引起動作電位的刺激為閾刺激。5.絕對不應期:當興奮發(fā)生時及興奮后很短時間內,興奮部
位對繼之而來的刺激,不論刺激多強,都不發(fā)生
興奮。這一段時間稱為絕對不應期。
6.興奮-收縮藕聯(lián):從肌肉受刺激引起興奮的膜電變化到肌肉收縮的肌纖維內部收縮蛋白變化的過程。
7.鈉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內容來自用戶:besthcb生理學重點知識總結一.緒論1.負反饋:反饋信息使凈輸入信號減弱。
2.反射: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參與下,機體對內外環(huán)境刺激所做出的適應性反應。3.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指機體在神經體液調節(jié)下,通過各器官系統(tǒng)協(xié)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
4.神經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活動參與調節(jié)機體許多生理功能。5.體液調節(jié):體內某些cell分泌化學物質,經體液運輸到達組織cell,通過作用于相應受體對機體活動調節(jié)。
6.神經分泌:神經cell合成的激素或因子從神經末梢釋放人血,并作用于靶cell的分泌方式。7.興奮性:指可興奮cell接受刺激發(fā)生動作電位的能力。
8.神經調節(jié):反應迅速、準確、作用短暫;體液調節(jié):反應速度慢,作用廣泛而持久;自身調節(jié):比較局限,不靈敏,但在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尚未參與或并不參與時發(fā)揮其作用。二.細胞的基本功能1.靜息電位:在靜息的情況下cell膜內測的電位較外側為負。
cell膜內外兩側的電位差。2.動作電位:神經或肌肉興奮時發(fā)生的可傳播的電變化。
3.閾電位:當刺激達到閾值時,說明cell膜電位去極化已達到一個臨界的值,這個電位稱為閾電位。4.閾刺激:以剛能引起動作電位的刺激為閾刺激。
5.絕對不應期:當興奮發(fā)生時及興奮后很短時間內,興奮部位對繼之而來的刺激,不論刺激多強,都不發(fā)生興奮。這一段時間稱為絕對不應期。
6.興奮-收縮藕聯(lián):從肌肉受刺激引起興奮的膜電變化到肌肉收縮的肌纖維內部收縮蛋白變化的過程。7.鈉。
生理學的研究內容
因為研究對象不同,生理學可分為微生物生理學、植物生理學、動物生理學和人體生理學。動物生理學特別是哺乳動物生理學和人體生理學的關系密切,他們之間具有許多共同點,可結合在一起研究。通常所說的生理學主要是指人體和高等脊椎動物的生理學。
動物生理學從進化角度和個體發(fā)育角度去考慮,可以分為比較生理學和發(fā)育生理學。前者對無脊椎動物各門及脊椎動物各綱的生理功能進行比較研究,探索他們的生命活動如何與其環(huán)境變化相適應。
在種類浩繁的無脊椎動物中,昆蟲生理學的研究具有特別重要的位置。在脊椎動物中,魚類、兩棲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的生理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在發(fā)育生理學方面,哺乳動物的個體發(fā)育各階段的生理特征的研究,除具有它自身的價值外,對于理解人體發(fā)育進程中的生理變化也很有意隨著學科的相互滲透,生理學又分化出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
由于近代生理學一開始就運用化學的和物理學的理論和技術進行研究,因而在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之間要作出截然的劃分是不可能的。
近代生理學的研究,不僅描述生命活動的表面現象,而且在整體觀點下運用實驗的方法探討機體各部分的功能及其內在的聯(lián)系。
生理學的實驗可分為幾個層次,也就是從不同的水平進行生理學的實驗研究:器官系統(tǒng)水平,細胞組織水平和亞細胞及分子水平。迄今為止,大量的生理學研究是集中于機體的器官系統(tǒng)水平,因為這在醫(yī)學應用和生產實踐上是最亟需的基礎知識。
例如:血液循環(huán)生理包括血液運行和心臟、血管的功能;呼吸生理包括呼吸道和肺的功能以及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消化生理包括消化管運動和消化液的分泌,以及食物的消化和養(yǎng)料的吸收過程;排泄生理主要討論腎臟的泌尿過程和輸尿管、膀胱的排尿過程;內分泌生理討論各種內分泌腺的功能;神經系統(tǒng)是機體各部分功能的調節(jié)機構,一方面接受由各種感受器或感覺器官傳來的信號而加以整合,另方面對各種器官系統(tǒng)的活動進行調節(jié)和控制,從而使機體對體內外環(huán)境的變化作出有規(guī)律的反應。
關于細胞組織水平的研究,乃是探索各種組織細胞的生理特性和活動特征,如神經組織、肌肉組織。上皮組織和結締組織的生理及其相互關系。這一水平的研究在生理學發(fā)展上也很早受到重視,從而為理解各器官系統(tǒng)的活動機制提供必需的基礎知識。
關于亞細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理研究,這是近期才發(fā)展的領域,如關于細胞膜的物質轉運的機制,神經和肌內細胞膜的電位變化及其與離子通透性改變的關系,各種肌肉的超微結構的功能及其與興奮——收縮耦聯(lián)的關系,各種激素的生物合成過程及其分泌和作用機制,中樞神經細胞的遞質和神經激素的研究等。以上3個層次的研究都屬于分析性生理學的范圍,這種分析性實驗的結果對于近代生理學的發(fā)展起了重大作用。
在分析性研究發(fā)展的同時,生理學家還重視綜合性生理學的研究,那就是探討人類或動物的整體如何適應于環(huán)境的變化。生理學家對人和動物在各種自然環(huán)境中或人工模擬的環(huán)境中、整體或其某一部分的生理活動如何通過自身內部的調節(jié),從而使機體與環(huán)境變化相適應進行研究。
例如,19世紀的生理學家就已注意到人體和動物在基礎或安靜情況下的能量代謝,以及不同強度的運動或勞動和不同的營養(yǎng)物質對能量代謝的影響。又如高空、潛水對呼吸和心血管活動的影響,也很早受到生理學家的注意。
隨著工業(yè)和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于是高溫、低溫、航天失重時的生理變化的研究,也就應運而生。此外,生理學家利用慢性手術的制備來研究動物機體在健康、清醒的情況下各種消化液分泌的調節(jié)機制以及大腦活動的變化等。
由于實驗技術和生理測試手段的不斷創(chuàng)新,使得生理學家有可能在人體或動物不受創(chuàng)傷的條件下研究各種生理活動的變化規(guī)律。所有這些綜合性或整體生理學的研究對于檢驗分析性生理研究的結果和解決人體生理學在實際應用中的問題,顯得特別有意義。而分析性生理研究越深入細致,對于綜合性生理研究結果的認識也越深刻全面。
在研究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基礎上,還要研究人體的異常生命活動的規(guī)律。這樣就從生理學領域又派生了病理生理學,這對人類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防治提供了理論依據。
無論人體生理學或動物生理學的研究課題,在初期都是為解抉實際問題的需要而由少數人自發(fā)地從事工作的。例如人體生理學一向是同醫(yī)療實踐密切聯(lián)系著的,因此早期進行人體生理研究的也就是直接參與醫(yī)療實踐的醫(yī)務工作者。只是由于醫(yī)療實踐中提出的生理學問題越來越多,而且要求對這些問題的解抉越來越深入,于是才有專門的生理學工作者。
人體生理學學習輔導 (一) 人體生理學是電大護理專業(yè)一門必修基礎課,它是研究正常人體生命活動規(guī)律的科學。
電大護理學專業(yè)的學生可以通過自學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完成作業(yè)、完成實驗、小組討論等方式進行學習?!度梭w生理學》教材共分十二章。
第一章緒論主要介紹了人體生理學的研究內容和方法、人體的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及人體活動的調節(jié);第二章介紹了細胞的基本功能;第三章主要介紹了血液;第四章~第十二章介紹了機體各系統(tǒng)、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為了幫助同學們學習、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本學期共在網上進行8次輔導。
本次輔導的內容包括第一章緒論、第二章細胞的基本功能、第三章血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以及學習建議。 學習內容及要求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人體生理學的研究內容和方法 【學習內容】 人體生理學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人體生理學的發(fā)展及其與醫(yī)學的關系 【學習要求】 了解人體生理學的研究內容和方法 第二節(jié) 人體生理活動的基本特征 【學習內容】 1.新陳代謝 2.興奮性 刺激 、反應 、興奮、抑制 3.適應性 4.生殖 【學習要求】 1.掌握興奮性、可興奮組織、閾刺激、興奮、抑制等概念。
2.熟悉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新陳代謝、興奮性、適應性和生殖。 3.了解刺激引起興奮的條件。
第三節(jié) 人體功能活動的調節(jié) 【學習內容】 1.人體功能活動的調節(jié)方式 神經調節(jié) 體液調節(jié) 自身調節(jié) 2.人體功能的反饋性控制 正反饋 負反饋 前饋 3.內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 【學習要求】 1.掌握內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的概念;內環(huán)境理化性質相對恒定的重要意義。 2.熟悉人體功能活動的調節(jié)方式;反射、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的概念;反饋性控制。
3.了解前饋、自身調節(jié)。 第二章 細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節(jié) 細胞膜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學習內容】 1.細胞膜的基本結構 2.細胞膜的物質轉運功能 單純擴散、易化擴散、主動轉運、入胞和出胞作用 3.細胞膜的受體功能 【學習要求】 1.熟悉單純擴散、易化擴散、主動轉運、入胞和出胞作用的概念。
2.了解細胞膜的基本結構。 第二節(jié) 細胞的生物電現象及其產生機制 【學習內容】 1.生物電現象的記錄方式 2.靜息電位 3.動作電位 【學習要求】 1.掌握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的概念及其產生機制。
2.熟悉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的特點。 3.了解生物電現象的記錄方式。
第三節(jié) 興奮的引起及傳播 【學習內容】 1.興奮的引起 閾電位、局部興奮和它向鋒電位的轉化 2.興奮性變化規(guī)律 3.興奮的傳播 興奮在同一細胞上的傳播、興奮在細胞間的傳遞。 【學習要求】 1. 掌握興奮在同一細胞上的傳播;神經-肌肉接頭處的興奮傳遞;興奮性的變化規(guī)律。
2.熟悉興奮的引起和閾電位;興奮在同一細胞和細胞間傳播的特點。 第四節(jié) 肌細胞的收縮功能 【學習內容】 1.骨骼肌的收縮機制 2.骨骼肌的興奮-收縮耦聯(lián) 3.骨骼肌收縮的外部表現 【學習要求】 1.熟悉等長收縮、等張收縮、單收縮、復合收縮、肌肉收縮能力的概念;前負荷、后負荷對肌肉做功的影響;骨骼肌的興奮-收縮耦聯(lián)。
2.了解骨骼肌的收縮機制。 第三章 血 液 第一節(jié) 概 述 【學習內容】 1.體液和內環(huán)境 2.血液的組成及其功能 【學習要求】 1.熟悉血液的組成及功能。
2.了解體液分布概況。 第二節(jié) 血 漿 【學習內容】 1.血漿的化學成分 2.血漿的理化特性 比重、粘滯性、滲透壓、酸堿度 【學習要求】 1.熟悉血漿滲透壓的組成,正常值及作用。
2.了解血漿的成分及理化特性。 第三節(jié)血細胞 【學習內容】 1.紅細胞 紅細胞的正常值、形態(tài)和功能,紅細胞的特性 2.白細胞 白細胞的分類和正常值、白細胞的生理功能 3.血小板 血小板的形態(tài)和正常值、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4.血細胞的生成和破壞 血細胞的生成、血細胞生成的調節(jié)、血細胞的破壞 【學習要求】 1.熟悉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的形態(tài)、正常值和生理功能;紅細胞的特性。
2.了解血細胞的生成與破壞。 第四節(jié) 生理性止血 【學習內容】 1.生理性止血 2.血液凝固 凝血因子、凝血過程、抗凝系統(tǒng)的作用 3.纖維蛋白溶解 纖溶酶原的激活、纖維蛋白的降解、抑制物及其作用 【學習要求】 1.熟悉凝血過程;纖維蛋白溶解及生理意義。
2.了解生理性止血;抗凝和促凝的因素。 第五節(jié) 血量、輸血與血型 【學習內容】 1、血量 2、輸血與血型 3、ABO血型系統(tǒng) 4、Rh血型系統(tǒng) 【學習要求】 1.掌握ABO血型系統(tǒng);交叉配血的意義與方法。
2.熟悉血量。 3.了解Rh血型系統(tǒng)。
學習建議 1.制定學習計劃:電大學習有許多特點。作為學生來講,許多人是在職學習,存在工學矛盾的問題;作為學習形式是以自學為主;作為教材有多種媒體教材,比如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等,其中文字教材又包括主教材和輔導教材等。
因此,為了保證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建議每個學生根據學習內容和要求,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安排好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利用好各種媒體的學習資源。 2.認真閱讀教材。
在各種媒體的教學資源中,最主要的是文字教材。建議同學們首先要認真閱讀文字教材。
先了解知識構架,然后反復研讀教材內容,要求掌握的內容應該達到應用的水平,要求熟悉的內容要達到能夠把握詳細內容的水平,要求了解的內容也應該綱目清楚。碰。
一、必修本 緒 論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2. 從結構上說,除病毒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學變化總稱,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4.生物體具應激性,因而能適應周圍環(huán)境。
5.生物體都有生長、發(fā)育和生殖的現象。 6.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征,使各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wěn)定,又能不斷地進化。
7.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huán)境,也能影響環(huán)境。 第一章 生命的物質基礎 8.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tǒng)一性。
9.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 10.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絕對不能離開水。
11.糖類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12.脂類包括脂肪、類脂和固醇等,這些物質普遍存在于生物體內。
13.蛋白質是細胞中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對于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極重要作用。
15.組成生物體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不能夠單獨地完成某一種生命活動,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細胞就是這些物質最基本的結構形式。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 16.活細胞中的各種代謝活動,都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密切關系。細胞膜具一定的流動性這一結構特點,具選擇透過性這一功能特性。
17.細胞壁對植物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 18.細胞質基質是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為新陳代謝的進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質和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
19.線粒體是活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20.葉綠體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中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
21.內質網與蛋白質、脂類和糖類的合成有關,也是蛋白質等的運輸通道。 22.核糖體是細胞內合成為蛋白質的場所。
23.細胞中的高爾基體與細胞分泌物的形成有關,主要是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和轉運;植物細胞分裂時,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24.染色質和染色體是細胞中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tài)。
25.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 26.構成細胞的各部分結構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緊密聯(lián)系、協(xié)調一致的,一個細胞是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整體,細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夠正常地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27.細胞以分裂是方式進行增殖,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fā)育、繁殖和遺傳的基礎。 28.細胞有絲分裂的重要意義(特征),是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復制以后,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親代和子代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性,對生物的遺傳具重要意義。
29.細胞分化是一種持久性的變化,它發(fā)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進程中,但在胚胎時期達到最大限度。 30.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具有發(fā)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著細胞全能性。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陳代謝 31.新陳代謝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與非生物的最本質的區(qū)別。 32.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酶是RNA。
3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專一性;并且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值等條件。 34.ATP是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
35.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的過程。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水。
36.滲透作用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具有一層半透膜,二是這層半透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 37.植物根的成熟區(qū)表皮細胞吸收礦質元素和滲透吸水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38.糖類、脂類和蛋白質之間是可以轉化的,并且是有條件的、互相制約著的。 39.高等多細胞動物的體細胞只有通過內環(huán)境,才能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
40.正常機體在神經系統(tǒng)和體液的調節(jié)下,通過各個器官、系統(tǒng)的協(xié)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叫穩(wěn)態(tài)。穩(wěn)態(tài)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41.對生物體來說,呼吸作用的生理意義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為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二是為體內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第四章 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 42.向光性實驗發(fā)現: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彎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43.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往往具有兩重性。這與生長素的濃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種類等有關。
一般來說,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44.在沒有受粉的番茄(黃瓜、辣椒等)雌蕊柱頭上涂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可獲得無子果實。
45.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不是受單一激素的調節(jié),而是由多種激素相互協(xié)調、共同調節(jié)的。 46.下丘腦是機體調節(jié)內分泌活動的樞紐。
47.相關激素間具有協(xié)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8.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動物體各種活動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49.神經元受到刺激后能夠產生興奮并。
生理學基礎知識 1、細胞的跨膜信號轉導:A、G-蛋白耦聯(lián)受體信號轉導的主要途徑 B、離子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 C、酶耦聯(lián)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 (興奮-收縮耦聯(lián)因子是Ca+) 2、紅細胞主要功能是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主要靠血紅蛋白,蛋白質和鐵是它的重要原料,而葉酸和維生素B12是成熟的必須物質。
3、白細胞分為:A、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具有吞噬細菌,清除異物、衰老紅細胞和抗原復合物。 B、嗜酸性粒細胞:限制嗜堿性粒細胞和巨大細胞在速發(fā)型過敏反應中的作用,參與對如蠕蟲的免反應。
C、嗜堿性粒細胞:釋放的肝素具有抗凝作用,有利于保持血管的通暢;使吞噬細胞能夠達到抗原入侵部位而將其破壞 D、淋巴細胞,參與免疫應答反應。 4、血小板:有助于維持血管的完整性,釋放血小板源生長因子,修復受損血管,發(fā)揮止血作用。
包括:粘附、釋放、聚集、收縮。 5、生理性止血:血管收縮、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三個過程。
生理性抗凝物質: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蛋白質C系統(tǒng)和組織因子。 1、心臟的生物電活動。
通常將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分0、1、2、3、4五個成分。 A、去極化過程(0期)。
B、復極化過程(1、2、3期) C、靜息期(復極4期) 2、心血管活動的調節(jié)。 A、心臟和血管的神經支配 B、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性反射 C、腎上腺素和去腎上腺素 3、胃液的成分和作用 A、胃酸:激活胃蛋白酶原、殺死隨食物入胃的細菌、分解食物中的結綈組織和肌纖維、與鐵和鈣結合,形成可溶性鹽、進入小腸促進胰液和膽汁的分泌。
B、活化的胃蛋白酶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質 C、胃黏膜細胞分泌:起潤和保護 D、內因子能與食物中維生素B12結合,形成復合物。 4、體溫產熱:戰(zhàn)栗、代謝產熱 5、體溫散熱:輻射散熱、傳導散熱、對流散熱、蒸發(fā)散熱 6、尿的生成包括:腎小球的濾過(進入腎小囊腔而形成超濾液)、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三個基本過程。
7、突觸傳遞的基本過程:反射弧的傳入神經元與中樞神經元之間、中樞內神經與神經元之間,以及傳出神經元與效應器細胞之間的連接部位。 8、激素是由內分泌腺或內分泌細胞分泌,在細胞與細胞間傳遞化學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質。
9、甲狀腺激素作用:產熱效應,對物質代謝的影響,對機體的正常生長發(fā)育成熟是必需的,特別兒童。 /xiangxi.asp?id=169生理學。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2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