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秋詞》
【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注釋:
悲寂寥:悲嘆蕭條空寂。宋玉《九辯》有“悲哉,秋之為氣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
春朝:春初朝,朝,有早晨的意思,這里指的是剛開始。
晴:一作“橫”。排云:推開白云。排:推開,有沖破的意思。
詩情:作詩的情緒、興致。碧霄:青天。
翻譯:
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我卻認為秋天要勝過春天。萬里晴空,一只鶴凌云而飛起,就引發(fā)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
擴展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被貶朗州司馬時所作。公元805年(永貞元年),順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劉禹錫也參加了這場革新運動。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鎮(zhèn)、官僚勢力的強烈反對,以失敗而告終。順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賜死,劉禹錫被貶。
可貴的是,詩人在遭受嚴重打擊后,并沒有消沉下去。劉禹錫貶到朗州(湖南常德)時,是三十四歲。正感到春風得意,卻被趕出了朝廷,其苦悶是可想而知的。但他這個人求異心理很強,做事都想與眾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詞二首》就是被貶朗州時這種心情下寫的。
賞析:
這兩首《秋詞》主題相同,但各寫一面,既可獨立成章,又是互為補充。其一贊秋氣,其二詠秋色。氣以勵志,色以冶情。所以贊秋氣以美志向高尚,詠秋色以頌情操清白。景隨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妝,見性情,顯品德。春色以艷麗取悅,秋景以風骨見長。
第二首的前二句寫秋天景色,詩人只是如實地勾勒其本色,顯示其特色,明凈清白,有紅有黃,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閑淡的情韻,泠然如文質(zhì)彬彬的君子風度,令人敬肅。
謂予不信,試上高樓一望,便使人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凈,心情肅然深沉,不會像那繁華濃艷的春色,教人輕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襯托出詩旨,點出全詩暗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運用巧妙。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秋詞二首
新秋對月寄樂天 劉禹錫 唐 五律 月露發(fā)光彩,此時方見秋。
夜涼金氣應(yīng),天靜火星流。蛩響偏依井,螢飛直過樓。
相知盡白首,清景復追游。秋江早發(fā) 劉禹錫 唐 五古 輕陰迎曉日,霞霽秋江明。
草樹含遠思,襟杯有馀清。凝睇萬象起,朗吟孤憤平。
渚鴻未矯翼,而我已遐征。因思市朝人,方聽晨雞鳴。
昏昏戀衾枕,安見元氣英。納爽耳目變,玩奇筋骨輕。
滄洲有奇趣,浩然吾將行。秋日過鴻舉 劉禹錫 唐 看畫長廊遍,尋僧一徑幽。
小池兼鶴凈,古木帶蟬秋??椭敛锜熎穑輾w講席收。
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經(jīng)檀道濟故壘 劉禹錫 唐 五絕 萬里長城壞,荒營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猶唱白符鳩。秋晚題湖城驛池上亭 劉禹錫 唐 五古 秋次池上館,林塘照南榮。
塵衣紛未解,幽思浩已盈。風蓮墜故萼,露菊含晚英。
恨為一夕客,愁聽晨雞鳴。秋詞 劉禹錫 唐 七絕 記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秋中暑退贈樂天 劉禹錫 唐 五律 暑服宜秋著,清琴入夜彈。
人情皆向菊,風意欲摧蘭。歲稔貧心泰,天涼病體安。
相逢取次第,卻甚少年歡。秋風引 劉禹錫 唐 樂府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秋日書懷寄白賓客 劉禹錫 唐 五律 州遠雄無益,年高健亦衰。
興情逢酒在,筋力上樓知。蟬噪芳意盡,雁來愁望時。
商山紫芝客,應(yīng)不向秋悲。秋螢引 劉禹錫 唐 樂府 漢陵秦苑遙蒼蒼,陳根腐葉秋螢光。
夜空寥寂金氣凈,千門九陌飛悠揚。紛綸暉映互明滅,金爐星噴鐙花發(fā)。
露華洗濯清風吹,低昂不定招搖垂。高麗罘罳照珠網(wǎng),斜歷璇題舞羅幌。
曝衣樓上拂香裙,承露臺前轉(zhuǎn)仙掌。槐市諸生夜讀書,北窗分明辨魯魚。
行子東山起征思,中郎騎省悲秋氣。銅雀人歸自入簾,長門帳開來照淚。
誰言向晦常自明,兒童走步嬌女爭。天生有光非自炫,遠近低昂暗中見。
撮蚊妖鳥亦夜起,翅如車輪而已矣。觀云篇 劉禹錫 唐 五古 興云感陰氣,疾足如見機。
晴來意態(tài)行,有若功成歸。蔥蘢含晚景,潔白凝秋暉。
夜深度銀漢,漠漠仙人衣。重送鴻舉師赴江陵謁馬逢侍御 劉禹錫 唐 七絕 西北秋風凋蕙蘭,洞庭波上碧云寒。
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詩合掌看。終南秋雪 劉禹錫 唐 五律 南嶺見秋雪,千門生早寒。
閑時駐馬望,高處卷簾看。霧散瓊枝出,日斜鉛粉殘。
偏宜曲江上,倒影入清瀾。答白刑部聞新蟬 劉禹錫 唐 五律 蟬聲未發(fā)前,已自感流年。
一入凄涼耳,如聞斷續(xù)弦。晴清依露葉,晚急畏霞天。
何事秋卿詠,逢時亦悄然。題報恩寺 劉禹錫 唐 五律 云外支硎寺,名聲敵虎丘。
石文留馬跡,峰勢聳牛頭。泉眼潛通海,松門預(yù)帶秋。
遲回好風景,王謝昔曾游。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劉禹錫 唐 七古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碧虛無云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翛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輧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yīng)惆悵。和武中丞秋日寄懷簡諸僚故 劉禹錫 唐 五排 退朝還公府,騎吹息繁陰。
吏散秋庭寂,烏啼煙樹深。威生奉白簡,道勝外華簪。
風物清遠目,功名懷寸陰。云衢念前侶,彩翰寫沖襟。
涼菊照幽徑,敗荷攢碧潯。感時江海思,報國松筠心。
空愧壽陵步,芳塵何處尋。魏宮詞二首 劉禹錫 唐 七絕 日晚長秋簾外報,望陵歌舞在明朝。
添爐欲爇熏衣麝,憶得分時不忍燒。日映西陵松柏枝,下臺相顧一相思。
朝來樂府長歌曲,唱著君王自作詞。晚泊牛渚 劉禹錫 唐 五律 蘆葦晚風起,秋江鱗甲生。
殘霞忽變色,游雁有馀聲。戍鼓音響絕,漁家燈火明。
無人能詠史,獨自月中行。搗衣曲 劉禹錫 唐 樂府 爽砧應(yīng)秋律,繁杵含凄風。
一一遠相續(xù),家家音不同。戶庭凝露清,伴侶明月中。
長裾委襞積,輕佩垂璁瓏。汗余衫更馥,鈿移麝半空。
報寒驚邊雁,促思聞候蟲。天狼正芒角,虎落定相攻。
盈篋寄何處,征人如轉(zhuǎn)蓬。聞董評事疾因以書贈 劉禹錫 唐 五律 繁露傳家學,青蓮譯梵書。
火風乖四大,文字廢三馀。欹枕晝眠靜,折巾秋鬢疏。
武皇思視草,誰許茂陵居。酬留守牛相公宮城早秋寓言見寄 劉禹錫 唐 五排 曉月映宮樹,秋光起天津。
涼風稍動葉,宿露未生塵。星氣尚芳麗,曠望感心神。
揮毫成逸韻,開合遲來賓。擺去將相印,漸為逍遙身。
如招后房宴,卻要白頭人。別夔州官吏 劉禹錫 唐 七律 三年楚國巴城守,一去揚州揚子津。
青帳聯(lián)延喧驛步,白頭俯傴到江濱。巫山暮色常含雨,峽水秋來不恐人。
惟有九歌詞數(shù)首,里中留與賽蠻神。送景玄師東歸 劉禹錫 唐 七律 東林寺里一沙彌,心愛當時才子詩。
山下偶隨流水出,秋來卻赴白云期。灘頭躡屐挑沙菜,路上停舟讀古碑。
想到舊房拋錫杖,小松應(yīng)有過檐枝。文宗元圣昭獻孝皇帝挽歌三首 劉禹錫 唐 五律 繼體三才理,承顏九族親。
禹功留海內(nèi),殷歷付天倫。調(diào)露曲常在,秋風詞尚新。
本支方百代,先讓棣華春。月落宮車動,風凄儀仗閑。
路唯瞻鳳翣,人尚想龍顏。御宇方無事,乘云遂不還。
圣情悲望處,沉日下西山。享國十五載,升天千萬年。
龍鑣仙路遠,騎吹禮容全。日下初陵外,人悲舊劍前。
周南有遺老,掩淚望秦川。順陽歌 。
劉禹錫的秋天的詩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秋詞》中的詩句。
賞析:“自古逢秋悲寂寥”,詩人開篇,即以議論起筆,斷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觀念,表現(xiàn)出一種激越向上的詩情。首句即明確指出自古以來,人們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嘆秋天的寂寞蕭索。接著一句用“我言”直抒胸臆,態(tài)度鮮明,說出的是詩人的自信,這種自信,盡管染上的,是一種不幸的色彩,然而,詩人闊大的胸襟卻非凡地溶解了這種不幸?!扒缈找机Q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展現(xiàn)的,不僅僅是秋天的生機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種高揚的氣概和高尚的情操。這樣的詩,沒有什么悲涼的氣息,詩人隨著自己的“詩情”,和想象馳騁于碧空之上。于是,鶴飛之沖霄,詩情之曠遠,“實”和“虛”便融合在了一起,所獲得的全然是一種勵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1.《秋詞》唐.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2.《秋詞》唐.劉禹錫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3.《秋風引》唐.劉禹錫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4.《秋晚題湖城驛池上亭 》唐.劉禹錫秋次池上館,林塘照南榮。
塵衣紛未解,幽思浩已盈。風蓮墜故萼,露菊含晚英。
恨為一夕客,愁聽晨雞鳴。5.《秋江早發(fā)》唐.劉禹錫輕陰迎曉日,霞霽秋江明。
草樹含遠思,襟杯有馀清。凝睇萬象起,朗吟孤憤平。
渚鴻未矯翼,而我已遐征。因思市朝人,方聽晨雞鳴。
昏昏戀衾枕,安見元氣英。納爽耳目變,玩奇筋骨輕。
滄洲有奇趣,浩然吾將行。6.《和樂天秋涼閑臥》唐.劉禹錫暑退人體輕,雨馀天色改。
荷珠貫索斷,竹粉殘妝在。高僧掃室請,逸客登樓待。
槐柳漸蕭疏,閑門少光彩。7.《秋日書懷寄河南王尹》唐.劉禹錫公府想無事,西池秋水清。
去年為狎客,永日奉高情。況有臺上月,如聞云外笙。
不知桑落酒,今歲與誰傾。8.《酬留守牛相公宮城早秋寓言見寄》唐.劉禹錫曉月映宮樹,秋光起天津。
涼風稍動葉,宿露未生塵。星氣尚芳麗,曠望感心神。
揮毫成逸韻,開合遲來賓。擺去將相印,漸為逍遙身。
如招后房宴,卻要白頭人。9.《洞庭秋月行 》唐.劉禹錫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熔金。
孤輪徐轉(zhuǎn)光不定,游氣蒙蒙隔寒鏡。是時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
岳陽樓頭暮角絕,蕩漾已過君山東。山城蒼蒼夜寂寂,水月逶迤繞城白。
蕩槳巴童歌竹枝,連檣估客吹羌笛。勢高夜久陰力全,金氣肅肅開星躔。
浮云野馬歸四裔,遙望星斗當中天。天雞相呼曙霞出,斂影含光讓朝日。
日出喧喧人不閑,夜來清景非人間。10.《秋螢引》唐.劉禹錫漢陵秦苑遙蒼蒼,陳根腐葉秋螢光。
夜空寥寂金氣凈,千門九陌飛悠揚。紛綸暉映互明滅,金爐星噴鐙花發(fā)。
露華洗濯清風吹,低昂不定招搖垂。高麗罘罳照珠網(wǎng),斜歷璇題舞羅幌。
曝衣樓上拂香裙,承露臺前轉(zhuǎn)仙掌。槐市諸生夜讀書,北窗分明辨魯魚。
行子東山起征思,中郎騎省悲秋氣。銅雀人歸自入簾,長門帳開來照淚。
誰言向晦常自明,兒童走步嬌女爭。天生有光非自炫,遠近低昂暗中見。
撮蚊妖鳥亦夜起,翅如車輪而已矣。11.《秋日過鴻舉法師寺院,便送歸江陵 》唐.劉禹錫看畫長廊遍,尋僧一徑幽。
小池兼鶴凈,古木帶蟬秋??椭敛锜熎?,禽歸講席收。
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12.《秋江晚泊》唐.劉禹錫長泊起秋色,空江涵霽暉。
暮霞千萬狀,賓鴻次第飛。古戍見旗迥,荒村聞犬稀。
軻峨艑上客,勸酒夜相依。13.《秋日送客至潛水驛》唐.劉禹錫候吏立沙際,田家連竹溪。
楓林社日鼓,茅屋午時雞。鵲噪晚禾地,蝶飛秋草畦。
驛樓宮樹近,疲馬再三嘶。14.《終南秋雪》唐.劉禹錫南嶺見秋雪,千門生早寒。
閑時駐馬望,高處卷簾看。霧散瓊枝出,日斜鉛粉殘。
偏宜曲江上,倒影入清瀾。15.《秋夕不寐寄樂天》唐.劉禹錫洞戶夜簾卷,華堂秋簟清。
螢飛過池影,蛩思繞階聲。老枕知將雨,高窗報欲明。
何人諳此景,遠問白先生。16.《秋日書懷寄白賓客》唐.劉禹錫州遠雄無益,年高健亦衰。
興情逢酒在,筋力上樓知。蟬噪芳意盡,雁來愁望時。
商山紫芝客,應(yīng)不向秋悲。17.《秋中暑退贈樂天 》唐.劉禹錫暑服宜秋著,清琴入夜彈。
人情皆向菊,風意欲摧蘭。歲稔貧心泰,天涼病體安。
相逢取次第,卻甚少年歡。18.《早秋雨后寄樂天》唐.劉禹錫夜云起河漢,朝雨灑高林。
梧葉先風落,草蟲迎濕吟。簟涼扇恩薄,室靜琴思深。
且喜炎前別,安能懷寸陰。19.《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唐.劉禹錫長愛街西風景閑,到君居處暫開顏。
清光門外一渠水,秋色墻頭數(shù)點山。疏種碧松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
莫言堆案無馀地,認得詩人在此間。20.《早秋送臺院楊侍御歸朝》唐.劉禹錫仙署棣華春,當時已絕倫。
今朝丹闕下,更入白眉人。重振高陽族,分居要路津。
一門科第足,五府辟書頻。鷙鳥得秋氣,法星懸火旻。
圣朝寰海靜,所至不埋輪。
下面我為你發(fā)一首你可以借鑒一下哦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詩人深深懂得古來悲秋的實質(zhì)是志士失志,對現(xiàn)實失望,對前途悲觀,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蕭條,感到寂寥,死氣沉沉.詩人同情他們的遭遇和處境,但不同意他們的悲觀失望的情感.他針對這種寂寥之感,偏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要好,強調(diào)秋天并不死氣沉沉,而是很有生氣.他指引人們看那振翅高舉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矯健凌厲,奮發(fā)有為,大展鴻圖.顯然,這只鶴是獨特的、孤單的.但正是這只鶴的頑強奮斗,沖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為大自然別開生面,使志士們精神為之抖擻.這只鶴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奮斗精神的體現(xiàn).所以詩人說,“便引詩情到碧霄”.“詩言志”,“詩情”即志氣.人果真有志氣,便有奮斗精神,便不會感到寂寥.這就是第一首的主題思想.。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7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