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冬天看雪的詩句:
1、、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对亼压袍E五首·其一》杜甫
2、白馬東北來,空鞍貫雙箭。可憐馬上郎,意氣今誰見。近時主將戮,中夜商於戰(zhàn)。喪亂死多門,嗚呼淚如霰?!栋遵R》杜甫
3、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4、溪深古雪在,石斷寒泉流。李白《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
5、遙知獨聽燈前雨,轉憶同看雪后山。納蘭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還為題小影》
6、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姜夔《揚州慢·淮左名都》
一、《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譯文:
千里黃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風吹著歸雁大雪紛紛。
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君?
二、《逢雪宿芙蓉山》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譯文:
夜幕降臨,連綿的山巒在蒼茫的夜色中變得更加深遠。
天氣寒冷,使這所簡陋的茅屋顯得更加清貧。
半夜里一陣犬吠聲把我驚醒,原來是有人冒著風雪歸家門!
三、《雪》唐·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譯文:
都說瑞雪兆豐年,豐年情況將如何?
長安城里有窮人,我說瑞雪不宜多。
四、《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
群山中的鳥兒飛得不見蹤影,所有的道路都不見人的蹤跡。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著蓑笠的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
五、《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譯文:
北風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飄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間春風吹來,樹上有如梨花競相開放。
雪花飄入簾籠沾濕帳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將軍獸角弓凍得拉不開,都護的鎧甲冷得難穿上。
無邊沙漠結成百丈堅冰,憂愁的陰云凝結在長空。
帳中擺酒為回京人送行,助興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黃昏時轅門外大雪紛飛,凍硬的紅旗風吹不飄動。
在輪臺東門外送你回京,臨行時茫茫白雪布滿山。
山路曲折不見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馬蹄的印跡。
1、剛入冬,風還不是那樣寒冷,只是風力很大。路旁的大樹被風刮得左搖右擺,不時發(fā)出嗚嗚的聲音,大街上塵土飛揚,撒落在地上的碎紙,被風卷上了天,在灰暗的天空的高處飄舞著。
2、漸漸地,天氣涼了,風也冷多了。早晨凜冽的寒風吹到臉上就像刀刮一樣,路旁的楊樹枝在風中狂舞著,那干巴巴的樹枝,不時發(fā)出喀嚓喀嚓的聲音。描寫冬天的風的句子。路邊枯萎的草,無精打采地耷拉著腦袋,在狂風中戰(zhàn)栗著,發(fā)出沙沙的聲音。
3、冬天的風冷,可它堅強了我的筋骨;冬天的風烈,可它錘煉了我的毅志;冬天的硬,可它能使弱者變強,強者更強;冬天的風柔,因為它那嚴酷的面容下,包容著一顆愛心。
4、寒風中,我裹緊了厚重的大衣,喘著不均勻的粗氣,邁者顫抖的腳步,走在回家的路上。凄涼的夜迷茫不了我那堅定的方向,昏暗的路燈照明了要前行的遠方。寒風割在我的臉上,沒有留下醒目的傷痕,然而帶來了冰冷的疼痛。
5、放下手中的筆,用手揉了揉略微疲倦的雙眼。忽然間一股寒意襲來,不禁打了個冷顫,走向窗前一看,下雪了。描寫冬天的風的句子?;匾暦课葜械囊磺?,似乎都顯得有些陳舊。風吹來,窗戶發(fā)出一陣陣“咯吱咯吱”的響聲,吵的人有些心煩,出門看看吧!興許能發(fā)現些什么。
6、冬天的風擅長“偷襲”??偸窃谖覀兩碓陟F中找不著北的時候,給我們重重的一擊,猶如閃著寒光的刀片在臉上劃過。如非我擦了潤膚霜,它肯定會給我留下些記號,在回家時感到十分狼狽。
7、風吹來,雖然是一絲絲輕輕的風,但這風好像將冬天所有的寒冷都聚集到一起。撒在它所遇到每個人的臉上、頸子里、手上…早被冬天嚇趴下去的頭發(fā)被風撓得微微顫抖,好像頭發(fā)也覺得冷一樣。街上的行人欲斷魂,蕭條得像座死城一樣,偶爾有幾輛轎車呼嘯而過,只留下幾串淡煙輕飄地散開…、冬天的風很細,很會見縫插針。像水一樣從衣物中滲透下去,即使包裹得再嚴,猶如“粽子”,冬天的風也會像刀一樣直往袖口、領口切進去,使身體感到陣陣寒意。
詠雪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總不見。
創(chuàng)作背景:
初到揚州的鄭板橋,窮困潦倒暫住焦山別峰庵時,巧遇馬曰琯馬曰璐二人,之后結下深厚友誼。之后在大雪紛飛的一日,鄭板橋冒著風雪前往小玲瓏山館訪問二人,正遇到一群讀書人正在賞雪吟詩。他們見鄭板橋身著粗布衣,以為他不動作詩,便故意為難。哪知鄭板橋不慌不忙、不動聲色地吟出了這首詩。
文學賞析:
詩的前兩句是虛寫,后兩句是實寫,虛實相映融鑄出了清新的意境。前三句看似平平常常,在低谷徘徊,然而到了結尾的第四句,卻以動靜相宜的深邃意境,一下子將全詩從低谷推向奇峰。
全詩幾乎都是用數字堆砌起來的,從一至十至千至萬至無數,卻絲毫沒有累贅之嫌,讀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廣袤天地大雪紛飛之中,但見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也融入了這雪花和梅花中了。
《詠雪》是清代詩人鄭板橋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用了先收后放的手法,把雪花和白茫茫的蘆花融為一體的美景描畫得十分動人。
鄭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滴跣悴?,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范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后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jié)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圖》《清光留照圖》《蘭竹芳馨圖》《甘谷菊泉圖》《叢蘭荊棘圖》等,著有《鄭板橋集》。
1、剛入冬,風還不是那樣寒冷,只是風力很大。
路旁的大樹被風刮得左搖右擺,不時發(fā)出嗚嗚的聲音,大街上塵土飛揚,撒落在地上的碎紙,被風卷上了天,在灰暗的天空的高處飄舞著。2、漸漸地,天氣涼了,風也冷多了。
早晨凜冽的寒風吹到臉上就像刀刮一樣,路旁的楊樹枝在風中狂舞著,那干巴巴的樹枝,不時發(fā)出喀嚓喀嚓的聲音。描寫冬天的風的句子。
路邊枯萎的草,無精打采地耷拉著腦袋,在狂風中戰(zhàn)栗著,發(fā)出沙沙的聲音。3、冬天的風冷,可它堅強了我的筋骨;冬天的風烈,可它錘煉了我的毅志;冬天的硬,可它能使弱者變強,強者更強;冬天的風柔,因為它那嚴酷的面容下,包容著一顆愛心。
4、寒風中,我裹緊了厚重的大衣,喘著不均勻的粗氣,邁者顫抖的腳步,走在回家的路上。凄涼的夜迷茫不了我那堅定的方向,昏暗的路燈照明了要前行的遠方。
寒風割在我的臉上,沒有留下醒目的傷痕,然而帶來了冰冷的疼痛。5、放下手中的筆,用手揉了揉略微疲倦的雙眼。
忽然間一股寒意襲來,不禁打了個冷顫,走向窗前一看,下雪了。描寫冬天的風的句子。
回視房屋中的一切,似乎都顯得有些陳舊。風吹來,窗戶發(fā)出一陣陣“咯吱咯吱”的響聲,吵的人有些心煩,出門看看吧!興許能發(fā)現些什么。
6、冬天的風擅長“偷襲”??偸窃谖覀兩碓陟F中找不著北的時候,給我們重重的一擊,猶如閃著寒光的刀片在臉上劃過。
如非我擦了潤膚霜,它肯定會給我留下些記號,在回家時感到十分狼狽。7、風吹來,雖然是一絲絲輕輕的風,但這風好像將冬天所有的寒冷都聚集到一起。
撒在它所遇到每個人的臉上、頸子里、手上…早被冬天嚇趴下去的頭發(fā)被風撓得微微顫抖,好像頭發(fā)也覺得冷一樣。街上的行人欲斷魂,蕭條得像座死城一樣,偶爾有幾輛轎車呼嘯而過,只留下幾串淡煙輕飄地散開…、冬天的風很細,很會見縫插針。
像水一樣從衣物中滲透下去,即使包裹得再嚴,猶如“粽子”,冬天的風也會像刀一樣直往袖口、領口切進去,使身體感到陣陣寒意。
關于下雪的詩句
1、《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逢雪宿芙蓉山》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3、《雪》
唐·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4、《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5、《雪》
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拓展資料
1、三月東風吹雪消元 《梅花》
2、濤翻三月雪唐白居易 《和春深二十首》
3、三月雪連夜唐杜甫 《闕題》
4、三月春風吹雪消元 《素梅 四五》
5、三月春寒雪滿山現代郁達夫 《西天目妙高峰積雪未消,因兩宿禪源寺內》
參考資料:三月雪 (蕭平《三月雪》)— —百度百科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毛澤東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花時。
(陳毅) 北風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
(唐/岑參)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虞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別董大》(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灑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無 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燭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年代:唐作者:朱灣作品:長安喜雪內容:千門萬戶雪花浮,點點無聲落瓦溝。
全似玉塵消更積,半成冰片結還流。光含曉色清天苑,輕逐微風繞御樓。
平地已沾盈尺潤,年豐須荷富人侯。年代:唐作者:焦郁作品:春雪內容: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
不分殘照影,何處斷鴻聲。 繚繞先經塞,霏微近過城。
因風低未斂,帶雨重還輕。干呂知時泰,如膏候歲成。
小儒同品物,無以答皇明。春雪空蒙簾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長天遠樹山山白,不辨梅花與柳花。 簾外雪初飄,翠幌香凝火未消。
獨坐夜寒人欲倦,迢迢,夢斷更殘倍寂寥。(沈佩)這是雪與人的靜思之情的很好結合,是封建社會才女的寂寥,窗內窗外人與雪的情景交融,反映了一定的社會背景,這是文學作品與一定的社會背景有聯系的典型例子。
燕上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這是李白直接描寫大片雪花的詩句,我們可以直接引用來描寫雪。
我們要學習詩人通過細致觀察、進行形象刻畫的創(chuàng)作品質。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