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采訪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聞采訪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深秋季節(jié),天氣忽冷忽熱,又到了采購保暖用品的時候了。11月23日,我們《小主人報》的虹口小記者來到曲陽家樂福超市,進行了《小鬼當家》的主題活動。這次我們采訪的主題是關于人們?nèi)绾畏篮^冬,還有一個為長輩選購戶外用品的小任務。我對超市購物一直很有興趣,早就期待著這次活動了。
由于我有了一次采訪的經(jīng)驗,加上這次的問題和要求都相對簡單,因此采訪進行地很順利。不到30分鐘,我就采訪了8位顧客。超市里的老年人比較多,他們防寒過冬采取的方法還是比較一致的,那就是增添衣服、外出走路或跑步,而出門選擇的防護裝備則各不相同,口罩、圍巾、手套、保溫杯都有。
接著就是我的.購物時間了。我們活動選購的要求很明確:戶外用、長輩用、能保暖、價格在20元左右,所以我早就想好了,給奶奶買一副手套是最合適的。不過我采購的時候,還是先在超市二樓生活用品區(qū)域轉悠了兩圈,看看有多少東西是屬于戶外用品。我和幾個小伙伴一邊尋找一邊討論著,沖鋒衣、運動鞋、帽子、背包、帳篷、雨衣、雨傘、手電筒還真不少呢。最后我在一排掛著手套的貨架前挑選起來,品種挺多,我看中了一雙藏青色加厚的手套,媽媽說我眼光不錯,樣子很美觀,價格也合適,于是就決定買了。后來在排隊結賬的時候,我還看到邊上不少顧客也采購了手套、圍巾、帽子等戶外用品,為即將到來的冬天做準備。
愉快的活動結束了,我覺得推著購物車,繞著貨架挑選購物的感覺還是很有意思的。由于現(xiàn)在網(wǎng)購發(fā)達,爸爸媽媽已經(jīng)很少去逛商場和超市了,但買東西看著手機屏幕與看見實物的體驗還是有很大不同的。網(wǎng)上購物確實方便快捷,而實體店購物可以觸摸、比較、試用,親切感和參與感更強,特別讓我有當家的感覺。
作為一名小記者,采訪活動是必不可少的。雖然參加過許多次采訪,但并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今天,小記者團為我們請到了蕭山日報優(yōu)秀記者佳兒姐姐來進行指導。
中午十二點,階梯教室里人山人海,佳兒姐姐的講座也就拉開了帷幕。
“老師,我想問什么事新聞?”
“按字面解釋,新聞是能引起人重視的新鮮事。但作為小記者,站在“專業(yè)”的角度來看“新聞”,就不能這么說了?!?/p>
“小朋友們,請問你們參加過采訪嗎?”
“有?!贝蠹?guī)缀醍惪谕暤卣f道。
“那你們參加過哪些類型的采訪呢?”
有人說采訪過人大代表;有人采訪過警察叔叔;……但一提到采訪的要求,我們就一竅不通了。
“采訪前應該準備好采訪本、筆以及相機、錄音設備等,并且穿著要符合身份、整潔樸素?!奔褍航憬氵€舉了個例子,xx學校xx班班主任劉老師,被評為“市優(yōu)秀班主任”,如果報社派你去采訪劉老師,你會怎么做?”
我連忙把手舉起來:“我會先問劉老師,你方便采訪嗎?當?shù)弥獙Ψ酵獾那闆r下,再進行采訪。我會問劉老師一些教學經(jīng)驗以及獲得“市優(yōu)秀班主任”的感受?!?/p>
“嗯,這位同學講得很對。采訪事先應該想好問題,稱呼要有禮貌,這是對人起碼的一種尊敬?!?/p>
聽了佳兒姐姐的話,我很高興。
新聞采訪實習心得
新聞采訪實習心得【1】
奧運會期間,《民情民聲》節(jié)目組重點關注的報道主題是反映廣大市民在奧運會播出期間積極支持奧運,響應奧運精神,參加各種活動,支持奧運的熱情。
我原本以為奧運期間我們節(jié)目組的工作會相對輕松一些,甚至會無事可報,因為我覺得奧運會和“民情名聲”似乎有點不挨邊,但沒有想到新聞部的總編輯程志峰老師會在周一的例會上想到這樣一個主題,把奧運和普通民眾的生活以這樣的一個巧妙的形式聯(lián)系起來。
使我們節(jié)目組在接下來的兩周時間里都圍繞這個主題工作,從這點上,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這個方面還是表現(xiàn)出新聞敏感不強,之前總是就事論事地看待要報道的事件,沒有把國家大事和民眾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也許是因為我沒有真正理解“民情民聲”這個概念的緣故吧。
這段期間,我和節(jié)目組的記者們主要的報道方向是各個社區(qū)和企業(yè),報道他們在奧運期間的各種支持奧運,響應奧運精神而舉辦的各種活動。
今天,我和王愉老師第三次去社區(qū)采訪,之前去兩個社區(qū)的采訪工作我覺得完成的都還比較好,根據(jù)以往采訪中發(fā)現(xiàn)的記錄方面的問題我都比較注意,基本上完整、全面地進行了記錄。
出發(fā)前,王老師決定讓我來寫這一次的先期采訪計劃。
讓我提前準備一下采訪時要提問的問題,簡單的擬定一個采訪的整體要點,這是我半個月來第一次寫電視新聞采訪計劃,昨天晚上,我看了一下前幾次的采訪記錄和電視新聞稿簽,勉強寫出了一個采訪計劃。
有了前兩次社區(qū)采訪的經(jīng)驗,上午的采訪進行的基本還算順利,王愉老師對我寫的采訪計劃也基本滿意,但他同時也覺得我制定的采訪問題還是針對性不強,沒有更深入地體現(xiàn)這一時期我們節(jié)目組的報道主題,并且我在采訪中所選擇的采訪對象典型性不夠強,沒有全面的選擇采訪對象,這些問題我在先前制定的采訪計劃中都沒有涉及,體現(xiàn)出了我在采訪工作的方面的不足。
采訪完畢回到臺里已經(jīng)快11點了,我們節(jié)目組的要求在12點之前將上午采寫的攝像素材連同新聞稿件送審,因此我們要在一個小時的時間里將上午的采訪做出全面的總結,并結合不到2分鐘的攝像素材寫出400字左右的稿件,對我來說確實有些緊迫,我必須在15分鐘之內(nèi)將我的采訪記錄整理好,結合攝像素材將采訪要點條理理順,之前只是看著節(jié)目組里的老師們做這項工作,自己還從沒有涉及過,緊張的整理后,雖然還是有些生疏,但最終勉強地完成了上我的工作。
晚上,看著節(jié)目里新聞提要的字幕里出現(xiàn)了自己的名字,心里有一種欣慰的感覺,一天,甚至是半個月的實習,終于有了一些進展。
新聞采訪實習心得【2】
實習期間,我格外珍惜此次難得的機會,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專業(yè)編輯記者求教,同時自己利用空閑的時間,自覺認真學習政治理論,黨和國家的政策,學習法律、法規(guī)等知識,也認真學習一些自己專業(yè)以的行業(yè)相關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新聞采訪技巧和寫作技巧,從而進一步鞏固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但理論與實際始終是存在很大的差異的,即使掌握了新聞采寫能力,也不見得在真正的采訪中會如想象中的那么順利簡單。
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yè)知識的匱乏。
比如在第一次參與大型人物紀實類版面《都市臉譜》的`采訪。
做一個關于“少年作家”的專題時候,面對三水小豆豆種植園的負責人、佛山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黃愛卿老師如同發(fā)散性思維的介紹講述,我原本擬定好的采訪思路被打亂了,所有的思緒都變得混亂不堪,只是匆忙之間記下了一些關鍵詞,等采訪回來整理筆記時候才看到自己的線索素材已經(jīng)被完全打亂,在寫作中根本無從下手……剛開始的一段時間里,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
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fā)現(xiàn)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
好在在帶我的記者林xx的指導幫助下,我漸漸學會了如何有效的摘取采訪對象言論要點和精華,整理新聞線索,在隨后的報道寫作中也逐漸得心應手起來。
不過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我們所學到的理論教育和實踐的確是有一段距離的。
所以,我們的學校教育應當與實踐結合起來,在實踐中真正消化理論知識,這樣學生才不至于在實際操作中出現(xiàn)自以為是、手高眼底的情況。
在實習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靈巧的運用了新聞寫作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在此以前,我一直有一個不正確的認識,以為寫新聞就好像編寫計算機程序一樣,可以套用各種公式樣式進去,反正大多數(shù)的新聞報道模式都是大同小異的。
這種思維在我實習的初期影響很大,比如在報道“禪城區(qū)歷史博物館掛牌成立儀式”的時候,我就按照以前寫學院文化藝術節(jié)的新聞報道格式,把整個開幕式從嘉賓介紹、領導致詞、文人朗誦、藏品捐贈、掛牌儀式等內(nèi)容按照時間順序一氣呵成的記錄下來,新聞六大要素一個也不少,格式也規(guī)范,自以為寫得很完美,但等第二天正式見報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文章被大幅度修改了不少,比如弱化了對開幕式流程的長篇累牘的描述,重點突出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兩個場面,并且深入挖掘幕后的故事。
通過對比學習我開始明白,新聞不僅僅只是要告訴讀者發(fā)生了一件怎么樣的事件,更需要向讀者提供最新鮮最有用的資訊消息,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做出深度、做出廣度”。
套格式的新聞寫作模式雖然可行通用,但并不能傳遞新聞價值,這樣寫出來的新聞不但讀者不喜歡,連我自己在寫作過程中也味如嚼蠟喪失激情。
新聞采訪實習心得【3】
12月份以來,我們所學的《新聞采訪學》幾乎都是以實踐、實習為主。
正所謂理論聯(lián)系實踐。
之前學了那么多的有關采訪的理論知識,都從沒有用到實踐中去過,只是系統(tǒng)的把那些新聞采訪知識輸灌進了腦袋,但卻沒有用來指導實踐過。
而如今,老師在有限的條件下給我們安排實踐實習的機會。
不管是學習他人的實踐經(jīng)驗,還是讓我們自己去體會,我都覺得很有必要,也很感謝老師為我們爭取機會而付出了那么多。
第一次的實踐活動應該是我們班舉行的模yi答記者問。
我和另外4位同學有幸成為被采訪者,其他的同學對我們五個人分別提出問題,我們做出回答。
陶艷的回答確切、具體;胡文茜快言快語;林蓉蓉純真無邪;張國平的語言犀利;我呢?很真誠、很用情,不過我覺得我太情緒化了。
雖然我們這次模yi答記者問的實踐活動有很多地方不規(guī)范,但通過老師的點評后,我們都知道了哪些地方不規(guī)范,存在哪些問題以及日后該如何處理這些問題。
不管怎樣,我們的實踐活動還算的上是一次成功的實踐活動吧。
因為我們5個人的回答各有千秋,同學們提出的問題也很有水準,只是我們在程序以及禮儀上存在一些小毛病。
第二次的實踐體會是江西日報的高級記者程娟來給我們班上課。
程娟老師把她自己的采訪經(jīng)驗結合理論知識傳授給了我們。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寫作基礎 | 作文指導 |
寫作經(jīng)驗 | 寫作方法 |
文學常識 |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9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