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令節(jié)氣相關的詩句:1.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唐。
王灣《次北固山下》 2.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宋。
王安石《元日》 3。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4。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宋。
辛棄疾《青玉案》 5。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唐。杜牧《江南春絕句》 6。
困人天氣近清明--宋。蘇軾《浣溪沙》 7。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破陣子》 8。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杜牧《清明》 9。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10。
更能銷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宋。辛棄疾《摸魚兒》 11。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宋。
李清照《如夢令》 12。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宋。
趙師秀《有約》 13。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唐。杜牧《秋夕》 14。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唐朝。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15。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 16。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宋。蘇軾《贈劉景文》 17。
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清。 趙翼《野步》。
立春
立春亦稱為“打春”、“咬春”,又叫“報春”,“立”是“開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羅隱
一二三四五六七,萬木生芽是今日。
遠天歸雁拂云飛,近水游魚迸冰出。
雨水
雨水時節(jié),春風遍吹,冰雪融化,雨水增多。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驚蟄
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
《田家四時》
宋·梅堯臣
昨夜春雷作,荷鋤理南陂。
杏花將及候,農事不可遲。
蠶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隨。
田中逢老父,荷杖獨熙熙。
春分
分者,半也,這一天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
《踏莎行》
宋·歐陽修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
薜荔依墻,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
驀然舊事上心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二十四節(jié)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jié)緊相連。
按照公歷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這些就是交節(jié)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jié)有先后,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jié)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二十四節(jié)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jié)緊相連。
按照公歷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這些就是交節(jié)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jié)有先后,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jié)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二十四節(jié)氣歌
打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
芒種開了鏟,夏至不納棉。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嚴。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轉眼又一年。
二十四節(jié)氣詩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jié)緊相連。 按照公歷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這些就是交節(jié)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jié)有先后,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jié)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西園梅放立春先,云鎮(zhèn)霄光雨水連。 驚蟄初交河躍鯉,春分蝴蝶夢花間。
清明時放風箏誤,谷雨西廂好養(yǎng)蠶。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小簪小滿布庭前。
隔溪芒種漁家樂,義俠同耘夏至田。 小暑白羅衫著體,望江亭大暑對風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處暑西樓聽晚蟬。 翡翠園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華天。
爛枯山寒露驚鴻雁,霜降蘆花紅蓼灘。 立冬暢飲麒麟閣,繡襦小雪詠詩篇。
幽闔大雪紅爐暖,冬至琵琶懶去彈。 小寒高臥邯鄲夢,一捧雪飄空交大寒。
【立春】
輕風拂面惱殘梅,蔬葉難夸小菜苔。
今日雪消冰已化,桃芽柳髻競相開。
【雨水】
紅梅已老笑東風,節(jié)氣重逢雨水中。
陣陣驚雷催柳色,半青桃李對梧桐!
【驚蟄】
窗前綠色逼人來,入夜春雷陣陣催。
拂柳欺桃紅映翠,溪流水快笑殘梅。
【春分】
桃花爛漫柳成蔭,夜夜驚雷怯鳥音。
沉醉香濃花事早,渾渾不覺已春分。
【清明】
寒食東風細雨飛,分明聽得子規(guī)啼。
年年只見清明柳,未聽人言介子推。
【谷雨】
江南布谷又相逢,啄噪之間露笑容。
一載農耕今播種,蓑衣斗笠雨濃濃。
【立夏】
綠水青山畫卷移,春窮日暮恨無詩。
蓮莖化藕和泥臥,入夏誰爭第一枝。
【小滿】
蟬蟲夜醒漸輕吟,慣聽黃鸝囀柳林。
花瓣已隨流水去,澀青桃李趁光陰。
【芒種】
又是飛觴淺試唇,瓊漿玉液假欺真。
如今美酒無須煮,枝上青梅也笑人。
1、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獜垨颉读⒋号汲伞?/p>
譯:時近年終冰霜漸漸減少,春回大地草木最先知曉。
2、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與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K軾《減字木蘭花·立春》
譯:牽著春天的泥塑耕牛,拉起春天的泥塑犁杖,泥塑的耕夫站在二者的近旁。春風無限,來自海上。于是請來春神的神功,把桃花紅染得像肉色紅。
3、西風半夜驚羅扇。蛩聲入夢傳幽怨。碧藕試初涼。露痕啼粉香。——黃升《重疊金·壬寅立秋》
譯:西風蛩聲,入夢幽怨,秋已悄然而至。碧藕試涼,清冰凝簟,氣候已截然不同于夏夜。
4、綠陰鋪野換新光,薰風初晝長。小荷貼水點橫塘,蝶衣曬粉忙?!獜埓罅摇度罾蓺w·立夏》
譯:綠陰遍野,風暖晝長,橫塘新荷,花叢蝶忙,一片初夏時節(jié)的景象宛然在目。
5、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獎⒀允贰读⑶铩?/p>
譯:這一天的早晨暑氣消去,秋風陣陣而起。天闊云高夏色已收,樹木在風中作響,是秋天的聲音。
6、年去年來白發(fā)新,匆匆馬上又逢春。——于謙《立春日感懷》
譯:一年年過去,白頭發(fā)不斷添新,戎馬匆匆里,又一個春天來臨。
7、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翖壖病稘h宮春·立春日》
譯:從美人登發(fā)上的裊裊春幡,看到春已歸來。
8、春盤春酒年年好,試戴銀旛判醉倒?!懹巍赌咎m花·立春日作》
譯:春盤春酒年年都是醇香醉人,一到立春日,戴旛勝于頭上,痛飲一番,喝到在斜陽下醉倒。
9、春田龜坼苗不滋,猶賴立春三日雪?!跏康潯洞翰挥辍?/p>
譯:春天的田地干裂,就像等著立春的那場雪一樣。
10、閑立春塘煙淡淡,靜眠寒葦雨颼颼?!嵐取耳橔儭?/p>
譯:春天里,鷺鷥時而悠閑地站立在煙波迷蒙的池塘邊上,時而靜臥在冷雨颼颼的寒葦叢里。
春節(jié) :
《賣癡呆詞》(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清明節(jié) :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七夕:
古意
(唐 )孟郊
河邊織女星,
河畔牽牛郎。
未得渡清淺,
相對遙相望。
他鄉(xiāng)七夕
(唐) 孟浩然
他鄉(xiāng)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斗牛。
中秋節(jié) :
《水調歌頭》
(宋)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重陽節(ji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二十四節(jié)氣詩:立春:《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 羅隱一二三四五六七,萬木生芽是今日。
遠天歸雁拂云飛,近水游魚迸冰出。雨水:《春雨》 唐 李商隱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遠路應悲春畹晚,殘宵猶得夢依稀。
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驚蟄:《田家》 宋 梅堯臣昨夜春雷作,荷鋤理南陂。
杏花將及候,農事不可遲。蠶女應自念,牧童仍我隨。
田中逢老父,荷杖獨熙熙。春分:《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唐 武元衡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
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寶瑟常余怨,瓊枝不讓春。
更聞歌子夜,逃李艷妝新。清明:《臨安春雨初霽》 宋 陸游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谷雨:《惜牡丹花》 唐 白居易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立夏:《客中初夏》 宋 司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小滿:《歸田園四時樂春夏二首·其二》 宋 歐陽修南風原頭吹百草,草木叢深茅舍小。麥穗初齊稚子嬌,桑葉正肥殘食飽。
老翁但喜歲年熟,餉婦安知時節(jié)好。野堂梨密啼晚鶯,海石榴紅囀山鳥。
田家此樂知者誰,我獨知之歸不早。乞身當及強健時,顧我蹉跎已衰老。
芒種:《時雨》 宋 陸游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夏至:《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唐 白居易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筳。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水國多臺榭,關風尚管弦。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鄉(xiāng)俱老矣,東望共依然。
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齊云樓上事,已上十三年。
小暑:《喜夏》 龐鑄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青奴被薦枕,黃奶亦升堂。
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晚涼無一事,步屧到西廂。
大暑:《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立秋:《立秋前一日覽鏡》 唐 李益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唯將滿鬢雪,明日對秋風。
處暑:《早秋曲江感懷》 唐 白居易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池上秋又來,荷花關成子。
白露:《月夜憶舍弟》 唐 杜甫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秋分:《秋詞二首·其一》 唐 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寒露:《與胡興安夜別》 南朝梁 何遜居人行轉軾,客子暫維舟。念此一筳笑,分為兩地愁。
露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方抱新離恨,獨守故國秋。
霜降:《村夜》 唐 白居易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立冬:《古詩十九首之孟冬寒氣至》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懔?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
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一心抱區(qū)區(qū),懼君不識察。
小雪:《小雪》 唐 戴叔倫花雪隨風不厭看,更多還肯失林巒。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大雪:《問劉十九》 唐 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雨,能飲一杯無?冬至:《冬至夜思家》 唐 白居易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小寒:《山園小梅》 宋 林逋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大寒:《苦寒吟》 唐 孟郊天色寒春蒼,北風叫枯桑。
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敲石不得火,壯陰正寺陽。
調苦竟何言,凍吟成此章。洗手凈指甲,做鞋泥里蹋。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6秒