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露》先秦:佚名
厭浥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
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雖速我獄,室家不足!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雖速我訟,亦不女從!
2、《湛露》先秦:佚名
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厭厭夜飲,不醉無歸。
湛湛露斯,在彼豐草。厭厭夜飲,在宗載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顯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實離離。豈弟君子,莫不令儀。
3、《薤露》兩漢:佚名
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的《暮江吟》)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酒杯箬葉露,玉軫蜀桐虛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宋·楊萬里《小池》
2山石饞饞磴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 早晴至報恩山寺 文同)
3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日暮 杜甫)
4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溪居 柳宗元 )
5露濕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齊天樂 姜夔 )
6石壁高垂雪練寒,露華涼人怯衣單。(雙調(diào)·水仙花 喬吉)
1《暮江吟》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體裁:【七絕】 類別:【羈旅】一道殘陽①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②可憐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④月似弓⑤【注釋】:①殘陽:將落山的太陽光。
②瑟瑟:碧綠色。③憐:愛。
④真珠:即珍珠。⑤月似弓:農(nóng)歷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彎如弓。
2. 《蟬》年代:【唐】 作者:【虞世南】 體裁:【五古】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注釋】:(1)綏: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伸出的觸須,形狀與其有些相似.3.《詩經(jīng) · 蒹葭》年代:【先秦】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1]。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2]。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3]。
【注釋】:[1]:音西,干[2]:音四,水邊[3]:音止,水中的小沙灘4.《詩經(jīng) · 蓼蕭》年代:【先秦】彼蓼蕭兮,零露湑兮。既見君子,我心寫兮。
燕笑語兮,是以有譽處兮。蓼彼蕭兮,零露瀼瀼。
既見君子,為龍為光。其德不爽,壽考不忘。
蓼彼蕭兮,零露泥泥。既見君子,孔燕豈弟。
宜兄宜弟,令德壽豈。蓼彼蕭兮,零露濃濃。
既見君子,鞗革沖沖。和鸞雝雝,萬福攸同。
【注釋】蓼(音路):長大貌。零:落。
湑(音許):盛貌。一說晶瑩貌;一說露貌。
君子:一說指諸侯。寫:宣泄。
譽處:安處。瀼瀼(音攘):露盛貌。
龍:寵,光寵。泥泥:濡濕貌。
豈弟(音凱替):同愷悌,和易近人。豈(音凱):樂。
鞗(音條)革:皮革制馬韁繩。沖沖:垂飾貌。
和鸞:古代車馬上的鈴鐺。在軾曰和,車轆曰鸞。
攸:所。5.《憶江南》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詞】春去也,多謝洛城人。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浥露似沾巾。獨坐亦含嚬。
【注釋】①多謝:殷勤致意的意思。洛城人:即洛陽人。
②袂(mèi):衣袖。③浥(yì):沾濕。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